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峙。二战后,世界一分为二。一方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另一方是新出现的社会主义阵营。这两个水火不容的社会形态并存于一个地球上,势必要进行一场生死决战。正如毛泽东所讲,“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而决定这一生死的最后原因是看谁的实力强,正如邓小平所讲的“发展是硬道理”。所以,社会主义国家把比西方发达国家更高更快的发展作为战胜资本主义的法宝。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就连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也纷纷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问题,当然,社会主义国家的学者们也要研究自己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
(4)科技革命的发展。20世纪50~60年代,由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引起的世界性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系统地应用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引起生产力的飞跃性发展,由此而造成西方的社会思潮开始出现新的转向。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社会进化的思潮在西欧和北美找到自己生长的土壤,那么,第二次工业革命就使新的社会进化的思潮在更大的范围内重新复活。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自己的发展问题提到突出地位,要发展,必须对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因而导致了研究社会发展问题成为热门话题。
(5)美国经济的崛起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理论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政治中心转移到了美国,学术中心也随之转移到美国。在战后初期,西欧疮痍满目,衰败状况更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唯独美国享受这次战争的胜利果实,稳定、繁荣,并一跃而居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顶峰,它的经济和政治的触角伸到世界遥远的角落,并自我吹嘘为现代资本主义的“样板”与“橱窗”。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0~31页。同时,为了针对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和冷战形成的两大阵营的对峙,美国开始用大量“美援”来支持和争取第三世界一些国家,因此,也加强了对接受“美援”的国家发展道路与模式的研究,以便最终把它们纳入到美国设想的世界格局。于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也由欧美转到没有完成现代化的非欧美国家。在这样历史背景下产生的现代化理论,实质上是乐观的社会进化论思潮的产物,甚至可以说是战后“美国第一”的自大狂思潮的产物。正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说,“现代化概念主要是一个美国式的概念”\[美\]塞缪尔·P.亨廷顿:《社会变迁理论的演变:现代化、发展与政治》,见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第70页。。一时间,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的《西方的兴起》一书(1963年)成为“美国世纪”的象征,取代了第一次大战之后对“西方的没落”的哀叹。美国社会学大师帕森斯在他的《不同的社会:进化论的视角和比较的视角》(1966年)和《现代社会体系》(1971年)等新著中,提出了关于社会进化论的新的系统观点。他认为现代社会只有一个体系,那就是以美国为领导的西方社会体系,并把美国安排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高层,吹嘘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典范。按照帕森斯的观点,现代化的过程不仅是“西方化”,而且实质上是“美国化”。蔡文辉:《“美国第一”——帕森斯的社会进化论》,《比较社会学》,1982年台北版,第24页。
总之,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一批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相继开展了现代化研究。现代化理论逐渐发展成主导世界发展理论的主流学派,其核心理念也得到当时西方社会和非西方社会的普遍认同。战后初期风行的美国主流派社会学的这些观点,反映了战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地位。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的早期的现代化理论,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浓重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烙印。正如罗荣渠先生所说:“战后西方出现的这一社会思潮,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美国社会思潮。”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1页。以美国为基地的西方现代化论学者,就是在这样的时代思潮的影响下,建立自己的理论架构并形成自己的最初学派。
但是,无论从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层面或方法论的层面来看,20世纪50~60年代提出并得到初步传播的现代化理论,可以称之为早期的现代化理论,或这个理论的第一阶段。它与目前国际上研究的现代化理论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早期的现代化理论侧重点在于从不同的学科领域探讨社会的“传统性”与社会的“现代性”的两大特征之间的差异。在这一阶段,现代化的研究主要是以美国学术界为基础。探讨的中心课题是非西方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和民主化的条件,并对近代世界发生的急剧社会变迁的性质及其过程进行全面反思。这个理论所使用的一般命题、模式、观念等,都扎根于西方现代社会,是从西方现代化历史经验中抽象出来的发展图式。也就是说,所谓现代化的理论,虽从新颖的角度立论,实质上仍是从过去的“西方化”理论脱胎而出,但在新形势下,“现代化”这个新概念听起来更漂亮,不带区域或种族偏见,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概念的涵盖面也愈来愈广泛,只是字面上的含义却更加含糊不清。所谓“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有关“现代化”问题的各种不同学派的理论的统称,第一阶段可以说是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时期。
第三现代化理论主要派别
中国科学院何传启教授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世界现代化研究出现了经典现代化研究、后现代研究和新现代化研究等三次浪潮,它们的理论成果非常丰硕,包括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现代化理论、新发展观、文明冲突论、可持续发展观、全球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等。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诞生于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主流学派研究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问题的理论,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理论》的出版,可以作为经典经济现代化诞生的重要标志,但迄今为止,经典经济现代化理论并没有一个公认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其主要内容我们不难看出,经典现代化理论是一种“内因论”的学说,即认为第三世界经济之所以落后是其自身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的落后造成的,落后国家要想顺利地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在制度和观念上“西方化”(Westernization)。也就是说,西方化是非西方不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和唯一选择。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研究沿着五大领域展开,逐步形成了现代化研究的五大主流研究方向,即以罗斯托、弗兰克、库兹涅茨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经济学方向;以亨廷顿、伊斯顿、阿尔蒙德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政治学方向;以帕森斯、勒纳、穆尔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社会学方向;以英克尔斯、麦可勒兰德等为代表的现代化研究的人文心理学方向和以布莱克、艾森斯塔特等为代表的制度比较研究。上述五大研究流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侧重不同的要点,对现代化理念给予剖析与诠释。
1.经济学方向。经济学方向主要代表是罗斯托、弗兰克、库兹涅茨、格尔申克隆等。主要代表作有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非共产党宣言》,哈根的《论社会变迁》(1962),霍塞利茨的《经济增长的社会学方面》(1960),库兹涅茨的《现代经济增长:发现与思考》(1963)、《经济增长与结构》(1965),格尔申克隆的《对现代工业化“前提条件”概念的反思》,弗兰克的《世界体系中的危机与依附关系的转变》等。
现代化理论最早开辟的新领域是发展经济学。这些学者主要从物质层面对现代化进行历史考察,认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经济现代化,而经济现代化的主体是工业化与城市化,保证经济持续增长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这一研究方向体现出如下倾向:(1)注重经济增长与政治、文化、宗教与意识形态的变迁之间内在规律的研究;(2)注重不同类型经济现代化成长模式与动力机制的研究;(3)注重经济现代化成长阶段特征的研究,以及经济现代化成长不同阶段之间跃迁变化条件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阐述了经济领域的现代化问题,最具代表性的概括起来包括:
罗斯托的发展阶段理论著名的经济史家华·惠·罗斯托是发展经济学这一趋势的现代化流派的代表。此人原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60年肯尼迪总统上台后,他被任命为国家安全事务副特别助理、国务院顾问等职,为美国政府推行反共的“全球战略”、“争取进步联盟”计划、反游击战策略等出谋划策。早在1949年,杜鲁门任美国总统时就提出所谓“第四点计划”。即对落后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计划,美国用大量的经费支持和争取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为此,必须加强对接受美援的国家发展的道路与模式的研究,以便把它们纳入美国设想的世界格局。罗斯托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充分体现了美国的对外政策及其意识形态。1960年,罗斯托发表了《经济发展阶段:非共产党宣言》,指出可根据经济指标把所有社会的发展分成五个阶段,即(1)传统社会阶段,(2)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5)高额的大众消费阶段,1975年他又增加了一个阶段即(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他认为传统社会由于生产率的限制,不得不把大部分资源用于农业生产,并且从农业体系中产生了一种分层的社会结构。起飞前提阶段是处于转变过程的所有社会,现代科学知识开始在农业和工业中转化为新的生产函数。起飞阶段是稳定增长的障碍和阻力最终克服的时期,促进经济进步的力量开始支配整个社会,增长成为正常状态,新型工业迅速扩张,新的企业家阶级扩大了,农业实现商业化,社会的基本结构、社会和政治结构都发生了转变。成熟阶段是起飞后一段长时期的持续增长,一个社会从开始起飞到成熟一般需要60年,但没有准确时间,随着技术进步,新兴工业加速发展和旧工业的衰落,经济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国家在国际经济中找到一席之地。大众消费阶段的主导部门转向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业,人均实际收入上升到较高水平,大多数人能获得超过基本食物、住房和穿着的消费,劳动力结构发生变化,城市化实现。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主导部门从耐用消费品转移到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关系密切的服务业部门。显然,罗斯托的现代化是一种连续的发展模式,他强调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作用。罗斯托还标榜美国不仅是现代化的国际样板,而且它的责任就是靠它“影响事态发展的资源和能力所及,在世界许多地区帮助维护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完整和独立自主”罗斯托:《从第七层楼上展望世界》,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84页。。罗斯托的现代化论点也被称为传播论派,反映西方现代化流派中资产阶级右翼观点。
格尔申克隆的追赶模式格尔申克隆的追赶模式是这一方向又一代表,他在分析欧洲后发展国家工业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格尔申克隆模式,即“追赶模式”。这个模式概括了19世纪后期欧洲的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等国家的工业化过程经验,也反映了20世纪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高速增长的过程,包括亚洲的日本、韩国和中国等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他建立了类型学分析方法,并用八个工业化类型来分析欧洲后发展国家的工业化,这八个模型是:(1)本地型—引进型,(2)被迫型—自发型,(3)生产资料优先型—消费资料优先型,(4)通货膨胀型—通货稳定型,(5)数量变化型—结构变化型,(6)连续型—间断型,(7)农业发展型—农业停滞型,(8)经济动机型—政治目的型。他认为,经济越落后的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强调大工厂和大企业的倾向越明显,工业化越缺乏连续性,越强调生产性产品,特殊制度因素的作用越显著,人们的消费水平压力越重,对农业的依赖性越大。
库兹涅茨的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现代化的关键内容,作为经济学家,他们关心的中心问题当然是经济,但他们研究和关心的焦点各有不同。有的经济学家认为,现代性是指工业与服务业在社会中占有绝对优势并起着主导的作用,可以用人均国民收入来衡量,也可以用三个产业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重来衡量。库兹涅茨因为他的经济增长实证研究而获得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在1963年发表的《现代的经济增长:发现与思考》一文中分析国民总产值及组成部分、人口、劳动力等,得出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特征。(1)发达国家的人均产值增长率和人口增长率很高;(2)生产率提高的速度快;(3)经济结构转变快;(4)有紧密联系,而且极为重要的社会结构及其意识形态也在迅速变化,把城市化和世俗化视为现代化过程的组成部分;(5)经济上发达国家利用技术力量的增强,有扩展到世界其余地区的倾向;(6)现代经济增长的传播,尽管在全世界产生部分效果,但仍然是有限的。不仅如此,他还从这六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资源限制上的差别,其经济增长理论在经济学界颇具影响力。此外,在经济学方面还有霍塞利茨,他的《经济增长的社会学方面》一书,深受帕森斯的“模式变项”理论的影响,用“传统—现代”两分法来分析发展的过程。而麻省理工学院的著名经济学家哈根的研究分析却远远超出经济学的范围,他在《论社会变迁》一书中着重从人格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了经济增长的原因。
2.政治学方向。政治学方向的主要代表是亨廷顿、伊斯顿、阿尔蒙德、阿普特等。其代表作有伊斯顿的《政治体系》,阿尔蒙德的《发展中的政治经济》,亨廷顿的《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1968)以及《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阿普特的《现代化的政治学》(1965),利普赛的《政治人》(1960)、《第一个新国家:研究美国的历史观点与比较观点》(1967)、阿尔蒙德和科尔曼的《发展中地区的政治》(1960)等。此外,还有I.P.西奈的《现代性的挑战:西方对非西方世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