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全知道
8046700000052

第52章 影响世界历史的大事件(19)

雕像除两个前爪用粗石堆砌外,整个身驱是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的。这座雕像高20米,长57米,单是雕像上的耳朵就有2米高,人面部分高6米。原先在面部的前额处还雕有一条神蛇,下巴处还有10米长的胡须,可惜这两件文物都已失落在国外。狮身人面像的面部,在14世纪至18世纪时,曾经两次遭受炮火的破坏,因此,它的眼睛和鼻子处留下了终身伤残。它的面颊最初涂过红色的油彩,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风化侵蚀,但直到今天仔细观察仍可分辨一二。由于狮身人面像地处沙漠的边缘,长年受到风沙的洗劫,因此,在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它被完全掩埋在沙漠之中。很可能是这个原因,在公元前5世纪,当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访问埃及时,只见到了金字塔而未看到狮身人面像,更没有将此记载在他的史书里。其实狮身人面像至今已有4500多年的历史了。

为什么要刻成狮身呢?在古埃及的神话里,狮子乃是神秘地方的守护者,也是地下世界大门的守护者,因为法老死后要成为埃及人所信奉的太阳神,因此,很可能狮身人面像就是太阳神的象征。人面表示智慧,狮身表示力量。这个带有法老面孔的庞然大物同金字塔相结合,既作为神让人崇拜,也象征着国王的智慧和力量。当时太阳神的祭司们则把它奉为冥府大门的守护神,最终目的仍是为了渲染法老的“威严”和“至高无上”。

随着古埃及历史的演变,狮身人面像也有所变化。古埃及中期时,出现了肩披鬃毛的狮身人面的法老雕像。到了古埃及的晚期,狮身人面像广泛流传,在王陵和庙宇的通道两旁,常常并列着数目不一的狮身人面像。卡尔纳克的“斯芬克斯大道”又称“神圣大道”就属于这一时期。从这一时期埃及文献记载,通常称狮身人面像为“地平线中的何鲁斯”或“地平线的何鲁斯”(何鲁斯是隼鹰形象的国王保护神)。这种狮身人面像,作为地平线的护卫者,象征着它以国王和神的双重身份守卫着自己的殿堂、庙宇或墓地。这种雕像有时又雕作狮身公羊头。卡纳克的阿蒙神庙大门前安置的公羊头的斯芬克斯,意味着阿蒙神特地为自己庙宇守卫,因为阿蒙神常常以公羊的形象出现。

狮身人面像并不仅仅局限在埃及,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左右,在埃及征战的影响下,狮身人面像开始流传于希腊和西亚一些地方,但是常常附加两只翅膀,面孔也换上富有母爱的女性面孔,以此来区别埃及的狮身人面像。

在古代希腊有一个斯芬克斯的典故。说的是斯芬克斯蹲在路口,向每一个过路的行人讲一个谜语,如果猜不到就要吃掉这个人。谜语是这样的:早晨四只腿,中午两只腿,晚上三只腿,这个怪物是什么?很多过往行人都被这个谜语难住了,被一个个吃掉。终于有一天,一个过路的智者回答说:这个怪物是人。因为婴儿刚出生时手脚并用是四只腿,到了青壮年时两只腿走路,到了晚年,拄着一只拐棍,成了三只腿。斯芬克斯听完,自惭形秽,大叫一声,跳下悬崖死了。从这个典故可以看出,埃及文明也同样影响着古代希腊的文明和西亚的文明。世界文明古国的文化是互相融合、补充、发展的。

今天,当人们伫立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前,更多地是为他们的建筑艺术、石雕艺术而赞叹不已。狮身人面像——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首,也同金字塔一样,是古代埃及人们杰出的创造。

神秘的埃及象形文字

古代埃及,不仅以其巍峨的金字塔、独特的狮身人面像,以及卡尔纳克的神庙吸引世人,展现文明古国的风姿,更令人叹奇的是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人就创造了象形文字。

然而古代埃及历史沧桑多变,其文明不断受到异族的入侵而被打断,未能一脉相传。只有被风沙洗礼的古代建筑,向人们诉说着昔日的辉煌和灾难,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人们试从古埃及的文字资料去了解文明古国的沧桑变迁。可是,历经劫难,古埃及的文字读法早已失传,人们无法读懂它,了解它。正因为如此,18世纪以前埃及的历史,就如同人类起源史一样,被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中。人们只能凭借晚期希腊、罗马作家的零星记载,拼凑成残缺不全的轮廓,期待着有朝一日揭开这一神秘的面纱,让古代埃及露出真实、动人的容颜。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1798年,拿破仑率军准备打破英国为首的反法同盟,远征英国海外殖民地埃及。拿破仑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而且兴趣广泛,喜爱考古。他知道埃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极其丰富的古迹。于是,拿破仑下令一支由175人组成的文物考古队随同远征军同赴埃及。这支考古队来到埃及后,便随着法军的推进,四处搜集古代文物。在埃及,拿破仑率法军多次击败英国与土耳其的联合进攻。到了1799年,由于法国国内形势发生变化,拿破仑返回法国,法军仍留在埃及继续作战。为了抵御英、土军队的进攻,法军在尼罗河口最西端的罗塞达城附近修筑工事,工程兵军官布查德指挥士兵挖战壕。

突然,一位士兵挖到了一块黑色的玄武岩断碑,上面刻满了稀奇古怪的符号。布查德听说后,命令士兵们把这块石碑抬过来,发现石碑上刻着几种不同的文字。最上面用的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间是古埃及的草书体象形文字,下面是希腊文字。这就是后来被世人称之为“罗塞达碑”的著名石碑。

“罗塞达碑”被迅速送到开罗,拿破仑在这里建立的埃及研究院的学者们立即对它进行了研究,并制成了拓片。发现“罗塞达碑”的消息也被登载在《埃及通讯》上,引起了各国学者浓厚的兴趣,他们纷纷试图破译碑上的文字。碑上的希腊文很快被读通了。碑中间的那段文字也很快就被确认是古埃及的草书体文字。但是,尽管学者们能借助碑上的希腊文,领悟到象形文字和草书体文字的含义,却依然没有解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之谜。

年仅11岁的法国少年商博良决心揭开“罗塞达碑”上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秘密。为了读懂这些文字,他勤奋工作了21年。

商博良发现,古埃及写国王名字时,都要加上方框,或者在名字下面划上粗线。“罗塞达碑”上也有线条框起来的文字,是不是国王的名字呢?经过不断探索,商博良终于对着希腊文,读通了埃及国王托勒密和王后克列奥帕特拉这两个象形文字,它们可以从右到左,也可以从左到右,或者从上到下拼读出来。他用心地对比了象形文字和世俗体文字,发现两者之间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于是他进一步把这两种文字进行对比,把其中相似的符号全部分门别类地编成对照表,标明哪个世俗文字相当于哪个象形文字。经历了好几年这样单调的工作,终于得到一张比较完整的世俗体文字与象形文字的符号对照表。

为了证明这张符号对照表的正确性,他从熟悉的世俗体文字“卡萨蒂纸草”上,找到了埃及末代女王的名字,根据对照表,再把女王的名字转换为象形文字,两者完全相同。1822年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商博良终于弄清了埃及文字的结构,证实它是表意、表音符号混合起来的文字,解读了这神秘的古埃及文字。

表意符号是用图画来表示事物的概念或定义。例如:“多”就用小蛙来表示,“渴”就用牛在水边跑来表示,“太阳”是以圆圈中有一圆点的符号来表示,“水”则以三个波浪形的符号来表示。对一些抽象的,不能直接感知的概念和动作,也往往用一些能使人理解的图形来表示。如“南方”这个概念,埃及人就画一种南部埃及所特有的植物百合花的图形来表示;“老年”就画一个弯着腰,拄着棍子的人来表示;“统治”则用象征统治权力的王笏的图形来表示等等。

但是,图画符号都不能表示词的发音。为了把音表示出来,埃及人又用一些图形来表示音节。埃及“字母”包括24个子音,有大批双子音组合和三子音组合的符号。古代有许多象形文字读起来声音相同或接近,却不能清楚地表明它是属于什么范畴的东西,原因是它只有辅音符号,没有元音符号,所以要区别它们比较困难。古代埃及人创造了部首符号来解决,古代埃及绝大多数的词都有部首符号。

随着埃及历史的发展,文字也逐渐发生变化,演变成为祭司体文字、世俗体文字和科普特文字。虽然古代埃及文字没有发展成为字母文字,但是它也在逐渐地简化,向字母文字过渡。它的24个单辅音的符号,已经类似于字母,这对后来腓尼基人创造字母文字具有很大影响。而腓尼基人的字母又成为后来希腊人创造的字母文字的基础。现在欧洲各国的文字都源于希腊字母,因此,古代埃及象形文字对世界文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和平鸽与橄榄枝古老神话

和平鸽和橄榄枝是世界和平、安宁的象征,是世界人民心目中和平的信物。这都起源于苏美尔人的一个古老神话。

苏美尔人是两河流域的最早居民,他们很早就在两河流域的富饶田野里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当时生产力极其低下,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种种灾害,如:狂风骤雨、洪水地震。由于人们无法抵御这些灾害,便相信人的命运是由一个看不见的神在主宰着。他们崇拜日月星辰、天地河流,认为这些他们无法控制的东西都由神灵控制,于是就经常举行各种献祭和祈祷,还对那些看不见的神唱赞美诗,以此来取悦神灵。

有关洪水的传说,苏美尔人相信这样一个神话:

远古时期,据说主宰人类命运的诸神认为人间的道德风气十分败坏,决定发一场洪水把人类全部冲垮毁灭掉。但是在发水前,主神又改变了主意。他想,自己辛辛苦苦创造了天空、大地和世间的万物,就这样毁掉了实在有点可惜,也于心不忍。经过反复考查,神认为在人类中赛苏陀罗夫妇是唯一的一对好人,可以存活下来。于是,神就派出使者告诉洪水将到的消息,并通知赛苏陀罗准备好一艘船只,在各种飞禽走兽中挑选雌雄各一只带到船上以保存并延续生命。

到了洪水来的那一天,赛苏陀罗夫妇听从神的劝告,载着各种动物,坐在船上任汹涌澎湃的波涛将他们漂向远方。只见洪水所过之处村庄倒塌了,房屋冲垮了,地球上的生物全部被毁掉了,到处是一片汪洋。一天、二天、三天……船只一直漂浮在浩瀚的汪洋中,看不到陆地、岛屿和一点点生命的痕迹。

但是,在冥冥之中,他们相信神是仁慈的,是不会抛弃他们的,他们早晚会被解救出来。

洪水恣虐了七天,终于地退了。赛苏陀罗看着洪水一点一点地慢慢退去,心中祈祷着能早日回到陆地上生活。但是,他们一直在水中漂流,放眼望去,四周仍然是汪洋一片,怎么才能知道洪水是否已经退尽,陆地已经显露,生命又重新开始了呢?想呀想,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赛苏陀罗捧起船上一对白鸽对它们说:“鸽子呀鸽子,你们去为我打探一下吧,你们最讲信义,有了消息一定向我报信。”小白鸽好像听懂了赛苏陀罗的话,向主人点了点头,从主人手中飞到了空中。但是白鸽在天空中只盘旋了几圈,就很快回到了船上,眼睛充满了忧伤。赛苏陀罗知道那是因为洪水还没有退走,到处是洪水,它们无处落脚,只好回到船上来。

又过了几天,赛苏陀罗满怀着希望,第二次放飞了白鸽,鸽子飞远了。可是过了不大会儿,它们又回到船上,赛苏陀罗发现它们的爪子上有一些湿湿的泥土。

妻子说:“洪水已经退了,泥土已经露出,我们可以上岸了。”

“不行,还不能上岸!”赛苏陀罗知道陆地虽然已经显露,但是被洪水恣虐过的土地暂时还不适宜人的生存。

又过了几天,赛苏陀罗第三次放飞了白鸽。这一回鸽子飞上蓝天,飞向了远方。白鸽回来了,还衔着一根青绿色的橄榄枝飞回到船上,将橄榄枝放到主人的手中。

“啊!聪明的鸽子,它告诉我洪水已退尽,生命已重新回到大地,和平、安宁的日子来临了!”赛苏陀罗高兴地手舞足蹈。

妻子在一旁不解地问:“你怎么知道洪水已经退尽了呢?”

赛苏陀罗指了指青绿色的橄榄枝说:“你看,这是刚从树上折下来的,它表示洪水已退了,树又重新生长出新枝嫩叶,生命开始有了新的转机!”于是夫妇离开了船头,带着所有的动物上了岸,世间万物经过这场浩劫后又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这个神话后来经过改编,被收入基督教的《圣经》之中。赛苏陀罗的名字被改为“诺亚”,这个故事就是人们熟悉的“诺亚方舟”的故事。随着基督教在世界各地的传播,鸽子和橄榄枝告示和平和安宁的故事也愈来愈被人们所认同。

苏美尔人的洪水神话不仅影响了犹太人,而且影响了希腊人、印度人、东南亚等许多民族。在这些民族有关洪水的故事中,都有乘船逃难,获得永生的内容。

橄榄枝与鸽子成为举世公认的信物是在17世纪初。当时欧洲爆发以德国为主战场的国际性战争,这场战争又称为“三十年战争”。长期的战乱给德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人们渴望和平的生活。当时德国的许多城市联合发行了一套纪念币,图案就是一只口衔橄榄枝的鸽子。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在反思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无尽痛苦、灾难之余,也更加渴望人类的和平与进步。

1945年联合国成立,人们又用橄榄枝烘托着地球的图案作为联合国的会徽,寓意着联合国的宗旨是谋求人类的和平事业。

1950年,西班牙大画家毕加索挥毫画了一幅著名的“和平鸽”,象征着世界人民对和平的渴望。

巴比伦的通天塔的建造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塔吗?是意大利的比萨斜塔、英国伦敦泰晤士北岸的伦敦塔、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埃菲尔铁塔、墨西哥的太阳金字塔?还是中国西安的大雁塔、云南大理的崇圣寺的千寻塔、杭州的六和塔?

这些塔虽然名闻遐迩,但能跻身于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却是著名的巴比伦的通天塔。

公元前6世纪,在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统治时期,巴比伦进入繁荣兴盛时期。巴比伦城美丽无比,而巴比伦的通天塔是巴比伦城最高的建筑物,塔高98米,塔的四周边长也均为98米,塔分为7层,分别代表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通向塔顶的阶梯不是垂直向上的,而是一条螺旋型的通道,沿着这条精巧的旋梯走到塔顶上,是一座四角鎏金的马尔杜亥神庙。

通天塔原名为“巴贝尔”,在巴比伦语中意为“神之门”。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埃特曼南基”,原意为“天地的基本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