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百花齐放的中国艺术
7894000000045

第45章 书法之祖金文

金文是“吉金文字”的简称。古人以祭祀为吉礼,祭祀用的青铜礼器称为吉金。商周时人们对钟鼎彝器非常重视,所以在上面铸上政令、契约,诸侯贵族还常铸上他们光荣事件的一些文字作为永久纪念。这些青铜礼器上面铸的铭辞、款识等文字称为钟鼎文。这种文字也普遍地铸在青铜兵器、货币、符玺上,统称为“金文”。

金文最早出现在商代末期,盛行于西周,内容多为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不再显得板滞,而是变化多样,更加丰富了。金文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在结构上与甲骨文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在形体上有明显的不同:笔画粗壮,肥笔较多;转弯处向圆转。传世的有铭文的钟鼎彝器很多,较著名的有大盂鼎、散氏盘、毛公鼎、王孙钟、宗周钟等。

大盂鼎是西周康王时期的著名青铜器,内壁有铭文,总共291字,为西周青铜器中所少有。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书法体势严谨,字形、布局都十分质朴平实,用笔方圆兼备,具有端庄凝重的艺术效果,是西周早期金文书法的代表作。

散氏盘为西周后期厉王时代的青铜器,其铭文结构奇古,线条圆润而凝练,因取横势而重心偏低,故愈显朴厚。其“浇铸”感很强烈,表现了浓重的“金味”,因此在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现代著名书法家胡小石评说:“篆体至周而大备,其大器若‘大盂鼎’,‘毛公鼎’……结字并取纵势,其尚横者惟‘散氏盘’而已。”

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作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内壁铸有多达498字的长篇铭文。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帖,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境地。

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116年)。以后金文又陆续有所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著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

虽然金文是书法之鼻祖,但它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被淘汰,不及碑文传世的多,但越是稀少,越显得珍贵。金文因铸于铜器,它比书于竹简布帛上的文字更垂久远,因此对后代书法有更大的影响。青铜器与书法艺术有如此渊源,它对中国文字和书法的发展所发生的作用,确实是不容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