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金融巨头:摩根成长日记
7907900000034

第34章 后摩根时代(2)

为了支付从美国输入的货物,欧洲各国把自己的有价证券卖给美国。运到美国的黄金以千百万计,而当黄金有不足时,各国于是又与美国缔结了千百万美元的借款。这样一来,美国就由债务国一变而为债权国了。

其实,就算没有像摩根公司这样的垄断财阀的活动,美国的中立也维持不了多久。

战争到1916年,德国已经处在明显的不利地位,为扭转不利的局势,1916年12月12日,德意志政府以自己和同盟国的名义向协约国发出照会,建议和谈,但无果而终,德意志只得再返战场。

经过两年多的战争,德国认为,只用陆军的力量不能击败协约国,因此,在和谈失败后,德意志就企图以海军制服英国。1917年2月,德国开始实行“无限制潜艇战”,中立国船只也在攻击范围内。

德国共击沉协约国舰只及中立国商船5000余艘。1915年,德国潜艇无故击沉了英国的一艘客轮,致使1198名平民丧生,其中有100多美国公民,还有十几个上流社会的大富豪。此事在美国公众中激起强烈的反德情绪,要求美国参战。1917年,美国放弃中立立场,宣布参战。

美国的卷入使摩根银行的生意更加繁忙。杰克的主要精力也放在为美国的战事筹资上。当时银行界建立了一个“自由贷款”项目,为美国参战融资。

美国参战以后,杰克曾主动向威尔逊总统表示,可以把摩根公司的出口部原封不动地交给政府使用。但当时舆论对摩根家族的攻击很多,威尔逊总统担心与摩根家族关系过密会遭到攻击,所以,美国参战后,杰克反倒没有得到更多的好处。

不过,摩根公司一直在为政府服务。公司的其他合伙人也积极地参与了很多与战争有关的事务。他们甚至参加美国红十字会工作,为红十字会募集了大量资金,也获得了一些良好的声誉。摩根家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当时,杜邦公司和贝斯海姆钢铁公司提供枪械,摩根公司则提供采购军需的资金,英国和法国都得到了必要的帮助,对于取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有重要意义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摩根家族获得了巨大利益,家族的声誉和势力都达到了历史鼎盛时期。

“杰克时代”

1920年,威尔逊总统在遭到质疑的忧郁中去职,共和党重掌政权。在经过哈定总统时期的短暂过渡后,美国迎来了平静发展时期。

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受益者,经济上比那些遭到战争破坏的欧洲国家略早一些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1923年8月到1929年初是柯立芝执政时期,美国经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这一期间,美国工业生产增长近一倍。1914年至1929年,全国财富增长近一倍。1900年人均收入为480美元,1919年为620美元,到1929年增至681美元。制造业在战后10年中产量增长60%,工人同期的实际收入增加25%,但大部分为少数技术工人或加入工会的工人所取得,非技术工人仍然贫困。

20年代,工业中企业合并仍在继续。在20年代末,两家公司控制了全国50%的钢铁生产,三家公司控制了汽车工业,一家公司控制了铝生产,四家电力和照明系统控制了全国的电力业的大部分。1929年,200家最大的公司控制了全国所有公司的财富的49%,攫取了所有公司收入的43%。1349家公司年收入各在100万美元以上,攫取了所有公司利润的80%,而其他45.5万家中小公司一共只占20%。

银行也发生合并运动,金融业迅速发展。在1919年至1929年期间,银行总资本增长近一倍,而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建筑和贷款协会的资本增长10倍多。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银行家。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美元代替英镑成为国际汇兑的主要支付手段。美国银行家和商人开始向海外大量输出资本。到1929年,美国的长期海外投资(不包括美国政府借出的战债)近154亿美元,其中78亿美元是美国拥有的外国证券,76亿美元是美国在外国拥有的财产。美国在拉美的投资为54亿美元,在欧洲为46亿美元,在加拿大为37亿美元,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为14亿美元。由于外国人在美国的投资有57亿美元,则美国贷差为97亿美元。美国海外投资推动美国攫取了过去被英国和德国所控制的贸易市场。美国工业品大量输出,1922年至1929年期间,美国贸易顺差平均每年为7亿美元。

20年代,杰克·摩根领导下的摩根公司将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为各国政府融资上。它为墨西哥、中国、比利时、加拿大、波兰、罗马尼亚、古巴、奥地利、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发行政府公债,在这些国家政府的融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将政治势力渗透到这些国家。

摩根银行也同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有生意往来。1925年,摩根银行为意大利政府发行了1亿美元的债券,另提供了5000万美元的贷款。贷给墨索里尼政府的这笔款项的成本极高,摩根银行获得的利润达400万美元,当然这笔生意使摩根银行遭到了非议。

20年代是美国经济繁荣时期,也是杰克·摩根一生中最辉煌的时代。在摩根家族史上,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杰克时代”。杰克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把家族的事业发展到了空前繁荣的阶段,甚至使摩根家族在全世界都声名显赫。

1920年,杰克联合美国化学公司皮埃尔·S.杜邦一起接管了通用汽车公司。那时候,正赶上美国经济衰退,当时福特汽车公司已经崛起,靠着最早的最完善的生产线,使制造一辆汽车的成本大大降低,公司于是宣布大幅度削价,福特车一次次地降价,全美国也掀起了一轮一轮的“福特热”。在这样的情况下,成本过高的通用汽车公司的车卖不出去,股价大幅度下跌。那时候,汽车工业成为美国工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杰克看好汽车业的发展前景,曾试图控制福特汽车公司,但亨利·福特一直对华尔街的银行家持强烈的反对态度,甚至声称宁可把福特工厂扒成碎片,也不会让它落到贪婪的资本家手里。杰克的计划未能如愿。但他也没有放弃,现在,正好利用通用汽车公司危机之际,收购了通用汽车公司。3年以后,小阿尔弗雷德·斯隆成为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把通用汽车公司推向了辉煌,也把福特公司汽车霸主的地位拉了下来。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并且因为汽车工业及与汽车工业相关的一些行业的发展,美国出现了一大批中产阶级,成为美国社会的中坚力量,深刻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这是杰克·摩根在实业领域作出的一大贡献。

在整个20年代,摩根公司是美国出售证券最多的银行。1927年,杰克成为美国钢铁公司董事会主席。摩根公司还大量购买了除通用电气公司以外的国际收割机公司和美国广播公司等大企业的股票。1928年新年,摩根公司的每个合伙人都得到了100多万美元的奖金。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摩根公司还积极为战败国德国的经济复兴提供贷款。美国银行的巨额贷款流入德国,使德国经济迅速恢复过来。

此时,摩根家族在国内的影响也达到顶峰。1924年,摩根家族对美国政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们在猜测哪个竞选人能当选总统时,都要考虑摩根家族是否支持他,很显然,摩根家族的巨大财富影响着美国政坛的形势。1923年,由摩根公司的合伙人支持的柯立芝当选了美国总统。柯立芝执政的6年,也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繁荣的时期。

而随后就是大繁荣之后的大萧条以及又一次世界大战肆虐全球了。

股市崩溃的时候

尽管杰克本人在商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是在美国的社会生活中,他似乎并没有像他的父亲那样建立起巨大的威望,而且美国社会并不愿意接纳他,报界和公众经常无情地抨击他。从20世纪初开始,他身上的英国式的贵族气质也不断地遭到抨击。舆论界经常拿杰克的一些生活习惯开心,讽刺挖苦这个“美国的英国佬”。

从杰克的父亲老摩根去世前的一两年开始,美国社会反对垄断大资本的浪潮越来越高,摩根家族一直致力于控制美国银行业和其他重要经济命脉,这让美国民众甚至包括美国政府一直非常担心。杰克和摩根公司每一次作出重大的决定之前,都需要以公司的名义一再声明摩根公司并不想控制美国经济,他们的合伙人也没有那样的“野心”。

杰克也试图改善自己的形象,极力想改善与美国政府和美国民众的关系,但他越是这样做越是引起怀疑。1920年,他要把自己在英国伦敦“王子之门”的一栋豪华住宅捐赠给美国,作为美国驻英国的大使馆,但美国国会害怕引起公众的误解,不敢轻易接受,最后还是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接受了杰克的好意。类似的事情有很多,不管他付出多少努力,他都很难改变自己在美国人心中的形象。他希望能从这个社会中获得一些理解和宽容,但他的努力一直没有得到结果。

不过,杰克的黄金时代还远没有到来。正像1907年的大危机是皮尔庞特一生的顶峰一样,1929年的大萧条是杰克·摩根及其家族势力达到最高峰的时候。

1929年,杰克到巴黎参加了德国对盟国的赔偿大会,参与重新制订了德国对盟国的战争赔款计划,杰克对德国人天生反感,多次在公开场合明显地流露自己的情绪。就在这次大会上,杰克操纵手下人重新明确了德国赔偿美国的债务。为此,他受到了胡佛总统的表扬。

但是,就在这一年,美国爆发了一场超过1907年大危机的严峻的经济大萧条。从9月起,美国的股票价格就开始下跌,10月21日发生了第一次股票惨跌,股票持有者大量抛售,10月24日星期四,一开市,摩根家族控制的通用汽车公司的一笔2000股的交易就被抛出,其他的股票也遭到无情抛售。

星期四午饭过后,就像1907年的金融大恐慌一样,这一次,华尔街的一群银行家们也不由自主地涌到J.P.摩根公司的办公室,谈论股市的这场动荡。杰克的助手托马斯·拉蒙特把那些大银行的总裁们召集起来,以便研究一个紧急应对方案。银行家们充分认识到了这场危机的严重性,他们在摩根公司的办公室里达成了协议,各家共同集资形成一笔紧急救助款,由股票交易人在第二天开始大量买进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把价格抬起来。这种做法立即见效,当天下午收盘时,股市暂时稳定下来。

但是,这种小范围的干预已经挽救不了即将到来的大崩溃了。在危机的前夜,人们都认为银行家们会像1907年那样,在摩根图书馆彻夜不眠,研究如何进一步应付股市出现的问题。当年,皮尔庞特·摩根和一群银行家都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拯救那场危机,而现在,华尔街的银行家只关心自己的生意和客户的利益,除此之外,他们并不想多做什么。于是,股市持续大跌,华尔街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性的行动。面对成千上万的小股民的惊恐万状,呼天喊地,包括杰克在内的大银行家们无动于衷。

到10月29日纽约证券交易所仅开盘半小时,股票出售就达1600万股,创造了美国证券抛售的最高纪录。股票市场全面崩溃。在危机浪潮开始席卷整个美国经济时,在许多人倾家荡产的时候,摩根家族的生意还处在良好状态,就像以前的历次危机一样,摩根家族的庞大生意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也许这就是这个家族的智慧所在吧。

大危机爆发后,摩根家族的生意依旧赚钱,摩根公司的合伙人上缴了惊人的税收,公司的净资产值增加了很多。趁着危机期间,摩根公司又收购不少濒临破产的公司,摩根家族对美国的重要行业和大企业的控制也空前地加强了。在杰克统治的20多年里,摩根银行就像一只硕大无比的蜘蛛,编织了一张覆盖美国重要行业和企业的大网。

它自己盘踞于这张网的中心,像耍木偶一样操纵着美国的金融和其他产业。

无可奈何的解体

大萧条的严重程度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1929年至1933年,私人投资由160亿美元减至3.4亿美元,工业生产在1929年夏到1932年下降50%。1929年至1933年,国民收入由878亿美元降至402亿美元,人均收入由681美元降至495美元。有10万家企业倒闭。1929年10月至1932年底,有5500家银行破产。1929年,非农业工人失业率为1/20,1930年为1/7,1931年为1/4,1932年为1/3以上。在职工人工资低,且只能部分时间工作。1929年至1933年,薪金减少40%,红利减少近57%,制造业工资减少60%。分期付款购买汽车、房屋的人仍需按原价和利率付款,债务沉重。城市中付不起房租的人被赶出住房,拥挤在被讽喻为“胡佛村”的临时搭建的棚中,许多人靠马铃薯乃至野草度日,死亡的事时有发生。

农场主同样受到大萧条的打击,农产品价格下降比非农产品更甚。1932年农产品下跌55%。而非农产品下跌27%。农场总收入由1929年的120亿美元降至1932年的53亿美元,全国至少有40%的农场被抵押。1930年至1933年,全国约有1/3的农场易手。许多佃农的土地被地主收回,美国作为最大的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陷于一片混乱。

在这样的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摩根公司也难以独善其身,没有投资者,摩根公司就不能生存,因此,从1929年以后,摩根家族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衰退。1929年11月时,摩根公司的净资产值为1.18亿,到1932年这个数字就降为5300万元,降幅达到50%。

1931年和1932年两年,摩根公司的经营如此之差,以致杰克和公司的合伙人的收入都没有超过政府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起征点。

但是美国政府和民众对于摩根家族的垄断地位依然心中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