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再苦也要想着阳光的事儿
7948000000028

第28章 自救者天救,自助者天助(1)

勤奋是催化事业花朵的甘露;勤奋是实现人生目标的直接功臣;勤奋是理想通向现实的桥梁。在艰难的事业征途中,我们都应当善于利用勤奋,做自己最好的救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你的明天一定要靠自己去争取、去打拼。

兄弟,你走错方向了

——【努力的方向一定要正确】

很多时候我们毫无方向,转来转去,时间过去了却还在原地打转。这也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我们以后选择方向,一定要锁定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同时放弃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始终保持一个大方向,才不至于迷茫而达不到目标。

我回家吃午饭时,妈妈坐在沙发上不停地换电视台,我问她:“看了什么好电视呢?”她摇摇头说:“一上午都在换台,从地方到省台,从省台到央视,换来换去,三个小时过去了,还没决定要看哪个比较好。”“三个小时,这么长时间,你一直对着电视,怎么能说什么也没看呢?”妈妈回答:“光顾选台了呀,没有看一个完整的节目。”

老公周末也不出去走,坐在电脑前就是大半天,我问他:“大半天,你都干了些什么呢?”他回答:“什么都没干。看看淘宝,逛逛QQ空间,看看新闻,逛来逛去就半天过去了。”

同事下班时感慨:“唉,今天什么工作都没干,就要下班了。真烦!”我诧异地问:“我也没看到你玩呀,怎么说什么都没干呢?”“我都在瞎忙,一点儿成绩都没做出来。”

其实你仔细想想,也许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想干的事情太多,总感觉没时间。这里我想问大家一句:我们的时间去哪儿了?

很多时候我们毫无方向,转来转去,时间过去了却还在原地打转。这也是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的,我们总是害怕选择错误的方向,导致自己后悔。如果你实在没办法决定怎样度过这段时间,那么你可以好好读读下面的故事。

一位小女孩随父母一起旅游时看到墙壁上有一些奇怪的网。

“这网并不是每张都一样,有的网格小,有的网格大。”小女孩惊叫起来。

老渔民走过来笑着逗她:“那你觉得是小网格网的鱼多,还是大网格网的鱼多呢?”

聪明的小女孩马上回答:“肯定是网格密的网鱼更多啦!你想呀,网的空隙这么小,连小鱼都跑不掉,大鱼就更跑不掉啦。”

“孩子,你错了,网格密的网只能在浅海边拖小鱼虾,真正捕大鱼的是这些网格大的网呀!如果用密网捕大鱼,网内早被小鱼小虾占满,大鱼就没有‘容身之地’;而网眼大的网,不仅会漏掉虾蟹,那些太小的鱼也会漏掉,最后,留下来的都是大家伙。”

听了老渔民的话,小女孩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如此,生活中我们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抓住,选这个又怕漏了那个,选那个又怕漏了这个。到头来时间都用来选择,都用来做琐碎的事情了,我们就没办法捕到最想要的那条大鱼了。这都是我们的网眼太小,不愿意舍弃小鱼小虾所致呀!

所以,我们以后选择方向,一定要锁定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同时放弃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始终保持一个大方向,才不至于迷茫而达不到目标。

我每天只求吃饱睡好

——【有追求才有进步】

他们从前那几年的追求,使得他们现在的前途比其他同学光明了无数倍。

好的习惯可以令我们循序渐进,奋勇向前,直抵理想的彼岸。坏的习惯则会彻底摧毁一个人,吞噬人的决心,消磨人的意志,让人时刻在动摇中、恍惚中混时度时,最终只能两手空空。

给自己定计划的时候,千万不能太死,不能将一个圆画完,得留一些空隙。不论何时,都不能自满,适时打破一些旧习,思考一些更有效率、更便捷的方式,就在我们效率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许人生的奇迹也在慢慢孕育。

有一位远方的朋友要来探望海明威,他们说好由海明威去车站迎接。朋友到了车站,海明威却没有出现,朋友只好等他。半小时过了,海明威还不见人影。他干什么去了呢?

此时的海明威正在创作小说《老人与海》,他从早上六点就开始写了,但是其中有一句话他怎么修改都觉得不好。他赤脚站在书桌前,面对窗外的一片大海,时而抬起左手理理头发,时而抬起右手转动铅笔,时而向身后扔出一团纸。

一个小时过去了,朋友都等得着急了。可是海明威还是没想出更好的话,他在屋子里转来转去,心里一直想着一个问题:“这句话怎么表达才是最好的呢?”突然,眼前一亮,他高兴得快要发疯了,赶紧写下了这句话。当他再兴奋地看海面时,突然想到了要去车站接朋友,他看了一下表,约定的时间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尽管外面下起了雨,他还是顾不上穿鞋,也顾不上拿雨具,就冲进了雨里。海明威一口气跑到车站。当他出现在朋友面前时,朋友惊呆了。海明威全身湿透,气喘吁吁地说:“我的朋友,我差点因为一行字而失去一个朋友。”

当海明威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朋友时,朋友也被他的专注精神打动了,拿起他刚刚涂改过的稿子,看到了那句海明威想了一早上并为此而把他晾在车站两小时的句子:“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成功了,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当记者采访他写作如此成功的秘诀时,海明威是这样说的:“为了能让自己不贪图安逸,不打瞌睡,能够很精神地写出更多的文字、写好更多作品,我总是站着写作的。”

我读书的时候一直在想,要是能够让我做别的事情,只要不读书,我就会很乐意去做。读书太辛苦了,太没自由了,太枯燥无味了,也许很多走过学生时代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可是,只要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有那么几个人,他们不但会按老师的要求完成所有的学习作业,还会自发做更多的习题、读更多的书、学更多的知识。他们的力量从哪儿来呀?来自他们对现状的不满、对未来的追求。有追求就会有动力,追求的结果当然是不断进步。

提起读书,我还真有些恨自己,恨自己太懒,错过了人生最好的学习时光。那时候,我总是以为吃饱睡好就是莫大的幸福。而我也经常听同学说,我们班上的谁还在挑灯夜战,谁在路灯下读书,谁为了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居然理了个光头……后来,他们上名牌大学了,现在做着轻松的工作,拿着不菲的工资。于是我明白了,他们从前那几年的追求,使得他们现在的前途比其他同学光明了无数倍。

一群人在一起玩赛车,大家都是第一次玩,除了兴奋,还有一丝害怕。玩赛车就是玩速度。胆大的,几圈过后,就“飞”起来了;胆小的,任别人一再超过他,他也不紧不慢。回来的路上,大家还在谈论着赛车。有一位说:“啊,今天终于有了风驰电掣的感觉。”有一位说:“我怎么老觉得不够快。”众人一听都笑了。原来,“不够快”的是一行人中速度最快的那位,而有了“风驰电掣的感觉”的,恰是其中最慢的那一位。乍一听觉得搞笑,细细一想却对极了。感觉“不够快”,才会越开越快;感觉到“风驰电掣”了,当然不会再加速了。

猪满足于吃饱了睡、睡饱了吃,所以它走不出被宰的命运;牛满足于辛苦劳作后那一把青草,所以它走不出一辈子劳苦的命运;人若满足于现状,他只会停留在那里,不能取得任何的进步。重复再重复、循环再循环之后,我们的行为动作会成为习惯。好的习惯可以令我们循序渐进,奋勇向前,直抵理想的彼岸。坏的习惯则会彻底摧毁一个人,吞噬人的决心,消磨人的意志,让人时刻在动摇中、恍惚中混时度时,最终只能两手空空。

不论什么原因,我们都会在生活中、工作中,随着成长的脚步留下这样或那样的习惯。不论你现在的境况是好是坏,你对自己将来的看法是好是坏,我们都有必要究其根源,反省其本身。只有从此刻起,保留其好的习惯,挑出影响你一生的坏习惯,用挑剔的、不满的眼光审视自己,不断地淘汰那些不好的,留下最好的习惯。如此不断反省、不断改变、不断强化自己的习惯,我们才能在不断的自我挑战中得到飞跃的成长。

很多人误以为好习惯保持就好了,可我还有另一种理解。好了还有更好,强了还有更强。如果想要成长得快,那么对于好的习惯,我们也是不破不立。例如,喜欢阅读是一种好习惯,可拿起书就囫囵吞枣地从头读到尾,这只比那些没读过书的人好上一点点。如果能够记一些笔记,效果会不一样;如果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效果又会不一样;如果可以有选择地挑选书本来看,可以学以致用,效果又会截然不同。

给自己定计划的时候,千万不能太死,不能将一个圆画完,得留一些空隙。不论何时,都不能自满,适时地打破一些旧习,思考一些更有效率、更便捷的方式,就在我们效率不断提升的同时,也许人生的奇迹也在慢慢孕育。只要你坚持下来,那么你的存在便会随着你价值的倍增变得越来越有意义。

去伪存真,优胜劣汰,不破不立。人的潜力是无限的,生活中,只要不满足,就可以取得进步。

我不会,干不了这个工作

——【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无论你想做成什么事,你都必须先努力准备,当机会来临,你才能抓住。如若不是,即使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也只能空叹,心有余而力不足。

就算你不知道明天要做什么,至少你可以做好手头上的事情,练好自己的身手。明天机会来的时候,你积累够了,才能爆发,才能一鸣惊人。

毕业后大家一起走入社会,不到两年就会分出高低,有的已经升迁,有的还在四处跳槽游荡。而无任何背景的小柔,两年的光景已经从总经理秘书升职成了总经理助理。

在大学里小柔的英语就学得不错,毕业后凭借着自己的语言优势进入了一家外贸公司当秘书。她进入公司后也像其他秘书一样,认认真真完成自己的分内工作。但是闲暇老板不在办公室的时候,其他秘书就开始打私人电话,做自己的私活,甚至看报、看闲书。而小柔这个时候会认真思考自己工作中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可以做得更好。这样,小柔的秘书工作做得越来越好,还结交了不少朋友。

对于一些突发的事件,小柔由于平时想得多,也会比别的秘书多一个心眼、多一个准备。一次,小柔陪总经理去见一位重要客户,准备签一个重要的合同。下车时,下起了小雨,小柔故意放慢脚步,询问司机车上是不是有雨伞。司机回答没有后,小柔掏钱请司机到商场里买了一把尺寸大的名牌雨伞。

当总经理与客户签完合同,外面已经是瓢泼大雨,小柔赶紧走两步,从司机手里接过雨伞,递给总经理。总经理很有风度地撑开雨伞,护送着客户上了车。送走客户后,总经理自然对小柔刮目相看。

两年后,总经理助理跳槽了,早就对小柔工作十分满意的总经理,立刻提拔小柔做了经理助理。

小柔准备得比别的秘书多一些,所以她顺理成章抓住了升迁的机会。而如果大家都在准备,谁会得胜呢?当然是准备得更多、准备得更充分的那位。

小华在合资公司做白领,他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于是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小华的同事小王,也有同样的想法,但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他们的同事小张又是不一样的做法。小张详细了解了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分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小张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已。

我做第一份工作的时候,因为那时只是高中毕业,在安排工作时,人事部问:“会电脑的可以做办公文员,会英文的会可以跟单,你会什么?”我当时有些窘,因为我这也不会、那也不会。我只摇摇头,后来得到一份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工作。从那时起,我白天上班,晚上开始努力准备。

每天只要下班,我便迅速吃饭,饭毕赶往夜校读书,用心学电脑,跟着外教学英语。电脑还好说,可英语对我而言,难度就大了。看着那些英文字母,我只能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念,很痛苦。可我深知英语的重要性,而可支配时间又十分零碎,只能坚持自学。对此,我很有感触,在这机会频生、奇迹迭出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节奏是一天快过一天,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也是一天少过一天。学习往往被这些堂而皇之的“借口”给拒绝了。许多人学了一些日子,见不到效果,便自认不是块材料而放弃了。

其实我们学习任何一种新事物的过程中,绝不会“稳定进步”。我们不可能一直都在进步,我们学习,通常都随感情而起伏,或是兴致所至而开始,或是突如其来的中止。我们的学习会有一段时间停滞不动,甚至向后倒退,把先前所学的东西都遗忘了。这段停滞和倒退的时期在心理学上称为“学习停滞期”。这段时间,无论再怎么努力,还是不能有所突破。意志不坚定的人便因此绝望地放弃先前所学的一切。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会忽然转机,开始突飞猛进。这种现象可说是突如其来,纵使是当事人也会感到莫名其妙。他们又发现自己可以得心应手,而且充满信心。

坚持学习一年后,我离开原来的公司,自信地踏入了大公司的办公室。同时我又开始自考大学文凭,工作从未间断,只不过别人把休息时间用来吃喝玩乐的时候,我用来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做准备。随着职位的不断攀升,工薪也水涨船高,曾经的同伴纷纷惊讶不已。可我心里明白,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

不论你想做成什么事,你都必须先努力准备,当机会来临,你才能抓住。如若不是,即使机会摆在你面前,你也只能空叹,心有余而力不足。

2006年以前,郭德纲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相声演员,后来一夜之间,他就成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在相声界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

郭德纲是成名了,同时绯闻也多起来,不少人说他是“炒作”出来的。当记者也对他提出这个质疑时,他显得非常心平气和。他告诉记者,大家的确是一夜之间知道了他的名字,然而在这一夜之前他自己默默准备了十几年,可是却没有人关心。为了让大家更明白他想要说的内容,郭德纲打了一个比方,他说:“我经过十年磨炼,温度已经从0度升到999度了,再加上媒体的最后一把火,所以温度一下子就达到1000度。可是,如果没有前十年的努力和付出,没有前面的999度的积累,媒体能把我从0度瞬间炒到1000度吗?”

是的,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我们很羡慕他人突然之间就成功了,为什么自己却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呢?可是我们却不知道他们背后默默付出了多少年的汗水。成功到底是什么呢?成功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实力积累,加上百分之一的机遇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