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7923300000028

第28章 阿蒙森(2)

北极航线上的船只航行于挪威、加拿大、格陵兰、冰岛等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都有爱斯基摩人。阿蒙。森就利用商船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停泊的时间,上岸打听爱斯基摩人的生活习惯、穿着特点等。如果在一个地区的港口停泊时间长一些,他就专门到爱斯基摩人生活的区域去考查,以便亲眼瞧一瞧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和穿载。

阿蒙森在北极航线的商船上一干就是几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他摸透了北极的特性,初步了解了北冰洋边缘的地理状况和气候特点,摸索了在严寒地区生存的经验,研究了进入北极后的联络方法,选定了进入北极区的较好的路线。在此期间,他继续研究地理学,试图深入掌握北极的地理属性。

当了几年海员后,阿蒙森离开了商船,回到国内。经过几个月的研究,他制定出一套北极探险的计划。这个计划的实施,需要一条能够经受冰块撞击的船只、一批有经验且愿意冒险的志愿者。父亲无力为阿蒙森提供经济援助。朋友们当中也没有这个能力。实干意识很强的阿蒙森决心通过自己挣钱实现北极探险计划。有了这个想法后,他把探险计划放置一旁、专门寻找能够挣大钱的工作去做。当时政府正在为到南极过冬的船只招聘海员,由于南极地区条件比北极还艰苦,而且去的时间特别长,所以没人愿意去。为此,政府不得不给去的人很高的报酬。阿蒙森知道后立即前去报名。测试结果表明,阿蒙森是到南极去的最佳人选之一。他被录用了,还当上了一艘探险船只的大副。

阿蒙森随南极探险船队从挪(nuó)威出发,穿过炎热的赤道,进入了比北极地区还冷的南极。这个把探险当作生活目标的年轻人,来南极地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多挣一些钱,而且还想广泛了解南极的地理和气候,准备在征服北极后,再来征服南极。他和探险队一起,在南极地区度过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天,收集了大量气象、地理、海洋资料。一年后,他随船队返回挪威。

阿蒙森的南极之行,获得了一笔钱,但是,这点钱与北极左探险所需经费比较,相差很远。怎么办?阿蒙森想到许多人还没有到南极地区去过,而且,南极地区也有贸易可做。于是,他借了一些钱,买了一条小船,开辟了通往南极地区的航线,试图通过跑船,赚取到亲级探险所需要的经费。不怕艰苦困难的阿蒙森,花了20个月的时间,终于找到了一条从大西洋穿过太平洋到达南极的航线。如果这条航线上的生意作成,为他赚取足够的北极探险经费是不成问题的。当时,各国都有人研究北极和南极。就在阿蒙森准备在他自己开辟的航线上大干的时候,传来英国人、美国人、丹麦人、加拿大人等,都在向北极去探险,可能早就有人已经登上极点了。想到这里,他毅然终止了自己的航行。准备想别的办法,筹(chóu)集到北极的经费。

为了争取第一个登上北极极点,阿蒙森不能再等了。在朋友的提醒下,他决定向政府申请资助。阿蒙森设计了一套完美的北极探险方案,通过朋友的帮助,他把这个方案递交给本国政府,希望获得批准和资助。

1909年4月6日,美国人皮亚里一行抵达北纬90度,登上了北极极点。消息传来,阿蒙森像遭到雷击一样难过。他梦寐以求的就是第一个登上北极。现在,有人已经捷足先登了,他的梦想也就破灭了。就在这时,政府批准了他的探险方案,并给予了经费支持。阿蒙森看着政府批文,无奈地叹了口气。

正当阿蒙森抱怨命运的不公平时,有朋友跑来告诉他,英国人斯科特率领的南极探险队已经出发了,他们目标就是要第一个到达南极极点。这个消息提醒了阿蒙森,南极极点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没有被人踏上的地点,为什么不和英国人比一下呢?这个念头一闪,阿蒙森就有了新的主意。他决定,把政府拨给的资助,用于南极探险。他说干就干,当即就开始研究赴南极的计划。当他的计划设计好之后,就对外界宣称,他要到北极去探险。

终极梦想

1910年8月9日,阿蒙森率领探险队乘上“前进号”探险船,离开挪威奥斯陆港口,从佛约尔德湾驶向斯卡格拉克海峡,然后进入北海,开始了他们的探险航程。

挪威人民站在岸上,带着期望热烈的欢送他们。出航之前,国王和王后也曾到船上进行过访问,给探险队很大鼓舞。南森博士也到码头送行,眼看着他那艘心爱无比的“前进号”船,缓缓的驶出码头,心中有一种难过和说不出来的滋味。他还能再见到他们和心爱的船吗?

阿蒙森公开宣布,他们是进行一次向北极进发的探险。路线是绕过南美洲,往北经过太平洋,穿过白令海峡,进入北冰洋,往北极的极点漂浮前进。

船上的人包括阿蒙森本人在内,只有四个人知道是往南极的极点探险。1910年9月9日,阿蒙森的船到达菲洲西北部葡属马德拉群岛时,他仍未向探险队员们说明他的意图,仍旧秘而不宣他改变探险地点的事。但当船一通过赤道,他向大家宣布了自己的真实意图,探险队的目的地是南极,而不是北极。南极的极点,迄今还没有人到过,而北极的极点,由于阿蒙森向挪威政府申请经费而耗掉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就在这个过程中,美国皮尔里首先到达了北极极点,如果仍去北极,那也算不了什么大成就,挪威祖国的声望也提高不了什么,因为,他们只不过是第二批到达那里的人。

阿蒙森坦率地向探险队员开诚布公后,请求他们帮助和谅解,并说,如果有人想退出,他就替他们出回国的旅费。

大家虽大为震惊,但竟然没有一个人离去。

阿蒙森往墨尔本发了电报,1910年10月12日,英国探险家斯科特收到挪威探险家阿蒙森的电文:“请允许我向您报告,我也要到南极去。”

追求首先到达南极极点的荣誉,却变成了一场令人不安而又戏剧性的竞赛。全世界都大为吃惊。

南森博士是挪威的受人尊敬的人,深感震惊之余,也有被阿蒙森蒙在鼓里的不平之感,多年来,他自己一直想组织一支南极探险队。此时,船借出去时,本以为是去北极,现在却忽然知道是去南极。南森教养极好,不抱怨受骗,只是说,如果阿蒙森预先告诉我们就好了,我还可以在许多方面帮助他的。

英国斯科特给南森写信,谈到了他的不快和痛心,不喜欢阿蒙森神秘地动身这件事。

其实,英国斯科特这个探险家的内心深处,隐藏着一种恐惧和不安。阿蒙森毕竟是第一个打通“西北航道”的有经验的探险家,竞赛遇到这样一个劲敌,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加以他的国家是一个老牌王国,阿蒙森的祖国挪威,却刚独立五年,万一斯科特输掉这场竞赛……,他简直心焦如焚起来。

阿蒙森探险队中,有一名队员叫约翰森,他就是和南森一同向北极极点冲刺的那个人。听到阿蒙森改变了计划的宣布后,认为,这不是光明正大的做法,为什么他这样想呢?因为他十分敬爱南森,认为对南森这位伟人秘而不告,简直是一种背叛行径,借了人家船,还欺瞒人家,真是没有道理。正是由于心中不满,使得他和阿蒙森在内心中产生了芥蒂芥蒂:梗塞的东西。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遇事争吵后,阿蒙森不让他随同向南极极点冲刺,使约翰森抱憾终生。

尽管如此,约翰森回国后,仍认为阿蒙森是位伟人,表现了他崇高的品质和教养。但终因寡欢酗(xù)酒,自尽而亡。约翰森触犯了阿蒙森的领导权,也许约翰森应个别阿蒙森谈计划中的不足,以及阿蒙森指挥上的失误。以免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分散领导权导致探险失败。但阿蒙森如能指出约翰森方式上的不良影响,并在其改正后,仍让这个极有才华的探险者,随他一同冲刺南极极点,岂不是更能体现出阿蒙森的水平和伟大的襟怀吗?可惜,历史没按照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的去发展。

关于阿蒙森神秘地半途宣告目的地的做法,受到的非议颇大。但他当时也许只能那样去做,也不敢冒险公开宣布计划,怕南森博士不借船,本来他应告诉南森博士才对。南森是个伟人,会借给他的,甚至也许和他一同去南极探险。而阿蒙森内心深处,是否有天无二日,双雄难并存的想法呢?南森博士的威望如日中天,要是到了南极极点,完成伟大业绩,皓月之旁,阿蒙森这颗星的光芒恐难让人注意了。

究竟是怎么想的,则只有阿蒙森自己知道了,任何人只能分析和揣测,却得不到证实。

或者阿蒙森想,别冒险逞(chěnɡ)匹夫之勇,像那个固执的小昆虫想从玻璃上钻过去那样。还是运用智慧和耐心,暂时用一下自己也不喜欢的方法,暂时走进一个让人非议的黑洞,只要能钻出来就行。这一切是手段方法,终极目的是南极极点。只要自己的动机和目的正大,就用不着灰心和难过;也用不着关心周围的人怎样非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