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关注心理健康(实用生活文库)
8023300000032

第32章 正确对待挫折

心理小语

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的一种消极情绪状态。中学生所会遇到的挫折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和情感方面。学习方面主要指考试没考好,成绩下降,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和责备;情感方面主要指向一个自己喜欢的异性表示好感,却遭受拒绝和婉言谢绝,以及恋爱后不欢而散等。

健康指南

一些学生的家长说他们的孩子在遭遇挫折后就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搞得家长寝食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因此,老师和家长辅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对学生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1.遇到挫折时应进行冷静分析,从客观、主观、目标、环境、条件等方面,找出受挫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找出受挫的原因是最为重要的,如果遇到挫折却不去总结,那么我们很可能会犯同样的错误。

2.要有一个辩证的挫折观,经常保持自信和乐观的态度,要认识到正是挫折和教训才使我们变得聪明和成熟,正是失败本身才最终造就了成功。其实,在一定意义上讲,失败是必然的,失败中本身孕育着成功。在经历足够的失败以后,成功才有可能,也更有意义。

3.向他人(朋友们)倾诉你遭受的挫折、心中不快、以及今后打算,改变内心的压抑状态,以求身心的轻松,从而让目光转向未来。快乐要与人分享,同样,苦恼也应该与人分担。快乐在分享的时候是扩大了,苦恼在分担的时候却是缩小的。再者,苦恼被倾诉出来以后,就不会再有那么强烈的受挫感了。

4.学会自我宽慰,能容忍挫折,要心怀坦荡,情绪乐观,发愤图强,满怀信心去争取成功。

5.补偿。原先的预期目标受挫,可以改变别的途径达到目标,或者更换新的目标,获得新的胜利,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6.升华。人在落难受挫之后奋发向上,将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使之升华到有益于社会的高度。这是人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

7.应善于化压力为动力。遇到挫折和失败或即将遇到挫折和失败,会面临很多外在的心理压力,在这个时候,你是气馁,当逃兵;还是奋起,继续勇敢地追寻?这对人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很多名人、伟人,如张海迪、庞中华、马俊仁等,他们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从不低头、气馁,而是善于化压力为动力,从逆境中奋起。他们的成功经历很值得我们大家去深思,去学习。

知识小结

一个人终其一生,如果没有遇到挫折,那是不可想象的。如果有人这样告诉你,你应该明白,只是对方已经把挫折看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并把它作为了促成成功的途径。面对挫折,没有选择,只能继续奋斗,直至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