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理想
前面我们说过,道奇兄弟案中,法庭裁决由福特公司支付给道奇兄弟2000多万美元的特别红利。这个裁决让亨利眼中的那些小股东们欢欣鼓舞,要知道,这一天他们已经等了很久了。可是,偏偏在这时,亨利·福特又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突然宣布辞去公司总裁的职务,并且在1918年12月30日起正式生效。他还对媒体说他准备借此摆脱他承担的各种职责,建立另外一个和自己有关的公司。这下子,股东们可慌了,拉着亨利的手不放,真情实意地挽留他,可是亨利就是不给这个面子。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同意亨利的辞职要求,选举他的儿子爱德塞尔为新的接班人。当然,亨利·福特还是公司的董事,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亨利·福特当时只有56岁,难道他真的要退休,颐养天年吗?当然不会。这也不符合亨利的性格,他是那种不甘寂寞的人,而且他心中还深藏着更宏大的理想,他不会在56岁的壮年就离开他的事业。可事实是,没有人知道他到底要干什么,他带着妻子克拉拉一起到美丽的加利福尼亚海岸度假,他买下了迪尔伯恩《独立报》的经营事务,准备把它发展成为一个传播自己思想的阵地。一向好事而消息灵通的新闻界也摸不着头脑了,亨利那些汽车业的同行们也不知亨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不久,加利福尼亚传来消息,亨利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透露了自己最近的计划,他要成立一个“超级公司”,专门生产新一代的大众汽车,质量性能超过T型车,而价格只有T型车的一半。
消息传出,市场迅速作出反应,T型车的销量急剧下降,因为人们都在等着这种更理想的汽车问世。股东们这下更慌了,股票下降,意味着他们的收益下降,怎么办?卖吧。于是,小股东们纷纷将手中持有的福特公司的股票抛出。而这些股票都被福特家族暗中购买了,亨利·福特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计划。
7月17日,福特公司宣布,作为企业大规模重组计划的一部分,福特已经购买了所有小股东的股份,一份新闻简报透露了收购情况,同时也透露亨利·福特并没有插手谈判事宜。新闻报道称,亨利和他的儿子爱德塞尔获得了7500万美元的贷款,一次性购买小股东的股份。
参与这个谋划的除了亨利·福特和他的儿子爱德塞尔·福特,还有公司的电力工程师威廉·B.梅奥。爱德塞尔出力最多。这一切都是亨利·福特在加利福尼亚的豪华旅馆里指挥完成的。
此时的亨利·福特终于完全拥有了整个公司,他将全部股份重新分配,爱德塞尔拥有42%,妻子克拉拉拥有3%,亨利自己占有55%。福特汽车公司真正地姓福特了,亨利的计划完全实现,这是多少年来他一直都梦想的事,现在终于大功告成了,从此他可以不受任何羁绊地做他想做的事了。
就在亨利·福特完全拥有福特汽车的控制权以后不久,福特汽车公司向新闻界宣布,鉴于目前的形势,亨利·福特先生认为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再去组建新公司了,而公司将建立一座前所未有的汽车厂。
消息一发,舆论哗然。
纽约的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亨利·福特亲自导演了这出骗局。文章指出,当年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因为在石油行业的垄断而招致了全国性的谴责和抗议,而这位石油大亨在鼎盛时期拥有的标准石油公司的股份也不超过28%。今天,亨利·福特实在是太出乎意料了,是不能容忍的。但是对于这铺天盖地而来的批评,亨利·福特毫不在意,他把自己的精力再次全部转向了公司的规划和生产上。
前面我们提到过,亨利·福特极力争取对公司的完全控制权,是要自主建立一座“超级工厂”,那是在离他老家迪尔伯恩不远的一个地方,也就是他设想中的红河工厂。
把红河地区作为未来的新厂区,是亨利·福特深思熟虑的结果,要建立一个如他想象中的那样规模的工厂必须具备很多条件,交通应该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而红河区的附近就有一个铁路网,四通八达的铁路会将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品便捷地运往各地,这将大大缩短产品在流通中的时间消耗和降低配送成本。这里周围还有几百英亩的平坦土地,对工厂扩建以及未来的运营都有好处,因为这里可以向四面八方全方位辐射。无论从哪一方面看,这里都是得天独厚的。
一切都在按照亨利·福特的设想进行中,拆除了一切外围的影响,他就可以专心致志地做他的事了。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红河区的开发工作就开始了,很多技术骨干被调到这里,工人加班加点赶工期。战争结束后,整个福特公司从战时的军工生产转向民用生产,主要装配车间转产汽车和农用卡车。公司在这片土地上开辟了街道,亨利还出了一大笔钱买下了附近的好几条铁路,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并延伸到自己的新厂区。而我们知道,几十年前,当亨利的父亲威廉·福特来到迪尔伯恩的时候,这里还是一个小小的村镇,人口不多,完全是一个农业村镇,现在亨利正一步一步地把他的家乡迪尔伯恩变成一座更加有生气的地方。
在红河厂区建设过程中,总设计师威廉·B.梅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这位工程师,曾暗地里帮助福特父子弄到了那笔贷款,使他们买下了小股东的股份,实现了家族控制整个公司的愿望。在红河厂区,设计师同时负责红河开发区的大部分工作。
到1920年,红河厂区的生产运营已全面展开,一座现代化的工厂所需要具备的条件都具备了,比如焦煤厂、铸造厂、鼓风高炉、铁路,公司可以购进原材料,然后自行加工各种汽车生产所需要的部件;厂房和仓库都成倍地扩大了,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高地园工厂;这个工厂每天能生产800件小汽车和旅行车车身,成千上万台卡车从巨大的厂房里的生产线上滚滚而出。
红河厂区内完全是按照自动化流水线设计的,厂区内拥有90多英里长的专用铁路,仅各种传送装置就有27英里长,所有的产品都将在这个厂区内生产、装配,最终从这里开向四面八方。
红河区实现了亨利·福特最初的设想,“让原材料从一头进入,汽车成品从另一头出来。”更重要的是,红河工厂制造的每一件东西的成本都大大降低了,劳动效率也大大提高了,使汽车更加便宜。这符合亨利的理想,也是他一直为之努力的目标。红河工厂吸收了很多工人,增加了工人的就业机会,每个美国家庭都拥有一辆汽车的理想也差不多要实现了。
专制帝王
在红河厂区建成的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它的铸造厂一天就能生产出1万台气缸,能够加工所有经销商需要的钢铁和黄铜铸件。有大约4.2万名工人在这里工作,复杂的传送装置时时刻刻川流不息,一批批原材料源源不断地从外面输送进来,一批批加工成型的汽车和各种农用车又源源不断地从工厂输出到全美国的各个角落。
这座具有标志性的现代化的工厂也时时刻刻提醒着人们记住它的创立者——亨利·福特。如今,理想主义早已远离他,蒙特克莱门特小镇那场让他颜面尽失的审判使他清醒地意识到,只有他的公司才是他终生可以依靠的,也是他可以自由操纵的王国,而他就是这个王国的国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只有在他的王国里,他才能体会到作为一个国王的荣耀。
在这个王国里,亨利变得越来越独断专行,尤其是福特汽车公司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后,他的个人专断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表现欲也越来越强。公司取得的任何进步,他都坚持放在自己名下。他向公司的宣传部门发出指示,今后在公司向外发布的新闻稿中,只能提到他亨利·福特一个人的名字,此外不能出现其他任何人的名字,就算出现他的儿子爱德塞尔的名字也必须事先经过他的特别批准。公司在对外宣传方面取得的每一项进展,都必须要有“在福特先生的天才指引下”这样的话语,他的这种专断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最后延伸到了福特公司旗下的农场、医院,以及在国外的橡胶种植园。这一切不能不让人想到那些专制国家,想到那些习惯了发号施令、好大喜功、独裁专断的君主。
我们说过,亨利·福特是工程师出身,是搞技术的,他对技术完美的追求达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与此同时,这样的追求对于标准化生产、对于流水线上的人们来说,随意的变更就有点让人不知所措了,当年还有詹姆斯·库兹恩斯敢于直截了当地向他提出问题,向他抗议,但是那些有个性、敢于坚持原则的人都被他赶走了,现在,他身边的人也都已经被他的坏脾气和独断吓坏了,没有人敢向他提意见或建议。假如某一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公司员工向他提起某个产品还有缺陷需要改进的时候,他会大发雷霆,不留情面地让人家离开他的视线。
在民主国家成长的亨利·福特竟然一天天地走上专制和个人崇拜的道路,整个公司就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地方。在这个脾气暴躁的专制君王面前,人人自危,不知道哪一天就会大祸临头,往日轻松愉快的合作气氛荡然无存。反正公司生产已经进入完全的程式化,工人们只要在那些流水线上完成自己的任务就行了。但是,他们还是感到时刻存在的威胁。一位福特工厂的工程师私下对一位新闻记者说:在整个高地园工厂里,恐怕只有温顺的羊羔才能逃得过亨利的怒火。也是在亨利的专制淫威下,一批暴发户凭着对亨利·福特投其所好而在工厂中不可一世,其中有两个人物我们不能不提到,他们就是查尔斯·索伦森和奥尼斯特·莱布尔。
索伦森是丹麦移民,1881年生于哥本哈根,在布法罗、密尔沃基、底特律长大成人,青少年时代就职于几家铸造公司。1902年,着名的自行车手汤姆·库柏把他介绍给亨利·福特,1905年,他来到福特公司做模具工,薪水一天3美元。凭着他对汽车业务的刻苦钻研,他的技术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以及他对亨利本人的绝对忠诚,这些加在一起,使他在公司的地位飞速提高,先是当了模具部的经理,随后成为P.E.马丁手下的助理生产经理。当年,他在马尔科姆森的眼皮底下建起了秘密试验车间,并对T型车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
在高地园建立生产流水线过程中,他更是关键人物。到1915年,他已经很有权势了。
从外表上看,索伦森也具有震慑作用,他个头很高,英俊粗犷,表情坚毅。和他的主人一样,他的脾气也不太好。一般来说,位置越高越应该收敛自己的习性,表现得更加平易近人才对,可是这位工厂新贵却是位子越高,脾气越大。他的技术能力无可挑剔,但他对人对事的态度实在不能恭维。他暴躁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有时候,他会把工具狠狠地砸在工长们的桌子上。在工厂里,要是他看哪个工人不顺眼,就会愤怒地追赶那个工人,而且边追边骂,那些可怜的工人就像一群小鸡似的被迫四处逃窜。他那咒骂声时时传来,让听到的人胆战心惊。有一次,他经过高地园时,发现窗户玻璃很脏,就从一个箱子里抓起一把螺母,说:“我来告诉你们怎么擦玻璃!”说着,他操起一个螺母就朝窗户上扔去,玻璃顿时变得粉碎,在场的工人当时就吓跑了。他的坏脾气如此臭名昭着,以至于当他每次走进工厂时,传送带上的工人都会悄悄传话,“索伦森来了!”
这么一个坏脾气的人在工厂里为所欲为,难道亨利·福特对他就没有什么制约吗?当然,亨利·福特并不想制约他,因为他知道索伦森对他是多么忠诚。而且,索伦森也只对他的主人忠诚,他摸透了亨利的脾气,只要让他一个人满意和高兴就够了。所以,不管亨利·福特说什么,索伦森绝对是无条件地服从,没有一丝含糊,亨利·福特的话就像是圣旨,哪怕他的话是不正确的,是犯法的,也许他也会去做。曾经有人举了个例子,假如福特先生有一天心血来潮,说“人们简直是疯了,竟然想绕着地球走一圈,那是何必呢,我们完全可以把地球打穿,挖出一个洞来,让人们直接从这头进去那头出来”,那么索伦森就会立即行动,拿着他的大锤子去挖地球。
亨利·福特对索伦森的忠诚毫不怀疑,给予他越来越大的权力,对于他对工人们的残暴,亨利视而不见,有时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正是亨利·福特的宠幸和放纵,使得索伦森在福特工厂更加无法无天。
当然,索伦森作为福特公司管理者和设计师,作用依然是巨大的,在后来公司几乎所有有能力的人都被贝内特排挤出去,爱德塞尔也备受迫害的时候,他依然坚守在生产前线,为维持福特公司的运营作出了巨大贡献。
奥尼斯特·莱布尔是德国人,他是亨利·福特的办公室经理。当初,是詹姆斯·库兹恩斯发现了他,并把他一手提拔上来。而在库兹恩斯离开福特公司后,亨利立刻让莱布尔接替了原来库兹恩斯的角色。从外貌和性格上看,莱布尔和库兹恩斯非常相像,都有一幅冷酷无情的面孔,而且沉默寡言。但莱布尔不具备库兹恩斯那样的管理和领导才能,更不可能拥有像库兹恩斯那样的权威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