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8015000000007

第7章 大自然的恩赐

◆文/赵丽宏

关于春天的许多记忆都充满诗意,即便是在苦涩的岁月。这些记忆似乎构不成完整的故事,只是几个简单的细节,一些动人的印象,甚至只是一个微妙的瞬间,然而却历久而不忘,那种感觉,过了几十年还是清晰如当初。

二十多年前,我曾离开上海客居在苏南的一个小村庄。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冰雪覆盖了一切,世界变得惨白而单调。在寒风中行走,觉得自己就像是在冰雪中颤抖的一根枯枝,孤独无望,不敢想明天会怎么样。那年的冬天似乎特别长,二三月的天气,依然冰霜铺地,看不到春天降临的迹象。一天早晨,踏着浓霜在湖畔行走,我的眼睛蓦然一亮:罩着霜花的湖沿冻土中,竟钻出了几根粉红色的小尖芽!这是芦芽。这些又细又小的芦芽,看上去那么嫩,那么可怜。使我惊讶的是,它们怎么能从还未开冻的泥土中钻出来?湖沿上那些冻土简直就像石头,可以使锋利的铁锹卷刃。整个冬天,冻土都以威严强悍的面貌傲视着世界。阳光的照射可以使它们融化于一时,但是只要夜幕降落,只要寒风一起,它便悄然封冻,成为铁板一块,连顽强的蚯蚓们也无法突破它对大地的封锁。而又嫩又小的芦苇却犟头倔脑地从冻土下钻出来了。这是生命创造的奇迹,是春天最初的脚步。我无法想象芦芽钻出冻土的过程,这过程一定痛苦而又漫长,需要恒心,需要忍耐,需要日复一日的等待……此后,我每天都以一种欣喜的心情观察这些芦芽,看它们一天天长高,逐渐抽出青青的嫩叶,长成一株株纤秀的小芦苇。我为芦苇的生命力而惊叹,也为姗姗迟来的春天而欣慰。

春天真是说来就来。几乎就在芦苇吐绿的同时,整个大自然都开始从冬眠中苏醒过来。枯枝上爆出了湿润的、毛茸茸的绿芽,田头路边的青草悄悄地蔓延开来。灰色的远山渐渐泛出青翠的绿,沉寂的湖水也变得澄澈晶莹……说不清这些变化发生于何时,似乎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最动人的,是南来的候鸟。燕子成双成对掠过水面和树林,到处听见它们快乐的呢喃。这些活泼的小鸟一点也不惧怕人类,不仅在人们头顶盘旋,还飞进屋里,在房檐下筑窝。有两只燕子就把窝垒在我窗下的房梁下。它们的工作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我看着它们用小嘴衔来泥和草,来来回回飞了无数次,终于营造起一个小小的窝。那种锲而不舍的恒心使我感动。那个燕窝离我非常近,我开窗伸手就可以摸到它。两只小燕子于是成了我的邻居,我一有空就静静地观察它们,看它们快活地忙碌。它们有时甚至飞落在窗台上,我可以看清楚它们身上每一根亮晶晶的羽毛……一天夜里刮风,我听见窗外有燕子惊惶的叫声传来,第二天早晨开窗一看,那燕窝已被风刮落,两只燕子也不知去向。这使我惆怅了好久。

湖心那片稀稀朗朗的芦苇丛里有雪花似的小白点一闪一闪。那便是鹭鸶。这时候它们是朦胧的,只是一点点白色的小精灵,是昨夜梦境的残片,飘荡在宁静的空气中。

然而大自然中生命的歌唱却越来越热闹。印象最深的是湖中的鹭鸶。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薄雾像若有若无的轻纱在湖面上飘。湖心那片稀稀朗朗的芦苇丛里有雪花似的小白点一闪一闪。那便是鹭鸶。这时候它们是朦胧的,只是一点点白色的小精灵,是昨夜梦境的残片,飘荡在宁静的空气中。薄雾散去,玫瑰色的朝霞浸透了湖波。这时便能很清楚地看见鹭鸶们悠然舞动的白色翅膀,这些自由自在的生命,如同从红霞里浮出的一片片白云。它们不时飞离水面,在苇丛上空飞翔一圈,然后落下来引颈长鸣,好像是在欢呼春天的到来……

陶醉在春日生机盎然的清新之中,我似乎暂时淡忘了人世的艰辛和烦恼,也由此生发出许多美好的联想。这是大自然的恩赐。白天劳动筋骨之后,晚上居然还有兴致写诗。我曾经这样写:不管生活的色彩如何暗淡,春天的容颜永远美丽而新鲜……

1992年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