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实用生活文库)
8023300000030

第30章 改变不良的性格

心理小语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勤劳或懒惰、果断或优柔寡断等等都被认为是性格特征。性格就是由许多性格特征所组成的统一体。性格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

健康指南

性格是人在活动中,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影响通过主体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活动在个体的反映机构中保存下来,固定下来,构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并以一定形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构成个体所特有的行为方式。人的性格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但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并且贯穿在他的全部行动之中。因此,个体一时性的偶然表现不能认为是他的性格特征,只有经常性、习惯性的表现才能认为是他的性格特征。性格是稳定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人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同时又在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缓慢的变化。

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最能表现一个人的个性差异。在日常生活中所讲的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文学家总是抓住一个人最本质的性格特征作为典型加以描绘,在读者面前展示非常生动而鲜明、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人物。读者感到这是一个栩栩如生、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的现实人物。如罗贯中笔下的刘备、关羽、张飞;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是作者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加以形象化而塑造出来的典型人物。性格总是和个人的意识倾向相联系,和个人的世界观相联系,体现了一个人的本质属性。人的性格与人的道德评价有关,具有社会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则具有阶级色彩。

性格不仅有好坏之分,而且可以改变。培养良好的性格,对自己、对集体都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自制力、主动、果断、坚毅性格的人,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能够正视现实、克服困难,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相反,如果缺乏良好的性格品质,就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改变不良的性格:

1.改正认知偏差。由于受不良环境影响,或受存在不良性格人的教育和影响,使人产生错误的认知,如认为这个世界上坏人多、好人少;同人打交道,要防人三分;疑心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等。这样的人一般心胸狭隘、嫉妒心强、疑心大、古怪、冷漠、缺乏责任感等。因此,要想改变这些,必须改变自己不正确的认知,可多参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去充分体验,感受生活,多看些进步的书籍和伟人、哲人传记,看看他们的成功史和为人处世之道,这对自己性格的改变都会有帮助。

2.不要总用阴暗的眼光去看待别人。上过当或受过挫折的人,对人总存在一种提防心理,对人总是往坏处想,这种人疑心重、心胸狭隘,办事优柔寡断。世界上既然有好事,就必然会有不如意的事,既然有好人,就有一些害群之马,但好人还是多数。因此,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别人,看待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

3.试着去帮助别人,从中体验乐趣。不良性格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对人冷漠,一般不愿与人进行交往,生活在自我的小天地里。要想改变这样的性格,平常可以主动去帮助别人,因为人人都需要关怀,你去帮助别人,同样,别人也会主动来帮助你。同时,在这种帮助中,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心情改善了,对人的看法和态度也会随之改变,从而有利于性格的改善。

4.有意识地进行自我锻炼,自我

改造。人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一切客观的环境因素都要通过主观的自我调节起作用,每个人都在不同的程度上,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式塑造着自我,包括塑造自己的性格。随着一个人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和相对成熟,随着一个人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其性格的发展也从被动的外部控制逐渐向自我控制转化。如果每一个人都意识到这一变化,促进这一变化,自觉地确立性格锻炼的目标,从而进行自我锻炼,就能使其对现实态度、意志、情绪、理智等性格特征不断完善。

首先,要正确地评估和对待自己。比如就遗传素质而言,英俊、魁梧的男子和漂亮、苗条的女子,容易形成兴奋、乐观、活泼、爱交际的开放性格,而矮小、衰弱、丑陋者往往多是悲观、孤独、敏感的性格。人的体格及长相是先天和后天锻炼的"合金",除了积极锻炼外,还要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遗传素质。生理有残但心理健康,也能发展成完美、健全的性格,这本身就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塑造性格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有健康的自我意识。

其次,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凭进取心去适应环境。性格的积极和消极的因素都是对现实生活抱不同态度的结果。因此,每个人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在其他环境中,都应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同时努力去适应环境。当身临逆境时,不要埋怨生不逢时,不要归罪于机遇不好,而应当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先承认它、接受它,然后再想方设法去改变它,学会及时调整目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人的能动性是很大的。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讲的就是人总是能应付困难的,只要我们立志对自己积极地进行自我锻炼和自我改造,良好的性格就会逐步形成。

5.培养健康情绪,保持乐观的心境。一个人,偶尔心情不好,不至于影响性格,若长期心情不好,对性格就有影响了。如常年累月爱生气,为一点小事而激动的人,就容易形成暴躁、易怒、神经过敏、冲动、沮丧等特征,这是一种异常情绪性的性格。因此,要乐观地生活,要胸怀开朗,始终保持愉快的生活体验。当遇到挫折和失败时,要从好的方面去想,"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想得开,烦恼就会自然消失。有时,心里实在苦恼,可以找一个崇拜的长者或知心朋友交谈或去看心理医生,不要让苦闷积压在心里,否则,容易导致性格的畸形发展。乐观的人,通常可以感染别人,反过来,也会受到被感染的人的回报。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自然就会拥有较好的性格。

6.乐于交际,与人和谐相处。兴趣广、爱交际的人会学到许多知识,训练出多种才能,有益于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但是,与品德不良的人交往,也会沾染不良的习气。因此,要正确识别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不要与坏人混在一起,更不要加入不健康的小团体中。人与人之间要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善意地评价人,热情地帮助人,克己奉公,助人为乐,努力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长此以往,性格就能得到和谐发展。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我们自身所不具有的东西,对于这些自身所缺乏的内容的学习和补充,才能真正解决我们性格上的欠缺,对于获得良好性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7.提高文化水平,加强道德修养,改造不良的性格。有的人已经形成了某种不良的性格特征,例如懒惰、孤僻、自卑、胆小等,要下决心进行"改型"。人的性格虽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它又是可变的,只要自己下决心去改,是能产生明显效果的,懒汉可以成为勤奋者,悲观失望的人也可以成为生机勃勃的人。方法一是提高文化水平,方法二是加强道德修养。因为人性格的形成是受人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影响的。有文化、有道德的人,就有理智感,就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对待现实生活,这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文化和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生的事情。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主要就是讲一个人在一生中都应该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和道德修养水平,进而使自己的性格得到不断地完善。

8.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人海茫茫,风格各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中都有好的因素,也有不良的特征,要善于正确地自我评估,辩证地对待自己的优缺点,好的使之进一步巩固,不足的努力改造,取人长,补己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久而久之,就能使不良性格特征得到克服和消除,良好性格特征得到培养和发展。许多的成功人士,正是借助于对于别人功过是非的研究,进而锤炼出自己完善的性格,来获得成功。

知识小结

有了良好性格的人,就是拥有健康心理的人。通过对自我性格的塑造,可以逐步完善健康。性格越好,就越健康。在追求健康的新时代里,培养良好性格就显得更加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