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小语
狭隘心理主要表现在思想狭隘和行为狭隘上。遇到一点委屈或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有的学生听到老师或家长一两句批评的话就接受不了,甚至痛哭流涕。有的对学习、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失误就认为是莫大的失败、挫折,长时间寝食不安。这些情况在女学生中比较多见。人际交往面窄,追求少数朋友间的"哥们义气",只同与自己一致或不超过自己的人交往,容不下那些与自己意见有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这些情况在男生中表现突出。
健康指南
造成狭隘心理,同家庭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有很大关系。父母狭隘的心胸,为人处事的方法,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子女狭隘的性格完全是父母性格的翻版。
另外,优越的生活环境、溺爱的教育方法往往易形成子女任性、骄傲、利己主义等品质,自然受点委屈便耿耿于怀,对"异己"分子不肯容纳与接受。
再者,狭隘心理与个人的认识水平也有一定关系。青少年阅历浅、经验少,遇到问题后,容易把事情想得过于困难、复杂,加之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对事情感到无能为力,因此容易紧张、焦虑,放心不下。
为了消除狭隘心理,可以通过加强人生观的教育来改善。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充分地挖掘生命的潜能,为社会做贡献,给别人、给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一旦把眼光放在大事上,自己一时的得与失则算不上什么,对整体、全局有利的人与事就都能容纳与接受,使眼光从狭隘的个人圈子里放出去。抛开"自我中心",就不会遇事斤斤计较,"心底无私"才能"天地宽"。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情感,指导学生进行正当的人际交往,也对消除狭隘心理有帮助。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的时候,要对团体利益应当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道理进行详解。只有明白了唯有集体荣誉的存在,个人的荣誉才有意义。如果集体失去了荣誉,个人的荣誉则无法得到实现和展示了。
注意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可以组织学生在假期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以模范榜样的力量让青少年学生深刻体会到奉献的快乐:尽己所能,不计报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鼓励青少年学生多与人交往,与人相处应热情、直率,善于团结互助,融"小我"于"大我"之中。交往的增多,可加深彼此了解与沟通,更透彻地了解别人与自己,开阔心胸。
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娱、体育活动,对于克服狭隘心理也有一定益处。拓宽兴趣范围,使自己时刻感受到生活、学习中的新鲜刺激,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陶冶性情,从而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增强精神寄托,消除心理压力。
知识小结
狭隘心理的消除,可以通过老师的帮助或是学生之间的互助来实现。有的学生,别人怎么劝说可能都不管用,但特定的某一位老师、或者是一位要好的朋友进行劝说,就会奏效得多。因为自己所熟悉的人进行帮助和劝说的时候,具有狭隘心理的朋友就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而不会想到别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