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理人必备会计与财税知识
7997900000006

第6章 会计学的基础知识(3)

固定资产930000实收资本1030000

资产合计1630000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计1630000

类型Ⅱ: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同时涉及权益和资产,使企业权益和资产同时减少。

〔例3〕接前例,华翔公司在2003年1月6日以银行存款归还到期的银行借款200000元,这就使公司短期借款减少200000元,同时使公司的银行存款减少200000元,因此权益和资产同时减少相等金额,会计等式保持平衡。该项经济业务后的资产负债表如表2-5所示。

表2-5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华翔公司2003年1月6日计量单位:元

项目金额项目金额

现金10000短期借款280000

银行存款112000应付账款120000

原材料272000

应收账款106000

固定资产930000实收资本1030000

资产合计1430000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计1430000

类型Ⅲ: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只涉及资产一方,使企业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同时减少。

〔例4〕接前例,华翔公司在2003年1月9日从银行存款账户中提取现金5000元,这就使企业现金资产增加5000元,同时使企业银行存款资产减少5000元,企业资产总量不变,会计等式保持平衡。该项经济业务后的资产负债表如表2-6所示。

表2-6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华翔公司2003年1月9日计量单位:元

项目金额项目金额

现金15000短期借款280000

银行存款107000应付账款120000

原材料272000

应收账款106000

固定资产930000实收资本1030000

资产合计1430000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计1430000

类型Ⅳ: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只涉及权益一方,使企业一项权益减少,而另一项权益同时增加。

〔例5〕接前例,华翔公司2003年1月14日向银行借入短期借款20000元,直接用于偿还企业所欠部分赊购商品货款,这就使企业应付账款减少20000元,同时使企业短期借款增加20000元,企业权益总量不变,会计等式保持平衡。该项经济业务后的资产负债表如表2-7所示。

表2-7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华翔公司2003年1月14日计量单位:元

项目金额项目金额

现金15000短期借款300000

银行存款107000应付账款100000

原材料272000

应收账款106000

固定资产930000实收资本1030000

资产合计1430000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合计1430000

以上四种经济业务类型是按“资产=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进行的分类。

如果我们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进行分类组合,涉及资产和权益的经济业务可以分为9种形式,任何一种形式的经济业务都不会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9种形式的经济业务概括如下:

一项资产增加,一项负债增加;

一项资产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一项资产减少,一项负债减少;

一项资产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一项负债增加,另一项负债减少;

一项负债增加,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一项负债减少,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

一项所有者权益增加,另一项所有者权益减少。

企业资金的运动过程,是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化的过程,也是企业取得收入、发生费用和获取利润的过程。收入、费用和利润三个要素的数量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

由于收入、费用、利润三者反映的是资金运动的动态状况,因此,这一等式也称为动态会计等式。

第5(节)理解会计的游戏规则——会计假设与核算原则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所谓游戏的规则,我们在这里指的是会计这项工作的本质和一些基本原则,会计工作也是人们为了使经济活动更加规范、公平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体现。既然有规则,那么要想做好会计工作,我们就不能不对此有所了解。了解会计工作的游戏规则我们应当从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会计核算的原则入手。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所处的变化不定的环境所作出的合理的判断,是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核算和监督工作的范围。会计主体这一前提,界定了会计核算与监督工作的空间范围,明确了会计工作人员的立场。这一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一方面,它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另一方面,它将该主体与其他主体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不是同一概念。一般说来,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却未必是法律主体。也就是说,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例如,独资及合伙企业所拥有的财产和债务,在法律上均视为所有者个人财产的延伸部分,其经营活动视为所有者的个人行为,也就是说,企业的利益与行为和个人的利益与行为是一致的,因而在法律上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但是,独资企业及合伙企业都是经济实体,在会计处理上都应作为会计主体,将其财务活动与所有者个人的财务活动区分开来。

2.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下去。也就是说,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或清算,其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运营,所负担的债务将正常偿还。这一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可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从而为解决很多的资产计价与收益确认问题提供了基础。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原则与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基础上的。

3.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经营活动人为地分割为若干个相等的时间间隔,从而为及时地反映主体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提供基础。会计分期这一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它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权责发生制、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配比原则、及时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及谨慎性原则等奠定了理论与实务的基础。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会计期间,也是企业及有关部门及时获得会计信息,充分发挥会计的反映和监督职能的需要。

从理论上讲,将会计年度的起始点定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淡季比较合适,因为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淡季,业务量相对较少,便于企业会计人员对会计要素和本年度盈亏进行计量。西方国家的许多企业正是将企业的会计年度起始日定在企业经营活动的淡季。但是这一作法也有其局限性,主要是淡季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财务状况缺乏代表性。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4.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这一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确认了以货币为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以后,它就和其他三项基本前提一起,为各项会计原则的确立奠定的基础。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货币计量是以货币价值不变、币值稳定为前提的。对于会计核算如何反映币值变动的影响,则应由通货膨胀会计加以解决。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境外企业向国内有关部门编报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上述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而货币计量则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不会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没有货币计量,也就不会有现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则,它体现着社会化大生产对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反映着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会计核算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类: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包括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和明晰性原则;体现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要求的一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体现会计修订性惯例要求的一般原则包括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1.体现总体性要求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

客观性原则是对会计核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作为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它必须为企业的内部管理者、企业外部的相关利益关系人及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提供会计信息,作为其进行决策的依据。如果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客观的反映企业的实际经济情况,则有关方面不仅不能了解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甚至会依据这些非客观性的会计信息作出错误的决策。

客观性原则体现在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会计确认时,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作为依据;会计计量时,同样必须以真实的、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作为计量对象;会计报告必须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得弄虚作假。

具体来说,客观性原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真实性和可靠性。

真实性是指,企业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当真实地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每一项会计记录都应当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据实记录。在会计核算中,应当保证账证、账账、账表和账实之间相互一致。

可靠性是指,会计核算工作中,对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不受主观意志的左右。

(2)可比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应当符合有关法规和制度的规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相互可比。这一原则有利提高会计核算资料的有用性。

从实际的经济活动过程来看,一方面,企业的外部利益关系人需要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但是,这些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仅要求了解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而且要求了解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同时,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不仅需要比较企业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还需要比较本企业同其他企业之间的财务信息资料;另一方面,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者,需要借助于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作为宏观经济决策的依据。这客观上要求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相互可比,便于分析、汇总,以满足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需要。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必须遵循可比性原则。也就是说,对于同一企业在不同地点发生的相同类型的经济业务,应采用一致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对于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类型的经济业务,也应当尽可能地采用一致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

可比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程序或方法时,应选择国家有关法规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处理程序或方法。这里必须明确的是,可比性原则是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的。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企业会计的目标,可比性原则应当服务于这一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时,应着眼于客观性原则的实现,不能为了一味追求可比性而导致客观性原则的丧失。

(3)一贯性原则。

一贯性原则是指企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应当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变更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

在这里首先必须对可比性原则与一贯性原则作出正确的理解。可比性原则主要要求不同企业尽可能采用统一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以便会计信息的相互可比,强调的是一种横向的会计信息比较;一贯性原则要求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强调的是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从总的方面来说,可比性原则与一贯性原则都是属于可比性的范畴。

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某些相同的业务往往存在着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比如说,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一次加权平均法、计划成本法等多种可选择的处理方法;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等可选择的方法。对于这些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加以选择应用。但是,为了保证企业不同会计期间的会计信息资料相互可比,便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企业必须选用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并前后各期保持一致,同时,企业对于会计报表的指标口径、核算内容及编制规则,也应当前后各期保持一致。

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保持前后各期的对比关系,对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某些企业或个人通过会计处理程序或方法的变更,人为地操纵企业的资产、成本和利润等指标,在会计核算上弄虚作假,粉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一贯性原则的要求,可以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

与上述的可比性原则一样,一贯性原则同样以客观性原则为基础。也就是说,一贯性原则并不要求单纯的一贯性,实施这一原则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会计目标。如果企业所采用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已不符合客观性原则的要求,企业就应当对所采用的程序和方法作出适当的变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当企业的经营情况、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时,或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发生重大变动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同时,企业应当将变动的情况、原因及对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影响以适当的方式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揭示。

2.体现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