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动漫帝王:迪士尼成长日记
7908000000023

第23章 危机重重(2)

沃尔特还讲到,《白雪公主》的确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之后因为欧洲市场的紧锁,导致公司出现了财务危机。其实,要想解决这场危机并不困难。他列举出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减少员工的工资,这样肯定会引起大部分人的不满,而他也绝不允许这样做;第二种方法是暂时不再制作长片影片,但这样就会导致公司有一半的员工无事可做,只能面临被裁员的危险,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第三种方法就是将大部分股份卖给一家大的公司或者个人,这样公司就由他们来操纵了。这三种方法沃尔特都不愿意采用,所以他决定采取经济措施,降低成本。

之后,他声明说,公司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员工等级关系,所有的员工都统一对待。当然,他还讲到了因为现在员工人数太多,他根本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不可能和每一个人都走得很近,因为这样,可能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因拍马屁而获得提升,这样对那些不善言辞但工作能力强的人就非常不公平了。

会议结束后,沃尔特将公司的财务状况也作了说明,将每周支付员工的工资数目、员工的福利等都公布了出来。同时他还表明了自己的信心,卡通影片的前景一定会非常乐观,他鼓励大家应该好好干下去。

然而,此时的索罗尔已经为罢工运动做准备了。沃尔特最不想看到的场面还是来了。

1941年5月29日,罢工工人组织了一个纠察队,大约有300多人,这些人堵在迪士尼制片厂门口,禁止员工上班。这些罢工人员有一部分对工人组织有着极度的信任,有一部分人则是因为担心迪士尼公司以后的发展可能不好,所以寻求工人组织来保护自己,还有一部分人则是极端的罢工主义者,他们根本就不在乎罢工会引起什么结果,只不过是喜欢罢工的这个过程。

对于沃尔特来说,这次罢工事件实在太意外了,简直就是一场大灾难。即使这样,迪士尼工作室仍有大部分人在工作。罢工运动只维持了几天,因为很多工人不赞成罢工队伍的做法,便纷纷退出罢工队伍继续上班了。索罗尔不死心,他又到天然色公司门口举行罢工运动,目的是禁止迪士尼公司在此冲印影片。最后,沃尔特和自己的员工坐在了谈判桌上,听他们开出的条件。对此,沃尔特感到非常沮丧和难过,于是,他接受了惠特勒的建议,到南美洲旅行一趟。

惠特勒是洛克菲勒在南美洲内部事务的电影部主任。他对美国政府说,沃尔特和他的艺术家们如果能够访问南美洲,这能够很好地展观美国文化艺术的一面,这对美国推进“睦邻政策”很有意义,对推广美国文化也有很大的好处。当时美国支持同盟国,害怕支持纳粹和法西斯主义的思想会渗透到西半球,虽然1941年美国还没有参加战争。当时有许多的德国人和意大利人定居在南美,他们很同情轴心国。因此,惠特勒认为沃尔特此行很重要。

当然,这次旅行是身负一定的任务的,因此需要一大笔费用。当时,沃尔特已经欠美洲银行340万美元。美洲银行对于他的还款能力产生了怀疑,因此对他的出行费不予支付。但美国政府则非常支持沃尔特的行为,还给他提供了高达7万美元的费用。同时对他根据南美之行所制作的影片,美国政府也会支付每部影片5万美元的费用,可以资助四到五部。当然,假如影片在剧院上映非常成功,沃尔特需要将这些钱还给政府。

1941年8月17日,沃尔特带着十几个人乘坐飞机出发了。南美的第一站是亚马孙河口的贝伦,他们没有怎么游玩,便开始了工作,每天的日程都被安排得满满的,可以说既充实又劳累。

将近三个月后,他们才最终回到了纽约,正赶上《小飞侠》的首演。当然,这次旅行沃尔特收获颇丰,比如他曾到哥伦比亚的热带雨林中考察过,很多人认为,这次旅行是沃尔特15年后在迪士尼乐园建成“热带森林巡航”的灵感来源。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让沃尔特非常伤心的事情,那就是他的老父亲去世了。

沃尔特回来后,根据这次旅行拍摄了两部影片,《可敬的朋友》和《三骑士》,上映后,反响非常好,特别是南美洲地区的观众更加喜欢。

此时,罢工运动也已经结束了,但罢工遗留了很多问题,比如因为工作室的停业,导致很多员工被迫离职,员工的怨气非常大。

联邦调查局的特工

罢工事件结束后,又相继发生了两件事:第一件是索罗尔作为工会的领袖,因为敢于和黑手党抗争而名声大噪,画家联合会的实力又进一步增强了;第二件是埃德加·胡佛认为沃尔特是共产党人。

联邦调查局和沃尔特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肯定,也没有得到否定。但有一点必须承认,那就是沃尔特和调查局的关系持续了将近25年的时间。最初,他是一个最低级的情报员,后来被提升为“特工主管”,这些都可以在官方文件得到有效的证实。

其实,在很早的时候,胡佛就知道沃尔特这个人了。让他记忆最为深刻的是,当时沃尔特还不够服兵役的年龄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部队,因此他们将沃尔特当做调查局的主要潜在力量。调查局一贯采用的征兵方式就是个人推荐。

1936年7月,沃尔特当时已经小有名气,胡佛曾给他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成为调查局的一员。

1940年11月10日,沃尔特接受了调查局交给他的情报工作,帮助胡佛找出在好莱坞传播共产主义的人,但他也提出一个条件,就是要帮助他调查他的真实身世。当时,负责和他联系的特工主管是一个名叫E.E.康罗伊的人。

当然,沃尔特到华盛顿的这次行程没有逃脱掉媒体的影子,有报纸报道说“沃尔特·迪士尼曾到华盛顿闲逛两天,但无人知晓”。

雷辛为了阻止卡通画家协会的活动,特意开展了一个大规模的公关活动,意在告诉大众,电影业中的工作室发展得非常好。

沃尔特在私下里告诉罗伊,说很多员工都没有认真工作,他们有一半的时间花费在了削铅笔的小事上,这样每周付给他们高额的薪水是完全不合理的。

沃尔特原本想像弗莱谢尔兄弟那样,将工作室全部搬到佛罗里达,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那么做。后来,他对工作室的一些日常管理做了一些改变,比如引用计时钟,不管员工是负责什么工作的,上下班都要登记时间,就连上厕所、喝水、削铅笔这样的小事也要计时。这种方法让人想起福特汽车公司的流水线生产以及对工人的严厉管制,这对于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

当初,迪士尼工作室的员工在和沃尔特谈判时,雷辛曾在工资以及福利上做出了很多承诺。但实际上,这些承诺根本就没有兑现。1940年初,利特尔·约翰曾找到沃尔特最好的卡通画家戴夫·希尔伯曼,想让他以迪士尼工作室为据点来强大卡通画家协会。

希尔伯曼同意了,很快便开始行动起来。他去拜访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的一个官员,想知道怎么样才能让迪士尼的卡通创作人员有资格成为协会的会员。后来,他又在迪士尼工作室、华纳工作室活动,劝说那些卡通画家加入协会。索罗尔说,如果希尔伯曼能吸收进400个会员,他就会在好莱坞大道的罗斯福旅馆中公开召开迪士尼画家全体会议。

得知这一消息后,沃尔特非常气愤,命令雷辛要在索罗尔召开会议之前召开一个强制性的会议,告诉所有员工,假如有人参加协会会议,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但让沃尔特没想到的是,带头搞公会运动的竟然是希尔伯曼和巴比特,他们都是公司拿着高薪却没有给公司创造什么价值的人。在当时,巴比特平均年薪1.5万美元。他在工作室的资金和股息合计还有5000美元,在当时这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

雷辛警告巴比特,如果在上班的时间,在公司搞什么活动,他会被当场解雇,同时还向员工宣读了骚扰取缔法令。

后来,沃尔特收到巴比特和希尔伯曼印了名的卡片,但拒绝承认其合法性,同时还把20个工人领袖给解雇了,巴比特是第一个被解雇的。结果巴比特向劳工局起诉迪士尼公司,说他们的行为违反了《瓦格纳法》。

巴比特后来回忆说他总共被解雇过5次。迪士尼要开除他,但调停者还是让他回去。当时他要起诉沃尔特,并且要一直告到最高法院。

第二个被解雇的是希尔伯曼。希尔伯曼同意解雇之事,但前提是额外提高员工的待遇。

因为沃尔特的行为的确违反了《瓦格纳法》,结果引起了员工的愤怒。这时,一个电影公司的卡通片部发出消息说,如果有人到那里工作,可以提供非常好的工作条件、电影界的声望和较丰厚的报酬。这样,迪士尼工作室中很多优秀的卡通画家都纷纷跑到那里去上班了。

对于优秀员工的离开,沃尔特没有显示出丝毫的担心和不安,反而为这种情形感到高兴,因为这样以后就可以不用处理工会的事情了,很多支持工会的人员都走了。

为此,沃尔特进行了裁员,将那些他认为不适合在他的制片厂中工作的人员全部清走了。接着,又有一部分人离职或者被解雇了。

在罢工达成协议的几个月中,工作室人员严重不足,内讧不断,罢工期间,各种卡通片大量积压着,无法完成。同时罗伊看到经过多年培养出来的优秀工作人员被沃尔特大批赶走,感到惶恐不安。冈瑟·雷辛对此很担心,并且让沃尔特明白他的意思。但是,沃尔特渐渐失去了对雷辛的信任,因为他预言罢工会迅速结束,经过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沃尔特因此很生气地告诉罗伊:“冈瑟狗屁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