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灶蛣蟟是过去厨房里常见的一种红壳虫,形如蚱蜢而身拳翼短,后腿极长,能蹦得很远,行动快捷,转瞬即逝,可谓神出鬼没,南京人叫它“灶驹子”,安徽人叫“灶马”,意为灶王爷的坐骑,上天时乘的马。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续集》卷十《庖灶》说:“灶马状如促织,冗于灶侧,俗谓灶有马,足食之兆。”二十世纪中期人家烧煤炉,厨房长年温湿且多杂物,尚能见到灶驹子活动,因其是不缺饭吃的象征,所以大人是不准拍杀的,少年好奇,偷偷去打,但几乎没有打到的纪录;后在农村插队烧柴草,更是常见此虫。城市中自从改烧煤气、液化气或天然气,厨房中清清爽爽,这种昆虫已经绝迹。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以为灶马即是蟑螂,应该是弄错了。
祭灶的目的,古代有种种说法,《史记·孝武本纪》记载,汉武帝好鬼神之事,有个李少君投其所好,献祠灶、谷道、却老之方,说:“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安期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于是。天子始亲祠灶,而遣方士入海求蓬莱安期生之属。”李少君说得神乎其神,汉武帝信以为真,亲自祭祀炼丹砂的仙灶。后来李少君病死,汉武帝仍执迷不悟,还认为他是羽化登仙了。
北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卷一百八十六引《淮南万毕术》:“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艺文类聚》卷八十引《抱朴子内篇》:“灶之神,每月晦日,辄上天言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一日也。”李少君说祭灶可以长寿,这里说灶神上天告状,可以减人的寿命,可谓异曲同工,都是要引起人们的敬畏。灶神似乎成了玉皇大帝派驻人间的监察御史,并兼任各家各户的家神。这一说法,一直沿续到现代,人们祭灶仍是希望灶王爷不要到玉皇大帝那里去说三道四,给家人带来无妄之灾。
祭灶后来发展为送灶和接灶两项活动。接灶,也称迎新灶,一般是除夕夜或初一晨,在厨房里贴上新的灶神像,在像前焚香、燃烛,有的地方还要烧纸钱,放鞭炮。灶神“上天述职”期间,则由玉皇大帝亲莅人间视察;通常在接灶的同时,也要送玉皇升天,一举而两便。
除夕,又称“除夜”,本意是旧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后也泛指旧年的最后一天;因时在腊月三十日,俗呼“三十晚上”,当腊月只有二十九天时,则说明“有九有十”,即以腊月二十九为“大年三十”;因为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也称“大年夜”或“大年三十”。
“除夕”一词,最先见于《风俗通义》卷八,“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以腊日的前夜为除夕。《后汉书·礼仪志》也有“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驱疫”的记载。这都说明当时除夕的重要节俗活动内容是驱疫。这一风俗的产生,可以上溯到周代。高诱注《吕氏春秋·季冬纪》“命有司大傩,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说:“今人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除是也。”除夕的“除”,应该就是由这“逐除”而来。后世因除夕驱疫内容淡化,遂误以为是“月穷岁尽之日”,“旧岁将尽,至此而除”的意思。
汉魏以降,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岁时风俗中世俗生活的内容渐渐增加,晋代除夕活动的中心已是辞旧迎新。晋周处《风土记》说:“蜀之风俗,晚岁相与馈问,谓之馈岁;酒食相邀,谓之别岁;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除夜祭先竣事,长幼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荆楚岁时记》中说到“相聚酣饮,请为送岁”。家人团聚守岁成为定例,且以为子女守岁能为父母延年益寿,有“守冬爷命长,守岁娘命长”的俗语流传。此后除夕节俗活动逐渐丰富,新年节俗也不断拓展,将时段相近的一系列民俗内容融汇进来,其中较重要的,是正月初二或初五的“接财神”和初七的“人日”。
接财神,也称“迎财神”、“祭财神”。与灶神相比,财神要算是后生小辈了。财神这一角色,很可能直到宋代才出现。据说宋徽宗时奸相蔡京当政,不顾国家实际经济能力,倡导“丰亨豫大”的奢侈法,大兴土木,狂耗国币,好像只要敢于促进消费,钱财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面对一片虚假繁荣,当时百姓不知内情,以为他是“富神”、“财神”降生人间。“丰亨豫大”语出《周易》的《丰第五十五》和《豫第十六》,意思是帝王只要顺应时势去做事,就会得到臣民的拥护,无事不利,成就很大,即有可忧虑的地方也不要担心,遂常被好大喜功的人用做奢侈挥霍的借口。然而不过二十馀年,北宋已经亡国;蔡京死于流放途中,落得千古骂名。后人不愿再提蔡京的名字,于是顺着宋王朝的国姓赵,找到了晋干宝《搜神记》中的赵公明,作为财神。
赵公明的传说虽然起源较早,但其身份原不是财神。《搜神记》中的赵公明,是上帝派遣率鬼到下界索取人命的恶神;梁陶宏景《真诰·协昌期》中的赵公明,是“土下冢中直气五方诸神”之一,也是鬼魅世界的官员。明王鏊在《姑苏志》中,又说他姓赵,名朗,字公明,还是《三国演义》中赵子龙的从兄弟。同样产生于明代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介绍这位“赵元帅”是终南山人,秦代避世山中,精修得道,被玉皇大帝召为“神霄副帅”;汉代张天师修炼仙丹时,被派为守护神,升为“正一玄坛元帅”。这也就是后世称他“赵公元帅”或“赵玄坛”的由来。他的种种职能中,有“讼冤伸抑,公能使之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算是与财神爷搭上了边。
赵公明的财神形象,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出版的《封神演义》中完成的。该书第四十六回中写到闻太师与姜子牙对峙,眼看落了下风,“忽然想起峨眉山罗浮洞赵公明”,于是亲去请其助阵。此后两回,写赵公明与姜子牙斗法不胜,终至身死。第九十九回中姜子牙封神,赵公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率部下四位正神:“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其职司是“迎祥纳福,追捕逃亡”。招宝、纳珍、招财、利市,都是与发财有关的吉语,后人遂将这四人与赵公明并称为“五路财神”,以尽收东西南北中五路之财运。
关于五路财神的说法,非此一端。后世又有文、武、义、富、偏五路财神,即以赵公明为武财神,另以商纣王时的忠臣比干为文财神,以三国时的名将关羽为义财神,以明初富可敌国的沈万三为富财神,以最早到东南亚经商的华侨苏福禄为偏财神。此外,吴越争霸时的越国谋士范蠡,灭吴后浪迹五湖,自称陶朱公,亦有文财神之名。扬州人则将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和汉代的吴王刘濞也奉为财神。另有元末御寇而死的何五路,俗称“五路神”,也被误作“五路财神”祭祀,或称“路头神”,意谓出门五路,路路皆可得财。总以人心爱财,对于财神爷自是多多益善,宁可错拜,不可漏拜。
由此可以看出,民间接财神的风俗,实际上是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商品生产和贸易发达、拜金思想渐盛的反映。清代以来,祭拜财神已成为新年风俗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接财神的日子各地不一,清代似以正月初二为多,而当代则以正月初五接财神最为流行。也有人为了抢先接到财神,在正月初四就“抢路头”。大约因为正月初五家家户户争接财神,惟恐财神爷难以兼顾,有人遂另辟蹊径,在三月十五所谓“玄坛神诞”,为财神爷过生日,也有以七月二十二为财神生日的,但其影响都不及正月初五接财神。有趣的是,人们对灶神以至玉皇都是有接有送的,惟独财神只有接期没有送期,巴不得财神爷在自家中安营扎寨,永世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