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动漫帝王:迪士尼成长日记
7908000000024

第24章 别无选择(1)

政府的资助

尽管迪士尼公司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还是给公司的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随着欧洲战争的蔓延,欧洲市场的萎缩,迪士尼的卡通影片生产锐减,制作发行减少,迪士尼制片厂濒于破产的危境。在这困难时期,卡通片《盾波》的成功解救了这次危机。这部影片在罢工开始前不久着手制作,罢工结束之前完成了,准备于1941年10月开始发行。

在该片上映前约一个月,沃尔特与他的影片发行者瑞柯公司在影片放映时长上出现了很大的分歧。瑞柯公司想加长10分钟达到74分钟,这样符合一部正片该有的长度。沃尔特则坚持认为应按原样放映。因为沃尔特认为影片不长与经济状况有关,由于放映时间短,观众观看的费用也少。同时实际分钟数越长,卡通片制作成本越高。通常迪士尼工作室制作一部卡通片的成本为300万美元,由于放映时间短,《盾波》的制作费用不到100万美元。

沃尔特在儿童短篇小说集中看到《盾波》后,就决定把它拍成电影。他原来打算拍成一部“傻瓜交响曲”,后来在他去南美洲时经过工作室其他人的修改,才最终变成了一部大型故事片。

这部影片的制作风格和以前的制作风格差不多。盾波的两只大耳朵很容易让人清晰地记起《木偶奇遇记》中皮诺乔那呆板笨拙的特点。而影片中一系列梦幻的画面更像来自《幻想曲》的废片。《盾波》并不算成功,大家越来越熟知卡通片风格,而且明显地感觉到缺乏新的创意,一些评论家开始觉得迪士尼工作室的作品单调乏味了。

实际上,沃尔特和这部影片的拍摄根本就没有多大关系,这部影片的大部分是他1941年夏从南美洲回来之前完成的。当沃尔特不在时,工作室里没有参加罢工的画家和编剧共同努力制成了这部迪士尼影片。相比于以往的迪士尼影片,它的制作技术熟练,高度商品化,但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少了沃尔特特有的那种独创性、精巧性、复杂性的电影眼光。

但是,就像沃尔特所认为的那样,缩短放映时间,可以使《盾波》在盈利和普及方面获得很大的成功。这部影片取得的成绩让工作室恢复了运转能力,片中的小象似乎就要使迪士尼公司振作起来,重新焕发它的创作精神了。

然而,一周后,刚满40岁的沃尔特却向家人宣布,他决定退出电影制片行业。他打算马上搬家,想要真正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他在贝尔埃尔峡谷和比弗利山峡谷之间山上的霍姆比希尔斯住宅区买了一块地,沃尔特计划在那里建一座别墅。

就在沃尔特计划自己新生活的时候,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顷刻间,美国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对日作战,美国正式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为了保护南加利福尼亚不受日军的攻击,美国军方决定建立一个司令部,地点就选在了迪士尼公司所在地。这天下午,沃尔特在家中正在为珍珠港被袭事件而深感震惊,工作室经理给他打来了电话,告诉他刚才接到通知,陆军要进驻工作室。

很快,就有几百名陆军部队的士兵驻扎在工作室,工作室中的一些设备被迫挪到别的地方了。工作室中除了士兵,就是高射炮、炮弹等战争用品。大部分地方都被士兵占领了,画家们只好挤在几个小办公室中工作。无论任何人进出都要检查身份证,在这种情况下,画家实在没法工作,于是纷纷辞职离开了。一时间,迪士尼公司成了暂时的军事司令部,日常工作也没法开展了。

但是政府还是给了沃尔特制作影片的机会,1942年1月,就在沃尔特宣布退隐不到五个星期,海军航空局就找到他要求制作20部供训练用的卡通片,事成后将会支付8万美元给他。战争的艰难时刻,制片厂已经没有什么制作工作了,现在,政府主动给迪士尼公司提供机会,当然要抓住的。况且,就算是在战争期间,制片厂长期不生产卡通片,就会渐渐被人们所遗忘,等到将来战争结束了,说不定就会有后起之秀赶超他们了,所以,在沃尔特看来,这是一次让迪士尼工作室翻身的好机会。短暂的休整之后,他也极力渴望走出家门,回到他的工作室工作,因此他马上就同意了军方的要求。

沃尔特在工作室外一块闲置的地方开工。他削减费用,尽量降低预算,最终投资8000美元制成了所需的卡通片。最初的20部卡通片很受欢迎,订单也因此增加,每个政府机构都要追加几十部,有一些是只给军人看的,其他是向公众宣传的。

这些新任务让沃尔特既欣喜又紧张,更有了工作的动力,沃尔特和他的团队很快就摄制了一部《航空母舰飞机降落讯号》以及有关飞机识别的20部短片,还为农业、工业等部门拍摄了《粮食为制胜武器》、《飞机识别方法》等一些专业性的影片。沃尔特在拍摄时同样非常热情,投入了很多精力,结果证明这些影片是非常成功的。

因为当时工作室人少,而工作量又很大,要想按时完成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制片厂的工作人员被征去服兵役,这使得本来就不景气的卡通影片市场情况更糟。因此,沃尔特将这些情况向征兵委员会作出了反应,讲明了制片厂工作的重要性。结果。有1/3已被征兵的画家重返工作室工作,这帮了沃尔特很大的忙。

财政部要求沃尔特拍摄一部片子来激励美国人进行爱国缴税,沃尔特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片子在全国放映。根据调查显示,有37﹪的美国缴税人受这部电影影响纷纷缴税。

然而,沃尔特讨厌别人对他指手画脚,财政部要求沃尔特对影片的制作不得擅自主张,而应当同意他们的任何要求,这让沃尔特很不满。当财政部长亨利·摩根责备他的成本过高时,沃尔特非常郁闷,像在罢工期间那样为了钱而大发雷霆。他怨气冲天地不断对罗伊和雷辛抱怨,诉说部队强迫工作室所做的事,而且财政部长除了提意见外,还什么事都管。

迪士尼工作室是沃尔特艰苦创建的,现在却要为任何一个政府机构做事。一想到这点,沃尔特就特别生气,他很纳闷地问罗伊,为何其他工作室没有做出这样的牺牲。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好莱坞,沃尔特极大地误解了。在当时,每个大工作室都曾免费派出明星在宣传影片中演出,而沃尔特制作的片子是需要报酬的。许多很出名的好莱坞演员包括克拉克·盖博、詹姆斯·斯图尔特,还有罗纳德·里根都在一套没有终结的系列宣传片中担任过主角,他们在这些影片中真实体验了战争生活。

此时的沃尔特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制片人的角色了,更是商场上的一个商人。作为商人,他最为在意的当然是拍摄这些影片能否挣钱,有些工作室的行为引起了他的注意,如共和制片厂最大的明星约翰·韦恩是免服兵役的。这个工作室得到政府资助,还可以免费借用军事设备、人员以及顾问来摄制能获得巨额利润的“战争”片。沃尔特认为好莱坞的每一个人都想靠战争发财,但沃尔特老觉得自己运气不好,老没有机会。

事实上,自从他在罢工期间得到资助去南美洲旅行以来,迪士尼工作室就是在政府的支持下得以运营下去的。而且当战争使他失去了国外市场时,政府很快就向他订购供训练用的卡通片,给他提供了一个新的市场,让他有钱赚,哪怕是很少的利润都给他机会。迪士尼制片厂在战争期间确实得到过大笔资助,并且最终受益匪浅,这些都是政府给的机会。

沃尔特却一直认为自己受到伤害,1942年,电影艺术与科学会要授予他光荣的欧文·索尔伯格奖,表彰他始终如一地制作好影片,此时的沃尔特才对政府改变了想法。沃尔特的工作因此得到承认,这个奖是在那一年的奥斯卡颁奖仪式上由好莱坞最有权威的独立制片人之一——戴维·塞尔兹尼克授予的。

当沃尔特走到领奖台时,激动不已,在发表受奖演说时,他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了。

接着有好一阵子他不知不觉地有点精神恍惚,陷入了一种既谦卑又庆幸的复杂情绪中。

困难总会过去的

战争还在继续着,生活和工作也得进行下去。

利用5年时间才拍摄完成的《小鹿班比》终于在1942年8月制作完成了,发行后反应非常好,在国外发行赚得了219万美元,在国内赚了120万美元。

1943年2月,《可敬的朋友》也拍摄完成并发行了,在国内卖了50万美元,在国外主要是南美洲卖了70万美元,这当然是和沃尔特的那次南美洲之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两部影片的成功,暂时缓解了迪士尼工作室的财务危机。

据统计,在1942年至1945年期间,好莱坞总共生产了1700部影片,其中战争题材的影片就大约有五百部。这段时期可以说是好莱坞的黄金时期,但迪士尼工作室的影片收益总体上却不太好,没有获得预想中的巨大收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迪士尼工作室像经过冬眠的熊,瘦得只剩下皮包骨,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战争期间,沃尔特为政府工作了4年,他不了解观众的口味了,而且也不知道公司该怎么发展了。所以,在战争中,其他工作室都盈利了,而迪士尼公司却资金运转困难。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困惑的时候,不仅是沃尔特,我们看到,一些非常伟大的人物也有人生低谷的时候,有困惑的时候,有不知所措的时候,何况从事艺术创作的沃尔特呢?观众的口味是随时在变化的,只有准确地把握观众的想法,创作出他们想要看的东西,才能使公司摆脱困境。

虽然迪士尼工作室再次陷入了困境,但沃尔特依旧信心十足,打算重新设立公司,在他的鼓励下,很多卡通画家再次回到了迪士尼工作室。

因为大战的原因,欧洲经济萧条,沃尔特的很多片子在外国放映很少,就连一些经典影片,如《木偶奇遇记》、《小鹿班比》等也是如此。在国内收入就更少了。所以,在战争结束后,迪士尼公司已经欠下银行400多万美元的贷款,在当时的同行中可以称做是“欠债大王”了。

银行不断地给他施加压力,但沃尔特没有退缩,他打算将战争之前设计好却没有拍的《小飞侠》和《爱丽丝梦游仙境》影片拿出来拍摄完成,这个计划遭到罗伊的强烈反对,沃尔特无奈之下只好停拍。此后,沃尔特投入到音乐短片的拍摄中,还将这些短片合成一部长片,起名为《使我的成为音乐》。这部片子在1946年8月发行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们看到,沃尔特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曲折、挫折和风险。这是每一个成功者都必然经历的。人一生要做成一件大事,冒险是少不了的。冒险与收获常常是结伴而行的——危中有利,险中有夷。有些人成功了,是因为他们很好地把握了机会,敢于冒风险,敢于做别人不敢做的,当别人还不知道希望在哪里之时,他们已经发现了获得财富的机缘,所谓富贵险中求。

沃尔特认为,想要赚钱,摆脱目前的困境,就不能按照老路去走,不能限于拍摄卡通影片,要创新,要让公司的产品实现多样化,应该开发一些新模式。当然,这也是别人没有做过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