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识人用人管人
8010100000031

第31章 树立权威:黑脸白脸一起唱(3)

甘地是20世纪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最有权威的领导者,印度国民大会党的主要领导人,人称"圣雄"。甘地不仅是出色的领袖,也是杰出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主张对整个印度半岛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甘地的思想很特别,他的政治观念是建立在印度传统宗教思想基础之上的。英雄式的忍耐性,使甘地的"非暴力运动精神"注入到了每一个印度人的灵魂之中,从而使得英国殖民当局武力式的压迫在非暴力运动精神面前束手无策。甘地是一个纯粹的精神运动领袖,无限的宽容和无限的忍耐,始终贯穿在他发动的革命运动之中。在甘地的领导工作中,找不出任何一点以权谋私的痕迹。他总是以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来对待工作,并希望借此号召信徒、感服敌人。甘地的心灵永远是仁慈、虔诚的,甘地的胸怀永远是宽容、博大的,即使面对敌人也是如此。在此略举一两件小事。

1907年,甘地因为所采取的非暴力抵抗运动遭到部分激进分子的抵制,同时,英国当局又用尽全部手段迫使他屈服。有一天,甘地在大街上被一群暴徒无情地攻击和毒打,这群人打到以为他断气了才离开。以后,甘地又被捕人狱、判刑后做了苦役。在那非常时期里,甘地仍然以他那无比的度量、最大的包容宽恕暂时的、永久的政敌,他继续为鞭打他的人奋斗,继续走自己既定的道路。甘地曾经和泰戈尔在观念上产生了矛盾,两个人之间的友谊出现了微小的裂痕,可是甘地不想做任何文字、口头上的理论和辩解。当有人在他面前攻击泰戈尔时,甘地就想办法阻止他们说下去,并毫不客气地命令他们不要散布流言,破坏他和泰戈尔之间的交情,另外,他还发表声明,表示自己应该感谢泰戈尔。甘地就是依靠宽容赢得了他的人民乃至敌人的信任和拥戴的。

杨继盛有一次在写给儿子的书信中说:"宁可我让人,不要使人让我;宁可我容人,不要使人容我;宁可我吃亏,不要使人吃亏;宁可我受气,不可使人受气。别人有恩于我,我终生不忘;别人有怨于我,我及时丢掉。看到别人的好处,就称赞不已;听到别人的缺点,就守口如瓶。有人向你说某人对你要感恩报答,就说他有恩于我,我无恩于他,这样就使感恩的人感受更深。有人对你说某人恼恨毁谤你,就说他平时与我最要好,怎么会有恼恨毁谤我的道理,这样就使恼恨毁谤的人听后怨恨自然化解。"

杨继盛这段话堪称是做领导的铁定原则,如果每一位领导都做到这一步,天下怎么不美好?人类怎么不和平共处?

黄石公说:"不抛弃小怨,就会产生大怨。"又说:"怀念旧恶而排斥新功的人没有好结果。"成就大事的人,具有宽恕的美德与雅量。只要对方有才能、无论他是仇人与否也要任用;只要对方有功德,无论他怨恨与否也要奖赏。

刘邦初定天下,大封功臣许多人,余者日夜争功不休。有些将官还三五成群在一起窃窃私议。一天,刘邦问道:"诸将所议何事?"张良说:"他们正在策划谋反。"刘邦大惊,忙问怎么回事,张良回答道:"陛下起自布衣,与此辈同取天下,现今陛下贵为天子,所封皆昔日故旧、亲信,所诛皆平生结怨之人。此辈恐不仅不能受封,反因往时过错而被杀,所以才聚众谋反。"刘邦转生忧虑,问道:"那要怎么处置?"张良反问:"陛下平日最恨的人且为群臣共知的是谁?"刘邦答:"雍齿与我有旧怨,起事后又曾叛汉降魏,并再三困辱过我。我早想杀他,只因其功劳,不忍下手。"张良便劝他赶快先封雍齿,而后必自安。刘邦依言,先封雍齿为什方侯,然后敦促丞相、御史快快计功封赏诸将。群臣见状,皆大欢喜,纷纷议论,像雍齿那样的人都能封侯,他们还担心什么。张良略施微计,不但纠正了刘邦用人惟亲、循私行赏的偏向,而且轻易地平息了一场轩然大波。他这种赦小怨而坚众心的做法,不能不说手段高明。

宽厚待人是一个领导者树立心理健康形象的外在表现,只有你宽厚待人,才能在员工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8、总是一片宽厚相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问是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领导别人。"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在他的领导生涯中,处处透着宽厚之风。同情人民苦难,希望为解除人民苦难做一些工作,这是曹操宽厚性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候,曹操还能"破例"给予百姓一点"优惠"。建安十年(公元205年)正月,曹操攻打袁谭,从水路运送军粮。这时河道都已结冰,曹操于是下令,召集百姓服役破冰。百姓不肯服役,纷纷逃亡,曹操于是又下了一道命令,凡逃亡被抓获者,不准免除死罪。不久,有的逃亡者前来军门自首,曹操动了恻隐之心,说:"如果听凭你们逍遥法外,势必有违我的命令。如果杀了你们,又等于杀了自动前来认罪的人。这样吧,你们回去好好藏起来,不要让官吏抓到你们。"这些百姓很受感动,流着眼泪走了。但不巧的是,他们后来还是被官吏捉住处死了。

对于前来投奔的人,曹操都采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陈琳、张绣是这方面突出的例子。刘备曾先后两次投奔曹操,虽然都不过是"勉从虎穴暂栖身"的权宜之计,曹操也并非没有看出这一点,但他却能自始至终给予厚待,可以说是恩礼有加。其谋士不只一次劝曹操翦除刘备,以绝后患,都被曹操拒绝了。虎将关羽被曹操捉住后,曹操同样礼之甚厚。得知关羽肯定要离开自己的消息后,仍然厚加赏赐。关羽逃走,诸将要求前去追击,曹操也没有同意。

一个政治家,如果鼠目寸光,鸡肠小肚,不能容人,那是绝对办不成大事的。曹操对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特别是在他开创事业的初期,更特别注意这一点。他总是力图树立起诚信宽厚的形象,以赢得天下舆论的同情、理解和赞许,以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在那个君择臣、臣亦择君的动乱年代,曹操这么做,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的。

曹操南征孙权,让徐奕任丞相府长史,留守邺城。行前对他说:"您的忠诚正直,即使是古人也没法超过的,但稍嫌严厉了一些。以前西门豹性急,故佩上柔韧的皮绳以对自己加以警戒。能够以柔弱制刚强,这点我寄希望于您了!"可见,曹操是颇懂得宽严相济的道理的。他的宽厚待人,不排除有真诚的成分,但从根本上说,是出于领导工作的考虑。

宽厚相反的例子有:齐国有名叫夷射的大臣,经常为齐王出谋划策整治别人,齐王视为近臣。一次齐王宴请他,由于不胜酒力,便到宫门后吹吹风。守门人曾受过刖刑,是个无聊之人。欲向夷射讨杯酒吃,夷射对他很鄙弃,便大声斥责,叫他滚到一边去,还侮辱守门人是囚犯,不配向他讨酒吃!守门人想分辩时,夷射已悻悻离去。守门人十分愤恨。这时因天下雨,宫门前刚好积了一滩水,状如有人便溺之物,守门人便萌生报复心理。正巧,次日清晨齐王出门,见门前那滩不雅的水迹心生不悦,急问守门人是谁放肆,在宫门前便溺。守门人故作惶恐道:"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昨晚看到大臣夷射曾经站在这里一段时间。"齐王果然以欺君之罪,赐夷射死。

为一杯酒而丧命的确可悲,但没有他平时为齐王出谋划策整治别人所种下的祸根,也不会招此劫。一杯酒本不足挂齿,但守门人受人格之辱,岂能不报。夷射遭此借刀杀人之毒计,也是咎由自取。

待人刻薄必招祸害。张飞是刘备帐下一员大将,他在阆中镇守时,得知结义兄弟关羽败走麦城而被害的消息后,日夜痛哭。许多将领纷纷以酒劝解,张飞甚爱饮酒,醉酒后,怒火烧得更旺,对手下的士兵,稍有过失他就拳打脚踢,士兵受伤者轻则残废,重则死亡。刘备知道后,劝他宽厚一些,否则早晚会惹祸上身。张飞充耳不闻。一日,张飞令军中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全体军士四日后挂孝攻吴。第二天,末将范疆、张达二人进帐禀报:三军挂孝,数量太多,一时难以备齐,须宽限几日。张飞大怒道:"我急着报仇雪恨,恨不得明天就进军东吴,你们竟敢违令,罪不可赦。"当下命令武士鞭打二人50军棍。打完之后,张飞手指二人说:"白旗白甲明天全部交上,不然,将你们斩首示众。"回营后,范疆说:"今日受了刑罚,如何筹办白旗白甲?张飞性暴如火,明天若交不出货,你我都会被杀。"张达沉思片刻,说:"与其他杀我,不如我杀他。"范疆说:"只有这样了。"当天晚上,张飞又喝得酩酊大醉,躺在帐中呼呼大睡。初更时分,范疆、张达二人各怀利刃潜入帐中,将张飞杀死后,逃到东吴去了。张飞临死前都不知道自己死于何人之手。

不论是带兵打仗、机关用人,领导们都要宽厚处之。

宽厚的形象,使人一看上去,就愿意服从,领导者树立了宽厚形象,对管理和领导属下有干分积极的作用。

9、知错即改,善莫大焉

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上大大小小的错误。我们对待自己错误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一位领导有闻过则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胸怀,不仅不会失去威信,相反还会使形象更加高大。

被后人称为"一代雄主"的汉武帝刘彻,继景帝之位后,穷兵黩武,多次发动大的战争,弄得天下百姓叫苦不迭。晚年,汉武帝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开始意识到劳民政策和多欲政治的弊害,他公开向群臣检讨:"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于是,他下《轮台诏》说:"当务之急,在于严禁各级官吏对百姓的苛刻暴虐,废止擅自增加赋税的法令,鼓励百姓全力务农,恢复为国家养马者免其徭役赋税的法令,用以补充战马损失的缺额,不使边塞的防御力量削弱而已。"从此,汉武帝不再派兵出征,封田千秋为富民侯,以表示他下决心改正以前犯过的错误,要使百姓休养生息,希望能增加财富,养育百姓。汉武帝又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推广新农具,以发展农业生产。西汉自文景之治以后,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汉武帝在位的54年中,以其文治武功,高倨于中国历史上伟大皇帝的行列。

陆贽曾担任过监察御史,唐德宗李适即位后,便召陆贽担任翰林学士,屡次向他询问朝政得失。陆贽谈得比较多的,是领导如何改过的话题。陆贽说:"《春秋》记载,谁没有过错呢,只要有错能改,就是最大的善行了。《易经》指出,天造化万物,日新又新,一刻也不休止,这就是盛大的德行。《礼记》也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春秋》、《易经》、《礼记》是百世不衰的经典,它们不以无过失为美德,而将能改过称为大善大德。可见人贵在改过自新。我听说仲虺在赞扬成汤的时候,不是称许他没有过错,而是称许他改正过错;尹吉甫在歌颂周宣王的时候,不是赞美他没有过失,而能赞美他能够弥补过失。古圣贤的意思非常明白,他们只以能够改正过错为贤能,而不以没有过错为可贵。这些恐怕是因为人们各自做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必然会有过错,由上智到下愚,都不能避免。明智的人能够改正过错而移心向善,愚蠢的人耻于改正过错而因循前非。移心向善,人的德行便会日日更新;因循前非,人的坏处就会越积越多。"

陆贽又说:"属下建言不够周密而又自行夸耀,实在是不够忠厚,但这对于领导的恩德本来也没有损害。如果领导能够采纳直言规劝而不拒绝,那么,事情传出去,正是以为领导增加光彩;如果领导拒绝直言规劝而不肯采纳,又怎么能够禁止事情不传出去?夸大的言辞,没有效验,不必采用;质实的话语,说在理上,不必拒绝。言辞笨拙,但见效迅速,不一定是愚昧的;说话甜美,重于财利,不一定是聪明的。这些结论都是经过对实际事物的考察和对最终结果的思索,它们的用处也没有别的,只是为了善这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