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组织架构管理
8035100000015

第15章 组织架构管理必须致力于关系和谐(2)

孟德斯鸠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他由此出发,确立了他的三权分立的政体理论。三权分立又叫三权制衡,强调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组成国家。三权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立法权由国会掌握,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三权之间相互制约,国会可以以弹劾等诸多形式限制总统,总统可以以“搁置否决权”等形式限制国会的权力,而联邦最高法院则可以通过违宪审查的形式限制国会的立法权和总统的行政权。此外,总统对司法权也有制约,它表现在联邦最高法院的人事任命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总统。这三个权力作为一个整体维持着国家权力的存在和运行。美国已经用200多年的时间实践和丰富了孟德斯鸠的分权理论。也正是在这种三权分立的制衡体制下,保证了美国发展的稳定。在美国的200多年的历史中,除了4年南北战争的混乱之外,都处于和谐有序的发展中,混乱时间不到2%。又正是这种长久的稳定发展,才使美国这样一个移民国家,在建立不到200年就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霸主的地位。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是不可多见的,尤其是相对于国土、人口都规模巨大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

中国古代的五行理论也是一种制衡系统理论,甚至可以说是更为精致的系统制衡理论。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等关系,就是一种完整的制衡关系。不过这仅仅是一种理论模型。中国古代社会也有三权制衡的政治体制,但不能叫三权分立,因为这三权并不独立。这三权是皇权,地方贵族,儒士大臣。他们三者之间存在一种制衡关系,但因为相互不独立,三权——儒士大臣总是依附于前二者之中的某一个。因而实际上就只剩下前二者了,它们成了权力斗争的主要角色。中国历史上的内乱基本上都是这两大势力斗争的过程和结果。中国古代社会往往能创造同时代最高的效率,又与三权能起到制衡作用是密切相关的。当然这需要皇帝的开明,皇帝也惧法而不歁公。

贞观之治的缔造者唐太宗李世民就惧怕谏臣魏徵。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把玩得正高兴时,魏徵进来了。李世民怕魏徵提意见,回避不及,赶快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徵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如果皇帝肆无忌惮,臣子也就成了摆设。

有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时候,跟李世民争得面红耳赤。李世民很想发作,但又怕在大臣面前丢失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到李世民发那么大的火,问道:“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李世民说:“还不是那个魏徵!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指责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啊!”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李世民下拜。李世民惊奇地问道:“你这是干什么?”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徵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

这就是制衡的默契,也正是制衡默契抑制了膨胀的皇权,才有被历史称道的贞观之治。

所以,要保证企业发展持续稳定、基业长青,其组织架构也就必须把这种默契的制衡关系根置于组织结构中,在组织结构上作出有效制衡的安排。

四、稳定坚实

制衡是稳定的基础,而制衡又以各个构成要素的坚实为基础。稳定坚实也就成了关系和谐的第二个重要特征。

美国历史上三次弹劾总统,约翰逊案、尼克松案和克林顿案。最典型的是尼克松案。

1972年在总统竞选活动中,共和党派人潜入设在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总部,进行偷拍文件和安装窃听器等活动,当场被捕。事件发生后,因当时真相不明,没有影响尼克松的连选连任。随着调查深入,事实证明尼克松直接参与了此事。在水门事件揭露后,司法部长理查德·克兰丁斯特辞职,尼克松提名埃利奥特·理查森任司法部长。参议院司法委员会要求理查森承诺不干预为水门事件而任命的专门检察官阿奇博尔德·考克斯的决定和行动,并以此作为批准其任命的条件。理查森作出了承诺,参议院才批准对他的任命。考克斯下令从白宫调文献和录音磁带,遭到尼克松的拒绝。考克斯坚持,尼克松于是命令理查森解除考克斯的职务。理查森由于向参议院作出了承诺,只好辞职。尼克松于是提名威廉·萨克斯比为司法部长。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在从萨克斯比那里获得同样的承诺后,参议院才批准其任命。新的特别检察官利昂·贾沃斯基同样下令调用尼克松召开的有关水门事件会议的磁带,尼克松以贾沃斯基为其下属无权要求他交出录音磁带而拒绝。最高法院裁决:批准贾沃斯基的任命以前的协议,使尼克松失去了对贾沃斯基下达命令的权力。尼克松被迫交出录音磁带。录音磁带表明,尼克松曾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掩盖水门事件。1974年7月27日至30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投票通过了弹劾尼克松的三条罪状,即阻挠司法工作、滥用总统职权和蔑视国会传调录音带的命令。大批共和党议员纷纷倒戈支持弹劾尼克松,民意测验也表明尼克松的声望一落千丈,8月9日尼克松在众议院全体会议表决前被迫宣布辞职,弹劾程序停止,由副总统福特继任总统。

国会、总统、司法是稳定的机构,并且权力都坚实,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橡皮图章。与之相反,在中国的王朝统治中,虽然也的确存在一定制衡关系,但仅仅当皇帝开明时,这种制衡才能起到作用。因为臣子的权力不坚实,地位又是来自皇帝的一纸文书。

《汉书·朱云传》记载,西汉成帝时,大臣张禹因为做过成帝的老师,被任用为丞相,并封安昌侯。张禹做了六年丞相,年老退位后,成帝对他还是很尊重的,赐给他一个叫“特进”的衔头,相当于现在的特别顾问,朝中有重大事情,仍请张禹参与议定。张禹便利用这权势,处处牟取私利。官吏百姓纷纷上书揭发外戚王侯专权,汉成帝询问张禹,张禹怕牵连到自己,就对汉成帝说:“这些官吏百姓胡说八道,不能相信!”有位小官叫朱云,刚正不阿,敢说敢为,便上书请求朝见。当着满朝公卿大臣痛陈朝政积弊:“当今朝中许多大臣,对上不能辅佐陛下,对下不能为百姓造福,只知领取国家俸禄,还要欺压百姓。请陛下赐给我一把尚方宝剑,斩杀一个大奸臣,以警诫其他的官员。”成帝问道:“谁是奸臣?”朱云指着“特进”道:“就是安昌侯张禹!”汉成帝大怒道:“你一个小小官吏,竟敢在下面诽谤大臣,还到朝堂上辱骂我的老师,罪当处死,不能赦免!”御史遵旨上前,要捉拿朱云,朱云不肯就范,两手紧紧攀住殿前的栏杆,奋力挣扎,竟把铁栏杆折断了。朱云大笑呼道:“我有幸能与龙逄、比干为伍,一起去游地府也心满意足、死而无憾了。殊不知汉家天下将会怎么样呢?”龙逄是夏朝忠臣,因直谏被夏桀杀害;比干是商朝诤臣,因直谏被商纣挖心剖腹。朱云自比这两位忠臣,警示殷鉴不远,令汉成帝为之一震。这时,左将军辛庆忌出列在丹墀上叩头直谏说:“朱云虽然无礼,但他是忠诚直言,为江山社稷着想。如果他的话讲得对,不能杀他;即使他讲得不对,也应该宽容他,以免阻塞言路。臣愿以一死担保!”辛庆忌奏罢,竟把头叩出血来,汉成帝被两位诤臣感动了,便赦免了朱云。事后,宫廷总管带人要来修补被朱云拉断的栏杆,汉成帝语重心长地说:“不要换新的了,我要保留这根栏杆的原样,用它来表彰直言敢谏的臣子!”

朱云之所以幸免于死,是谏臣的舆论作用在当朝还有几分坚实。尽管如此,成帝并没有依朱云的意见斩杀张禹。这又是谏臣的舆论作用不够坚实所致。

所以,要保证企业发展持续稳定,组织架构必须强化制衡关系,不仅要为制衡作出组织安排,而且要为制衡双方力量的平衡作出安排,以保证制衡的结构能起到制衡的作用。

五、功能健全

和谐是一种系统结构关系,这种结构关系的目的仍然是服务于系统功能的完善。所以,和谐也必须从结构上进行考量。和本身不是目的,和了还必须谐,即统一意志目标。系统的内部构成在意志目标上达成了统一,系统功能才能完善健全,系统才能起到系统的作用,推动和促进统一的意志目标的达成,系统本身才能挣得存在的理由。否则,和而不谐,和了意志目标没有了,或者没有人为其达成努力,以推动促进其达成,也就是系统功能瘫痪了,这种和就失去了意义。和气生财。如果和气没有生财,这就是和而不谐。因此。和谐必须具备功能健全这一特征。

就国内人际关系分析,老挝是世界上最和睦的国家。老挝是一个普遍虔信佛教的国家。在老挝,男性上至国王,下至平民百姓,都是佛教信徒。他们一生之中都必须出家当一次和尚,相当一部分男孩的小学教育都是在寺院完成的。在老挝,社会公众常常把一个人是否出家为僧作为衡量其人品的一个重要标准。认为剃度受戒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历、受人尊敬,在学习、就业,甚至找对象上,都要比未出过家的人具有优势。在老挝国内几乎看不到吵架、打架现象,偷盗、抢劫案件也很少发生。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从自然资源保有量分析,老挝算得上是一个很优越的国家。尤其是农林资源。老挝地广人稀,潜在耕地面积800万公顷,实际耕地面积只占1/10,盛产大米、玉米、棉花、烟叶、甘蔗、茶叶、热带水果、豆类、咖啡等。森林覆盖面积达112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的48%,木材蓄积量12亿立方米,有许多名贵木材和林产品,如柚木、红木、紫檀、松木、安息香、松脂、葛藤等。矿藏资源也很丰富,主要矿藏有锡、金、铁、铜、铝、锑、煤、宝石、钾盐、石膏。水力资源,其装机容量可达1800万千瓦。可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成绩却不理想,尽管从2001年到2005年年均增长62%,可在2005年其人均GNP却仍然只达到421美元。他们的目标是2020年从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行列中走出来。

在资源如此丰富的条件下,经济发展却如此落后,令人不可思议。若联系其文化加以分析,不难发现其原因都与过于安于现状有关。佛教教义认定:“欲望和嫉妒是害人之源。”要避免苦恼,就需要控制自己的本性,放弃贪爱欲望,就要依据佛教经典修持,这样人就可以在智慧的道路上前进,就可以由“迷”的此岸到达“悟”的彼岸,进入“涅盘”境界。正是这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佛教信仰,让人安于现状,不争也无所争。而又正是安于现状的不争,使社会发展失去了必须有的动力。

企业组织是为企业发展目标的达成服务的,或者说它是达成企业组织成员共同目标的工具,如果组织架构不能增添组织成员共同目标达成的动力,相反消磨了这一动力,这种组织架构也就失败了。这也就必须进行组织改造,赋予发展的动力。这也就是在承认组织成员相互之间的差距的基础上维护这种差距,但同时又为这种差距的改变留有充分的余地,让现在处于不如他人的一方有机会赶上、取代和超越。这就要求组织架构必须为人才的成长和锥子出囊作出安排,让处于底层的成员一旦成长起来能担大任时,有通畅的通道使他有机会上升到与他的才干和能力相匹配的岗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