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788600000180

第180章 被历史误读的名人们6

亨德尔为何不与女性发生“纠葛”

亨德尔闻名于世的不仅是他杰出的音乐创作才能,不仅是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哈利路亚》,他一生从不与女性发生“纠葛”的“柳下惠”风格也引起了人们的种种猜测。

亨德尔是18世纪著名的作曲家,由于他出生于德国,却最终加入了英国国籍,因此德国人说:亨德尔和巴赫都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而英国人说:亨德尔是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

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于1685年出生于德国中部的哈雷,和他同年出生的有同时代的大音乐家巴赫。但和巴赫出生于音乐家族不同,亨德尔的父亲是萨克森公爵的理发师和外科医生,一直希望将他培养成律师,更认为音乐是卑贱的职业。但亨德尔自幼迷恋于音乐,常常背着父亲偷偷弹奏古钢琴。后来,当地的主萨克森—魏森斯菲尔大公偶然发现了小亨德尔练琴并深深为他的毅力和天分所感动,于是出面说服了老亨德尔同意他天才的儿子认真地学音乐。

1703年,18岁的亨德尔正式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他曾在意大利留学学习歌剧,最终选定在英国发展自己的音乐事业,创作出如《里纳尔多》、《女王生日颂歌》、《水上音乐》等歌剧,深受好评。1726年,亨德尔加入英国国籍,被誉为“英国民族的天才”。尽管后来随着意大利歌剧的衰落,亨德尔备受挫折,但他凭借清唱剧《弥赛亚》的创作再获成功。当1743年《弥赛亚》在伦敦上演时英王乔治二世亲临剧院,当终乐章《哈里路亚》奏响时,国王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站起来听完了全曲(《哈里路亚》要站着听作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为了维护《弥赛亚》的地位不因过多的演奏而受损,英王更是下旨每年只在春天演奏一次,且只有亨德尔本人才有资格指挥。1759年春,74岁的亨德尔去世,死后享受了国葬的待遇,长眠在历代国王圣贤下葬的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在那里有一座亨德尔纪念像耸立至今。

然而,让人们对亨德尔感到好奇的不仅是他在音乐上的过人天赋和杰出贡献,也不是他是德国作曲家还是英国作曲家的定论,而是亨德尔一生从不与女性发生“纠葛”的原因。

一种观点认为,亨德尔不与女人亲近的原因可能是他性格本身的缺陷,甚至可以说是心理变态的表现。亨德尔的一生像本传奇故事那样充满了冒险,而且以好竞争与决斗出名,他曾发财、破财继而又失而复得,他脾气暴躁,易于发怒,感情强烈,但他这种强烈的情感从不用于异性,也许他了解自己的性格,因而倒颇有自知之明,“一直不曾想到过要娶老婆”。

当时一位与亨德尔有交往的牧师史威夫特记述说:“我之所以特别尊敬亨德尔,乃是由于他纵使跟女性有过什么细微的纠葛,都从不开口。”传记家们曾提到他用双臂抱过一个女人,这是由于这位花腔女高音即库佐尼拒绝按照亨德尔的曲调唱,于是作曲家勃然大怒,举起有力的双臂抱起她(有的说他用双手抓住她的腰部),然后拖到窗口,扔出窗外,并且骂道:“从前我就知道她是一个妖怪。这次正好给她一个教训。我就是毕塞巴布,是魔鬼!”这种盛气凌人的男子,在任何女性眼中,怎能成为终身伴侣呢?他是一个冷血动物。厌恶女性的亨德尔在有关他的许多传记中,几乎不曾被暗示过他与什么女人有纠葛,他对女性魅力毫不关心,所以历史上找不到任何关于他的风流艳事的记载,此类艺术家在世界上实在为数不多。

另一派观点认为,由于亨德尔过于关注事业,而忽略了自己在两性情感方面的需求。要知道,音乐家在当时地位很低,他父亲就曾无数次地告诫他:“如果要做一名绅士,就绝不可学拉小提琴”。而亨德尔却愿为音乐而献身,决心成名,所以他一生中为求功名而历经了各种冒险生活,有着极其强烈的向上爬的欲望。

在歌剧衰落后,亨德尔受尽各种屈辱。但他仍没放弃努力,潜心投入清唱剧的创作中,决心以实际行动证明作曲事业会令他地位稳固并不断上升。他是如此迷恋作曲,将其整个身心融于创作,这使得他毫不关心女人和婚姻。他会在灵感迸发时一连伏案几天,最快时他在三周内就完成一部歌剧,如在创作《弥赛亚》时,当他为“他被人蔑视,被人们抛弃”这种悲伤的词句谱曲时,一位仆人发现他感动地伏在他作品上哭泣;当他写到合唱《哈里路亚》壮观的情景时,他说,“我想我的确看见整个天国和伟大的上帝本人在我面前。”在他如此炽热的宗教情感和创作热情中,女人在他心目中的位置则难以想象了。

然而,亨德尔死后,他的音乐并没有在英国继续影响下去,却对德国和法国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而亨德尔之所以众生不与女性发生“纠葛”,更是一个解不开的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