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玄幻睥睨江山
786800000035

第35章 阿木洱事件(二)

第三十五章 阿木洱事件(二)

草原上的战争是真正男人与男人的决斗。不同于中原的诡计多端,埋伏战、阵地战等等战型在大草原上派不上用场,谁的部落人多马壮,胜利就属于谁,因此,阿木洱人从小就培养孩子摔跤、骑马等,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数目的中原军队打不过阿木洱军队的原因。同样,草原上的战争也是最残酷的,往往一场战争就能使强盛一时的大部落沦落为弱小部落。

布努部落与察达尔部落开战的结果是毫无悬念,只有数千人的察达尔部落甚至没有布努部落一个军团人多,但布努也付出惨重的代价,察达尔人能征惯战,种族危机使他们拼命,为了不使部落灭亡,察达尔首领请其他部落助拳,但没有部落愿意为弱小的察达尔得罪强大的布努。

终于,察达尔只剩下最后一千多老弱妇孺时,在萧明设计挑拨下,一个叫柴郓的部落为察达尔出头了。

柴郓部落首领致信布努石,指责道,同是阿木洱族人,贵部为何一逼再逼,意欲赶尽杀绝,难道要重演三百年前的自相残杀?

杀红眼的布努石直接无视这封信,下令将最后的察达尔人处死。察达尔部落被灭后,布努人赶紧抢占了他们的游牧区。

这一举措激怒了柴郓完康,他正式打起布努石无道的大旗,发兵五万征讨残虐的布努人。其他各部反映不一,有想浑水摸鱼的趁机加入讨伐大军,有与布努部落交好的则指责柴郓等部落犯上作乱,反叛阿木洱,有的则趁机与自己有仇的部落决一雌雄,当然,也有一个部落——赫尔部仍然养精蓄锐,在自己的地盘里严加警备,属于中立派。

布努部毕竟统治阿木洱七十年之久,兵多将广,财大气粗,除了最先被打懵了吃了些败仗,后来节节胜利,在支持者的齐心协力下,将反叛的柴郓等部落逼回牡丹江以北。

就在双方疲惫息战时,赫尔部动了,他首先遍举布努人七十年来种种过错,然后邀请柴郓等部再度发兵,与布努部决战。

布努部在先前战争中消耗了许多实力,现在面对卷土重来的柴郓等部已有困难,更别说开战以来一直养精蓄锐的赫尔部。即使全盛时期,若与赫尔部决战,胜算恐怕只占六成,现在就更不必说了。

如萧明预测的一样,布努人惨败,被迫让出佑旗城,布努部落统治阿木洱七十余年的历史到此结束,接着,群雄角逐王权时,赫尔部落像不食人间烟火一般,退回自己的地盘,等其他部落打得差不多了,一个部落即将可以入主佑旗城,赫尔部倾巢出动,毫不费力的将这个部落打垮,轻松入主佑旗,其他部落实力消耗过大,再不能反抗赫尔部落,赫尔辛基坐收渔翁之利,成为阿木洱新国王,拥有了阿木洱最肥沃的草原。

坐在佑旗城王宫,接受众部落首领朝拜的赫尔辛基并不开心。

“大哥为何愁眉苦脸?”吃饭时,萧明问道,“难道大哥还有何未了之事?”

“二弟,难道你看不出来吗?”赫尔辛基紧皱眉头。

“哈哈,大哥可是为其余部落不服气而担忧?”

“嗯!我们得胜的手段并不光明,一直都是以逸待劳,我们阿木洱人最不敬重的就是投机取巧之辈。”他喝了一口烈酒,长长叹道,“他们现在形势所迫,不得不承认我,但一旦他们恢复实力以后……”

萧明微笑,道,“这有何难!”

“贤弟有何妙计?快快道来。”赫尔辛基两眼冒光,直直的盯着萧明,“原来贤弟早就想到了?”

萧明点点头,笑道,“就看大哥你舍不舍得了。”萧明顿了顿,道,“如果大哥舍得,依我计策,可保赫尔部统治草原数百年!”

赫尔辛基两眼冒着绿光了,连忙道,“若真如贤弟所说,我一定舍得!”

萧明笑了笑,道,“只要围着一个利字作文章便是。”

“收买各部落首领?”

“那只能保一时之虞,岂是百年大计?”

“贤弟的意思是?”

“我们以草原引发纷争,可见各部落人都将自己地盘看得很重,而大哥得到了阿木洱最肥沃的草原……小弟的意思,大哥你应该明白了吧?”

“贤弟的意思是,我把草原划分给各部落?”

“对!”萧明点头,“如果大哥刚登王位就施此厚恩,其他部落首领势必不再计较,反而得到梦寐以求的草原,阿木洱人都是热情粗犷的,不会把一点点不快老放在心上。”

赫尔辛基衡量再三,终于下定决心,只要本部能长久统治阿木洱,付出一点又有何妨。心中大石放下,食欲大开,竟然吃了半只烤全羊。

为了不使分封草原时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赫尔辛基请萧明根据各部落强弱,划分好地盘,而赫尔部占据的肥沃草地最少。

新王朝觐的最后一天,赫尔辛基笑眯眯的摆出一张地图,上面将各部落的所得草原分得清清楚楚。

赫尔辛基道,“本王与大家同为草原人,深知一块好的草原对我们的重要性,但是最肥沃的草原却从远古起,一直属于当政部落,今天,本王要打破这个不成文的规矩。”他将地图传下来,“这是本王日以继夜,将最肥沃的草原划分为十六份的地图,让我们阿木洱族十六个部落一同分享!”

众首领接过一看,果然有自己部落的名字,连布努也有份,首领们激动得热泪盈眶,拼死拼活为争得阿木洱当政部落,还不就是为了这点草地吗?没想到来得这么容易,个个对赫尔辛基的大方感到佩服与敬重,草原人同样也是最率直,最容易打动的人。

此举,为赫尔部落统治阿木洱数百年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