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红泥炉(上、下)
8033600000023

第23章 书事(2)

《拂去历史的尘埃——考古录踪》记述100年间山西省内重大的考古发掘活动和比较详细的考古发现过程;这些发掘和发现对华夏文明进程发生过重要影响,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痕。《阎锡山与同蒲铁路》记录了上个世纪阎锡山统治山西时期修筑同蒲窄轨铁路的全过程以及同蒲铁路后来的发展。对曾经被认为是山西人小气、山西人保守而修建窄轨铁路的误区进行了新解,还历史之本来面目;《跨越沧桑的美丽——作家剪影》记录山西一个世纪里有影响有成就的20多位作家的人生之旅和他们的作品,以及伴随他们文学生涯中的一些趣闻,其中不乏作家的思考,作家的情怀,作家的表白……《老字号名字号》将20世纪山西全省几十家老字号名字号的诞生、发展与沉浮进行了勾勒,从中可以看到一个个名老字号的艰辛历程,捕捉到一个个名老字号兴衰的内在因素和山西人经商历史的信息。《黄土地的女儿》则记录和展示了几十位巾帼女儿不平凡的人生轨迹与她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我们力求把丛书做得兼具资料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我们试图从过去涉猎不多的领域,从过去注意不够的角度,去描述过去的事和过去的人,展示百年山西某一方面、某一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和人物。在选题上,我们突出山西的地方特色,勾画描述20世纪在山西发生的那些值得写的历史脉络、历史片断、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写人物注重思想,写事件注重反思,同时也注意背景衬托和相互间的联系;在写作风格上,我们追求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散文笔法说人记史,增加图书的可读性。为了避免讲述历史的枯燥单调,还适量选取了部分图片,其中不乏比较珍贵的图片,以适应当今世界这个“读图时代”的要求;在作者队伍的组合上,撰稿人多数是省内的中青年学子,也有笔耕不辍、学养丰厚、业绩不俗的老年学者,还有刚从大学毕业或仍在深造的青年才俊。“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于幽谷,迁于乔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给山西的文化宝库留一点史实,一点掌故,一点精神,一点信息,同时也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历史和艺术的享受。

第五(节) 《瀛环(寰)志略》书名考

近代中国有一部名为《瀛环志略》的着作,它对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思想开放和正确认识世界正确认识中国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该着作的撰着者是徐继畲,一位与林则徐、魏源齐名的少数几位率先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

我在主编《穿越时空的目光:徐继畲及其开放思想与实践》论文集的过程中,苦于书名用“环”还是“寰”的两难问题。如果用“寰”,似乎有违着作者的初衷;如果用“环”,又与不少着作者的意愿相拂。一时难以抉择,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编审张小颐女士商定,在论文集中,暂且依照各位作者的选择,保持每篇文章里书名的统一。能否将这部不朽名着的书名完全统一,也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

究竟用《瀛环志略》还是《瀛寰志略》更合理?多年来未有定论,似乎也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有时仅凭个人喜好和感觉进行把握。但是,在一本论文集中,出现一个同音字的两种写法,就需要在此进行补充说明。

根据现存的版本资料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亚洲研究部主任居蜜博士提交的论文《从山西到华盛顿——美国国会图书馆书藏见证中美文化外交史》,我们基本上能够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徐继畲在世的时候,书名冠以《瀛环志略》。在徐继畲的故居五台县东冶镇的徐继畲纪念馆,展出该着作的不同版本,其中就有最早的道光二十八年(戊申,1848)刻本,有日本文久辛酉(清咸丰十一年,1861)对嵋阁新刊刻本,有同治五年(丙寅,1866)总理衙门的刻本,几种版本均冠名《瀛环志略》(附照片)。居蜜博士的文章列举了道光三十年(庚戌)的刻本(附照片)等几种版本,书名均为《瀛环志略》。居蜜在文章中还附有美国国会图书馆档案胡适抄录徐继畲评价华盛顿的影印文本,时间大约在1943年至1946年之间,书名亦抄为《瀛环志略》。胡适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着名的学者之一,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毕生倡导“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胡适先生在取字用字的时候也应该会有一定之规。

那么,以“瀛寰”命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现在看到的资料中,有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由清末地理学家杜宗预编同治五年总理衙门刻本《瀛环志略》封面着的《瀛寰译音异名记》,用了《瀛寰志略》的书名,并与其他的地理着作所录世界各地地名进行对比考释。杜宗预的《瀛寰译音异名记》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和台湾中央图书馆均有藏本。

《瀛寰译音异名记》的序文为杨守敬作。杨守敬的序文称:“今海禁大开,五洲之人麇集于市,于是翻译各国书者汗牛充栋。……武丞考之于书,征之于图……莫不汇集比附,归之一致。”杨守敬是清末民初极有影响的历史地理学家、金石文字学家、目录版本学家、藏书家。光绪六年至光绪十年(1880-1884)曾任驻日钦使随员,在日本期间,大量购回古籍汉书,得书数万卷“遂盈筐箧”,驰名中外。归国后先后任黄冈教谕、两湖书院教习等教职。宣统元年(1909)举为清朝礼部顾问官,次年兼聘为湖北通志局纂修。杨守敬的影响与杜宗预着作使“瀛环”转为“瀛寰”的可能性目前不能排除。

20世纪以来,特别是民国以后,关于徐继畲着作的书名一些人选取了《瀛寰志略》。近年来出版的着作与论文,选用“瀛寰”的有之,选用“瀛环”的更不在少数,因此造成了“瀛环”与“瀛寰”的通用和混用,甚至不少学者专家也难以辨清。从字面意思看,“瀛寰”的书面语为世界的意思,与徐继畲着作的内容也算贴切;众所周知的是,“环球”一词专指世界、全球,且与原着书名没有丝毫歧义。因此,如果从严格的版本学意义上讲,我以为还是应该尊重原创者的首选之功,用《瀛环志略》更为妥帖。

第六(节) 一份特别的礼物——永难磨灭的鲜红色记忆

机缘巧合,无处不在。虽然是题外之话,却很想说一说。

《口述大寨史》作为一个研究课题,我们从2006年初已经起步。到2007年的夏季,采访和资料整理的工作基本结束。当我们考虑出版的时候,马上想到了这个在今日中国有很大影响力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前一年的8月份,我们山西省社科院人文学科的研究人员一行5人前往广州考察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聆听了南方报业集团总经理钟广明先生解读南方报业的发展道路和经营理念。将近一年过去了,我依然被南方集团“高度决定影响力”、“办中国最好的报纸”等等先进的理念和南方报业人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于是,跟钟总首先取得联系,转而又联系了南方日报出版社的梁建华主任。10月中旬,我和所里的两位研究员到了广州,得到了钟总及梁主任的热情款待和支持。此行我们见到了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副总编辑丘克军,丘总同时担任南方日报出版社社长职务。丘总的个头体态很像是北方人,身材高高大大,健谈随和,儒雅睿智。听完我们介绍《口述大寨史》的情况,丘总给我们讲述了他跟大寨的不解之缘。

丘总是广西人,他的作品中第一次变成铅字的东西,说的就是学大寨的事情。当年丘总在农村插队,作为一名高中刚毕业的新“社员”,他写了一个相声,然后投稿《广西日报》。出乎意料,这篇出自十七八岁毛头小伙儿之手的作品竟然登在了当时的广西省报上。此事对一位年轻人的鼓舞可想而知。作品发表次月,他就被邀请出席广西日报文艺创作座谈会,那时广西日报的编辑才惊讶地发现《学大寨》的作者竟是与会年龄最小的十几岁的愣小子……我们的书稿与出版人有着如此奇特的一段缘分,天下的事情竟然会如此凑巧!对我们来说,搞口述大寨史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而我们找到的出版人,又在那样一个年代留下了他人生路上的第一次,简直不可思议!当时我们就商定,如果书稿符合公开出版物的要求,将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丘总的这篇处女作也将收录其中。一桩非常有趣的事情。

在丘总和梁主任的参与推动中,《口述大寨史》很快进入了出版程序,我们不得不折服南方报业人的敬业和速度。2008年春(节)过后,丘总找到了当年的那一份《广西日报》,梁主任用特快专递给我寄来了复印件。又是一个惊喜!捧读这篇署名“社员丘克军”的相声《学大寨》,仿佛看到了已经过去三十余年的那一个真真切切的时代!

相声塑造了学大寨时期一位老队长的人物形象。说的是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鼓舞下,老队长开始愚公移山,白天打炮眼,晚上炸山头,削平稔子岭,村子长高了,活生生一个“人定胜天”特定时代让“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学大寨农民典型。从甲乙双方的捧逗之中,抓住了学大寨赶大寨运动中的一些人物特性。那个时代的宣传的确有些程式化,但也不乏生活劳动中的天真和风趣。老队长[甲]“挑着满满一担泥,脚下生风,嘴里‘学大寨,赶大寨……’”[乙](接唱)“社社队队干起来……”提到老队长争分夺秒拼命干,扁担断了又换,畚箕烂了再换,“断了多少扁担?”“没算过。”“烂了多少对畚箕?”“没数过。总之断了又换,烂了再换,换换换。”稚嫩的笔头,真挚的感受,青春的激情,跃然纸上。一个苦干实干或许还有些笨干蛮干的农村劳动模范典型人物,在丘克军的笔下惟妙惟肖。

非常感谢丘总贡献出自己早年的作品。相声里提到的老队长的这种干法,全国的农村普遍如此。相声《学大寨》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缩影。在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深切地感受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农业学大寨中的确存在着一些盲目学习和不切实际等等方面的问题,但大寨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又深深地鼓舞影响了几亿中国农民。《口述大寨史》的访谈对象均为北方人,而丘总是本书的出版人,又是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可以说,他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弥补了我们采编中的不足,那就是通过丘总的作品,从出版人对大寨的一种鲜红色记忆与朴素的情怀,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国人民对大寨人战天斗地的情感,体现了全国人民对大寨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持,也是对南方学大寨运动的一次真实的记录。这份弥足珍贵的纪念,也是丘总给《口述大寨史》课题组的一份特别礼物。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当我们在南方集团商谈书稿出版的时候,恰巧是“嫦娥一号”升空的辉煌时刻。几个月之后,在南方报业集团钟总、丘总和梁主任等人的积极推动和参与中,《口述大寨史》付诸出版。当我看到出版社的副总编辑赵焜森设计的意境幽深、富有穿透力及丰富想象力的封面样稿时,的确有一种世事若流云、此情可追忆的真切感受。这一段并不算短的文字,可以算作笔者忝为丘总的相声《学大寨》的编者按语,也是我对钟总、梁主任的一份感激之情!

第七(节) 对话:名声响亮是一把双刃剑

2009年7月28日作者就农业学大寨问题接受《南方日报》记者周坤采访。

问:“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是响彻整整一个时代的口号。今天,我们如何看待这些生产建设运动?

答:作为一场组织发动了几亿农民参与并且对中国农村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的群众性运动,“农业学大寨”是当时农业战线建设发展的需要。由于当时中国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在农村,因此其影响的人群远远超过“工业学大庆”运动。

其产生和发展有着特定的背景环境,有着历史的必然,也有着时代的局限。那时,如果不是大寨成为中国农村的典型,也会有其他的典型出现。当然,这一运动走了极端,破坏了生态。但是,难道不正是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大办农田水利建设,为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业生产力的集中释放奠定了基础吗?凡事总是要一分为二地看待。

问: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又一个春天。这一年,郭凤莲决定带领大寨人走市场经济道路。大寨转型的有利与不利因素有哪些?

答:大寨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村庄。大寨村民中有几位曾经是中央、省、市、县各级各类组织的代表和拥有各类头衔的知名人物,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曾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五年多。全国各地的人,包括周恩来、邓小平、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一些外国首脑人物和杨政宁、李政道、韩丁等世界一流的科学家都曾经到大寨视察或指导。

同时,很多大寨人也不时随团出国考察。大寨人,尤其是大寨的领导人,其视野是开阔的,甚至是国际化的。我们认为,这是大寨转型的有利知识条件。一把手的作用总是很重要的。

此外,大寨转型的时候获得了来自江苏、上海等地的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寨的“名声”是他们转型的“正资产”。

就不利因素来说,主要是当时很多人在思想上还转不过弯来。毕竟是一个全国典型,众所关注,一下子变得悄然无声,这让大寨人的失落感很强,一度很消极。当时很多大寨人走出门都不敢说是大寨人,怕被人投以异样的目光,被认为是“左”倾代表。从这个角度来说,“名声”又是他们的“负资产”。

问:大寨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在这个物质上已经较丰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继续保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当今时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应该有什么样的新内涵?

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仍然具有强大的时代意义。以大寨为例,它一共有10多家企业,但是除了大寨核桃露以外,其他的企业的技术、管理现代化的程度都不高。没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而我们的国家,从“神七”飞天到大项目上马,最近几年也越来越强调自主创新。“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转型,不也正说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没有过时吗?

第八(节) 《口述大寨史》:记录一个中国乡村的60年变迁

大寨人进入我们的视线

从地理位置、土地、物产、人口、粮食产量和工业产值等等方面说,这个在太行山土石山区的大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庄,无论如何不会引人注目。然而,大寨的的确确又是一个非常特殊和引人关注的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