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世界上最神奇的心理健康课
7854800000023

第23章 网络与青少年心理健康课(3)

网络提供了专业心理援助,有助于提高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程度差异。低层次的心理健康指的是没有心理疾病症状,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是指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或“自我实现”。因此,即便是正常的人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由高校心理学系、网络心理医院以及个人创办的专业心理网站或主页自觉担负起了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专业心理援助的责任。由于这些网站或主页既方便快捷又具有较好的保密性,因而广泛受中学生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网络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网络对中学生心理的冲击,容易造成他们情感自我和角色自我的迷失,影响其心理健康,并诱发出种种心理障碍。

电脑网络成瘾问题在中学生中越来越突出。由于进入电脑网络空间就好比是进入一片浩瀚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的数字化迷宫,从而导致人完全沉浸到网络虚拟化的空间中而不能自拔。尤其是对求知欲望强烈、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中学生更有着无限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往往会导致中学生对网络的极度迷恋,进而发展成为病态的网络沉溺。

由于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大不相同,有时难以形成真实可信和安全可靠的人际关系。随着一些“虚拟学校”、“虚拟公司”等虚拟事物的诞生,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大为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人与电脑的频繁接触。中学生们在网上的交往以间接形式为主,以符号化为特征,其交往活动不受物理时空的限制。但迷恋上网使中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等社交的机会大为减少,热衷于虚拟交往使部分中学生疏远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与现实社会产生了距离感。中学生在网络社会交往中一旦受骗,容易导致对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的怀疑、敌意和悲观态度。此外,长时间的网络交往,容易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和淡化,使人趋向于社会分隔化和个人孤立化,导致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疏淡、交往能力的下降,个人容易产生焦虑、孤僻和压抑、冷漠等健康问题,削弱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导致新的心理障碍的出现,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学业和生活。

情感交往是中学生网上交往的一个主要方面。中学生正处于情感体验的高峰时期,向往异性、渴求情感是正常的。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的情感表露或多或少地都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他们不论愿意与否,总要面对自身生存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氛围。从网上看,中学生的情感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寻求异性朋友或对象;二是为了情感满足和心理愉悦。网上最热门的话题是网恋,就正常发展的网恋而言,由于网恋是借助于网络媒体、依靠文字进行的,缺乏重要的基础性环节——感性,因此,网恋的成功率极低,大部分是“见光死、下网散”。一些网恋虽然见光就死,但却容易造成较大的感情和心理伤害。正因为有见光就死的担心和难以置信的顾虑,中学生在网恋时往往缺乏真诚、责任,他们在网上大肆调情,结果有可能对真诚或深情的一方造成伤害,会导致游戏爱情等畸形恋爱心理的滋长,有时会导致严重感情创伤。

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宝库的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和糟粕堆。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混杂在一起,鱼龙混杂,瑕瑜并存,色情信息往往在网络内泛滥。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单向的,受众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因此易于控制青少年与色情的接触。但在网络社会中,信息传播则将原来的单向传播改为双向传播,受众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可以更主动地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尤其是因特网的广泛应用,国际互联网上的色情内容、电脑黑客和网络犯罪急剧增加,不断侵袭和腐蚀着中学生的思想,一些自制能力差的中学生沉溺其中而耽误了学习,弱化了道德意识,形成人格发展障碍,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随着网络犯罪案例的增多,安全焦虑又成为笼罩中学生网民的一片阴影。人们时刻担心自己的电脑被网络黑客所光顾,担心自己的个人隐私被窥视,担心自己的电子邮件背后的病毒,担心从网上走到自己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层出不穷而又形形色色的网络病毒、黑客和其他犯罪,让人们应接不暇、身心疲惫,给社会、组织和个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

三、网络环境下的中学生心理问题

网络正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广度影响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从心理角度而言,在认识自身的情绪方面,网络拓宽了青少年学习有关情绪等心理知识的渠道;在控制自我情绪方面,网络为青少年情绪宣泄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与空间;在自我激励方面,网络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求知欲和创造性;在认知他人的情绪方面,网络为青少年感觉别人的感受、双向交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在人际关系的管理方面,网络缩短了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但不可忽略的是,由于网络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加上网络管理、网络社会道德的有待规范,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日渐凸现。青少年正处于心理发展的“断乳期”、“危险期”和“关键期”,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更为直接、激烈和深刻。正如伯顿所说:“凡上帝有一所庙宇的地方,魔鬼也会有一座礼拜堂。”网络导致学生沉迷虚拟世界、荒废学业,甚至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因此,网络被称作“争夺眼球的战争”(Warofeyeballs)。

网络对青少年心理情商的危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角色错位:“人—机”式交往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网上行为往往是在“虚拟”的世界中发生的,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是面对面、实在真实的交往,而是“人—机”式交往。这种交往关系的发展将影响和改变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导致他们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而偏重于“人—机”对话式的网上虚拟交往,产生人际关系冷漠、人际情感萎缩、人际距离疏远,从而造成新的人际关系障碍。斯坦福大学诺曼尼怀疑:国际互联网会不会制造一个充满孤单者的世界?也有人认为:即使网络能够使人学会在网上与更多的人进行信息交流,也不能代替最直接的人际生活体验,因为直接交流的方式比网上交流更复杂、更有人情味。

(二)人性异化:“数字化”人格障碍

网络虚拟社会是一个崇尚主体性和个性张扬的社会,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挥,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的优化,相反或许还会滋长人性中的劣根性,并可能给学生带来“人性异化”。面对网络虚拟世界中信息污染、信息过剩、信息欺骗、色情引诱等现状,学生若不能自制,就会沉迷其中,导致失去对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失去积极的参与意识,从而形成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暴力、谎言、缺乏责任感和欺诈等心理,进而导致“数字化”人格障碍。

(三)自我迷失:自我统一的危机

网络是一个交往的平台,也是一个交往的屏障。它为人类展示自我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和没有约束的空间,同时又掩盖了“网络人”的真实身份。因此,学生的自我系统中至少存在三种自我,即“真实的自我”、“现实的自我”、“网络的自我”。这三个“我”的含义有时相互交织,有时相互冲突。学生在网络中常会产生这样的追问和困惑:“我是谁?”“我还是原来的我吗?”网络为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另一方面,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网上”、“网下”的性格错位可能会导致多重人格问题的产生。网络在整合世界的同时,也有可能分裂和肢解学生“网民”的自我性格结构。

(四)道德失范:道德自律的弱化

网络上活动的最大特点就在于虚拟性。虚拟状态既为网上行为提供了安全的屏障,也给不正当、不道德的行为披上了虚拟的外衣,从而造成网络社会虚假信息的泛滥及非道德行为的发生。由于网络道德体系尚处于建构和规范之中,网络社会本身很难让学生网民“独善其身、独慎其行”。加上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和道德自律行为、意识的淡薄,就很容易产生“网络”特点,如自由、无所限制、为所欲为的感觉和冲动,进而做出一些在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去做的、不道德的事情,诸如恶意侮辱、人身攻击、网上“多角恋爱”、“黑客”攻击等行为。

(五)技术崇拜:“信息人”上网成瘾

学生自我约束力的弱化,道德行为自律意识的淡薄,使学生由“上网”变成“落网”。网络上制作精美的主页、丰富的内容、翔实的文字资料、悦耳的音乐、生动的影视图像以及友好的界面形象、多样的网络游戏,对学生产生了新颖无尽的刺激和魅力无穷的诱惑,牢牢地俘获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一些学生不能抗拒诱惑,沉溺于网络中不能自拔,甚至对网络产生了心理依赖,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忠实“吸食者”,患上了“网络迷恋症”。沉迷网络对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网下”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钝、荒废学业,而“网上”精神亢奋、恶意攻击,甚至一些学生无法摆脱网络的纠缠,产生自残和自杀的行为或念头,这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中学生上网的尝试心理和从众心理

一、中学生上网的尝试心理

互联网的平等、开放和互动,大大激励了当代中学生的尝试心理。网络的出现,使对于传统媒体只能被动接受的情况得到了彻底的改变。不论身在何地,不管时间早晚,只要进入了互联网,就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以互相平等的方式从事信息文化的制造、交流与利用。由于网络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进入,可以在毫无顾忌、不受任何约束的情况下畅所欲言,展现自我;在网络社会中,中学生可以充分地体会到作为主人的自豪感,而不受任何时空的约束,不受各种清规戒律的束缚,因此,中学生产生这样的尝试心理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网络是最适合于展现青春的一种传播方式,因为网络具有非常强的游戏性、匿名性、虚拟性。网络中的交流没有那么多文化的禁忌和社会的规范,上网的人没有那么多顾虑,可以尽情地展现真实的自我,展示自己许多不那么理性的、不那么成熟的,甚至和社会的主流意识对抗的一些观念,表现具有叛逆性的、颠覆性的一些观点,而这种叛逆性和颠覆性正好是青春的特点。另外一方面,网络的虚拟性和游戏性更有利于青少年想象力的发挥,因为青少年比其他人具有更强烈的游戏冲动,他们有很多剩余的精力,这种剩余的精力常常通过游戏得以宣泄。所以,这两点都决定了网络是最适合于展现青春的一种传播手段。

网络对青少年亚文化的影响是双重的。由于网络匿名性常常可以表达在现实生活当中不能表达的一切,所以它会提供他人介入青少年的内心,也提供青少年与青少年之间的内心交流冲撞。如果我们有更多的引导和一些相应的教育辅助手段,可以利用网络,甚至可以利用网络的匿名性来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认同环境。网络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诸如发表言论的空间、表达意见的空间,甚至表达感情的空间。

二、中学生上网的从众心理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少数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但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的一概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不可取的,是消极的“从众心理”。

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它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从众性是人的与独立性相对立的一种意志品质。从众性强的人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

青少年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是作用于学生言行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青少年学生普遍存有从众心理,如果一个集体有大部分学生上过网,那么其他没有上过网的学生就很有可能受到上网者的影响,开始接触电脑网络,形成一个群体的“上网热”。如某中学学生王某对电脑网络本没有多大的兴趣,但随着他们班上网人数的快速增加,她在同桌的极力劝说下,也加入了上网的行列。这种从众的上网心理带有相当大的麻木性,尚未形成正确的上网动机,较容易被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所吸引,同时,也易于接受教师的指导。

教师在了解到有“上网热”的风气时,一定要及时区分上网者和未上网者,对还没有上过网的同学要辅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上网动机。比如,开展“青少年上网利弊孰轻孰重”的讨论会来增加学生对上网的认识,从而形成正确的上网观。

中学生上网的猎奇心理和满足心理

一、中学生上网的猎奇心理

网络中超乎想象的丰富资源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互联网可以说是全球最大的图书馆和信息数据库,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艺术、生活无所不在。大大拓展了中学生的视野,为中学生带来了全部的生活体验。而且网络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对人的感观造成多方面的强烈刺激。模拟仿真的逼真,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实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梦想。

中学生正处在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的人生最佳阶段,探索、猎奇心理是中学生普遍的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欲的增强,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学生探索、猎奇心理也愈强烈。“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刺激着他们去认识,去探寻。模拟现实世界的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足以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

但好奇心并不总是件好事,简言之,好奇心是中性的,好奇的结果根据所指涉的对象而定。青少年处于青春期,心理还不成熟,对外界普遍存在好奇心,但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受不健康的网站和游戏的诱惑而不能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