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788600000181

第181章 被历史误读的名人们7

诗人拜伦为何离开英国

虽然内心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可是拜伦还是离开了英国,长期漂泊在外,他为何如此挣扎地在外流浪呢?

乔治?戈登?诺艾尔?拜伦是19世纪上半叶英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有力地支持了法国大革命后席卷全欧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因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788年1月22日,拜伦出生于伦敦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在他10岁,继承了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拜伦相貌俊美,嗓音动听,却天生跛足,这一生理缺陷常常使他感到自卑和痛苦,因此好斗心强。然而,正是这种好斗心激发了他的勇气和斗争,才成就了文学史上的巨人——拜伦。此外,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然而,这样一位英勇的斗士,却在1816年选择永远离开自己的故土——英国,流浪他乡异国。“英国哟!我爱你,尽管你有那么多缺陷。”拜伦远走他乡后,曾在意大利威尼斯含泪写下了这一感情真挚的诗句。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拜伦深深地眷恋着自己祖国,可是他又为何要在1816年远离故国家园,并从此一去不复返呢?

有人认为,是英国上流社会的毁誉无常最终导致了拜伦的出走。1809年拜伦首次出国漫游,先后到过葡萄牙、西班牙、马耳他、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等地,于1811年底回国。这次历时二年多的旅行开阔了拜伦的视野,在旅途中,他开始写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其他诗篇,并在心中酝酿未来的东方故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在1812年2月问世,轰动了文坛,使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可是两年后,伦敦城的显贵们却又对拜伦的言行颇多微词。

有人认为,拜伦是由于受到英国统治阶级的迫害而出走的。虽然《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问世使拜伦获得了极大地声誉,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和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妥协。他自早年就知道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他的诗一直是对这一切的抗议。拜伦与妻子离异后,英国统治阶级以此为契机,对他进行了最疯狂的报复,以图毁灭这个胆敢在政治上与它为敌的诗人。拜伦拒不退步,写出了像《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诗,表示向他的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他们至多不过使我离开这个社会。对这个社会我一向不奉承,一向没满意过。”最后,诗人忍受着内心痛苦离开了祖国,想暂时得一喘息,再来给敌人一个更大的打击。

此外,家庭的变故也可能是拜伦出走的原因。从1811年到1816年,拜伦一直在生活在不断的感情旋涡中。在他到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场作戏的爱情俯拾即是,一个年青的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为了寻求解脱,1815年1 月拜伦与密尔班克小姐结婚。然而这是拜伦一生中所铸的最大的错误。拜伦夫人是一个见解狭隘又虚伪的女人,完全不能理解拜伦的事业和观点。婚后一年,她便带着初生一个多月的女儿回到自己家中,拒绝与拜伦同居,并放出谣言说拜伦和其同父异母姊奥古斯塔有乱伦行为,从而使流言纷起。人们纷纷谴责拜伦的残酷无德,一夜之间他便已身败名裂,这和《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刚出版时的情形相比真是天壤之别,拜伦感到无法忍受。由于饱尝了世态的炎凉、人情的淡薄,拜伦终于决定离国他走,一去不返,到国外去追求放浪自在的私生活。

1824年4 月19里,拜伦在希腊迈索隆古翁病逝,他的死使希腊人民深感悲痛,全国致哀二十一天。后来,他的遗骸被运回英国安葬,算是落叶归根。而关于拜伦远走他乡的原因的争论则依旧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