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动漫帝王:迪士尼成长日记
7908000000032

第32章 奋斗不息(1)

创造奇迹的巨人

从不到20岁就开始创业,直到60年代初,沃尔特的事业真正攀上高峰,几十年过去了。他已经功成名就,就算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睡大觉也无可厚非,他那开创性的试验已经影响了动画片的发展。剩下的时间,他可以在午后的悠闲时光里畅想过去的艰苦奋斗,现在的事业有成,未来的安逸生活。可是,沃尔特是一个永远不会满足的人,他认为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老是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不是很好,生怕想做的事还没有做,生命就逝去了。这是他不能容忍的。

对于死亡,沃尔特感到心慌。1961年,他已经60岁了,他总是把自己弄得很忙碌,脾气也越来越坏了,每次看到事情没做好,他就会不耐烦,老是想发脾气。

在外人看来,沃尔特的身体一直是非常强壮的。但是,他有一次打马球时留下的伤口,现在疼得越来越厉害了。每次发病,脸色苍白,他要拼命地用拳头去打自己的脸,以减少脸部的痛苦。

他在工作上投入的精力比以前更多了,每天甚至回到家中还要继续看剧本。伤口的疼痛经常让他直不起腰来,他就弯着腰看。在他的桌子上,堆满了从公司带回来的剧本、图样等。

其实,沃尔特大可不必如此辛苦了,这些工作完全可以由公司的人来做,况且此时公司已经有除了罗伊之外的家人在帮着他打理了,但他还是让自己陷入到繁忙的工作中。

沃尔特的女婿罗纳德·米勒到迪士尼工作室后,很快就被提升为第二助理导演。他善于发号施令,充分地将他的才能发挥出来。对于他的进步,沃尔特看在眼里,感到非常满意。很快,米勒就被提拔为导演助理。

但是,沃尔特有点小心眼,他对女儿黛安妮越来越不满意,因为她在六年的时间里生了4个孩子,却没有一个以沃尔特或者莉莲为名字的。直到第六个孩子出生后,取名为沃尔特·伊莱亚斯·迪士尼·米勒,沃尔特才真正开心起来了。

此时二女儿休伦也长大了,她当过模特,做过演员,后来认识了一个建筑公司的设计师,名叫罗伯特·布朗,两个人彼此产生好感,1959年5月10日,两人走进了婚礼的殿堂。在婚礼上,沃尔特又止不住流下了眼泪。1963年,经过沃尔特的邀请,布朗也来到迪士尼工作室工作,成为一名设计师。因为他的表现非常突出,很快就成为工作室中非常重要的一名设计师。

罗伊的儿子小罗伊也在1953年来到制片厂工作,最早担任影片剪辑的学徒,后来又开始尝试制作电视节目。他还曾制作过《白马传奇》,沃尔特对这个侄子很重视,也非常喜欢这个节目,还将其列为新季度电视系列节目的第二部。

沃尔特每天早晨都要到沃伊迪公司去看看,之后,就到迪士尼乐园去参观,他还打算在里面兴建新的景点。

20世纪60年代,有杂志统计电影史上最赚钱的电影,在收入最高的50部中,有7部是迪士尼电影,可见,迪士尼影片在市场上的份额是很大的。

1964年,迪士尼制片厂拍摄的《欢乐满人间》是最为成功的影片。8月27日在好莱坞中国戏院首演时,受到了观众的热烈称赞,影评界对此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票房收入更是达到了4400万美元之多。沃尔特更为高兴的是,这部影片获得了十三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这是他的影片第一次在正规电影奖项上的胜出。

沃尔特一生创作的影片题材非常广泛,从最初的卡通片到音乐片,再到后来的电影,等等。有时,他还将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入到影片中,这样的故事更能够打动人心,尤其是年轻人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沃尔特还是一个细心的人,虽然他的工作非常忙,但是对于朋友、同事还是很关心的,假如谁遇到了不幸的事,他会第一时间写去慰问信;他还是个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尤其是对于儿童事业,更是不甘心于人后。

60年代的时候,沃尔特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那是一架飞机。沃尔特非常开心,这样他就可以随时地飞往外地了。

迪士尼乐园在沃尔特的尽心努力下也在不断壮大和完善,当迪士尼乐园开业10周年时,乐园的景点由原来的22个增加到了47个,总投资由1700万美元增加到4800万美元,这10年来,共计有4200万游客来访。

沃尔特身上笼罩着很多成功的光环。但这些都不算什么,真正让他感到自豪的是1964年9月14日美国总统约翰逊在白宫为他颁发的自由勋章,这是普通百姓所能得到的最高勋章,颂词上说:“作为一名艺术家,沃尔特·迪士尼在娱乐方面已经创造出了一个美国民间的奇迹。”这是沃尔特一生中最珍视的一项荣誉,晚年的时候,他常常对身边的人提起这件事,脸上带着自豪的表情。

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无论做什么事情,沃尔特总是会在经过慎重思考后才作出决定。比如说加州艺术学校的成立,从他有这个想法,到项目开始启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

20世纪30年代,为了培养优秀的卡通画家,沃尔特找到了乔纳德艺术学院,当时因为资金困难,沃尔特没有钱替员工向学校缴纳学费,但学校还是让他的员工免费就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美国的法律规定,很多退伍的老兵都到这个艺术学院去学习,所以学院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但是因为管理不善,到50年代时,学院走到了即将破产的边缘。

这时,乔纳德想到了沃尔特,现在沃尔特已经今非昔比了,他认为沃尔特一定会帮他这个忙,他找到沃尔特,将学校的现状说了一下。

沃尔特是一个知道感恩的人,想到学校当初帮自己那么大的忙,现在学校面临困难了,自己不能坐视不理。于是,他很爽快地拿出了一笔钱捐助给学校。

后来,沃尔特又发现,只是捐款还是不能解决学校的困境,他主动找到学校的工作人员,和他们一起去研究学校改革的方案,建立更加广泛的学术范围和学术展示渠道,以此建立学校的良好声誉,也使学校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沃尔特是一个做事追求完美的人,即使是准备工作也力求做得完备而彻底。在学校成立之前,他就派人到各艺术学校和音乐学校去学习参观,对他们的课程和设施进行研究,同时,开始有条不紊地对学校进行规划。

学校改革计划很快就有了眉目。当时,洛杉矶音乐学校也因为管理不善而陷入破产的边缘。沃尔特四处奔走,终于如愿以偿,把两所学校合并在一起。周密的计划完毕后,就开始选择学校的地址。沃尔特和罗伊列出了36个备参考方案,最后确定了一个简单的方案,沃尔特把自己在圣费尔南多峡谷北面的一块地捐了出来。这块地原本是想作为电影生产基地的,现在则用它作为学校的校址。1961年,加州艺术学院诞生了。1964年,沃尔特在自己的办公室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向舆论界介绍了加州艺术学院,同时表示,要进入这所学校,必须具备一项条件,那就是才能。

加州艺术学院,也称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现在是一所领先全球的艺术高校。学院自从成立开始就是艺术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并且为迪士尼公司和美国各大影视公司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

兴建“未来城市”

“我当时真应该那么做,但我却没有那么做”,可能这是天下最为可悲的一句话了。而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听到一些人说:“如果我当年就开始做那笔生意,早就发财了!”一个人被生活的困难磨久了,如果有了一个想要改变的梦想,却迟迟没能走出第一步,那么,他的梦想无论多么远大也是没有用的。沃尔特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告诉我们,光有理想是不够,还必须付出踏踏实实的努力,理想才能最终变为现实。

随着迪士尼乐园的成功,巨大的经济效益,引来越来越多的财团竞相投资,甚至还有人劝说沃尔特再建一个迪士尼乐园,但沃尔特一贯坚持创新原则,不愿重复修建,他一再表示“只有一个迪士尼乐园”。

但是,沃尔特逐渐发现,迪士尼乐园对东海岸的人来说,显得有些遥远,如果在东海岸修建一座迪士尼乐园也会商机无限。当时沃伊迪公司已经发展得非常迅猛,经营水平显着提高,沃尔特认为此时的沃伊迪公司有能力修建一个全新的、绝不雷同的迪士尼乐园,于是,他内心产生了一个在东海岸建立第二个迪士尼乐园的想法。

沃尔特已经60多岁了,他的紧迫感也越来越强了,既然有了新想法,他就必须开始行动。沃尔特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新计划需要新目标,不能仅对迪士尼乐园进行简单扩建,但是接受新的挑战还需要新技术和想象力的支持。

1964-1965年,纽约将举办一次世界博览会,和以往的其他博览会类似,这次博览会主要是向世界展示主办城市值得骄傲的资本——参展方所取得的科学和社会进步。沃尔特觉得这正是一次好机会,要向东海岸的游客展示自己的新想法。于是,他召集策划人员,讲述了自己的计划。他要为那些大公司、大企业设计摊位,为他们提供服务,以此树立自己的品牌,然后让他们掏出资金投资迪士尼的技术。

福特汽车公司知道沃尔特的计划后,觉得非常好,还答应用福特的汽车载着参加展会的游客去到世博会中参观,这真是一个双赢的策略,不仅会使迪士尼公司省下一大笔费用,也能宣传福特汽车公司的产品。

沃尔特和工作人员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制作中,白天黑夜都在忙活。终于,他们制作出了一个林肯电子塑像。当世博会开幕时,他们负责的伊利诺伊州展览厅很快成了最受欢迎的地方之一。

“这是一个小世界”是整个博览会最为耀眼的参展项目。在工业展览区内,由沃尔特设计的奇异电器公司的“进步世界”和福特的“神奇大道”获得客流量第二名和第三名。

根据合同约定,奇异电器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要各付100万美元的费用给沃尔特,这笔钱算是设计费用。但展览结束后,沃尔特和两家公司经过协商,又将“这是一个小世界”、“神奇大道”和林肯塑像都移到了迪士尼乐园中,这样又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同时,两家公司也可以少付一部分钱给沃尔特。

世界博览会的作品为迪士尼乐园提供了新的展览品,提升了沃伊迪公司的声誉,提高了它的生产能力,同时也证明了在东海岸筹建这类娱乐设施的可能性。但沃尔特考虑的不仅仅是娱乐,他有一个更宏伟的目标。他要设计并建造一座城市,向人们展示如何在一个清洁、美丽、有激情的城市里生活。

沃尔特希望把第二个迪士尼乐园打造成“未来城市”,并认为在这个“未来城市”中,交通、教育、住宅、建筑、工作、娱乐、技术和文娱形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和现在已有的迪士尼乐园完全不同。

为了兴建新乐园,沃尔特派遣了一支选址团队,开始对美国各个州的地方进行调查。他认为选择的地址首先要面积足够大,要有足够的空间修建“未来城市”;其次是具备区位优势,交通便利;再次是价格低廉符合经济效益原则。

选址团队遵照这些原则选择了圣路易斯州、田纳西州、佛罗里达州三个地方。沃尔特将佛罗里达州定为首选之地,因为佛罗里达州气候温暖,鸟语花香,非常适合乐园常年开放。除此之外,这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没有客源不足之忧。

1963年,沃尔特下令再次到佛罗里达州调查,由于此地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并且全部经过奥兰多,于是,沃尔特认定奥兰多是最佳地点。

1963年11月,62岁的沃尔特又开始了一次具有决定性的旅程——飞往东部进行实地考察。当他飞过奥兰多,看到那里大片的沼泽和森林时欣喜不已,这种原始自然景观和迪士尼乐园的自然生态乐园主题相得益彰。另外,即将兴建的高速公路要经过奥兰多,交通将更加便利了,这对乐园的发展绝对是有好处的。沃尔特决定新址就选择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当然,这一切活动都是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进行的,知情的人很少。

后来,沃尔特又飞到新奥尔良。在前往旅馆的路上,他发现有许多人在商店的橱窗里看电视或听广播。到了旅馆他才知道,年轻的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沃尔特感到非常震惊,情绪迅速变得很低落,在返回加州途中,他极少说话,直到快到博班克时,沃尔特才说:“好了,就定在佛罗里达州中部。”

为了防止地产商哄抬价格,沃尔特派人以不同公司的名义到奥兰多去购买土地,并且用的都是化名。1965年7月,奥兰多《前哨报》的一个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沃尔特,当询问到是否有在佛罗里达买地的计划时,沃尔特只说了一句话:“我觉得我最好还是不说这件事。”

沃尔特欲盖弥彰的回答起到了反作用,贝尔瓦从加州返回奥兰多后,在《前哨报》头版发表了一篇文章,大标题就是:迪士尼公司是买地者!消息泄露出来,地价一下子从每英亩183美元猛涨到每英亩1000美元,沃尔特很吃惊。结果,为了买下仅剩的300英亩土地,迪士尼公司花费了之前成倍的价钱。当地居民得知沃尔特要在奥兰多建立第二个迪士尼乐园后,都兴奋至极,他们希望这个消息能够得到沃尔特的亲口证实。

1965年11月15日,迪士尼公司、佛罗里达州联手举办新闻发布会,佛罗里达州州长亲自主持,大批媒体纷纷前往报道。在会上,沃尔特将他心目中的“未来城市”第一次向媒体作了说明。之后,沃尔特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设计“未来城市”中。

“未来城市”的设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沃尔特在这个项目上花费了很多的心思。他要把每项科学进步的项目都体现在这个城市里。他向500家公司发去了问卷调查,又派人访问了一百多家工厂、研究中心和基金会。

他将佛罗里达州的这个计划命名为“迪士尼世界”。

岁月不饶人

1966年,沃尔特再次出现在电视上,人们看到的依旧是笑容可掬的沃尔特,但实际上,沃尔特已经老了很多,真是岁月不饶人,此时的他已经65岁了,再也没有过去那样旺盛的精力了。

几十年如一日地拼命工作,给沃尔特造成了巨大的体力透支,以至于走路时经常摇摇晃晃,左腿渐渐失去了知觉。他的伤口也越来越严重了。此外还出现了很多慢性疾病。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了,即使是一次小小的感冒也能将他击倒,有两次还差点得了肺炎,很多时候他都在和病魔作斗争。

此时的他更喜欢和家人在一起,这时他已经有7个外孙了,有一个是休伦的孩子,是在这一年的元月生下来的。沃尔特的两个女婿在公司做得都非常好,这让沃尔特感到非常欣慰。

莉莲一直希望沃尔特能有时间陪陪她,但她知道沃尔特工作繁忙,她非常理解他。而现在,沃尔特没事的时候,经常会和莉莲到他的乐园中去逛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