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8016300000001

第1章 现代化的一般理论(1)

现代化运动和现代化理论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个事物。作为代表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现代化是过程与目标的统一,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时代性、广域性和动态性。实现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人和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上加以研究。

第一现代化概念

在现代文明社会里,“现代化”已经成为一个时髦的名词,特别是自20世纪中叶以来,现代化问题一直是科学研究的世界性课题,但“现代化”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到底是什么,学术界迄今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等都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其进行界定与描述。因此,弄清现代化的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一)现代化概念的渊源及含义

“现代化”(modernization)一词大约出现在18世纪70年代的欧美。在英语中,modernization(现代化)是一个名词,但又具有动宾含义,与动词modernize同义,是“使成为现代的”(to make something modern)之意,也可引申为接受、采纳现代的方式、观念、模式等(to accept or adopt modern ways,ideas,styles)。在汉语中,“现代化”是一个外来词,但从语法上讲,“现代”这个形容词之后加“化”,就成为一个动名词,与英语中的“to make something modern”是同样的意思。可见,现代化表现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与变化。

现代化这个词出现在18世纪绝非偶然,而是和产业革命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18世纪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首先是纺织机械革命,继而发生蒸汽机革命。新的生产方式一下子把效率提高了几十倍、几百倍。产业革命之后,变化实在太快、太大了。马克思也肯定:“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7页。

如果人们不接受、不采用新的先进的方式,就会落后而被淘汰,这种新的方式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有一个新词来表达,“现代化”一词就应运而生了。

在中国,“现代化”这个词大约出现在20世纪初,自从清末实行洋务运动以后,现实中要不要现代化问题就已开始让位于怎样实现现代化问题,只是当时没有明确的“现代化”这个提法而使用别的称呼罢了,如“西化”、“欧化”等。由此可见,中国人接受和使用“现代化”这个词,至少比西方晚了150年,这表明中国人在观念方面的落后和差距。因此,在世界性的现代化运动中,中国处于什么位置,就不难想象了。

现代化运动从18世纪70年代发展到今天,世界上经济、政治、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国家,不论是英、美,还是德、法,都不能算是现代化的典范了,于是应该形成一个具有广泛涵盖性的新的“现代化”概念来说明和界定这一运动,并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150多年来,特别是二战以来,虽然人们对现代化的研究不断深入,但历史发展到今天,“现代化”一词的确切含义究竟是什么,学术界迄今没有一致的看法,更没有公认的定义可言。

北京大学著名现代化研究专家罗荣渠先生认为,“现代化”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现代化主要指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生产方式的大变革,从而引起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即以现代工业、科技革命为推动力,实现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并因而引起社会组织与社会行为深刻变革的过程;狭义的现代化是指把现代先进技术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以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与适应现代世界环境的过程。

这里就目前学术界关于“现代化”含义的种种说法加以归纳,大致可概括为以下五大类。

第一,现代化即工业化。工业化无疑是现代化的主要内容,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由于工业革命,社会的生产方式、进而分配方式也产生了变化;产业结构、进而社会结构也产生了变化;经济基础、进而上层建筑也产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先在欧洲,然后在北美发生,其后波及到世界其他地区,这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运动,但是一个参差不齐发展十分不平衡的运动。因此,这里所说的工业化,不能仅仅理解为18世纪后半期从欧洲开始的工业革命所引起的那个工业化过程,那只是初期工业化或古典式工业化。从现代化的观点来看,西欧、北美的工业化,除英国以外,都始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才进入成熟的高度工业化阶段;而在其他一些地区,工业化的进程大都始于20世纪;对第三世界的新兴国家来说,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可以说,今天所有在经济上处于欠发达或开发不足的国家都共同致力于工业化的目标,把它作为根本改变国家面貌和国际地位的战略性措施。因此,用“工业化”这个标题来概括现代社会变迁的动力、特征和进程,已为经济史学界和社会史学界所广泛接受。工业化的过程不仅限于经济方面,它还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工业化一旦开始进行之后,必然会破坏传统的前工业社会,从而加深工业社会与前工业社会的差别与对立。前工业社会,又称传统社会、农业社会,一般都处于前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包括经济发展悬殊、政治结构各异的各种类型,但共同的特点是:农村社会,手工业生产,使用再生性生物能源,经济增长异常缓慢,封闭保守,职业分化简单,等等。工业社会也有各种模式,但其共同特点是:都市社会机械化、自动化与专业化程度高,非生物性能源的广泛使用,经济持续增长,职业分化复杂,科层制度,等等。现代化就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中国晚清洋务派引进近代工业,中国开始现代化,但随即发现工业发展不起来,因此必须有制度改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这也许是更重要的现代化。

第二,现代化即资本主义化或“西化”。这一观点是法国桑巴特(Werner Sombart,1863~1941)提出的西方普遍看法,中国人也深信不疑。因为它符合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论点,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就是现代化了。的确,中国的科学和新的政治制度都是从西方引进的,20世纪30、40年代有“全盘西化论”。费正清(John K.Fairbank)提出“冲击—反应模式(impact and response)”,认为近代中国发生的一切变化都是西方冲击的反应,但现在看,也有毛病。问题是现代化是否必须经过资本主义的社会。马克思论俄国农村公社时曾说有可能越过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社会主义。中国实际就是由半封建进入社会主义的。中国的四个现代化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成的。我国1961年废除农奴制,但其科学化和工业化也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成的。

第三,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统称。可以说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按照这种观点,人类社会在现阶段发生的史无前例的变化,不仅限于工业领域或经济领域,同时也发生在知识增长、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等各个方面。换言之,现代化可以看作是自从科学革命以来,由于人类知识史无前例地增长而使人类得以控制其环境,各种传统制度适应于因知识增长而发生的各种功能性变化。这种现代化观点不同于上一种观点之处,在于它不是着眼于工业化的纯粹经济属性,而是注意社会制度即结构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科学革命具有改变人类环境的巨大力量,造成特殊的社会变迁方式,而社会各单元对于这一新环境变化的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就是现代化。这种现代化理论不仅强调现代化是随着科学发展而产生的特殊社会变动方式,而且提出“现代性”(modernity)与“传统”(tradition)作为分析现代化进程中的对比的类型。“传统”是前现代社会(pre-modern society)的特征,而“现代性”则是现代社会的特征,它是社会在工业化推动下发生全面变革而形成的一种属性,这种属性是各发达国家在技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些特征可大致概括成为:(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都市化,(5)均富化,(6)福利化,(7)社会阶层流动化,(8)宗教世俗化,(9)教育普及化,(10)知识科学化,(11)信息传播化,(12)人口控制化,等等。由于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由前者向后者过渡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第四,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换句话说,现代化可以看作是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这主要是从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的角度考察现代化的。这类观点强调现代化发展的最终要求是人在素质方面的改变,即从传统主义到个人现代性的改变。认为片面强调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是不够的,如果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为方式上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使之具备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不可能成功地从一个落后国家跨入自身拥有的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总之,现代化不只是经济发展,也是政治发展,同时又是文化发展和精神发展。

第五,现代化即理性化。这是韦伯提出的,但史学家早有这种看法。西方文艺复兴、宗教革命以后,经过18世纪的启蒙运动即理性化运动,由神的世界进入理性世界,就进入现代化社会了。理性化的两大成就是建立了近代科学和宪法式的民族国家,也就是科学与民主,而这正是现代化的标志。

以上五类看法,归纳得并不一定恰当,也很不全面,同时各类观点并非截然对立,其中有些观点实际上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的。新兴国家的政治家们多着眼于增强国力,在现代世界中求生存与发展来考虑现代化;经济学家则从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观点来看现代化;社会学家偏爱从社会机体的分化与功能方面来谈现代化;历史学家则把现代化视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发展过程。现代化的过程有若干不同的层面:经济发展是物质的层面,政治发展是制度的层面,而思想文化、行为模式与价值观念则是社会文化的深度层面。我们认为,跨世纪之际所理解的“现代化”,是指一种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与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为标志的,以工业化、智能化、城市化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变迁过程。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应当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作为代表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现代化是过程与目标的统一,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时代性、广域性和动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因此,我们应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把握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及不同地区现代化的基本特点。

早期的现代化一词的出现是和产业革命的发生相联系,因此早期的研究大多数也把现代化和工业化相联系,看作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和进化的过程。在当代,由于全世界范围内新的技术革命的兴起,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的现代化运动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即有些学者称为“非工业化”的情况,或者称为后现代化。这就是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工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城市化的比重也相应下降,这意味着现代化运动可能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曙光初见端倪。在国际上,有的学者把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划成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丹尼尔·贝尔将这两个阶段称“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约翰·奈斯比特认为这是“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阿尔温·托夫勒则称之为从第二次浪潮文明向第三次浪潮文明的过渡(第一次浪潮建立的是传统的农业社会,第二次浪潮即工业化)。我国学者何传启称为第二次现代化。

(二)现代化的一般内容

现代化的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划分。从主体与客体角度可分为人的现代化与物的现代化;从软件与硬件角度可分为软件方面(包括人的思想观念、科技与文化、政策与管理等)的现代化与硬件方面(物质设施)的现代化;从经济与文化二分的立场可分为经济现代化与文化现代化;从经济社会不同领域划分,可分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等等。英格尔斯认为,现代化应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求经济现代化,还要求政治现代化和文化精神现代化。有的学者提出,从本世纪末至下世纪上半叶,就世界范围的发展趋势而言,现代化的主要应包含:产业生产的自动化、产业组织的社会化、信息流、能流、物流、资金流的网络化、农村田园化、城市园林化、人口优控化、决策科学化、社会法治化、政治民主化等方面。还有的将其分为12个方面:民主化、法制化、工业化、都市化、均富化、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知识科学化、信息传播化、人口控制化。目前较流行的是将其分为经济发展现代化、社会结构现代化、科技教育和国民素质现代化、社会事业和生活质量现代化。现代化进程则可相对区分为初步现代化、基本现代化、完全现代化三大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