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动漫帝王:迪士尼成长日记
7908000000034

第34章 奋斗不息(3)

1967年春天,佛罗里达州立法会通过决议,允许迪士尼公司开工。这也就意味着沃尔特生前已经规划好的“未来城市”可以运作起来了。在后来的几年里,罗伊开始对佛罗里达州进行频繁访问,对工程进行周密的考察,他像对待财务工作一样谨慎地对待“未来城市”的建设。他比沃尔特在世时更加努力地工作,他要帮助沃尔特完成他在世时没有完成的愿望。而在后来迪士尼工作室制作的所有的作品中,罗伊都保留了沃尔特风格的幽默。

罗伊把“未来城市”这个项目命名为“沃尔特·迪士尼世界”。目的是要让全世界的人记住沃尔特·迪士尼这个名字,因为这是沃尔特·迪士尼的梦想。不像福特汽车公司,虽然大家都知道福特汽车,但并不一定知道那是亨利·福特开创的事业。

罗伊把沃尔特·迪士尼公司的财务管理得井井有条,这一点让公司的所有员工都感到惊讶和佩服。在处理一些重大问题上,他总是主动让步,虽然损失了一些眼前利益,却结交到了很多朋友,而且都是东部各个银行的高管。他的大度和让步,赢得了很好的效果,人们对他也总是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1967年10月,“沃尔特·迪士尼世界”终于正式开业了,此时78岁的罗伊才算是松了一口气。他已经完成了弟弟交给他的任务,觉得应该放松一下了,他准备和妻子艾迪娜到澳洲去旅行一次。

12月的一天,罗伊正准备带着孙子去迪士尼游玩,突然感觉不舒服,便让艾迪娜和小罗伊带着几个孩子去了。但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发现罗伊倒在床边的地上。第二天,罗伊因为脑出血而离开了人世。

多恩·泰特姆被选为董事会的新任董事长,卡得·沃克尔担任公司总裁。在沃尔特去世后的5年里,这两个人一直和罗伊密切地合作。沃尔特的女婿罗纳德·米勒当选为执行制片人,小罗伊担任副总经理。

罗伊总算是活着看到了沃尔特的大部分梦想变成了现实,“沃尔特·迪士尼世界”已建立;加州艺术学院也已成立;EPCOT,也就是沃尔特对“未来城市”的设想,也将在迪士尼乐园和“沃尔特·迪士尼世界”中得以实现。

谁来继承他的事业

1977年4月,由于创作上的意见分歧,小罗伊递交了辞职信,虽然他不参与工作室的日常管理工作,但仍保留在董事会的位置,仍然是公司的一个大股东。

1978年,泰特姆辞去了董事长的职位,跟罗伊一样保留了董事的位置,取代他的是卡得·沃克尔。接下来工作室里发生了两大势力的斗争,即卡得·沃克尔和罗纳德·米勒之间的斗争。

1983年,沃尔特的女婿米勒宣布在公司成立一个试金石电影院,想拍摄一些供成年人看的电影,并且在1984年3月9日首次推出了《美人鱼》,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米勒因此感到很开心。

1984年3月9日,这个以迪士尼名字命名的工作室自1923年开办以来第一次没有迪士尼的血亲担任领导,因为小罗伊正式宣布辞去董事长的职务。但他拥有1100万份的股份。在一年后,由于经营失误,工作室的总资产减少40%,从8000万美元降为5000万美元。工作室耗资拍摄的一些影片都亏了本,只有《美人鱼》例外。

小罗伊得知这一情况后,觉得自己不能再坐视不管了,他不能让迪士尼这个家族企业断送在他的手里,于是,他和律师斯坦利·戈尔德商量后,觉得要想让企业恢复到以前的发展状况,就必须撤换领导,否则他们只能看着迪士尼企业一步步走向破产的境地。于是,他决定要从米勒和当时的董事会手中夺回企业的控制权。但是,这个过程也是充满了艰难和曲折,米勒并不想交出权力,小罗伊不能眼看着他的父辈为之付出了一生心血的庞大事业毁于一旦,为了得到必要的帮助,他必须加强自己的实力。

戈尔德有一个好朋友叫弗兰克·韦尔斯,1982年,在戈尔德的劝说下,韦尔斯辞去了华纳公司副总经理的职位,来到迪士尼公司工作。他们三人组成了一个小组,共同采取措施挽救迪士尼工作室。

在韦尔斯的劝说下,小罗伊完成了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成功地劝说董事会同意迈克尔·艾斯纳担任工作室的负责人。1976年,派拉蒙电影公司的董事长巴里·迪勒曾任命艾斯纳担任公司的总经理,当时艾斯纳年仅32岁。巴里·迪勒和艾斯纳在1962年相识,很快就成为好朋友,当时他们受雇于伦纳德·戈登森,负责为美国广播公司制作电视节目,他们的才华、能力和人品都非常好。

当时的设计师迪勒和艾斯纳在派拉蒙公司拍了不少轰动一时的故事片,比如《周六晚上的狂热》、《印第安人》、《都市牛仔》、《星球旅行》、《亲爱的称呼》等。在此期间,派拉蒙公司的总收入从1973年的1亿美元增长为1984年的10亿美元以上。

1973年,由于派拉蒙的母公司海湾与西部电影公司的创办人兼董事长查尔斯·布鲁多恩去世了,所以马丁·S.戴维斯来接替此职位。因为戴维斯的到来,迪勒和艾斯纳之间发生了权力斗争,很多人都认为这是由戴维斯煽动的,意在削弱他们的势力。艾斯纳离开后开始寻找工作,罗纳德·米勒打算邀请艾斯纳加入迪士尼工作室,米勒认为迈克尔·艾斯纳拍摄的影片和电视节目跟经典的迪士尼作品最接近,并且可以获得巨额利润。艾斯纳答应与小罗伊进行商谈。

就在艾斯纳和小罗伊进行会谈时,索尔·斯坦伯格正在准备参与竞争。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的斯坦伯格是个很擅长算计的人,他看到迪士尼工作室的股票价格从1983年每股84美元跌至每股45美元,便想趁机把工作室收藏的影片、博班克工作室、游乐场这些独家资产给卖掉,这样他会得到大约每股100美元的报酬,这是相当于他投资额两倍多的巨额利润。

1984年4月,为了对付斯坦伯格,韦尔斯、戈尔德和小罗伊在董事会不知情的情况下,选中德雷克塞尔·伯纳姆·兰伯特洛杉矶分公司的负责人米尔肯。

对于雇佣米尔肯的建议,小罗伊最初并不同意。迪士尼工作室认为通过购买股票,是对付斯坦伯格或者其他人的最好办法,同时也能达到接管工作室的目的。但是工作室的合作银行对斯坦伯格的实力相当了解,并告知小罗伊这次搏斗不可能取胜。因此,小罗伊不得不让韦尔斯和戈尔德聘请米尔肯。

了解该情况后,华尔街套利商伊凡·博斯基也参与了这场战争,他的目的是在估计股票逐步升值的情况下控制一切,以此变成沃尔特·迪士尼工作室的第四大股东,他的目的不是要接管工作室,只是为了利益。情况真是越来越复杂了。

1984年6月,这场竞争突然结束了,在经过了艰苦的谈判之后,索尔·斯坦伯格将自己拥有的股票以3.25亿美元的价格全部卖出。虽然这个数字跟他原先预计的有差距,但他还是接受了。

斯坦伯格之所以答应,是因为小罗伊采用“买空卖空”的方法说服董事会分几次大量买进股票,使工作室负更多的债务,股票的价格因此不断下跌,最后斯坦伯格害怕他的投资会亏损,只得同意将股票卖出了。

小罗伊坚持认为工作室变得无力抵御别人的接管是因为沃克尔和米勒管理出现了问题,工作室必须做出一些改变。1984年6月的第三周,斯坦伯格退出。由于工作室负债累累,迪士尼公司的股票开始暴跌。对控制董事会的沃克尔和米勒进攻的时机到了,小罗伊要采取行动了。

由于股票的暴跌,莉莲要求董事会做出解释,她虽然反对小罗伊复职,但她更不喜欢女婿罗纳德·米勒。她也认识到正是因为米勒和沃克尔的管理不当才使得丈夫创立的工作室陷入困境,她同意小罗伊的意见,并且想尽办法支持他取代米勒。

1984年8月17日,罗纳德·米勒在董事会的强烈要求下辞职,由于股票的暴跌、家人的反对,米勒只好同意下台。小罗伊重新回到董事会,为了显示实力,他让斯坦利·戈尔德来接替米勒空出的位置。

从此,米勒退出了电影业,他和黛安妮把家搬到了加州北部去经营一个葡萄园,还买了一个农场牧羊。莉莲则住在霍姆比西尔斯山丘的住处过隐居生活。休伦在工作室参与管理工作,1993年2月,因患癌症并发症去世。

工作室最后又回到了迪士尼家族的手中,由小罗伊再次掌权。他冲破黑暗,把罗纳德·米勒赶下台。对于这样的报复行为,沃尔特应该能够理解和欣赏,因为他给后继的事业带来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