书城成功励志成就人一生的做事好习惯
7840400000008

第8章 孩子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7)

他妈妈和孩子没有回家,在一片小树林里走着。这里没有嘲笑,没有伤害。“妈妈,你记得强强吗?我幼儿园的同学。”男孩握着他妈妈的手说。

强强是三年前从五楼阳台上掉下来的一个小男孩,当时伤得很重。那次意外给他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他的腿软弱无力,在学校上厕所的时候,总是跪着上,而男孩承担了扶助强强上厕所的工作。妈妈终于知道了,男孩搀扶强强上厕所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才会不经意中那样托起妈妈的手臂。

我们常常听到母亲们的抱怨:孩子如何不关心母亲,有的甚至打骂母亲。母亲用乳汁养育了孩子,孩子却忘恩负义。

有一个男孩,满口脏话,经常欺负女生,甚至对女老师也不恭。他的母亲也多次向老师哭诉,这孩子如何对她无礼。虽经老师教育,但收效甚微。看他的样子,瘦瘦弱弱,并不是那种天生一副野蛮相的孩子。原因究竟在哪里?直到有一天老师去家访才恍然明白。那天开门迎接老师的是他的父亲,老师便随口问了声孩子的母亲在哪里,他的父亲则轻蔑地说:“还瘫在床上呢,死猪婆!”父亲如此当着孩子的面,而且不顾有外人在场侮辱自己的妻子,怎么可能在孩子心中树起母亲崇高神圣的形象呢?孩子又怎么能很好地去尊重他周围的女性呢?老师愤怒至极,当着孩子的面批评了他的父亲。这位父亲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孩子的不利影响,感到惭愧和后悔。他向妻子道歉,后来学会了尊重妻子。这个孩子的毛病也慢慢改掉了。

善良的情感及其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必须在童年时悉心培养,否则难有效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应当在童年就上完情感的学校——进行善良情感教育的学校。”

父母怎样培养孩子学会善良呢?

1.父母平时要加强教育

孩子们善良的愿望,来自对那些内心痛苦和不幸人的同情。父母要使孩子从内心感到,自己身边还有许多需要给予帮助、关怀和同情的人。要使孩子的良心不允许他对此视若无睹。另外,要使这种愿望变成行动,为人们做好事是陶冶孩子情操的巨大道德力量。当孩子看到伤残人时,父母应教育孩子给他们以同情,并设法帮助伤残人做事情。当看到小朋友有困难时,要上前慰问并帮忙。通过这些小事,使孩子看到自己对别人负有一种责任,这样他善良的愿望就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求,成为其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有,要让孩子学会体察日常相处的人们的痛苦、忧愁、悲哀和恐慌,也要采取办法,使孩子把自己放在需要同情帮助者的地位,体验他们的感情,并把别人的痛苦看成自己的痛苦,这样,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给孩子以教育,使孩子具有一颗关心他人的爱心。

毛泽东讲:“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如果将小小善举变为日常行为、处世的习惯,一辈子做好事恐怕就不是难事了。

善良的情感及其修养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必须在童年时悉心培养,否则难有效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应当进行善良情感教育。”查尔斯·赫梅尔说:“我们的星球,犹如一条漂泊于惊涛骇浪中的航船,团结对于全人类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人类未来的航船不至于在惊涛骇浪中颠覆,为了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地球之舟”合格的船员,我们有责任培养好自己的小水手,让他们拥有勇敢、坚定、机智的美德,同时也让他们成为一个心灵丰富的人,懂得善良、同情、友爱、关怀……一个孩子假若没有善良,没有给予他人的真正发自肺腑的温暖与关爱,那么,他的聪明、勇敢、坚强、无所畏惧等品质越是卓越,将来对社会构成的危险就越大。

2.父母是孩子第一位“爱”的教师,孩子正是从父母彼此相爱、忠诚相待那里感受到家庭之爱,并且学会爱别人。父母相互尊重相互热爱,教育孩子热爱并尊重他的父母,因为孩子正是从爱父母开始扩大到爱老师、爱科学、爱他人、爱祖国的啊!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是不可能去爱别人的。

3.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响孩子对父母的态度。从父母恩爱、彼此尊重的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他们对家人温和亲爱,对外人也谦让有礼。前苏联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每当一年级新生入校时,总要在校门上悬上大幅红字标语:“孩子,请爱你的妈妈!”因为“人生最圣洁、最美好的就是母亲”。爱妈妈是“爱”的萌芽,“善”的开始。父亲教孩子尊重妈妈,不要对妈妈高声大嚷,不要嫌弃妈妈的唠唠叨叨——因为这也是妈妈的爱。父亲教孩子关心妈妈,关心妈妈的身体。在妈妈遇到困难的时刻,站在妈妈的身旁说:“妈妈,不怕,有我在这里。”父亲教孩子感谢妈妈,感谢妈妈为了他付出了自己美丽的青春和宝贵的一生。如此可以培养孩子细腻温柔的爱心。

4.父母对周围人应表现出真挚的同情,并帮助身边正遭受痛苦和不幸的人。父母还应以自己的善良教育孩子,在孩子的心中撒播善良的种子。要热忱支持孩子的“献爱心”活动,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学校、社会经常举行为希望工程、为身边不幸的同龄人献爱心的活动,父母应支持和参加。

从今天做起吧,当善良成为一种习惯时,你将发现孩子们会不满足于这些,而去做更有利于他人的事。

充分相信自己,你就是赢家

有一位女歌手,第一次登台演出,内心十分紧张。想到自己马上就要上场,面对上千名观众,她的手心都在冒汗:“要是在舞台上一紧张,忘了歌词怎么办?”越想,她心跳得越快,甚至产生了打退堂鼓的念头。

就在这时,一位前辈笑着走过来,随手将一个纸卷塞到她的手里,轻声说道:“这里面写着你要唱的歌词,如果你在台上忘了词,就打开来看。”她握着这张字条,像握着一根救命的稻草,匆匆上了台。也许有那个纸卷握在手心,她的心里踏实了许多。她在台上发挥得相当好,完全没有失常。

她高兴地走下舞台,向那位前辈致谢。前辈却笑着说:“是你自己战胜了自己,找回了自信。其实,我给你的,是一张白纸,上面根本没有写什么歌词!”她展开手心里的纸卷,果然上面什么也没写。她感到惊讶,自己凭着握住一张白纸,竟顺利地渡过了难关,获得了演出的成功。

“你握住的这张白纸,并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你的自信啊!”前辈说。

歌手拜谢了前辈。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她就是凭着握住自信,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成功。

自信心是一个人能力的支柱。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不能指望他能够做出实质性的成就。自信心也是打开一个人生命潜能大门的钥匙。没有自信心,就无法开发人的潜能,因而也不能使人成长为人才。因此,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的最重要的意志品质。而自信心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家长的希望、社会的栋梁和祖国的未来变得如此不堪一击?究其原因,离不开家庭教育的“误区”:

其一,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是一张白纸,要在上面画什么全凭他们做主。然而,他们的想法错了,孩子虽然是一张白纸,但画画的却应该是孩子自己,因为每个人的发展都要靠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连动手的机会都被剥夺,那么他的人生也将一败涂地,自信更将无踪可觅。

其二,为了能让孩子专心学习,其他生活上的事情家长一律采用“包办”的方法。殊不知,这样做会造成孩子对自身能力认识程度的缺乏。如果一个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不能有清楚的认知,那他又该如何建立起自信心呢?

其三,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父母难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然而期望值如果太高,不仅很难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反而会让孩子得到许多因挫败而导致的训斥和责备。那么,心理负担过重、害怕失败、羞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又怎能拥有强大的自信心?

其四,为了减少孩子所能遇到的各种危险,家长们经常用各种方法恐吓孩子:“别再往上爬了,摔下来腿会断的!”“别去游泳了,淹死了怎么办?”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天生的能力慢慢萎缩,从而不再有胆量去尝试做任何事情。如果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又何谈自信心的建立和提高?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新世纪需要的栋梁之才,但是,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如家长们所愿。教育界中有句名言:别以为优秀的品质都是天生的,后天的培养远比先天的资质更为重要。因此,家长们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拥有超强自信的人,就要把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呢?

1.把赞扬作为教育孩子的主导方法

再胆小的孩子,偶尔也会有大胆的举动,也会做得很好,也许在常人看来这微不足道,但做父母的必须努力捕捉这些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给予必要的甚至夸张的表扬和鼓励。同时,要发展地看待孩子,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尤其肯定孩子的“第一次”尝试。而不是当孩子兴冲冲地说:“我学会××了。”而家长却说:“你得意什么,离好孩子的标准还差远了。”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而父母及时的一句“太棒了”,将会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产生很好的效果。

2.讲究鼓励引导法

强化自信的方法很多,抓住契机进行正面引导尤为重要。孩子如果能经常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表扬,会使他们信心百倍,增强其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父母可以这样鼓励孩子:“你比上次进步了。”“我们再试一次。”等等。总之,父母要采取信赖、欣赏的态度,不要说泄气话,更不说抱怨挖苦的话。当然,还要适当把握赏识程度,不同孩子赏识的程度不同,如胆小、呆板的孩子多肯定鼓励、少批评指责,及时肯定鼓励,扬长避短。对能力较强的孩子予以奖励的同时可以巧妙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3.让孩子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

那种事事依赖、处处顾惜的孩子总是期待照顾,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父母可以营造较宽松的心理环境,允许孩子自己尝试和犯错;注意“君子动口不动手”似的指导,多提建设性的意见,少为孩子做不必要的帮助,每天给孩子简单的任务让他独立完成。成就感是孩子树立自信心的源泉,当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一项任务的时候,他的自信心也会得到增强。当然,也不能过分放纵,让孩子一切自行其是。家长必须懂得,孩子自己能做什么,不仅取决于他们的成熟程度,而且也取决于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对他们的适宜程度。因此,父母从日常生活入手,适宜地提出他们力所能及或稍克服困难就获得成功的要求,给予独立锻炼的机会,才能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真正的自信心。

4.不给孩子定过高的目标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所有家长的心愿,然而过高的期望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压力。一旦达不到要求,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挫。家长要明白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长处和劣势,不可能要求孩子什么都会,不要给孩子设置过高的标杆。孩子进步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切不可急于求成,要多份关心和耐心。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相信他们慢慢来一定能行的,孩子才能对自己有信心。

总之,父母对孩子来说都是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所以成人要起到典范作用,加强自身修养,遇事要持积极态度,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逐步树立起自信的观念,去克服人生道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和迎接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