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连锁巨人:沃尔顿成长日记
7892200000028

第28章 向竞争对手致谢(2)

以后,沃尔特家族又用了两年的时间考虑斟酌,最后收购了位于密西西比南部的库恩公司的连锁店。这是一家拥有112家商店的大公司,业务涉及到肯塔基、亚拉巴马、佐治亚和南卡罗来纳州等。收购这个公司对沃尔玛的扩张是非常重要的。从长远发展来看,通过这次收购,沃尔玛将触角伸到了东南地区,包括亚拉巴马州、南卡罗来纳州以及佐治亚州。除此之外,还节省了大量时间,因为要寻找这些分店的店址可能就需要数年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它还为沃尔玛进入东南部地区除掉了一个竞争对手。沃尔玛从此进入了一个更加强大的时期。

创新构想——山姆批发俱乐部

尽管沃尔玛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在零售界已经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山姆·沃尔顿仍然在探索企业发展的新路。20世纪60年代初,山姆曾经不断地出现在新英格兰地区,目的是想学习所有关于新型零售方式折扣店的经营方法等各方面的知识。现在,他的目的达到了。到1980年为止,沃尔玛已经拥有了300多家店,销售额也早突破了10亿美元。但是,山姆绝对不会对此就满足了,更不会认为零售业的学习就这样结束了。是的,完全不会,因为他的性格决定他坚决不能这样。

时间很快进入到了20世纪80年代,这个时期可以称为沃尔玛的黄金时期。

实际上,20世纪80年代,零售业的整体发展并不乐观。80年代初,整个折扣业虽然还处在发展之中,但强劲的势头已经渐渐回落。

对山姆本人、公司和整个家族来说,80年代早期是一段相对艰难的日子——沃尔玛的下一步发展计划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改善销售,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沃尔玛的整个营销战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从杂货店到店铺,山姆追求成本的最低化,以便尽可能的让利于顾客,现在情况不同,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沃尔玛对店铺进行了重新装修,使其更加舒适,更加吸引顾客,不再出售一些廉价品,而将一些高质量的名牌商品搬上货架。当然,对于这些,山姆·沃尔顿事前不但征求了高级主管的建议,也听取了从副总裁到店员的所有的员工的想法。很快,沃尔玛公司就进入了全美着名大公司的行列,而且保持着让其他公司羡慕不已的成长速度。

1981-1982年的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情况,而且还发生了通货膨胀,导致劳动力的价格上涨,一些能源和其他重要物品的价格也都上升了,这对那些主要以低成本、低价格为竞争优势的折扣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

或许有人认为沃尔玛在这一时期一定是困难重重,但实际上,沃尔玛的发展态势依旧非常好。1982年,沃尔玛的分店已经达到了551家,其中有50家店开在了俄克拉荷马州、路易斯安那州和得克萨斯州,此时的经营重心依旧保持在南部地区。用山姆的话说:“这是我干得最好的州。”

山姆·沃尔顿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人,这时,他又发现了一群新的次级折扣商以低于沃尔玛公司的价格出售商品,他们的商店被称为批发俱乐部,这些折扣商的一般管理费用也很低,因而利润也非常低。沃尔玛公司一直实行“天天平价”的策略使公司得以发展到这个程度,但现在他们的低价格受到了挑战,沃尔玛公司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尤其是当他们了解到折扣零售业的创始人之一索尔·普赖斯也在实施这种新型折扣店后,山姆感到他必须采取措施了。

1976年,索尔·普赖斯创办了普赖斯批发俱乐部。这种俱乐部里储存了几千种商品,从日常用品到办公用品,再到出行所用之物等一应俱全。这种批发俱乐部所选择的地址是非常有限的,它们一般都是在一个比较宽阔的、仓库式的房子里进行经营。这样做,就少了很多日常开销,而且还可以大量地存货。这种经营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而大批的存货量则使商品的价格仅略高于批发成本。

1983年的一天,山姆·沃尔顿带着妻子海伦去拜访普赖斯,以借鉴其经验。山姆、海伦与索尔三人在卢博克饭店共进晚餐。在饭桌上,山姆告诉索尔,自己也准备照搬他的经验模式,经营批发俱乐部。1983年4月,按照索尔·普赖斯的模式,山姆·沃尔顿的第一家“山姆批发俱乐部”开张了。批发俱乐部位于俄克拉荷马市营业面积在1万平方英尺以上,商品组合从食品到一般的商品,几乎无所不包,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一次性购齐的需要,其销售的毛利润只有10%-13%,比传统的百货公司、食品超市,甚至是折扣店都要低一半,所以商品的价格异常便宜,而且一些畅销的商品的最小销售包装都要比一般的商店大很多,这大大提高了对顾客的吸引力。

就像沃尔玛公司早期开办商店的情况一样,那种场面让山姆·沃尔顿感觉既混乱又兴奋。从一开始,他便有意将山姆批发俱乐部的企业文化和沃尔玛的企业文化完全区分开。沃尔玛公司中有一个叫罗布·沃斯的人,因为他总是不能按照公司的规定做事,有时还会煽动事端,所以公司没有将他当做优秀的人才而被重用。这次,山姆·沃尔顿将他调到批发俱乐部担任经理。正是根据罗布的建议,山姆批发俱乐部开始自行采购商品。这种批发俱乐部的形势发展很好。很快,沃尔玛公司便在堪萨斯市和达拉斯市各开办了一家山姆批发俱乐部。

1983年底,山姆的这三家批发俱乐部年销售额达到了3700万美元。不久又在休斯敦开办了两家。购物者和小商家必须是每年支付25美元的俱乐部成员,而像政府雇员、教师以及医院、航空、铁路的职员,还有沃尔玛股东和持有“全美退休人员联合会”卡的老年人,则可以免费成为会员。这种仓储俱乐部最终使沃尔玛进入了市郊和都市地区。

他心里清楚,这5家批发俱乐部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后,就仿佛实验性的产品投放市场一样,很快就可以知道其能否继续发展下去了。创办山姆批发俱乐部是山姆面临的第二次挑战。他努力做到事必躬亲,并且不断地向同行学习。

有一次,山姆·沃尔顿到圣迭戈马里诺大街一家很大的普赖斯批发俱乐部去学习,他依旧保持以往的习惯,随身携带了一个笔记本,同时还有一个录音机,然后针对商品价格等方面的信息不停地记录着。这时,一个高大的家伙朝他走过后,对他说:“非常抱歉,我要将你的笔记本拿走,我们店中有规定,在这里不可以使用录音机和记录任何东西。”这一点,山姆·沃尔顿当然很清楚,因为沃尔玛公司也有同样的规定。因此,他镇定地回答道:“我非常愿意遵守你们的规定,但是我的录音机中并不只有你们店的资料,还有我收集的其他店中的信息,希望你不要将它删掉。我现在立即写一张纸条给罗伯特·普赖斯(索尔的儿子)。麻烦你给我一张纸和一支笔好吗?”

很快,那个人就拿来了纸和笔递给山姆。山姆在上面这样写道:

“罗伯特,你的员工尽职尽责,我非常佩服。我用录音机录下了你们店中的一些信息还有我对你们店的一些印象,结果被他发现了。如果你想听,完全可以,但我希望您能将上面其他一些材料给我,千万不要删掉。”过了4天,山姆·沃尔顿收到了罗伯特寄给他的一张措辞亲切的便条以及那盘被收缴的录音带,里面的内容完好无损。山姆·沃尔顿内心对罗伯特的做法充满了感激之情。

从开设批发俱乐部我们可以看出,山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让大家去猜测,不停地猜测。他不希望竞争对手可以轻易地了解他将要做什么事情,当然,对于公司的管理人员来说,他也是如此。他认为,一直不断地变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就应该给人们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其实,这种风格适用于很多人,包括沃尔玛公司的员工以及竞争对手。

批发俱乐部的开设以及发展应该说比较顺利,但有时也会遇到困难,因为这是一个充满高度竞争的行业。

山姆·沃尔顿也很清楚,要想走在竞争对手的前列,就需要不断地创新、改革,而且要经常关注竞争者,随时调整领先计划。

超级大市场

20世纪80年代,山姆·沃尔顿到世界各地游览,以考察全球零售业的竞争情况,他到达德国、法国、意大利、南非、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南美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后,发现了一些很有吸引力的构想。巴西一家巨大的广场商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种超级大商场,实行一站式服务,占地面积达到20万平方英尺,里面的商品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一应俱全,什么食品、服装、电器等应有尽有,而且都是以折扣的价格出售的,品种齐全、物美价廉是它的主要特色。这使得山姆·沃尔顿在头脑中初次形成了超大型商场的构想。

随后,山姆·沃尔顿到欧洲考察时又对这方面进行了验证,回来后就开始着手将这个构想付诸实施。他知道,除美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商人都成功地发展了这个构想,而沃尔顿家族也不应该落后,要积极地参与。山姆·沃尔顿意识到,或许这将成为下一个竞争的战场。

1984年,美国的第一家名为“Biggs”的超级大市场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开业了。因为商场的面积太大,员工们在里面穿着滚轴冰鞋不停地穿梭在商场的各个地方。

山姆立即被吸引了,他加紧了沃尔玛自己的大型超级市场的策划。

1987年12月,沃尔玛公司在达拉斯-沃思堡地区开设了两家超大型商场,一家位于托皮卡,另一家位于堪萨斯城。因为沃尔玛公司当时在零售行业中已经得到多数人的尊重和崇敬,所以,凯马特公司在看到沃尔玛的这一做法后,也立即对自己的大型商场进行改进,他们将其称为“美国集市”。

当时的美国人每年在食品杂货方面的支出要达到2400亿美元,对于当时的沃尔玛来说,食品杂货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山姆相信这一定是个获利丰厚的领域。通过开设超大型商场,山姆·沃尔顿学会了怎样将食品杂货业和一般零售业结合在一起,同时他尝试着开设比超级市场面积小一点的广场,于是,又一个被称为“购物广场”的构想形成了。

1988年,沃尔玛第一家购物广场在密苏里州的华盛顿市开业了,占地12万平方英尺,里面不但有折扣店,还有仓储式超市,就连药店、园艺中心、快餐店和眼镜店也可以在这里找到。

这种超级购物广场是沃尔玛零售业态家族中相对年轻的一个业态,和折扣店一样,这种购物广场也是针对低收入阶层消费者而开设的,其竞争对手主要是那些独立百货店和其他大型连锁食品超市。沃尔玛所开创的购物广场的基础仍旧是“天天平价”,为顾客节省了时间和开支,同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顾客们可以从这里的每一件商品中体验到“天天平价”,而且也会深刻地体验到它是真正将顾客放在第一位的。

1989年,沃尔玛在美国商业最发达、人口最多的亚利桑那州和俄亥俄州又开了分店。整个美国有50个州,沃尔玛的范围已经发展到了二十几个州,这时的沃尔玛已经是美国的第三大零售公司了,更是美国这些年来发展势力最快的一个公司。与此同时,随着它向全国发展,和那些大公司之间的正面竞争也就不可避免了。

山姆·沃尔顿的弟弟巴德曾说:“是竞争造就了沃尔玛公司。”

是的,竞争法则永远是适者生存,强者生存。在激烈的竞争中,沃尔玛公司不但保存下来,而且还发展得非常好。竞争让沃尔玛的实力变得强大,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还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

沃尔玛的成功也验证了一点,那就是竞争有利于商业、企业的发展。

如果没有凯马特等竞争对手,沃尔玛公司也不会像今天这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