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7870800000009

第9章 携手相伴:温暖在路上(2)

杨绛曾这样说:"能和钟书对等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会嫌钟书刻薄了。我们和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钟书和我就以此自解。"

当时年少,不谙世故,也不屑世故。人活一世,没有必要和自己过不去,交些相投的朋友,开开玩笑,说些知心话,便足够了,何必让那些不相投的言论扰乱自己的心呢?

时光,流逝着;岁月,沉淀着。虽然两人只有一间卧室供日常起居,虽然老金家的伙食越来越糟,但一日日、一月月,他们遵从自己的内心,过得充实,活得愉悦,人生如此,便足够了吧。

在老金家,他们共居一间,没有书房,没有起居室,总不免有些不方便,而公用的浴室厕所也会偶有尴尬。而饮食保守的钱钟书,不肯吃干酪、西餐一类的洋味儿,杨绛便把他能吃的省下大半给他,但她还是觉得他填不饱肚子。

看着钱钟书面黄肌瘦的模样,杨绛很是心疼,便决定搬家。她并没有同钟书商量,只偷偷去找房看房。只是看了几处都不满意,不是地方偏远,便是预算不够。一次散步探险,她偶然看见牛津大学附近的一座三层洋楼贴着招租告示。

她跑过去,却发现告示不见了,可她还是决定闯上门碰碰运气。门开了,房主达蕾女士将她好好打量一番,又问了些话,才带她去二楼看房。杨绛看着独立的卧室和起居室、大大的阳台、专用的浴室厕所和厨房,便很是喜欢,另外,这套房子与其他房间是隔离开的,可由花园小门出入。

问清租赁条件后,她不禁莞尔。这里环境幽雅,离学校和图书馆也没多少距离,更重要的是,租金十分合适,她有预感,钟书也一定会喜欢这里。

果不其然,钟书看到房子时喜出望外。钟书高兴满意的模样,让杨绛很是满足。他们当即与达蕾女士签下租约,在老金家过完圣诞节后,便搬进了新居所,那里是只属于他们两人的私密空间。

俗世里的浪漫

如果说,爱情是彼此愉悦的激情,那么婚姻便是如此琐碎的生活。从缠绵浪漫的爱情,走进柴米油盐的平淡婚姻,喜不喜欢,要听从自己的内心。正如钱钟书所说:"婚姻就像是穿在脚上的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指头知道。"

他们搬进了新家,亲手打造只属于两个人的温情一隅、快乐天地。

他们在食品杂货店订购了面包和牛奶,每天都有刚出炉的面包和新鲜牛奶送到家里。他们去图书馆或傍晚"探险"时,便会顺便在商店挑选鸡鸭鱼肉、瓜果蔬菜还有其他日常食品,然后便有个可爱的男孩子把食品送到他们家门口。

商店主人很喜欢这两个黄皮肤黑头发的亚洲人,把他们当老主顾看待。当选购食品时,不用他们当场付款,只要每两个星期把账单结清就好了,当店里进了新鲜东西,总会通知他们,当他们选了陈货时,店主还会很好心地说:"这是陈货了,过一两天进了新货再给你们送。"

就这样,他们拥有了新鲜好吃的食材,只是两个从来没有做过饭的年轻人,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学要做。

搬家那天,他们看着新居室那一排考究的衣橱,满心欢喜。在午后的阳光里,他们忙忙碌碌,收拾衣物,整理书籍,不知不觉日已西斜……

达蕾女士租给他们不少日用家具,也包括厨房的电灶电壶以及锅盘刀叉。那天晚上,他们学会使用电灶电壶,烧了一大壶开水,还用其他的厨具对付着吃了晚餐,然后便在柔软的小床上睡下了。

天亮了,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棉被上,晕开柔和的光圈。一向早睡早起的钱钟书蹑手蹑脚地起床了,这是他们在新居的第一个清晨,他要给爱妻一个很是幸福的开始。

他去了厨房,笨手笨脚地煮了"五分钟鸡蛋",热了牛奶,烤了面包,还卖弄了一下刚从同学那里学来的本领,为爱妻冲了又香又浓的红茶。最后,他用带短脚的饭盘把精心准备的早餐端到了爱妻的床前,还加了黄油、果酱、蜂蜜。

杨绛入睡晚,早上也醒得迟。当她自睡梦中醒来,看到这样丰盛的早餐,真是又惊又喜,直叹自己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早饭,还开玩笑地说:"我便是在酣睡中也要跳起来享用了。"

这是钱钟书给她的俗世中的浪漫。谁说婚姻缺少浪漫,只要有心,浪漫无处不在。看着爱妻眉眼带笑的开心模样,钟书也很是满足,从此后,他每天都为她准备可口的早餐,一直到老。

杨绛后来如是写道:"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钟书有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我吃。每晨一大茶瓯的牛奶红茶也成了他毕生戒不掉的嗜好。"

他们有了厨房,便开始自己学着炒菜做饭。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做羹汤,杨绛当了主厨,钟书是助手,真是好不欢乐。有一次,钟书想吃红烧肉,杨绛便将买的肉用剪子剪成一方一方的,然后打开电灶开足电力使劲煮,汤煮干了就加水,只是这锅"顽固的犟肉"却怎么也煮不烂。

事后,杨绛突然想起母亲做橙皮果酱时用的是"文火",再做红烧肉时,她便用文火炖肉,还买了瓶雪莉酒当黄酒用,这次红烧肉做得还算不错,钟书吃得酣畅淋漓。

杨绛笑着说:"我们搬家是冒险,自理伙食也是冒险,吃上红烧肉就是冒险成功。"从此后,无论是鸡肉、猪肉还是羊肉,她都依法炮制,用文火慢慢炖,竟然发现白煮也很是好吃。

刚开始,她也把蔬菜煮着吃,一次她灵光一闪,想起以前看过怎样炒菜的,便按着记忆炒起来,竟然还蛮好吃,至少比煮的好吃,从此后她便炒蔬菜了。

他们慢慢摸索,慢慢发明,虽然有时候会闹些笑话,但也添了很多乐趣。一次,店里送来扁豆,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便边剥边抱怨壳太厚、豆太小。只是剥着剥着便醒悟了,这是扁豆,壳是可以吃的,于是杨绛焖着做了,还挺成功!

还有一次,他们买了活虾,杨绛很是"内行"地说:"得剪掉须须和脚。"她拿着剪刀剪了下去,谁知活虾开始在她手里抽搐,吓得她扔了虾逃出厨房,并孩子气地对钟书说:"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

杨绛的话逗乐了钟书,他对杨绛讲道理,说吃还是要吃的,虾子不会像她那样痛,便自顾拿着剪刀去剪"须须和脚"了。

就这样,他们不断实验,不断发明,饭菜竟做得有模有样了,杨绛更是戏称自己"由原始人的烹调渐渐开化,走入文明阶段"。钟书有了中式饭菜,吃得开怀,快活得只想淘气,于是便趁爱妻午睡时,用浓墨给她画了花脸。

对此,杨绛回忆说:"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蘸浓墨想给我画个花脸。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了。他没想到我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洗净墨痕,脸皮像纸一样快洗破了。以后他不再做恶作剧,只给我画了一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

哈哈,真的是情趣无限啊!

爱情,是激素碰撞下的刻骨铭心。有的人爱得用力、抵死缠绵,有的人爱得平淡、细水长流,只是太多海誓山盟的爱情,败在了平淡的居家饭厅。所以,有人怕了婚姻,怕平淡乏味毁了爱情。

俗世之间,平淡是主旋律,浪漫却是平凡中的调味品。看他们这样快活的小日子,是不是很是羡慕?其实,浪漫并不用刻意,只要有心,只要有爱,还怕缺了情趣吗?

那段时间,他们真的很快活,好像自己打造出一个天地。做饭趣味横生,但也颇费功夫,有时候,杨绛也会想:假如我们不用吃饭,就更轻松快活了。

钟书自然是不同意的。他说:"我是要吃的。神仙煮白石,吃了久远不饿,多没趣呀,我不羡慕。"一句诙谐幽默的话语让杨绛捧腹大笑,便乖乖做饭去了。

只是快活的日子也会出点意外。一九三六年初春的早晨,杨绛送钟书出门,他去上课了,只是当她想要回屋时,一阵风刮来,门锁上了,而她没带钥匙……

她不想找锁匠,因为费用昂贵,更何况她身上也没带钱。她转到花园,看到修剪树枝草坪的园丁身旁有架长梯,她便借来爬上了阳台。她细细观察阳台厚厚的木门,想要从门框镶嵌玻璃的小横窗钻进去,只是横窗太高,她够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