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8016300000036

第36章 中国经济现代化研究(2)

第三次浪潮经济现代化的第三次浪潮发生在1946~1970年期间,包括工业化国家的黄金时代和农业国家的经济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工业经济制度的健全、国际贸易的增长和第三次工业革命起了重要作用。战后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性组织,制定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行为规范,维护了经济的良好运行。工业化国家以人工合成技术、电子工业、工业自动化、新材料、新能源和航空航天工业发展为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使经济结构迅速变化,农业比重继续下降,工业比重经过上升后开始回落,服务业快速上升。与此同时世界贸易高速增长,促进了资本、商品和技术在全球范围的流动,经济全球化初见端倪,成为人类经济史上的黄金岁月。美国和苏联在领导经济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成为混合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领头羊。在农业国家的经济现代化进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如知识、技术和资本的缺乏,工业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等。不同国家的经济现代化道路是不同的,新兴工业化国家采用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大力发展教育、普及科学知识等做法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成功给农业国家的经济现代化提供了榜样。

第四次浪潮经济现代化的第四次浪潮发生在1971~2020年期间,包括世界经济前沿和知识革命,以及后进国家的经济现代化,前三次浪潮都是由工业革命推动的,第四次浪潮是由知识革命推动的,工业革命导致工业比重的上升和农业比重的下降,知识革命导致工业比重的下降和知识产业比重的上升。知识革命至少包括科学革命、高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学习革命和国家创新体系等内容。知识革命造成的经济变化非常明显:(1)产业结构的变化,物质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比重下降,知识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比重上升;(2)新产品和新产业涌现并快速成长,高技术和信息技术产业快速增长,科技产业、教育与培训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主要产业;(3)生产方式的变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生产,绿色技术、生态技术和循环利用技术迅速成长;(4)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经济中知识含量和知识价值的比重大大提高,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5)分配方式的变化,利润分享和股票期权等按贡献分配普遍流行。知识革命和知识经济发源于美国,并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周期,发达国家的第四次浪潮大体在2020年前后结束。

第五次和第六次浪潮如果说经济现代化的前四次浪潮是公认的事实,那么第五次和第六次浪潮就是一种假设,这种假设是建立在对21世纪科学发现的前景的感知和人类需求变化的逻辑基础上。就像工业化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等阶段一样,知识经济的三个阶段是信息化、生物化和体验化,其中信息化又可分为电脑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三个阶段。经济现代化第五次浪潮预计发生在2021~2050年期间,以生物学革命为基础,包括生物工程的普及、纳米技术的应用和新核能的应用,到那时生物工厂将取代大批物理工厂,生物生产将取代大批物理制造,关于人体和生物体的治疗、移植和改良等生物工程将成为主导产业。经济现代化第六次浪潮预计发生在2051~2100年期间,以新物理学革命为基础,包括文化经济和体验经济的全面繁荣,超级制造将取代人类的许多劳动,超级运输将使人类可以到达想去的地方,文化生活和精神体验将成为主导产业。

通过以上对经济现代化六次浪潮的分析,我们发现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是经济现代化的两个关键,没有技术进步,就没有经济现代化,因此所有的国家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才能实现经济现代化。

(二)经济现代化的方法

经济现代化的方法、模式和路径的选择,都是服务于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内容和目标,经济现代化具有起点依赖性,不同的国家由于自身的条件和经济现代化的起点不同,实现经济现代化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不同的路径。

经典经济现代化的方法经济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和国际经济领先的交集,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经典经济现代化,他们的经济现代化过程,既为世界经济现代化开辟了道路,也积累了经典现代化的方法,这些方法中有一些是基本方法,是其他后进国家可以借鉴和模仿的。而另一些方法是时代的产物,其他后进国家不可能重复。这些方法包括:(1)工业化法,工业化有不同的阶段和模式,包含许多具体方法;(2)农业工业化方法,农业工业化将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3)更新关键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4)主导产业转移,不断推进产业升级换代;(5)普及初等和中等教育,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素质;(6)扩大转移支付和税收调节,控制地区和收入差距;(7)更新经济观念和生产模式,促进经济形态转型;(8)推进制度演进,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9)通过国际贸易促进经典经济现代化。

第二次经济现代化的方法第二次经济现代化是指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发生的一种革命性变化,它包括经济的知识化、绿色化和全球化、劳动生产率和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经济福利与国内公平的大幅度改善以及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具体方法包括:(1)高技术产业化,创建科技工业园,提高经济的知识含量;(2)工业转移法,将工业部门向其他国家转移;(3)信息化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扩散;(4)生态现代化方法,推动绿色技术、环境友好技术和生态经济园;(5)文化产业化方法,发展文化产业,提高经济多样性;(6)强化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和健全创新制度,提高创新效率;(7)普及高等教育,提高人力资本素质;(8)推动制度创新和观念创新,推行按贡献分配,促进经济形态转型;(9)发展生物经济,推进知识化发展;(10)经济全球化方法,通过国际市场促进第二次经济现代化。

综合经济现代化的方法综合经济现代化指21世纪发展中国家经济现代化的一种战略选择,它是追赶和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包括国民经济的新工业化、知识化、绿色化和全球化的协调发展以及工业化向知识化的转移,也包括劳动生产率和国民收入的持续增长、经济福利国内公平的大幅度改善和国际经济竞争地位提高。关于综合经济现代化的具体方法,目前案例很少,我国政府提出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一个好案例,包括:(1)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并向信息化转移;(2)工业化和知识化协调发展,知识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并向知识化转移;(3)工业化和绿色化并重,推进生态现代化、生态经济园;(4)农业两次现代化,农业的工业化与知识化并举;(5)高技术产业化和推广,推进科技工业园,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6)推动文化产业和生物经济,促进经济知识化;(7)主导产业转移方法,不断推动产业的升级换代;(8)优化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和健全创新制度,提高创新效率;(9)推动制度创新和观念更新,推行多种分配模式,促进经济形态转型;(10)参与经济全球化,通过国际市场促进综合经济现代化。

四、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现代化

全球化作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一国发展的各个方面。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发展赋予经济现代化新的内涵,同时也使经济现代化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现代化的特征

传统意义上经济现代化目标有两个基本特征:(1)经济现代化是从本国经济出发而确定的发展目标,外部条件只是被作为实现经济现代化目标可以利用的条件,一国可以通过引进技术和资本加快经济现代化的速度,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全球化不仅把各国纳入同一个世界生产体系之中,而且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有接受发达国家传统产业转移、参与较高水平的国际分工的可能,也有直接进入最新产业发展、在新的水平上参与国际化生产的机会。外部世界不仅提供了条件,而且提出了标准和要求:发展中国家不仅需要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明确自己现代化的目标,而且需要通过融入全球化过程去实现这种经济现代化。(2)经济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现代化。在当代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目标中,工业化是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经济现代化的目标主要是建成一个现代工业体系,一个重工业基础,或者至少建成几个具有支柱意义的现代制造业,这种发展目标是以当年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而确定的。而从全球化的角度思考,经济现代化的内容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有新的调整。

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不再是经济现代化的基本标志经济全球化使国际分工更加深化,不仅表现为产业间的分工更加细化,而且产业内部的分工也日益细化,这就使追求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的目标变得不合理和不必要。相反,只有在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才意味着参与了现代化的国际分工,也才意味着本国经济进入了现代化阶段。这里强调高层次,是指在国际分工中争取更高的地位,而不是通过初级产品和一般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

工业化不再是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工业化作为整个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已经被信息化所取代,同时重化工业化作为工业现代化的内容也正在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所取代。重化工业化是传统意义上工业现代化的特征,重化工业化作为经济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革命以后直至信息革命以前的基本理念。尽管工业品不断发展,从传统消费品发展到现代耐用消费品,产品不断创新,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但产品制造业的核心地位并未发生根本的转变。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几百年不变的模式,信息产品取代制成品成为现代经济的支柱。信息产品的这种地位一方面表现在其产值的迅速提高,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其改变了制成品的价值构成,由知识和信息创造了更高比重的价值,改变了经济的运行方式,信息流动超越产品流动从而主导经济活动。因此,经济的信息化不仅是产品结构意义上的经济现代化,而且是经济运行方式意义上的经济现代化。尽管重化工业在经济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当发达国家的重化工业向外转移中,发展中国家可以获得较好的发展机遇,但它绝不再是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如果说重化工业化是工业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那么信息经济时代的主导产业则是信息产业。

国家经济安全成为经济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全球化以市场化和自由化为前提,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个国家经济组织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市场越来越统一,意味着主权国家对本国经济控制力的相对减弱,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性与渗透性同国家经济主权的排他性发生矛盾与冲突,使传统主权的对外独立性和对内权威性受到前所未有的侵蚀与挑战,正如西方国家大肆宣扬的“无国界经济”,“主权已弱化”等论调;另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为进一步控制和垄断世界市场极力鼓吹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并利用所控制的国际经济组织推动各国开放市场,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国际金融自由化。资本国际化流动,必将引起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严重威胁着国家经济安全和稳定。一国的经济安全不仅包括是否拥有战略性产业,而且包括在经济制度与金融等方面保证国民财富的安全,不因国际动荡而流失。国家经济安全是建立在经济实力基础上的综合国力的增强,在信息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新的内容。因此在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考虑全球化所带来的国家安全的新问题。

经济现代化包括适应全球化的经济运行方式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生产力的发展,但生产力的发展受到生产组织方式的制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决定了现代化的生产力要求现代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与之相适应。由于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高度复杂,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要求相当高。尤其是由于经济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更新着的概念,真正地实现它要求一种具有不断适应新情况的制度。其中包括企业制度的现代化、市场发展水平的现代化和政府管理方式的现代化。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些年来发达国家中的大量技术创新,但是却忽略了其背后支持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有创新功能的制度,例如风险投资基金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有效的现代金融制度,全球化为加速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现代化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在经济国际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开放型经济,使一国经济现代化不断跟上世界现代化的最新发展,缩短国际经济差距成为可能。

(二)全球化背景下跨越式发展的可能性

由于经济现代化的动态性,实现经济现代化的战略不应当是一个对既定目标不断接近的过程,而应当是一个不断向最新目标转移的过程,先完成传统意义上经济现代化的战略,只能是保持后进的跟随战略,从而永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条件的经济现代化战略应当瞄准经济现代化的最新标准,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跨越。由于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从全球化的角度思考经济现代化战略,是当今现代化战略的核心。对于一个后进的国家来说,全球化对经济现代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全球经济发展的最新成就对现代化提出了新的具体目标,而且在于利用这些最新成就,加快完成经济现代化某些必不可少的任务,实现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