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管人用人的21种手段
7840600000011

第11章 因人制宜(3)

有些员工工作情绪不稳定,忽冷忽热。“热”起来埋头苦干,废寝忘食,成绩也非常出色;但“冷”起来,又散漫松懈,毫无斗志。

这种人大都视工作为磨难,在工作中寻不到乐趣,但又不会轻易丢开工作,因为工作是他谋生的手段。

这种人往往没有吃苦精神,没有挑战困难的勇气,而对享受垂涎三尺,并精通“玩乐”之道,凡能使他得到乐趣的地方,他都不惜代价,亲自去体验一番。

但这种人也有他的优点,例如性格开朗,惹人喜爱,并且重感情,善交际。

对于这样的人,管理者该如何使用?

稍有头脑的管理者心里都会有数,这种人不能不用,但也不宜重用。

理由很简单,这种人尽管略有才能,并且善于交际,但情绪不稳定,易受外界的影响,往往在很多关键时刻不能当机立断,勇往直前;在遇到困难时,往往束手无策,怨天尤人,不能毫无惧色地直视困难。因此,即使委以重任,恐其也无力担当。

但这种人并非无用之才,如能量体裁衣,给他选择一种适合他的岗位,挖掘他的潜力,他也能够做出成绩。

当然,事物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情绪不稳定的人也确是可塑之才,若管理者开导栽培得当,也能使其成为公司的栋梁。

2、善待“硬汉子”

这里说的“硬汉子”就是那些很有个人原则,不轻易接受失败的人。这种人个性很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性格直爽、坦诚,说话从不拐弯抹角。

这种人一般不受管理者喜欢,因为他们爱当面提意见,并且一点也不含蓄,批评管理者也不避讳,常使管理者感到难堪。

这种人头脑清晰,思维敏捷,遇事果断。他们从不会被困难吓倒,往往具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相信人能征服一切艰难险阻。他们不会因一时的挫折而情绪低落、一蹶不振,相信乌云之后必是晴天。

这种人优点很多,但在公司内的日子并不好过,那些懒散员工憎恨他们,那些无才无学的人忌妒他们,那些阿谀奉承上司的人疏远他们……遇到称职的管理者还好,若遇到专制昏庸的管理者还会给他们穿小鞋,使“千里马”找不到用武之地。

所以,称职的管理者不但会用这种人才,还会对其栽培改造,进行一些私人辅导,使他们在待人接物、应付人际关系时掌握一定的技巧。

有许多称职的管理者,在选择自己的接班人时,往往把目标对准这种“硬汉子”。管理者无论年轻年老,总有要退位的那一天,如何选择、安排接班人,是判断一名管理者是成功还是失败的标志。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不但会识人,而且会正确地用人,绝对不会浪费一个人才。

对于那些有才有识但性格耿直的“硬汉子”,成功的管理者是不会计较他们的直言不讳的,因为员工的这种才识,才是他们最器重的,“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善待那些有才但也有缺点的人,这对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3、使用循规蹈矩的员工

有些员工天生缺乏创意,喜欢模仿他人,做人、处世的方法和语言都按照别人的样子,既没有自己的主见,也没有自己的风格。没有现成的规矩,他们就不知该如何行事。

这种人往往没有突破性的发现,对新事物、新观点接受得较慢。

这种人墨守成规,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不知道灵活变通,只是搬出老皇历,寻找依据。世界上的事物瞬息万变,但这种人不知以变应变。因此,他们难以应付新事物、新情况。

这种人缺乏远见,也没有多少潜力可挖,他们的发展水平存在一个局限,一生中难以超越这个局限。因此,这种人不宜委以重任。

但这种人也有他们的优点,他们做事认真负责,易于管理,虽没有什么创见,但一般不会发生原则性的错误。交办一般的事情,能够按照管理者的指示和意图进行处理,往往还能把事情做得令管理者十分满意,难以挑剔。

所以,管理者如能把一些常规的琐事委任于这类人,他们能够按照管理者的指示,模仿管理者的做事风格,搬用管理者的做事方法,把事情完成得非常符合要求,因而也就能令管理者放心和满意。

4、使用勤奋而低效率的员工

有些人非常勤奋地工作,仿佛时间从来都不够用一样,上班时最早到公司,而下班时,别人都走了,他们还在埋头工作。

他们不知疲倦,如同蜜蜂采蜜一样,忙忙碌碌,丝毫不敢怠慢,但检查起他们的工作效率时,却令人吃惊,他们的工作效率极低。

这种人往往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视工作为生命,视工作为乐趣,不管工作成绩如何,因为工作过程本身已经给了他们很大的乐趣。

这种人一般不爱搬弄是非,也不爱出风头,只是一心一意地埋头自己的工作,对于工作以外的其他事绝不多问。这种人的缺点是对于他们工作范围以外的事,即便是举手之劳,也绝不去多动一下,他们只对自己的工作倾注全部精力。

这种人还有一种弊端,做事不分先后,不分主次,只知道见工作就做,不懂得思考如何做更合理、更科学一些。常常是该办的事情没办,不那么紧迫的事情却优先办了。

在他们心中,把工作做好便是至高无上的目标,其他的问题一概不管。

对于这样的人,有的管理者对之冷漠,但大部分管理者还是喜欢他们的,确切地说是同情。对于一个如此为自己拼命卖力的人,管理者如不赏识器重,似乎从良心上感到有点过不去。

当然,这种人不能不用,因为他们兢兢业业、废寝忘食的工作精神可做大家的楷模。这种人应多给予表彰,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要给予奖励,但也仅仅是奖励而已,绝不可贸然提升他们,他们绝对不是做管理者的料。

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正确使用这类人,多称赞他们的工作精神,把他们安置做一些烦琐但又无关紧要的工作,因为他们难以承担重大责任。

5、使用自以为是的员工

有些人天生活跃,性格开朗乐观、大胆,敢于打破常规,认为天下没有不可能的事,但他们又爱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别人的劝告,总以为自己的方法永远是正确的。

这种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所有的事情都采取攻势,并且采用全攻型的方法去处理事情。

这种人对新东西尤其感兴趣,并且总要探个究竟。

这种人相信自己的一切能力,也深信庄子“人定胜天”的思想,他们会认为主宰自己命运的就是自己。

这种人发展到极端就是个人崇拜主义,这种人爱犯的错误就是极端冒险主义。这种人往往只注意到自己,而不顾他人情绪,因而极易引起大家的反对和不满。

管理者使用这种人时,应该认真扶持,让他们从事开发新产品、研究新技术等发明研究之类的工作。

如果管理者想提拔这类人时,必须对他们进行成熟教育,指出弱点,使他们逐步做到自我完善。

6、应对老资格员工

许多公司近年来都出现了中老年职工过剩的情况,这导致许多年轻管理者苦于无法对年长或资深的员工施展管理权。

在1998年的人事调动中,小张从其他部门调到现在的部门任管理者,而多数员工的资历都比他深。其中,徐先生是部门中资历最深的人,而且年纪较大,所以对管理者的反抗心最强。由于管理者对他所负责的业务一无所知,只好采取放任的态度。徐先生对这位不太熟悉工作的管理者,抱着“说什么对方也不会懂”的态度,所以凡事都不向他报告。其他的员工虽然不像他那么露骨,但也大同小异。深感苦恼的管理者接受大学时代的学长忠告,找徐先生聊天,与不太令人喜欢的徐先生共饮数杯,经过深谈,虽然徐先生的态度比以前较为改进,但作风依然不改。因此,在本质上,管理者的烦恼丝毫没有解决。听完上述例子,你有何建议呢?

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应完成的任务必须分清。一方面,一般员工都要按照上司的命令,完成分派的工作;另一方面,按照计划管理与监督负责部门的工作,是管理者的任务。管理者必须正确地体会他与一般员工任务的差异点。公司让年轻、经验不丰富的人当资深员工的上司,并不是借重他的业务能力,而是期待他在管理与监督方面发挥作用。不了解这一点,想在业务上与资深员工并驾齐驱,却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心中甚为苦恼的管理者并不少。

由于非得完成工作部门所给予的任务不可,所以,即使是年长者,管理者也得将他视为员工,要求他确实完成所负责的业务。简而言之,管理者自己要认识到这一点。

根据上述的说法,将实行的具体对策整理如下:

(1)仔细研究员工的特性,如能使员工发挥优点,弥补或安慰他的不足,则他面对管理者的抵触情绪也能缓和下来。要想抓住员工的心,秘诀之一就是管理者的体恤。

(2)经常与员工谈话。谈话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彼此的了解,这也是使员工心情愉快地工作的必要条件。谈话的主要内容如下:

a确认权限。把他所负责的业务全权委托给他,但要规定按照指定的方式与次数做报告。b以诚恳的态度,虚心向员工请教,了解有关他所负责业务的要点。这有助于管理者本身的学习。依照上述的方式,承认他的实力,正式将权限移交给他,通常都能满足他的自尊,激起干劲。c要明确地向年长者表达,在工作部门时,视他为员工。鼓起勇气,按照规则行事是很重要的。d从今以后,每当发现存在着某些问题时,彼此务必要坦诚地商谈。管理者这种率直的态度,必定能博得员工的好感。

(3)管理者本身要认真地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如下:

a尽可能快地掌握每位员工主要负责业务的要点。睿智的人,每到一个新部门上任时,一定拼命地学习,直到掌握部门的工作要点。b研究员工相互间的人际关系,以及与负责部门以外的私人联系。c确立权限移交与报告制度,对全部员工进行权限移交。经过以上的努力,管理者就能早日得到员工的信赖。

(4)离开工作部门后,要把年长的员工当长者对待。在工作部门时,把年长的员工当员工看待,是天经地义的事;离开工作部门后,就变成一般社会的人际关系,遇到长者要把他当长者对待,这是文明人应有的礼貌。因此,如能尊敬长者,他也会给予管理者很高的评价。

总之,抓典型并不是教你简单省事、一劳永逸地管人,其中有不少的学问。只有细细体味,才能让这一中国式的管人策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