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汽车大亨:福特成长日记
7892400000013

第13章 创造奇迹(2)

1877年,路易·雷诺出生在巴黎。由于家庭条件优越,雷诺10岁时就开始玩赛艇、骑摩托,整日和扳手、螺丝、改锥打交道。1898年,在雷诺家后院的工棚里,21岁的雷诺将一辆二轮的德迪翁摩托改装成了一辆当时少见的四轮汽车。当年的圣诞节,雷诺驾驶着自己改装的汽车参加了朋友举办的晚会,这辆外形出众的汽车让他成了当晚的明星。1899年,雷诺和两个哥哥马塞尔、费尔南德斯凑齐了6万法郎,兄弟三人在巴黎郊外成立了雷诺兄弟汽车公司。

当时的雷诺汽车公司只有9名员工,但公司的经营状况却出奇良好——在半年中,他们卖出了60多辆雷诺A型车。低廉的价格是雷诺汽车畅销的最大法宝,在某种程度上雷诺A型车就是法国版的福特T型车。1902年,雷诺汽车已经拥有了200多名员工和9000平方米的厂房,为了扩大知名度,雷诺汽车开始频繁地参加汽车赛事。1902年,大哥马塞尔驾驶着雷诺14CV型赛车夺得了巴黎到维也纳汽车拉力赛的冠军,此后,马塞尔和雷诺汽车在巴黎到波尔多、巴黎到柏林等一系列赛事中相继问鼎。1903年,在巴黎至马德里的汽车拉力赛中,31岁的马塞尔·雷诺因为赛车失控而不幸辞世,路易·雷诺失去了一位重要的亲人和忠实的支持者。

兄长辞世后,雷诺汽车淡出赛道,转而为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1904年,雷诺公司推出了其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款车型——10CV汽车。这款装有两缸发动机的汽车可以乘坐4人,不但性能可靠,而且价格低廉,它的出现让巴黎街头的马车被迅速淘汰。巴黎的汽车出租公司订购了250辆作为出租车使用。随后,伦敦、纽约,甚至是布宜诺斯艾利斯都进口了不少的10CV型汽车。到1907年,雷诺汽车的年产量已经突破了3000辆,销售总额也达到了600万美元,成为法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作为新兴的美国汽车商,亨利·福特早就在密切关注他的欧洲同行。他曾经花大价钱进口一辆雷诺车,那是欧洲当时最畅销的一款豪华车。车子刚运到福特工厂,亨利立即和几个工人一起,动手把这辆车拆了个七零八落,技术人员仔细研究了每个零件的规格以及设计情况。那种情形就跟现在的手机行业差不多,要使自己的手机无论在款式、性能,还是在价格上都占优势,就必须了解别人的手机是什么样的,就要把别人生产的手机都拿来研究一番,然后开发制作出一种超越市场已有的所有款型的手机。对于当时的亨利来说,也是这个道理。了解美国同行发展程度,更要了解世界同行发展水平,才能对自己的产品有个明确定位。

N型车以不可思议的良好势头发展着,截止到1907年12月30日为止,福特汽车公司在这一年共售出8423辆N型车,比以往最好销量的5倍还要多,年利润已经超过了百万美元。

然而,亨利和他的核心管理人员都知道,N型车的辉煌总有一天会过去,他和他的开发团队必须开发出一种更能为大众带来实惠的车型。新一代车型按照福特汽车车型的字母排列,定名为T型车。这一款车寄托着亨利童年时的梦想和希望。不仅是一种“不用马拉的大车”,而且是一种低成本的谁都买得起的车。梦想的实现比任何人的想象来得都快。亨利怀着这个梦想,突破了所有的市场制约,向着他的辉煌事业迈进。

他将创造一个新世界,那就是T型车带给他的。T型车将他带到了人生巅峰,带给了他无比的荣耀。

神奇的T型车

1908年3月,福特汽车公司第一次发布了新款T型车的宣传广告,随后举行了新产品的发布会。这款风靡了全美国的汽车,在外观上其实并没有多少吸引人的地方。它看上去有点笨重,但却给人以实用的感觉。通体黑色,大车轮,底盘离地较高,有利于汽车在崎岖不平的路面上行驶。为了降低成本,设计人员花了极大的心思,车中没有里程表,没有油量显示表,没有减震器,没有水泵,连挡风玻璃都没有,驾驶室一边甚至没有车门。但是这种汽车车身轻、坚固耐用,因为它使用了新材料——钒钢合金。

正是它朴实无华、马力大、重量轻等特点,使人们对它产生了无以言说的喜爱之情。

T型车的研制始终是在一种秘密状态下进行的。最初,亨利担心马尔科姆森会阻止这款车的面世,当马尔科姆森离开公司后,他再也不能抑制自己内心的激情了。他对这款车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努力,对参与这款车研制和生产的每一位技术人员和工人都报以极大的关心。他会时不时地走进车间,一边和工人们开着玩笑,一边鼓励他们加紧工作,“我希望你们尽快完成任务。”“我很想知道,我们能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我们有这种能力吗?”就是在这样的鼓舞下,工人们加班加点。1908年3月19日,第一辆T型车成功组装出来,亨利亲自驾驶它在底特律的大街上转了一圈又一圈。

这一年的10月,福特T型车投入大批量生产,最初售价为825美元。

新闻界一如既往地对这辆新款汽车报以极大的热情,但对于这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车子,对于它的市场前景,新闻界持一种审慎的态度。与此相反,广大的消费者都被这种性能优越、价格低廉、易于维护、用途广泛的T型车迷住了。询问信件接踵而来,订单雪片般地飞向福特汽车公司;许多人还给报社和公司打电话,极尽所能地诉说他们对T型车的赞美和热爱。一时间,整个国家都被淹没在T型车的狂潮中。

新闻媒体终于被打动,用各种美妙的词汇描绘T型车的优点,一个记者甚至搜集了各种动物的特征,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它进行赞美,T型车“具有骡子的性格,骆驼的耐力和雄狮的勇气”,“即使是在恶劣的环境中,它也无所畏惧。尽管人们曾一度对它产生敌意”。

就像亨利·福特一再宣称的那样,他要为美国最广大的人民大众生产一辆车,要让人人都买得起,T型车就是这样一部车,它的高性能、低成本、低售价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825美元,很多农民都拿出了这笔不大的本钱,排队等着从福特公司取走自己向往的汽车。

最重要的是,T型车不仅改变了美国农民对汽车的认识,甚至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19世纪90年代伊始,一种享受消费和自我满足的精神在美国人中兴起,低廉而实用的T型车无疑为众多的美国人实现自己的生活理想提供了载体。而T型车在刚一进入市场时,亨利·福特就坚持从消费者的立场出发宣扬它的好处,他称赞T型车的各种实用价值,更多的还是强调驾驶这部汽车所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正如他在自己的自传《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所写的那样:

“我要为芸芸众生造出一辆汽车,它大得足够一家人用,小得让人很轻松地开车保养,使用的是最好的材料,雇佣的是最好的工人。

车子体现了现代工程最为简洁明了的设计特点,而车价又是如此低廉,所有收入尚可的人都买得起它,都能开着它和家人一起在上帝赐予我们的广袤天地里尽享欢乐。”

让这部汽车成为“芸芸众生”的必需品,亨利·福特就是这样通过大众消费将他的车和个人满足连在了一起。他激情地写道:

“我们相信也许有那么一天,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都很低,产量都很大。然而,我们并不是怀着恐惧等待那一天的到来。相反,我们是怀着满足的心情迎接那一天的到来,我们倒是害怕那天到来之前要等得太久。”

这一天已经神奇地到来了。T型车成批推出后不到两个月,存货就已经全部售出。与此同时,公众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而减弱,订货的电话、电报、信函从全国各地飞来,福特汽车公司的工人们加班加点,拼命地生产,就是为了让那些渴望得到T型车的人们早日开上他们心中神奇的车子。

福特公司的销售额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提升,报纸杂志拼命地渲染,将席卷全国的T型车浪潮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

福特汽车公司的管理者们也不甘寂寞,用各种方式为T型车推波助澜。公司派出的选手参加各种越野比赛,越过各种沙地、泥沼和草场,爬过了无数的山坡,坚固耐用、性能优越的T型车战无不胜。

1912年,一位冒险家驾驶着T型车一举爬上了南加利福尼亚的威尔逊山峰;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哥伦布城,一个经销商开着一辆T型车,蹿上了基督教青年会会所门前的台阶;而另一个经销商同样别出心裁,把T型车放在离地面5英尺高的一块大跷跷板上,开着它来回走了几个钟头,让人们尽情领略T型车良好的控制性能。

其实,在当时的情形下,福特汽车公司根本不需要再为自己的T型车宣传造势了,因为这种车本身就是汽车发展史上最成功的活广告。仅在1910年,公司就生产了1.2万辆T型车,到1927年,福特汽车公司在18年里总共生产了1500万辆,几乎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

T型车极大地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它的出现不仅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而且使人们的生活慢慢变得丰富多彩。

妇女们喜欢T型车,有了T型车,她们可以不必每天局限于自己的农场里,做一个单调乏味的家庭主妇,可以从她们的小圈子里走出来,跨越更远的距离,去寻找她们对生活的兴趣。她们的生活由此变得快乐起来。

作家也喜欢T型车,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家辛克莱·路易斯把自己的T型车当做最亲密的伙伴,这无疑也是一种绝妙的广告。

亨利本人甚至把T型车当做自己的名片,有时还会送给自己的朋友。

亨利有两个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是美国非常着名的自然研究学者、博物学家约翰·巴勒斯——他曾经出版了不少着作,以自己独特的视角揭秘大自然的种种美妙,亨利把一辆T型车送给他,希望这辆汽车能够缓解他“对人类进步的妒忌”。另一个就是着名的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福特一直把爱迪生作为自己崇拜的偶像,他尤其忘不了发明家爱迪生当年鼓励他研究汽车的那段往事。1896年,在长岛那次聚会上与爱迪生会面的宝贵时刻,始终铭刻在亨利的记忆里,并成为他战胜困难,坚持理想的强大动力。

亨利不仅把一辆T型车送给了自己的偶像,还抓住一切机会和爱迪生接触,以便巩固他们之间的友谊。当时,爱迪生正面临一些经济困难,发达起来的亨利立即奉上100万美元的资金,表达对偶像的关切。和上次会面比起来,这一次,两人的地位可以说不相上下,但亨利依然谦卑得像一个小学生,用一个传记作家的话说,亨利表现得“就像一颗行星,而爱迪生就是他的太阳”。他们之间的伟大友谊就从这时开始,以后整整持续了20年。两人互相敬慕,惺惺相惜,成为当时报纸杂志和记者们追逐的热点和热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