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汽车大亨:福特成长日记
7892400000032

第32章 大萧条时期(4)

1937年10月5日,《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记者怀着难以言说的心情详细描述了他所见到的福特工人午餐时的情景:工人们全都蹲在地上,只顾大口大口地吃自己手中的食物,他们之间没有交谈,更不用说讲点诙谐的小笑话了。庞大而复杂的生产流水线,死一样静寂的车间,无处不在、防不胜防的内务部密探,不知何时就会被无缘无故的解雇,而此时美国经济还没有走出低谷,找到一份工作并不容易,工人和其他雇员人人自危,神经高度紧张。由于不知道哪一个是贝内特的人,工人们都谨慎小心,彼此之间连起码的沟通和信任都没有,更不用说成为朋友,诉说苦衷了。每个人心里都万分憋闷,神经高度紧张,这名记者甚至担心长期这样下去,工人们会在哪一天突然崩溃。甚至真的有一个工人先崩溃了,那会不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整个工厂的工人都崩溃,那也未可知。

在亨利·福特的全力支持下,哈里·贝内特在福特工人中实行的专制统治已经在工人中引起了极大的不满和恐惧,外界的批评之声也不绝于耳。福特工厂被人们称为人间地狱,福特工人再也没有当年的自豪感了,他们有的只是对公司的恐惧。

对于哈里·贝内特在福特公司的所作所为,他对所有工人所造成的巨大伤害,亨利·福特知道吗?他对工人的万般虐待以及造成的恶劣影响有没有得到他的主人的默许呢?对此,亨利·福特最信任的人之一,也是最崇拜亨利·福特的查尔斯·索伦森认为,亨利对这一切了如指掌。有人说亨利是受了贝内特的蒙蔽,他对公司发生的这些事并不清楚,对此,索伦森明明白白地表示:“贝内特从来就没得到过什么实权,他所做的一切发自福特先生的旨意,贝内特在福特先生面前唯唯诺诺,叫他怎么做就怎么做,并且马上做。”

那么,作为福特公司名义上的总裁、最高领导人,爱德塞尔又是什么态度呢?我们已经说过了,他无能为力,无计可施。作为年轻的一代,他敏锐地看到了工会的趋势,知道父亲一味地敌视不是个办法,他更讨厌贝内特那些无耻的流氓做法,他见到贝内特就忍不住地厌恶,甚至对朋友说:“让我伤心的是,父亲只相信哈里,却从来不相信我。”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向工会发出友好信息,暗示他对工人们的强烈同情,此外,他还能做什么呢?

是什么让亨利有这样的底气敢于和工会斗争到底?是不是全美国的人都对亨利在他的工厂实行的专制管理持反对意见?那次震惊全美国的工会人员流血事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吗?

显然,工会已经在美国工人中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福特公司将无法阻挡工会前进的脚步,老亨利也将不得不做出最后的妥协。而这一切,竟然有赖于福特帝国的女主人,也就是亨利·福特的妻子、爱德塞尔的母亲克拉拉。

随着老亨利授予贝内特越来越多的权力,爱德塞尔作为名义上的总裁对公司的管理已经处于失控状态,公司不可阻挡地走上下坡路。

1937年,福特公司年利润只有700万美元,远远地被克莱斯勒公司和通用公司甩在了后面。爱德塞尔和贝内特的矛盾与争夺严重影响了公司业绩,如果说前几年爱德塞尔还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公司生产做出一些调整,尽量维护福特公司在市场上的地位,那么,到30年代后期,随着贝内特权力越来越大,他已经无法逆转了。贝内特在与爱德塞尔的对抗中显然采取了更阴损的一招,那就是他从来不与福特王子正面冲突,假如爱德塞尔忍无可忍对他训斥的时候,他也不会反抗,而是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老亨利那里,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哭诉自己所受的冤屈。结果是,他从主人那里得到了更多的权力,然后用卑鄙的手段和老亨利一起对爱德塞尔横加迫害。

不仅如此,贝内特的那些爪牙也狗仗人势,在公司里胡作非为,他们同样不把爱德塞尔放在眼里。有一次,福特公司的销售经理戴维斯在一次销售会上和贝内特的一个爪牙意见不合,最后竟然大打出手。爱德塞尔忍无可忍,解雇了那个家伙。谁知第二天,贝内特就去向老亨利告状,结果,这个人又被招回到福特公司上班,福特公司最出色的销售经理却被降职,发配到边远的地区去。

那些有能力的对爱德塞尔忠心耿耿的人被贝内特一个个清除了,公司剩下的几乎都是贝内特的爪牙,他们没有文化、没有修养,更不懂生产管理和技术,就是这些人主宰公司,公司不衰败才怪。

那么,在福特家族中就没有人能够给爱德塞尔一些支持吗?埃莉诺,爱德塞尔的妻子,这么多年来,她亲眼目睹了丈夫和公公之间的冲突,看着公公肆无忌惮地迫害她的丈夫,但她却一直没有出面,她一直努力说服自己,他们毕竟是父子,他们应该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虽然她很少去光明港看望公婆,但她一直努力使这个家族的人和谐起来,就算她知道丈夫的健康状况在不断恶化的时候,她也一直在控制自己,她认为那不是她应该管的事。于是,她一次又一次地忍下来,当爱德塞尔将他们的两个儿子安排到公司的时候,她曾经一度松了口气,认为她的丈夫能够得到一些帮助了。但事与愿违,爱德塞尔的处境没有一丝改变。谁能拯救他呢?

福特家族的另一个有决定性影响的女人是克拉拉。这个一直将自己置身于公司事外的女人,这么多年来,眼看着儿子遭受他亲生父亲的迫害,却没有出面制止,不是因为她不想出面,也不是像埃莉诺那样顾忌什么,而是她对儿子儿媳那种底特律精英的生活方式实在是看不惯,她认为在这些方面,她的丈夫对儿子的指责和批评是正确的,她的这种态度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亨利对儿子的迫害。直到爱德塞尔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的时候,她真的无法坐视不理了。有一天,她亲自来到工厂,找到索伦森,声泪俱下地指责贝内特。

老太太诉说了大半天,指责贝内特的骄横,母亲的痛苦之情让谁看了都会流泪,最后,她恳请索伦森帮助她调解一下父子二人的紧张关系。这时候,索伦森也不再是老亨利最信任的人了,因为只有一个贝内特就够了,索伦森明显感受到来自贝内特的威胁。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候,他和爱德塞尔站在一起,为了挽救公司做最后的努力,现在,他和爱德塞尔一样感到力不从心了,他不但已经老了,而且权力正被贝内特一点一点地蚕食。他没有别的办法了,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这个福特家族的老太太身上,把这些年所见到的情况,贝内特对爱德塞尔的暗中迫害,老亨利对爱德塞尔的种种限制,都详细地说给老太太。最后,他告诉克拉拉公司目前正面临的极其严峻的困难,那就是贝内特正在利用福特公司同工会的对立发展自己的势力,不仅排挤爱德塞尔,他本人也在排挤之列。

“总裁和我都赞成同工会实现和解,尽可能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因为这是解决劳资冲突的最终也是最好的办法。通用和克莱斯勒公司都这样做了,政府也鼓励这样做,事情越往后拖就越被动。”

这个不懂政治不懂管理的老太太听了索伦森的话,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该出手拯救她的儿子、她的家族事业了。

与此同时,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并没有放弃解救福特工厂的工人。1940年下半年,汽车工人联合会到福特工厂公开招募会员,福特工人已经受够了工厂以贝内特为首的流氓打手的气,一些工人大着胆子参加了工会,戴上了写有“汽车工人联合会”字样的圆形小徽章。

工人的举动无疑触犯了贝内特的权威,内务部人员立即赶到那里,扯下了工人佩戴的工会徽章,工人中长期积聚的不满这次终于爆发了。

徽章被扯下,他们再捡起来戴上,还有更多的工人当着内务部人员的面参加了工会,戴上了工会徽章。

1941年4月1日,福特公司和工会的矛盾达到了顶点。当时,哈里·贝内特解雇了8名参加工会活动的工人。工人终于起来反抗,1500个工人学着当年通用汽车公司工人的样子开始静坐罢工,抗议工厂开除工人的行为。关键时刻,几年前被贝内特打手毒打的鲁瑟尔和其他工会领导者赶到了。工人们受到鼓舞,5000人同时罢工,他们迅速封锁了各个入口。贝内特和亨利·福特毫不妥协,调集内务部的力量试图再次来一场血腥镇压,形势万分危机。

此时,福特工厂工人最信赖的爱德塞尔正在佛罗里达疗养,他的身体已经到了极其虚弱的地步,但是得到这个消息,他还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底特律,来见自己的父亲,不顾一切地劝说父亲与工会谈判。老亨利却顽固地坚持宁可把工厂关了,也不会妥协。

6月18日,汽车工人联合会在福特工厂举行自由投票,决定工厂是否需要工会介入。老亨利在自己的庄园里破口大骂,声称那些条件是“卑鄙无耻”的,他绝对不会做半点让步。这时候,克拉拉和她的丈夫开始了一场几十年来少有的决定工厂未来的谈话。当亨利说到他将不惜关闭工厂也不会同工会妥协时,克拉拉情绪非常激动:“亨利,你疯了!难道几年前那场流血冲突你都忘了吗?我真是受够了!

你必须签订那份合同,那是一份‘和平协议’。”当亨利试图阻止克拉拉的时候,她使出了最后一招:“如果你不签,那我就死给你看。”

7月1日,是工会让亨利·福特对工人们的要求作出答复的最后期限。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从工会方面来说,他们早已经领教了亨利的顽固不化,工人们更是知道贝内特和亨利的态度,爱德塞尔和索伦森则心情沉重,一种沉重而不祥的气氛笼罩在整个工厂,也许一场灾难在所难免。然而,事情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们很快听见了这样的消息:老亨利完全接受了工会的条件,将在整个工厂内进行一份民意调查。结果是,只有2.5%的投票工人选择不需要工会,也就是说,超过97%的工人赞成工会,或许这些都是遭受过贝内特和内务部迫害的工人。

看到这样的结果,老亨利遭到了他一生中最严重的一次打击。一直以来,他都一厢情愿地认为他的工人们对他是忠诚的,不是吗?他的工厂的工人是全美国待遇最好的,工人们享受着公司所提供的免费午餐,可以获得充足的营养和能量;工人们在福特医院享受着优质的服务,只需象征性地付出一点费用;普通的工人都开着属于自己的汽车上班。在别的公司,这样的事情是多么少见。他亨利·福特和那些唯利是图的资本家是多么的不同,他就是工人的朋友,工人的代言人,还需要什么工会,有他一个人就足够了。至于贝内特在工厂实行的白色恐怖给工人造成的伤害有多严重,他完全忽视了。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工人这一次几乎全体“背叛”了他,就在前一天晚上,他还信誓旦旦地对索伦斯和爱德塞尔说:“工厂的钥匙还在我手里,本来我也不打算经营它了,让工会来接管它好了。”但是,现在,在工人公开投票结果面前,老人知趣地妥协了,接受了。这让爱德塞尔和索伦森大吃一惊,然后才放下心来。

亨利·福特与工会签订了一份合同,公司不再雇佣非工会的会员;工人的职业只有级别的不同,取消原来的工头制;恢复因参加工会被解雇的工人的工作;同意工人以某种方式参与对工厂的管理。他甚至同意把工人的工资维持在同行业的最高水平;工会会费的不足部分由公司解决。他还主动为工会提供了一间办公室。

就是这样,亨利·福特再次创造了一个神话,一个工会最凶恶的敌人,一下子成为他们亲密无间的朋友,他的所作所为甚至被工会当做最完美的范例在其他工厂宣传推广。

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就这样完美落幕了。而福特工厂存在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福特公司还将度过一段困难时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强大的武器需求才把福特公司从破产的边缘拯救出来。这又应了那句话,战争是解救危机的良药。特别是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假如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福特公司会走向何方呢?爱德塞尔已经无能为力,福特公司的每个人心里或许都有一个结果,当然,那绝不会是一个乐观的结果。

战时军工生产

在这里,我们还要再次谈起1929年的那次经济危机。这场危机,不仅对美国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比如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等,也都陷入危机之中。

经济危机使各国人民遭到空前的痛苦和灾难,工人和农民都陷入贫困和饥饿的境地。到1932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人口达到2600万以上,危机高峰时失业人口达到5000万,失业率最少的国家也达到30%,高的达到50%以上。失业者生活无以为继,在死亡线上挣扎,还有相当数量的半失业者,每周只工作一两天。没有失业的工人的工资也在不断地降低,只够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大批中小农民破产;城市小企业无法维持下去,也宣告破产;中产阶级的收入也受到极大损害,消费能力显着降低了,危机进一步加深。

经济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非常动荡,工人持续进行罢工斗争,仅1933年美国的罢工人数就达146万,1930年法国发生了1700次罢工斗争,德国、英国的罢工运动也处于高涨状态。

经济危机促使各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找出路,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使经济走上复苏的道路,但是这种复苏的脚步显然还是太慢了,英国、法国也采取一些有力措施阻止危机的蔓延和加深。另一方面,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则走上了经济军事化的道路。到30年代末期,欧洲法西斯主义崛起,第二次世界战争幽灵在全世界范围内徘徊。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按照经过长期准备的侵略计划,向波兰发动突然袭击。凌晨4时45分,德国出动大批飞机轰炸了波兰的军事设施、机场、城市,然后,德军56个师150万人,从西、南、北三路向波兰边境全线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9月3日,英国、法国分别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