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各种皴写法
一、画类
1.从内容上分别画类(山水、花卉、人物、翎毛、梅兰竹菊四君子、杂画)。
2.从篇幅上分别画类(中堂、单屏、四六八条屏、横屏、扇面、其他)。
3.从色与线上分别画类(彩笔、水墨、素描)。
二、皴写法
1.山水皴法(麻皮皴、直皴、雨点皴、短笔皴、泥里拔钉皴、拖泥带水皴、马牙勾、乱云皴等)。
2.古今各种描法(高古游丝描、蚂蝗描、钉头鼠尾描、琴弦描、行云流水描、铁线描、混描、头描、折芦描、枣核描、竹叶描、柳叶描、水纹描等)。
3.皴树法(松皮如鳞皴、柏树如绳皴、柳身皴、梅身皴、梧桐身皴等)。
4.写树枝四等(丁香、雀爪、大焰、拖板)。
5.画鸟法(嘴、翅、尾、羽毛、足)。
6.花卉四种法(勾勒着色法、纯色点染法、墨点法、白描法)。
三、中国画绘画要项
1.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写形、随类传彩、经营位置、临摹彩写)。
2.六要(气韵兼力、格致俱老、变异合理、彩绘有津、来去自然、师长舍短)。
3.六长(卤中要求笔、僻涩中要求才、细弱中要求力、狂怪中要求理、无墨中要求染、平面中要求长(立体)。
4.三病(机械、呆板、堆砌)。
5.十二忌(布置怕密、远近不分、山无气脉、水无源流、无险、路无出入、树少四枝、人物倭、楼阁错杂、渲染失宜、石无三分、点染无法)。
6.笔与墨。
四、结论——绘画之题材
对于绘画各种普通知识业已讲述,足用挥笔而描写,但每一执笔,辄感无题可写,不知描写何也以为然,岂知宇宙一切之一切,无不为绘画之对象,甚至抽象之过去与未来,均为作画之题材。有喜绘风景者,有好写人生者,有爱好山水、花卉者,更有喜弄竹兰者。爱好和平之人,则喜写耶稣之和平;安葬爱好之人,则善绘战争之残暴与人类之挣扎。
总之,一切绘画均由诸作者之个性,而其个性之流露,亦有时代背景(如民族之差异、社会之不平,以及作者之生活环境等等)。如基督教徒所描写之画,均以赞美耶稣为题材;德(国)之写实派梅才尔其所作之《铁工厂》,纯以烟雾光焰、人声、锤击为主体,此不但表现出时代之紧张,并且充分显示着当时德国民族性之积极振作。试观中西美术史各代名家之作画,均非出于偶然而作成也。
盖绘画题材多由于作者所处之环境与地位之不同,以精神之振奋与刺激而作出各种画幅,一如文学者之文艺著作是也。
不过,就画面之表现加以分析,则不外下列数种:
1.肖像画。
2.风俗画(农村生活各种素描)。
3.裸体画。
4.动物画。
5.静物画。
6.风景画。
此六项归结之,则一为描写人生,一为描写自然。但时代之演进瞬息不同,新兴绘画亦屡见不鲜,是否合于本册所讲之范围,鄙则深感其莫名其妙,不敢思议矣。
再者,所谓国画之山水、花卉等,已将为社会、时代所淘汰,人类所迫切需要者,即为风俗画片,非但能普遍渗入民间,且能督促社会之急近。吾辈习画者,对此亟应研求而广于取材也。
三、民国时期学校书画美术活动
民国时期,随着近代教育的发展,宁夏的中小学校普遍开设有图画美术课,中小学生把书法和绘画练习作为必修课之一。一些美术教育工作者和书画名人先后在宁夏中小学校任教或担任学校领导工作。1941年10月下旬,宁夏省教育厅奉国民政府教育部令,要求在宁夏所属各级学校,斟酌实际情形,设置艺术训导员,“以指导学生正当娱乐”。
在他们的辛勤教育、培养和努力指导、帮助下,学生们除参加一些社会性书画美术展览外,还开展了学生“书法比赛”,举办了学生“美术成绩”展览和学生工艺美术展览、各小学师生美术作品展览会等一些形式多样的学校书画美术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宁夏书画美术事业的兴盛与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如1938年4月,为庆祝儿童节,宁夏实验小学以班为单位,举行作文、书法、美术展览及救亡歌曲合唱等活动。
1940年3月至1941年5月,宁夏大规模实施社会教育,在省垣(今银川市)设立识字班6班,在各县设立识字班27班。识字班以教授《识字课本》等为主,除“注重日常应用文字之练习及应用知识之灌输”外,还注重“练习书法”。
1940年11月,宁夏女子师范学校举行书法比赛,“结果较前大有进步”,二年级以赵绣春、白养真为最优,一年级以李善淑、张文华为最优,而全校以李善淑为书法冠军。
1941年元旦期间,宁夏省立民众教育馆举办庆祝元旦展览会,其中第六项内容为宁夏中学的“美术成绩”展览,第七项内容为宁夏女子师范学校的“刺绣”展览。
展览过后,时人评论说:宁夏中学的木刻,如蒋介石像等;宁夏女子师范学校的刺绣,如孙中山像等,颇为精致,“在艺术上都算不差……在艺术上能有这种表现,也值得留心人的慰藉”。
1941年10月下旬,宁夏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为求增强训导效率起见,令各校训导处应各设一娴习艺术之训导员,俾以指导学生正当娱乐,而收潜移默化之功”的训令,转令全省所属各级学校“酌设艺术训导员,指导学生正当娱乐……斟酌实际情形办理”。
1941年11月初,中卫中山中学“为倡导社会一般青年爱好艺术之风气起见”,艺术教员荣一民创办了《艺术之友》刊物,“内容材料丰富,系图画、各种漫画体裁。该种刊物专为发扬艺术之创导,每月出版一次……第一期业已装订出版,每册原定价售洋一元五角,但为提倡及减轻读者负担计,每册已改为一元二角……本省各地前往订购者颇为踊跃”。
时人评论《艺术之友》刊物曰:“年来本省艺术之创刊者,此尚属初举。”
1942年11月16日至18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在省垣(今银川市)举行社会教育扩大运动周活动期间,举办有书画展览,省垣各中心学校学生踊跃参展,“第一展览室陈列的是儿童书画。这些书画是省垣各中心学校学生的作品,一般成绩大体良好,说明宁夏小学生的素质在一年一年的提高,整个小学教育也在无形中向前迈进”。
1942年11月,绥宁师范学校“为培养学生自愿学习精神与能力”,积极倡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先后成立了文艺研究会、艺术研究会、时事研究会和歌咏团、话剧团、旧剧团等学生团体。其中,艺术研究会内设中画组、西画组、图案组,“除由学生自动组织与主持活动外,学校当局并聘请专人负责指导。全校学生每日均在紧张、快活中生活”。
1943年4月,绥宁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学术股在美术教员指导下,在学校举办了一次美术展览会,共征集到学生美术作品100余幅,“有国画,有西画,有铅笔画,有水彩画,有油画。按其内容来分,有漫画,有山水,有花鸟,有动物,有图案,洋洋大观,满展览室五花八门,美不胜收……尚有不少佳作”。
当时,绥宁师范学校美术教员段雨汀先生认为,“塞外学生(作品)颇具风格”;洪云禅先生认为,“其(作品)意尤令人回味”。
1944年7月,冰石山人在宁夏职业学校推广部举办“印稿展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参观。
1944年7月15日,中正学校宁夏分校举行毕业典礼,在校园四周悬挂、展览学生的“抗战漫画、美术作品”等。
1945年冬,绥宁师范学校三周年校庆之际,在该校美术教员段得蛟的辅导下,学生们创作了一批铅笔素描画、写生画、水墨画和花鸟、山水等水彩画,单独布置了一个“美术教学展览室”进行陈列,深受师生赞赏。
1946年,宁夏省立实验民众教育馆征集了省垣(今银川市)各小学师生的美术作品,在馆内“举行美术展览会三日,并张贴大批露布,欢迎民众参观”。
1947年4月中旬,宁夏中学教务处举行全校学生书画竞赛活动,“分高中与初中两组,每人写大、小楷一篇及图画(绘画)一幅,请各导师担任评判”。
竞赛结果,高中组:班级第一名为高中一年级;大楷第一名乔震,第二名萧国华,第三名李静兰;小楷第一名贺德君,第二名乔震,第三名杨建群;绘画第一名李静兰,第二名梁振武,第三名喇登高。
初中组:班级第一名为初中一年级;大楷第一名茂功,第二名郑德正,第三名苏东盛;小楷第一名马志新,第二名裴维贤,第三名马周;绘画第一名杨枚,第二名马生麒,第三名丁钧。
学校分别对获奖学生和获奖班级“发给奖品及奖状……奖品以锦标乃惹人注目”。
这次书画竞赛活动,使宁夏中学“校内空气曾一度紧张……给宁夏中学平添了不少生气”。
1948年10月12日至18日,贺兰中学为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起见,在美术教员的指导下,将同学们精心创作的书画美术作品、工艺品等,在本校大礼堂进行为期一周的展览,并在《宁夏民国日报》上刊登广告,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指导。
据当时贺兰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孙希圣发表在《宁夏民国日报》上的《本校的艺展》文章道:
展览的项目,分工艺、美术两种。靠墙的两边及沿柱子的直行中,都摆着连串的桌子,桌面上用白布单罩着。所有的精美作品一起展出,有的布置在桌上,有的悬挂在壁上。
工艺品中,有筐子、篮子,有木刻,有剪纸,也有用黏泥制成的笔筒及灯台。
美术作品,有水彩画、铅笔画、毛笔画、漫画、钢笔画,还有炭精画像、写生山水及花卉等。
礼堂里布置得极其雅致,同学们天天课后进去参观,秩序井然,令人产生无限的美感。
我最爱美术,当我初入礼堂,远望着华丽的各色作品,心旷神怡,实有说不出之兴趣。最可贺的,一是墙上所悬挂的两幅画像,画的像活人一般;一是那幅山水远景,瀑布倾盆,那水像真流下来的一样;各种各样的花草,更觉鲜艳。它不但吸引着我们恋恋不舍,而且也由相互观摩之中,达到提高同学们美术兴趣之目的。
爱美是人类生活中之一大要素,或者是人生要素中之最重要者,所以美术中有刻画心态的一派,把人的心都看穿了,喜、怒、哀、乐都活现在纸上,本来是日常习见的事,但因他画得惟妙惟肖,便不知不觉间把人的心弦拨弄。人快乐时,看了它更加快乐;人痛苦时,看了它便减少好多痛苦,这是美术给我们的趣味。
所以说,没有美术的家庭,不算完美之家庭。可谓美术是人生价值的由来,各种人把美术看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