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杂文家牛撇捺调到一个新单位,去之前,没见过他的人猜测:杂文犀利,又是个官,他一定是紧蹙双眉、一脸沉重、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但他们见到的却是清秀俊逸、干练幽默、乐观豁达的牛先生。
人们就想,当官也可以不拿份儿吗?当官是应该有些“架子”的啊,没有哪个部门发过文件,可那好像是不成文的规定。但接触过牛撇捺的人,尤其是宁夏文艺界的人都觉得,牛撇捺善良宽怀,容易沟通,平易近人。石舒清发感叹说,老牛没有霸气,没有官气,难能可贵。牛撇捺长期致力于推动宁夏文艺事业的发展,他帮助过的作家、艺术家很多,他分管文联工作的时候,正是宁夏文学艺术事业长足发展的时候,他和老少作家艺术家都是铁哥儿们。牛撇捺明白,作家艺术家个性鲜明,给他们摆谱,白搭!他把自己看成普通的作者或读者,以文友的身份融入那个群体,体味文友的酸甜苦辣,作家艺术家常从他那里感受雪中送炭的温暖。当初有人窃想,牛撇捺是不是在做样子?可几十年世事沧桑,无论岁月的风雨如何剥蚀他和作家艺术家的感情,他不改初衷。现在人们深信,他是真诚的。不光是作家和艺术家,和牛撇捺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他的性格是典型的文人性格,向来不摆“官架子”。一两年没“架子”好办,几十年没“架子”很难。没“架子”不等于没原则,原则不能写在脸上,而是体现在办事的过程中。牛撇捺办事稳健大气,干脆利落。
回到大家常谈论的问题上来。有的人有了一官半职就不知道姓啥,生怕人家不知道他官居何职,找机会故意撩拨别人的敬畏感;有的人写了一些杂文,成天磨刀霍霍,好像这个世界一片黑暗,全是坏人,为了写出文章,常找风车打仗。牛撇捺从政,知道“架子”要么是自己摆出来的,要么是别人撑起来的,他把生命看成过程,料定再大的“架子”最终会垮,不是自己被“架子”压倒,就是别人把“架子”给拆了,在他那里,自然、真诚比“架子”重要得多;牛撇捺写杂文,在理性的基础上展示个性,虽然常怀恨铁不成钢的激愤,但看到问题后能深思熟虑,多有感而发,不无病呻吟,其心也诚,其情也真。
做人随和,从政勤勉,为文严谨,杂文自然流畅老辣。
2.20余年来,牛撇捺的杂文一直吸引着读者的眼球,他是一个多产的杂文家。牛撇捺写杂文,向来不在电脑前摆好要大写一番的姿势才开始运作。茶几当书桌,信封当稿纸,只要有了想法,随时记录,稍加整理,就是文章,他的心理流程和文字表述水平惊人的一致。当牛撇捺肩上行政工作的担子越来越重时,有人担心,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因为需要避讳,他的杂文的穿透力必将减弱。可作为编发过他文章的编辑,我不担心读者和朋友们关心的事会成为一个问题。我注意到两点:其一,毫无疑问,近年来牛撇捺发表的杂文始终保持着挥洒自如、辛辣犀利的风格。这几年他同时还发表了许多精美的随笔、散文和游记,甚至出版了过去写的诗。这些体裁的作品约占他近期文章的50%,在他的后几本文集中,随笔、诗歌收进去不少,随笔算不算杂文,学者们正在讨论,我们不能扯远。但用阅读杂文的审美期待去阅读这类文章,自然感受不到匕首的锋利。我自己就有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刚开始读他的随笔、散文时,完全用读杂文的标准衡量,觉得他的文章变化很大。但读多了,换一种期望,渐渐进入,觉得牛撇捺的散文质朴醇厚,耐人寻味,别有洞天。想一想,让一个人一辈子操作一种文体,实在是苛求。鲁迅先生的杂文令人感动,但如果大家期待他老人家全写杂文,那我们就看不到《阿Q正传》《野草》《中国小说史略》这样的风景了。其二,拓宽路子绝不是坏事,但要看作者是否因为各种因素干扰,有意规避杂文而另辟蹊径。如果有意收敛锋芒,那他的杂文的含金量就值得怀疑;如果在不断拓展创作领域的同时,注意保持杂文的老辣,说明他没有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有意韬光养晦,更没有偃旗息鼓。牛撇捺早就自勉要多一些钙质和血性,说明他自己对这个问题非常警觉。在解决如何摆脱世俗的观念和保持清洁的精神这个问题时,他一直在冷峻突破羁绊,在“尽一份知识分子的责任”,在“负一份‘食米禄者’的责任”,我们一如既往地被铮铮的铁骨和善意地劝谏所感动。还有,牛撇捺近年多用“米涂”“劳尔铸”等笔名发表杂文,读者并不知道老米、老劳就是老牛。他们只是纳闷,老米、老劳的文章和老牛的文章怎就写得一样好?
3.由操练一种文体到扩展表现领域。由一味抨击时弊到当褒则褒、当贬则贬,这是杂文家走向丰富的重要过程,“激浊”和“扬清”都是杂文家的责任。如果把牛撇捺的文章比作手术刀,那么,前五本杂文集是在激情的烈火中锻造之后多了一道程序,又在感情的清水中淬了火。《拟谏官文化》更集中体现了牛撇捺杂文的行文流畅、说理透彻、一石二鸟、结构巧妙、语言诙谐的风格和特点。智慧产生于忧患,读《拟谏官文化》,我们会在杂文家强烈的忧患意识冲击下,感悟杂文家的灵性和智慧。说白了,我们能好好过一过杂文瘾。
《拟谏官文化》中收录的杂文是从牛撇捺700多篇杂文随笔中精选出来的。《拟谏官文化》的装帧设计者看来是了解牛撇捺和他的杂文的。这本厚重的杂文选集的封面别具匠心,“谏官”两个字的一部分被切去,用“出血”的手法处理,不惜流血去劝谏,那是牛撇捺写杂文的勇气和胆识。另外,古色古香的几案上,呈现的是“牛撇捺杂文选集”,一看就明白,这是一桌精神盛宴。
200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