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未解之谜大全集
788600000375

第375章 奇异风俗中不为人知的秘密11

武士道精神始于何时

在抗日题材的电影中,每每日本侵略者战败的时候,都会有日本军人为了效忠天皇剖腹自杀。作为日本武士军人特有的一种精神,武士道精神始于何时呢?

一提起日本的武士,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著名的武士道精神。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武士道精神最大的特点就是为了表示对天皇的效忠而剖腹自杀,因此,这种精神也被日本统治阶级大加吹捧。

武士道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国家神道和佛教,以及中国的孔孟之道。它是日本武士阶级必须严格遵守的原则。武士道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 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 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

那么,作为日本武士军人特有的一种精神,武士道精神始于何时呢?

不少日本学者认为武士道精神最早始于日本大化改新。公元7 世纪,日本发生大化改新,进入封建社会。此后的一二百年间,随着皇权的衰弱,地方豪强势力兴起,为了保卫自己的庄园,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人武装起来,于是逐渐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即武士阶层。武士道精神是伴随着武士阶层的产生而出现的。作为武士,要讲究忠勇、善于杀伐、节义律己、视死如归。一旦战败时,宁愿剖腹自杀也不能当俘虏受辱,以此表示对主子绝对忠诚。大化改新后,日本武士集团开始活跃在日本的政治舞台上。

但是有一些日本学者认为,武士道精神的形成应始于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大化革新后,虽出现了武士阶层,但尚未形成武士道精神,直到幕府时期才形成了武士道精神。

日本封建社会时期,在经过一番战乱后,1192年,日本最大的武士集团源氏集团首领源赖朝建立起将军幕府的统治,夺取了实际的统治权,使天皇成为傀儡。从此,日本开始了600 多年的幕府统治时期。为了控制和管理武士,幕府统治者制订出各种规章细则,把武士的思想作风和行动准则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232年,镰仓幕府公布武家法规《御成败式目》,共51条。《御成败式目》规定武士必须敬神崇佛,提倡僧侣式的自我修养,以培养武士的愚忠精神。其核心是强调“忠、义、勇”。所谓“忠”,就是下级武士要对主君绝对效忠,盲目服从;所谓“义”,即武士应有“义烈”的精神,在战争中,主君如果战死,武士要为主子殉死;主君如果战败,武士为挽回耻辱,应毫不畏惧地切腹自杀;所谓“勇”,就是指封建武士不仅应娴熟弓马之道,而且更应为主君卖命。武士道实际上是把儒教、佛教禅宗和神道思想三者融为一体的大杂烩,是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了。

还有一些日本学者认为,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真正形成应始于明治维新,幕府统治时期只是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武士的思想作风和行动准则,强调武士为主君卖命,尚未形成武士道精神。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对为数众多的武士阶层进行改造。政府取消了武士享有封建俸禄的特权,废除武士佩刀制度,改武士为“士族”,并将封建时代对领主将军的效忠发展为对天皇的愚忠,在军队内外大力宣扬“武士道精神”,甚至将其冒充为日本民族的固有精神。1882年,明治政府颁布了《军人敕谕》,规定军人必须兼备“忠节”、“礼仪”、“武勇”、“信义”、“朴素”等五德,提出了具体的“武士道精神”。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穷兵黩武的道路之后,被扭曲了的武士道又经历了一次畸变。日本武士对武士道的愚忠是极其执迷不悟的,日本武士对武士道的崇拜可以用愚忠来形容,1945年8 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上层人物自杀者多达572 人。其中剖腹自杀的著名人物有:原铃木内阁的陆军大臣、大将阿南惟几,原东条内阁厚生大臣、军医中将小泉亲彦,以及号称“海军特攻之父”的海军中将大西沈治郎等人。

其实武士道在刚出现的时候,它的本意还是好的,本身并不宣扬战争,更不宣扬侵略扩张,与军国主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二次大战期间,一些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传统的武士道来宣扬忠君爱国,给武士道抹上了军国主义的色彩,同时也就让周围的人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至于武士道精神究竟起源于何时,应该是没有一个具体的答案。作为一种精神,它的诞生和发展是必然要经历一番过程的,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也应是如此。由于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犯下了滔天罪行,善良的人们希望这种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能够摆脱军国主义的控制,重新走向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