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睥睨江山
786800000195

第195章 洗牌(一)

第一百九十五章 洗牌(一)

吕昭君座骑很不安,一直在缓缓踏着蹄子,不时打着响鼻。

她身后的两万军队严阵以待,和她一样,冷冷的望着前方入侵的秦国军队。

秦军来势汹汹,三个铁骑团开路,后面跟着至少一个集团军的步兵阵营。

天色肃穆,风夹杂着飞沙低低的呼啸,打在脸上像刀刮一样疼,站久了不动,身上也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沙尘。

秦军走路很有气势,不管是开路的骑兵还是后方的步兵,都踏着整齐的方步,难得他们竟然能将马匹训练得跟人一样灵活。

整齐的响声,似乎来自天际的呐喊。一声一声,响彻战场。

安静,安静,还是安静。

白州军队对防守战很有心得,这样的被攻击不是一次两次了,只是这一次敌人不同,是豺狼一般的秦军罢了。

吕昭君拔出佩剑,发出呛的一声龙吟,在太阳下面熠熠发光,此时日上中天,是最炎热的时刻,和太阳有些不和谐的是天际还有几朵乌云,缓缓的变幻出各种模样。

天空乌云吞吐,变幻莫测,城头旗帜飘飘,单调的颜色和肃穆的天空,还有寒光闪闪的武器,搭配出逼人的冷色。

白州沦陷了一小半了,大门的沦落让所有白州军民大大的抹了一把冷汗,如果这一阵再败了,那么白州城头上,将挂上秦国的旗帜。

白州城就在这个小城的背后,仅仅是一步之遥,这个城池的存亡,直接关系到整个白州的存亡与否。

吕昭君的声音已经嘶哑了,她的剑遥遥指着秦军大将,嘴里爆发出一声不似女声,甚至比男人声音更加震撼的喊杀。

白州军队动了,同样,秦军也动了,秦军铁骑开路,后面的步兵踏着整齐的步伐,缓缓跟上喊杀的铁骑。

秦军铁骑面对的,是白州军队一丈长的利矛,还有持矛军队后面跟着的刀盾兵。

矛并不能刺穿秦军的盔甲,发出叮的一声在战场上细不可闻的声音后,便停顿了。

铁骑巨大的冲击力将白州矛兵撞飞,或者是矛兵将铁骑上面的秦军士兵击落,双方各有伤亡。

吕昭君的祖父吕游站在城头上,他已经老了,尽管穿着一身战甲,再不能下城杀敌,他出现的目的只是激励人心。

吕昭君的剑很长,足足有一米五的长度,和秦军铁骑交锋,丝毫不吃亏,而且很灵活,总是能在铁骑上秦军士兵身子扭动,露出空门的那档口,将剑准确的刺进敌人的体内,她的剑每拔出来,总能看到喷涌而出的血泉和一个生命的死亡。

白州矛兵将秦军铁骑的攻势缓了缓,他们的后面是刀盾兵,盾牌一块垒着一块放着,竖起来就是一块褐色的城墙,在盾牌之间的小口处,刀盾兵们将手中的利刃在那个小口里呲出来,等待敌人撞上去。

秦军铁骑毫不畏惧,也由不得他们畏惧,前面的不冲,就会被后面的踩成肉酱。

连人带马,狠狠的撞在盾墙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盾墙在受到强大的冲击后,有些地方出现了崩溃,但更多的还是在摇摇欲坠后坚持了下来,等待着秦军铁骑的二次三次撞击。

盾墙里露出来的刀刃,有的刺进了铁甲护不到的秦军战马咽喉,咽喉断掉的马不能活,哀鸣都不能便倒在地上死去了。

血流成河,缓缓侵染了城下土地,变成熟悉的黑色。

乌云在天空沸腾,渐渐的弥漫氤氲,遮掩了太阳,还是正午,天便黑下来,而且空气变得闷热,似乎要下雨了。

下雨可是一件好事,能洗刷掉身上的血渍,能用泥土的芬芳掩盖刺鼻的血腥味。

一滴雨水落在吕游的鼻子上,缓缓的顺着他白色的胡子又滴落在脚下。

随着天边一道闪电抽过,乌云沸腾得更加厉害,雨前闷热的风夹杂着血腥味远远吹去,战场上面飞扬起的尘土被风一吹,淡了很多。

战场上空除了昏暗,变得清朗了,没有灰尘氤氲,没有那么浓烈的血腥味,雷声连嘶喊悲号声都掩盖了。

城下的盾墙在承受了秦军铁骑最后一波冲击后,散了。

最后的铁骑随着盾墙的迅速溃散,也开始发威,但迎接他们发威的不是白州步兵,而是持着长枪的白州骑兵。

白州是一个富饶的州,吕昭君有足够的金钱,去收购原铁,她有足够的工匠,为她溶铁铸甲。

这两千白州骑兵就是她用足够装备两万步兵的军需物资,仿照秦军铁骑装备的,除了手中的枪比秦军长,除了马不及秦军壮,除了是匆匆仿照没有经验外,她的铁骑和秦军铁骑很像,九分相似。

白州铁骑是第一次上战场,他们不比秦军铁骑的身经百战,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也不知道该怎么样才能将身上的铁甲长枪发挥出最大威力,但是他们知道,至少他们的命要比别人硬很多,他们要用比别人硬很多的命去做比别人多很多的事,至少要将剩下来的秦军铁骑灭掉。

秦军大将饶有兴致的望着白州的铁骑,有趣,十分有趣,这场仗越来越有趣了。

秦军大将不是别人,姓莫名朝阙。

莫朝阙犯下大错后,被皇帝秘密押解回国,若按照正常律例,应当处以死刑,但是他的祖父动用了所有关系,在皇帝面前屡屡求情,秦国皇帝念在莫家十四代忠良,为秦国立过不少汗马功劳的份上,饶了莫朝阙的命。

随着新一轮战争的爆发,莫朝阙被许以戴罪立功,返回中唐担任先锋大将。

莫朝阙担任先锋大将,有足够的自主权力,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攻击黑衣军的盟友白州,潜龙平原地势太过险峻,易守难攻,有黑衣军防守,他自认轻易拿不下来,不如声东击西,他不信白州撑不住时,作为盟友的黑衣军会坐视不理。

他这一招很狠很毒,黑衣军的确不能坐视不理,接到吕昭君亲手写的求援信后,张彬眉头皱了很久,现在他人在穆帝的地盘,要想援救白州,必须经过原州,而原州现在被北唐关飞的部队牢牢驻守,就算攻过去,也得十天半个月,白州能不能撑到那一刻,他可不敢保证。

现在潜龙平原里还有古君和水韩率领的两万黑衣军,他们正准备来这边,但是来路被北唐军队切断后,暂时停在潜龙平原,张彬在思考,是不是叫他们二人率部队过去,援救白州。

莫朝阙是一个老谋深算的人,和黑衣军打了好几年交道,一直是有输无赢。

俗话说最了解自己的人是敌人。

张彬很了解莫朝阙,莫朝阙不可能不了解黑衣军。

黑衣军有些什么优势,最喜欢玩些什么手段,莫朝阙再清楚不过了。

水韩和古君一文一武,在军事和谋略上,都是承袭了张彬萧明等人的套路,莫朝阙对他们几人的套路非常熟悉,达到了知己知彼的地步,若是木江维刘熊加上萧明,对上莫朝阙,张彬完全不会担心,但是对莫朝阙几乎没有了解的古君和水韩,他却很犹豫。

水韩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有足够多的办法对付他的敌人,虽不及自己的灵活多变,有点墨守陈规,但配合古君,他们两人的组合还是比较稳当的。

张彬沉思了许久,最终决定让他们两出兵,率两万士兵为白州解围。

萧明和苏子长两人是不可能离开白州的,于是张彬任命赵子龙为主将,下辖水韩和古君。

赵子龙能够成功上位,离不开他的早期,如果不看他在接下来白州抗秦的表现,后世的史学家一致认为,他能成为黑衣军核心领导是侥幸,比之萧明,他没有智慧,比之刘熊,他武力不及,比之木江维,文采武略都差许多。

若没有接下来的白州抗秦,后世的史学家会认为,赵子龙是一个平庸的人,武王张彬留下他的原因是赵子龙是黑衣军的前身的始创者,没有他,也许就没有黑衣军。

这一次,赵子龙完全彰显了他那所有人都不及的才能,稳重。

战场上,稳重是一种武力也好,谋略也罢,都无法比及的优点,没有稳重,武力只是蛮力,没有稳重,谋略只是空谈。

张彬在远方的任命,除了萧明外,其他人都不明白其中含义,因为他们在平时无法看到赵子龙这个优点,即使看得到,也很少有人能够理解,所谓稳重在战场上能发挥出什么样的神奇功效。

水韩和古君并没有意见,他们对赵子龙有一种特别的尊敬,他们眼里的赵子龙,是一个温和包容的长者,年龄也足以做他们的父亲。张彬这样的安排,肯定有他的用意。

部队在接到张彬手令的第二天下午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