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睥睨江山
786800000294

第294章 借路(一)

第二百七十九章 借路(一)

潜龙平原沦陷的时候从来没见有势力跳出来大喊一声我是中唐人,我们要维护祖国和平统一,现在从秦人手里夺过潜龙平原了,这些呼喊就出来了,诸如潜龙平原是中唐的一部分,不能让某些投机分子分裂独立的话时常能听到。

据说领头是一些地主乡绅,支持他们的都是自己养的狗腿子,秦人占领潜龙平原时夹着尾巴做人,现在倒好,想坐享其成来了。

某日,张彬正在府里和萧明商量对付这些家伙的计策,有士兵报:“古乡绅,蓝乡绅与常员外拜访将军。”

将这几位带进会客室,分宾主落座,这几个乡绅员外倒是慈眉善目,哪里有市井传说那样鱼肉百姓,是吸血鬼亲王级别人物。

寒暄一阵,他们直入主题,姓古的乡绅拱手道:“将军,草民等冒昧拜访,有事关平原里黎民百姓的事和将军商讨。”

“诸位可是皇帝陛下或者户部委托,参与平原事务的官员?”张彬马上变了张脸,讽刺道:“只要诸位能出示官方证明,便有资格和本将军商讨政事。”

几个乡绅面面相觑,没料到张彬敢这样对待他们,古乡绅涩着脸,赔笑道:“将军,草民等世代都是平原居民,所以有些事……”

张彬不耐烦的打断道:“所以平原是你家,你想让我滚出去是吧?”他一掌将身旁的红木桌拍得粉碎,怒道:“秦人在平原里作威作福时没见你们鬼影子,一个个销声匿迹作世外高人,我们黑衣军在老百姓支持下将秦人赶出去了,你们就想来捡甜头了,有这么好的事?”

这几句话字字珠玑,说得几个乡绅面红耳赤,心里无不恨得咬牙切齿,早把张彬祖宗十八代都骂翻了,冒出了无数个险恶念头来对付张彬,匆匆道了个少陪,便出了将军府,回去准备发动武装力量,重新夺取对潜龙平原的主控权。这小子不识好,本来还想给你口汤喝的,现在看来不把你拆骨焚尸,算你祖宗坟上冒青烟。

某些人就是这样。当凶残的敌人,残杀自己同胞时他们不仅不反抗,反而凑合上去说这些贱民不识好,该杀!一旦自己国家的人当家作主,他们便从销声匿迹状态中出现,恬不知耻的跳出来要分一杯羹,打的旗号更是光明正大,如果让他们得逞,那么百姓的灾难又来了。

灰溜溜走了的几个乡绅回到自己地盘,便发动自家奴才,怂恿威胁百姓参加自己的反抗活动,将黑衣军发给他们的补给粮食掠夺了,扬言不支持自己就是死路一条,百姓久屈淫威之下,又不知黑衣军的底细,只好忍气吞声,打落牙齿和血咽。

这事很快传到张彬耳里,又一张无辜的上好红木桌子被拍成碎片。当天下午,亲兵队长古君得到命令,清理带头造反分子,给潜龙平原势力大洗牌。

得令的古君志高气满,率了一个团的龙营士兵出了庖州城,朝闹得最凶的村庄开去,孰知一天不到,便灰溜溜的回来了。他懂得了一个道理,没有人民的支持,部队实力再强悍,也是失去水的鱼,蹦达不了。

一个政权,想要长治久安,最要紧的是收得民心,一旦民心向背,那么离灭亡不远了。中唐前车之鉴摆在那,历史上血淋淋的案例更是不少,往往失去江山的统治者,他必定先失去了民心。

潜龙平原对张彬,对黑衣军的重要性不需赘述,对秦国实现野心也是至关重要的跳板,如何把握这个地区,在此起家,是张彬与萧明此刻最伤脑筋的事。处理不好,功亏一篑。

目前的情况是,百姓不真正了解黑衣军,虽然之前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保护人民,使百姓得到温饱,但历代为了得到政权的野心家没少这样做过,百姓对当权者有着信任危机,加上乡绅们买通一些德高望重的家伙,宣传黑衣军如何残忍嗜杀,虽然没有正面攻击,但旁敲侧击的效果更加明显,你想啊,一支杀人如麻,人命看得比草贱的军队,会多珍惜生命吗?那么自己还能得到保障吗?

跟着起哄的百姓不少,但大部分还持着观望态度,只有少部分百姓坚决支持黑衣军。想得到潜龙平原,只有争取墙头草,继续拉拢死忠者,先礼后兵对付反对派。

就像对付女人,不同性格的女人必须有不同的对付办法,要么霸王硬上弓,要么玫瑰鲜花花钱砸,总之为了达到目的,过程是不重要的。

政策定下来了,接下来就要实行。

实行比定个什么政策难得多,政策只是口里说出来,写在纸上的东西,关键时刻弃之鄙履,而实行则要顾全方方面面,人心难测,你就这么确定拉拢过来的信徒不是间谍?

不过难办也得办,萧明通宵达旦,花了几天时间制定了具体实施措施,选定人员,贴大字报,作几场秀,种种手段层出不穷。这些只是拉拢人心的诡道,正道还是继续执行百姓的温饱措施,这才是自己得胜的根本。

打击投机取巧,欺压百姓的家伙也是迫在眉睫的事。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效果似乎也很明显,但那些大小乡绅受到的冲击依旧不大,他们有着牵扯不清的裙带关系,一有什么风吹草动便溜得比兔子还快,而且根本抓不到他们带头****的直接证据。

这场没有硝烟的民心争夺战无声进行着,虽然没有战火纷飞,没有人员伤亡,但是双方花费的财力物力人力,却远非简单的刀兵相见能比拟。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整个中唐,除了进行没有硝烟战争的潜龙平原,其他地方三天一大战,两天一小战,军阀诸侯为了争夺地盘,人口,资源,打得不亦乐乎。

日子过得很快,不知不觉,迎来了新的一年。

中唐历294年,一场大雪覆盖了潜龙平原,俗话说瑞雪昭丰年,百姓翘首盼望春天到来,过去的半年,在黑衣军的温饱政策下,绝大部分百姓安全过冬,没有传出饿死冻死在冰天雪地里的新闻,萧明也为黑衣军入主潜龙平原的第一个冬天作好了充分准备,其中关于救急保障措施就不下十条。

春天如期而来,乡绅们传出的流言蜚语不攻自破,经过半年的拉锯战,他们再也无法掀起风浪。百姓是很实在的群体,有一个保障自己温饱,保护自己安全的政权,他们才不会去管那是谁组建的。****分子虽然将自己的未来吹的天花乱坠,但那是虚幻的玩意,若不是黑衣军,自己早就饿死冻死,还能等到你那莫须有的诺言实现?

这场争夺战,以张彬完胜告终。接下来还有些琐碎的事,比如说乡绅的处置办法,比如说闹得最凶的家伙,这些人不处理好,就像没被发现的恶性肿瘤,说不定哪天就给你来个爆发。

处理的时候既要让人知道黑衣军不是好惹的,也要表示出宽容的风度。这就是政治家的学问。

新的一年来了,也是野心家表现他们决心的开始。

秦国自从失去潜龙平原后,在中唐的战局再没值得炫耀的进展,反而将二十万军队陷入这个泥潭,既舍不得抽身离开,又不能榨取更大的利益,投入的军费远远大于战争获得。

这种情况,无疑给秦帝国狠狠掴了个耳光,灰溜溜撤走徒使自己蒙羞,最好的办法是继续增派军队,填补这个漏洞,就算是个泥潭,也要踏着尸体趟过去。

穆王、陵王以及两大异姓王达成协议,划分彼此势力范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穆王动用自己积累的人气与名声,吸引了不少沽名钓誉的勤王部队,摆在中都一线,与秦军遥遥对峙。秦国国内派遣的援军陆续到位。

大小军阀们嗅觉灵敏,预感到有不寻常的大事件即将发生,纷纷停下内战,整理军备,做墙头草观望。

这年头,谁都想不花血本又捡便宜,早练出了比狗还要灵敏的鼻子,更练就了兔子一般敏锐的感觉。

暴风雨前夕的宁静。

各个战区纷纷停战,百姓们奔走相告,庆祝停战,他们是单纯的,只要不打仗,只要能生存下去,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至于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也许在梦中想过,但在白天,他们从来不会去想,白日做梦不是个好习惯。尤其是祖祖辈辈的农民。

而在他们认为是白日做梦的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却有一个地区的老大很无耻的宣布,要满足百姓们这个追求,那就是潜龙平原的张彬。

听到这个消息的百姓除了惊愕,没有别的词语能形容他们此刻的表情,但没人怀疑他的宣布,除了他,难道还有哪个统治者会拿出州府仓库里的全部积粮来救济百姓?即使有,恐怕也是做做样子吧。

这个貌似轻浮狂妄的年青人能实现他的这个目标吗?连白日梦都不敢的百姓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