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尔﹒胡安娜为何进修道院
她,才学出众,年轻貌美,却在16岁的花季依然选择放弃优渥的宫廷生活,进入修道院开始清苦的修女生活。到底是什么让年轻的她做出了如此的决定?
17世纪下半叶,美洲殖民地文坛上出现了一位重要作家——索尔?胡安娜?伊内斯?德拉克鲁斯,她文才出众,天生丽质,热爱生活,反对天主教会的禁欲主义,但是这位“第十个缪斯”在16岁时就离弃了洒满阳光和鲜花的生活道路,而进入阴暗和孤寂的修道院。她为什么选择当修女的生活道路?长期以来,这是一个缠绕人们心头的疑问。
1651年,索尔?胡安娜出生于墨西哥城附近的乡村,童年在外祖父的庄园里度过。她从小就有着如饥似渴的求知欲,3 岁时就读书识字,8 岁就写诗,攻读了语法、神学、修辞学、物理、音乐、算术、历史、星占学,而且很快地学会了写诗,表现出非凡的天才,成为当时闻名的有学识的、美丽的贵族小姐。
1665年,14岁索尔?胡安娜凭借自己崇高的声誉和出众的才华,被当时的西班牙总督曼塞拉侯爵召进宫廷,做总督夫人的侍从女官,并被封为侯爵夫人。有一次,总督为了试验她渊博知识,邀请40多名学者来对她进行考问,她对答如流,战绩斐然,被传颂为奇女。但在两年后,16岁的索尔?胡安娜毅然地放弃了优裕的宫廷生活,而去修道院过清苦的修女生活。对于她离开宫廷进入修道院的原因,有人猜测是因为宫廷生活不能让她专心地钻研学问,有人猜测是因为她看不惯宫廷的奢侈、虚伪的浮华,认为这一切与她这样一位文采熠熠的少女格格不入。然而,对于索尔?胡安娜进入修道院修行的原因一直没有得到确认。
进入修道院后,索尔?胡安娜除了完成分内的宗教职责外,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进行文学创作和科学研究。除了诗歌外,她还写了一些散文和戏剧。她的作品表明,她是位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她极力冲破天主教会蒙昧主义的束缚,热情地追求知识,不知疲倦地进行创作活动。1691年,她撰写了题为《答索尔?菲洛特亚?德?拉?克鲁斯修女》的半自传式文章,回击了教会对她从事文学创作的非难,表达了她争取妇女解放,要求男女平等的先进思想。这篇文章被智利文学家奥塞科认为是:“一篇具有非常宝贵的传记价值的作品,她在其中为她毕生的追求学问作了解释,是美洲出现的最有人情味和最高尚的文学文献之一。”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索尔?胡安娜所经历的艰辛和不平坦的道路,以及她所具有的坚毅性格和顽强刻苦的学习精神。显然,这一切是同教会专制主义不兼容的。
在16和17世纪西班牙“黄金时代”精神的影响下,索尔?胡安娜以文学作品为武器,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宣传自由恋爱和个性解放。她的喜剧作品便是这种进步思想的表达,在剧中她采用很多幽会、误会等喜剧情节,讽刺中世纪教会的禁欲主义。由此看来,她的文学作品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而对抗以神为宇宙中心的教会世界观。同时,在那个妇女地位十分低下的年代,索尔?胡安娜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她曾自豪地指出:“我们妇女除了烹饪哲学还能知道什么?但是,如果亚里士多德懂得烹饪,他会写出更多的东西”。实际上,她的这种叛逆精神是同教会所捍卫的封建思想相对立的,然而其先进思想正是在修道院里表达出来的。这也就是让人费解的地方。
然而,由于索尔?胡安娜的修女身份,这就注定了她一生没有导师的指点,也不能参加自由的交谈和讨论,只因她是女子;在漫长的学习和创作生涯中“只有无声的书和麻木的墨水瓶”做伴。她作为有成就的神学家和修女,却不能像其他神父那样宣讲教义,主持礼拜仪式,只因她是女子。其杰出的科学和文学成就却使她遭到忌恨和抨击,因此,她悲愤地指出:“学习钻研就是把剑交给激怒的对手。”她作为修女,并不向传统习惯势力屈服,而是在逆境中顽强地抗争。
然而,无论历史学家对于索尔?胡安娜进入修道院的原因给予何种定论,都无法磨灭她作为妇女解放先驱的历史地位,以及她留给世界文坛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