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实用生活文库)
8023300000021

第21章 克服迷信心理

心理小语

迷信心理是指人盲目崇拜、信仰本没有的神仙、鬼怪的一种心理。调查表明,现在仍然有一部分中学生有迷信心理,尤其在农村和落后地区。当人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去求神问卦、抽签、算命,求上苍给予灵丹妙药,来摆脱眼前的困难。还有些早恋的中学生,找到算命的先生,测测自己未来是否幸福,等等。

中学生的迷信心理,其危害是很大的。它会使学生难辨是非,迷失方向。

健康指南

由于迷信宣扬反科学的东西,传播读书无用的观点。因此,会严重干扰学生的学习。

中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迷信心理,追究其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受父母迷信思想的影响。有些中学生本不迷信,甚至不知迷信是何物,但他们的父或母很迷信,甚至在家也搞一些迷信活动。学生耳濡目染,也染上这一恶习。

2.受不良书刊和电视的影响。现在,市场上随处都能见到一些算命的书刊,不看不要紧,一看还能上瘾。有些中学生哪是算命先生的对手,被算命先生左说右说,结果对迷信就信以为真,开始相信迷信。也有些影视剧,虽然迷信的东西并不是主题,可里面有些迷信小插曲。有些学生偏不学好的东西,而对这些坏的东西一看就上瘾。

3.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现在一些农村,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地区,封建迷信还很猖獗。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从小一直就相信迷信。即使后来走出原来的地方,但心里却始终不肯接受新的信仰,还坚持着对迷信的"执著"。

针对中学生中间存在的迷信心理,学校和社会应该做以下几方面的辅导工作:

1.学校可多搞些科普活动,老师也可多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科普展览,提高学生的科学认识水平。形成一种"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良好氛围。

2.老师和家长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业余爱好。思想领域,健康的东西不去占领;非健康的、封建的东西很快就会占领。因此,老师和家长要积极引导学生,除了关心他们学习外,也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和业余爱好。

3.父母要以身作则。作为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父母,应该以孩子为重,从孩子切身利益出发,做到以身作则,不信迷信,不传播迷信,更不能在学校传播迷信,切断孩子传播迷信的源头。同时,要鼓励、督促孩子,多看进步的、有利的书刊。

知识小结

封建迷信虽然已经不是当今社会的主调,但在一定情形下活动却非常猖獗,其变种和新花样层出不穷。比如现在流行的电脑算命,星座占卜就是新时期下出现的迷信情况,有为数不少的少男少女都对它趋之若鹜。这种情形下,一定要加强引导,在萌芽时期断掉这个社会恶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