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788600000304

第304章 文化传承,有几多谬误8

复活节岛上的神秘图案是象形文字吗

复活节岛是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它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是因为学术界对于岛上巨大的石雕像的来历心存疑问,也因为人们对岛上的神秘图案是否是象形文字这一话题展开了多年的争论,却至今无解。

1722年,当罗格文海军上将发现复活节岛时,岛上的人类社会似乎还处在“石器时代”,岛上的居民——拉帕努伊人有自己的语言,却似乎没有自己的文字。因为岛上都是石块,不长农作物,因此拉帕努伊人以捕鱼为生,并种植少量甘薯。尽管当时的欧洲殖民掠夺者也对岛上的巨大石雕像表示了好奇,但他们的主要目标在于一种兽性的疯狂的财富掠夺,以及绝对强势的精神洗脑。也因为西方殖民者的这种疯狂侵略行为,复活节岛本身的文化被大肆破坏,这也就为解开复活节岛的种种谜团设置了巨大的障碍。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文明都是复合的整体。由此规律推断,复活节岛上不应当仅仅只有这些巨石人像,而应当包括宗教信仰、神话传说,以及文字等文明产物。而且,据罗格文等的回忆录介绍,当他们登上复活节岛时,曾在石人像附近发现大量刻满奇异象形文字的木板。这种象形文字的确非常奇怪,它不同于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也不同于印度、埃及的古象形文字。它的象形图案更趋于符号特征。它的笔触的粗细、深浅,似乎都表示着某种含意,而且整个如同密码似的书写排列方式,都仿佛表现出某种波动般的节律感。1864年,第一个踏上复活节岛的西方传教士,法国人埃仁?埃依洛也曾看到过岛民用独特文字写成的“科哈乌﹒朗戈-朗戈”条板,当地居民管它叫做“会说话的木头”。

可惜的是,在那个西方国家大肆殖民扩张的年代,西方传教士为了在复活节岛上推行基督教,认为那些复活节岛所特有的木板文字是“魔鬼的咒语”,强迫拉帕努伊人大量烧毁。这种愚昧绝顶的行为,使今天的研究者们大感遗憾。

所幸的是,在欧洲传教士烧毁那些木板文字的时候,有一个帕努伊人抢下了25块木板,将它们钉成一条渔船,逃到海上。后来这25块木板保存了下来,被世界各地的著名博物馆收藏,但专家们一直未能破解这些木板的秘密。

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印度河谷发现了雅利安人来到印度之前就已存在了几百年的城市,还有至今无法解读的古代象形文字。捷克人种学家洛乌科特卡研究了这些文字后,认为它同科哈乌﹒朗戈-朗戈文字十分相似。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诉了匈牙利的研究者封﹒赫维希。1932年,赫维希在法国巴黎铭文科学院作了一个轰动一时的报告,说印度斯坦象形文字中有100多个符号同“科哈乌﹒朗戈—朗戈文字”完全相同。在以后的研究中,赫维希又把相同符号的数目扩大到175个。他认为,只有400多个符号的印度斯坦象形文字中,有如此众多的符号同复活节岛的文字相同,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

澳大利亚考古学家罗伯特﹒哈利涅﹒赫列捷恩又进一步指出,复活节岛的文字不仅同印度斯坦的象形文字相似,而且同古代中国的象形文字和东南亚的图画文也有相似之处。另外一些古学家则持不同意见,他们说,印度斯坦的文字符号和物质文明产生于公元前2000年以前,而复活节岛的文字只是在公元500年时才出现。两者相差如此之大,很难说这两种分别属于不同历史时代,相距13000公里之遥的文字有着内在的联系。

在解读“科哈乌﹒朗戈—朗戈文字”的研究中,俄罗斯的一位学生鲍利斯﹒库德利亚弗采夫曾发布说,他把俄国科学家米克罗霍﹒麦克拉依所得到的两块条板加以对照,发现上面的文章完全一样。他又把这两块条板同圣地亚哥博物馆所收藏的条板临摹本相对照,发现内容也一样。他断定,这一系列符号已经组成了文字。在这观点的基础上,苏联科学院院士奥列德洛格认为:“科哈乌﹒朗戈—朗戈符号表明,这种文字还在形成之中,它在某种程度上同埃及早期王朝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比较接近,而埃及当时的文字也才刚刚形成。”

1996年俄罗斯圣彼得堡人类学及人种学博物馆出版了一本蓝册子,印数仅200册。作者是历史学博士伊琳娜.费多罗娃。小册子是作者30多年苦心研究的成果。它宣告揭开了复活节岛“会说话的木头”之谜:“科哈乌﹒朗戈—朗戈文字” 实际上是一种图画文字。

伊琳娜是靠直觉和推理取胜的。她先弄清符号画的是什么,然后就深入思考,找出它所代表的意思,再寻找恰当的词语。她的公式是:直觉+波利尼西亚语知识+同义词和同义异音词的搜寻。最后又把结果放到另外的木板文中去检验。

结果完全相符,于是她编出了字典。利用字典, 她可以阅读任何一块木板文。实际上她已经阅读了现存20多块复活节岛木板文字符。尽管未找到起源,但朗戈朗戈不再是秘密。圣彼得堡博物馆珍藏的两块木板中的一块,伊琳娜译为:“收甘薯拿薯堆拿甘薯甘薯首领甘蔗首领砍白甘薯红甘薯薯块首领收……”

然而,许多学者仍对“科哈乌﹒朗戈—朗戈文字”是否是代表复活节岛文明的文字一说心存疑虑,真相究竟如何,只能希望时间来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