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审计师的浮生六记
7855000000002

第2章 自序 写在人生的半山腰

直到现在我还常常回忆起这样一段时光:每天我加班回到家,不管多晚,都要到“天涯社区”会计版块,看看自己的帖子有没有人发了新的跟帖;如果有,还会起身倒杯茶,然后重新坐下,打开帖子,压制着内心迸发出的一点一点兴奋,屏住呼吸,一个一个帖子认真读完,这才长长出一口气,心满意足地笑笑。(所以那段时间我的肺活量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一声长啸,顶楼的邻居都能听得到。)然后开始兴致勃勃地回帖子。开始还能一个一个地回,后来跟帖的朋友越来越多,只好几个一起回或者挑选几个有意思的回。这段时光充满了期待和快乐,以至于我后来每次想到,都情不自禁地微微一笑。

这两本小书大概在我三十岁的前后写完。(《上山》中有一篇叫作《三十而立》的小文章,乃是给自己三十岁生日留下的小小纪念。)据说三十岁是一个人创造力的巅峰时期,写出的东西可以代表自己的最高水平。如果此话当真,那么现在回头来看,对自己表现出的最高水平多少有点惭愧。不过中国的读书人向来敝帚自珍,我写的这两本小书浅薄得很,很多想法和思考都是很自我的感受,但是里面的感情和体会算得上诚挚真实。我自大学毕业已经10年,栉风沐雨,辗转攀援,其中苦乐,问心自知。成就当然谈不上,但是曾经经历过的得意失意,悲伤温暖,遇见与相知,高高举起和轻轻放下,都是值得欣慰和感激的美好回忆。

上篇《浮生六记》和下篇《上山,上山,上山》在时间上前后相继。《浮生六记》写的大体上是大学毕业到离开“四大”这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故事,而《上山》则着重写自“四大”离开到自己创业之前的过往。上下两篇文章体例相似,时间上也有一定的连贯,所以谨遵此书责任编辑党宁兄的雅嘱,把它们放在一起,合成一本完整的小书。

至于后来的经历——我在几年前开始和几个伙伴走上创业之路,其中的甘苦喜乐又与打工时完全不同——我把这一段经历写在另外一本独立的小书《破围记》中。破围是破围城而出的意思,钱先生在《围城》中说,人生的愿望大多在于城外之人想入城,城内之人想出城。这自然是极高明的道。不过我个人的感悟又有所不同,在我看来,即便破围而出,也未必即能到达彼岸,只因围城并非一层,“围”破之后,当见另一新“围”。这样的感触旨在说明人生即是不断破立的一个过程。由于《破围记》是一本小说,里面有很多虚幻杜撰的人物和情节,所以单独成册。

这三本小书跨越的时间大概是10年。虽然在人的一生中,10年并非了不起的长度,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更只是一念之间,但是我却始终固执地认为,自己所经历过的这10年,是我这一生中至今为止最流连不知归路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