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全知道
8046700000009

第9章 人生必知的世界历史知识(8)

747年,“矮子丕平”统治了整个法兰克,但名义上仍是宫相。为了篡夺王位,他极力寻求教会的支持。751年,丕平在法兰克贵族会议上被推选为法兰克国王,罗马教皇斯蒂芬二世(752~757年在位)亲自前往巴黎为他举行加冕礼仪式,封他为“罗马人的行政官”,这表明他是上帝拣选的国王,王权是神赐的,从而改变了以往由各个部落推举法兰克国王的传统,同时也使基督教真正成为法兰克王国统治的精神支柱。丕平为了酬答教皇的支持,于754~756年间两次出兵远征意大利,迫使伦巴德人放弃拉文纳总督区和罗马地区的占领地,并把拉文纳总督区及彭塔波利斯赠给罗马教皇,史称“丕平献土”,这就是“教皇国”的诞生,教皇的世俗君主权由此形成。

英吉利王国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公元5世纪,不列颠被称为“英吉利”或“英格兰”,其意为“盎格鲁人的土地”。5世纪中叶,在日耳曼人大迁徙中的盎格鲁人、萨克森人和裘特人等部落渡海进入不列颠,沿泰晤士河和汉伯尔河向内地推进,他们赶走当地居民,建立了七个小王国。史称“七王国时代”。829年,威塞克斯王爱格伯特征服其他六国,建立英吉利王国,英国得到初步统一,威塞克斯国王开始自称“全不列颠之王”。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率军在英格兰登陆,入主伦敦,开创了诺曼王朝,封建化过程完成。诺曼王朝结束后,发生二十多年的王位之争。1154年,安茹伯爵亨利入主英国,开创了安茹王朝。无地王约翰时期,被迫签署《大宪章》。1265年,首次召开议会,建立等级君主制。13世纪初,与法国爆发百年战争。兰加斯特王朝时发生玫瑰战争,到约克王朝末期结束,建立了著名的都铎王朝。英吉利王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斯图亚特王朝于19世纪中叶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

德、法、意三国是如何形成的?

9世纪中期,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即德、法、意三国,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作为独立的国家,则开始于843年的《凡尔登条约》。

公元814年查理曼去世后,将王位传给其子路易。路易没有能力和武力来统治这个庞大的帝国。公元817年,他把帝国分给3个儿子:罗退耳、秃头查理和路易,以防止其死后产生纷争和诸侯叛乱。但事与愿违,路易一世死后他的3个儿子为争夺领土爆发内战,杀得难解难分。公元843年8月,罗退耳和两个弟弟在凡尔登签订停战条约。根据条约,帝国一分为三:些耳德河和缪斯河以西地区归秃头查理,称西法兰克王国;莱茵河以东地区归日耳曼人路易,称东法兰克王国;北起北海,南至意大利中部、北部及查理与路易所有地区之间的狭长地带,归罗退耳所有,同时由罗退耳承袭皇帝称号,但对其两个兄弟无约束力。《凡尔登条约》为近代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奠定了疆域基础。

北欧海盗

北欧海盗自称为什么人?

北欧海盗是来自挪威、瑞典和丹麦的胡作非为的强盗。北欧海盗一词是后来才开始使用的,当时的人们称他们为斯堪的纳维亚人。793年6月,丹麦海盗在英格兰北海岸登陆,袭击并掠夺当地的修道院,屠杀教士,这一事件宣告了海盗时代的来临。8世纪末,斯堪的纳维亚海盗开始与欧洲各国进行海上贸易和抢劫商船活动。北欧海盗活动分东西两路,西路的丹麦和挪威海盗主要向不列颠诸岛扩张,东路的瑞典海盗主要向今俄罗斯地区发展。在西欧,人们称北欧海盗为诺曼人,而北欧海盗自称为维京人。9世纪中期,北欧海盗建造了海盗国的首都——都柏林(今爱尔兰首都)。10世纪,北欧海盗进入鼎盛时期。11世纪后期,北欧海盗渐趋衰落,直至覆亡。

发达的航海造船技术源于海盗的入侵吗?

北欧海盗最擅长的是水上功夫。他们善于在深海航行,也能溯河而上潜入敌境。在海上相遇时,北欧海盗会将船系在一起,依次上场单独决斗。他们有较高的造船技术,船形体修长,人称维京长船,长度为10~30米,其平均排水量有50吨。维京船操纵时使用右舷的操纵桨,常以左舷靠码头,高高翘起的曲线形船首和较深的吃水线使其具有良好的船舶操纵性。它以桨作为主动力,但也悬挂有一面大横帆,色彩鲜明。维京人在船舷两侧常用盾牌防御敌船弓箭的射入。北欧海盗的龙头船不必调头就能倒退航行,因为它的船首和船尾形状完全一样,只要朝反方向划桨就可以了。

11~16世纪的西欧

乌尔班二世哪一年召开宗教会议?

1088年3月乌尔班二世当选为教皇,他坚持执行格利哥里七世教权至上的教会改革政策。1095年11月,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克勒芒城召开宗教会议,与会者主要是法国的大主教、主教和修道院院长,共600余人。会上拜占庭皇帝阿历克修斯一世的使者请求帮助抵御突厥人的进攻。11月26日,乌尔班二世在城外露天场所向与会者和来自法国各地的骑士、市民和农民发表著名演说,发出组织十字军远征东方的号召。乌尔班二世的演说激起了各阶层人士前往东方的狂热,从而导致了十字军东征的产生。

十字军东征是怎么回事?

它是11~13世纪末,西欧基督教国家以收复圣地耶路撒冷为号召,而相继发动的一系列军事远征扩张活动。因参加者的衣服上缝有十字记号,故名十字军。历时近200年(1096~1291年),先后共有8次东征。1095年11月,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克勒芒发表煽动性演说,号召组织了第一次十字军远征(1096~1099年)。十字军东征是封建主、天主教会和大商人以维护宗教为名,扩张势力,攫取新的领地和财富,并缓和西欧的社会矛盾的侵略战争。十字军东征曾占领了许多地区,建立了耶路撒冷拉丁王国等几个王国,但1291年耶路撒冷拉丁王国最后据点阿京城被攻陷,王国灭亡,十字军被全部赶出叙利亚,十字军东征以失败告终。十字军东征,给地中海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为此长期互相仇视。但是,十字军东征也增进了西方基督教的传播,大批欧洲人涌向东方。东方文化促使欧洲文明觉醒,为文艺复兴运动开辟了道路。

十字军东征对西欧产生了什么影响?

十字军东征的目标并没有实现。虽然夺回圣地,但基督教无法继续控制它。并且,当西欧人与东欧(拜占庭式)基督徒一起战斗反对穆斯林时,两个集团依然彼此仇恨,这也许就是1453年拜占庭被土耳其人推翻的原因。然而,这次运动却对欧洲经济产生持久的影响。1291年东征时出现的西欧基督教君主在战争中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与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最初召集远征队伍时相比,即使力量没有更加强大,但至少实力相当。

僧侣骑士团属于什么组织?

僧侣骑士团是一种宗教性的军事组织,直属教皇,不受当地统治者指挥。十字军控制耶路撒冷后,为了保卫圣地,教会从十字军中选拔优秀者组成几个僧侣骑士团驻守耶路撒冷,其中最出色的是医院骑士团和圣殿骑士团。医院骑士团又叫圣约翰骑士团,他们在耶路撒冷开办医院,收容患病的朝圣者。圣殿骑士团大本营设在耶路撒冷的古犹太神庙。像僧侣们一样,各骑士团一同吃饭,并参加各种宗教仪式。圣殿骑士团和医院骑士团听从各自大头领的指挥,它们都是宗教性的军事组织。

诺曼底王朝是如何建立的?

1066年9月,诺曼底公爵威廉决定以武力夺取英国王位。在教皇的支持下,他纠集诺曼底贵族和布列塔尼、皮卡迪等封建地主和骑士,率领1万多人的军队进攻英国。他们渡过海峡,在英格兰南部登陆。英王哈罗德由于刚刚在约克附近击败丹麦军队,仓促南下应战,10月14日的哈斯丁斯一役,英军大败,哈罗德阵亡,伦敦城不战而降。威廉进入伦敦,12月25日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国国王,即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从此英国进入了诺曼底王朝统治时期。诺曼底王朝一共有4位国王曾统治英格兰,统治时间由征服王威廉之后的1066年开始,直至1154年。征服英国后,威廉没收原有英国贵族的土地,分给随他入侵的主教与将士,将法国封建制度逐步移植到英国,加强了王权,加速了英国封建化过程,到12世纪,英国封建制度基本确立。

亨利二世是怎样改革朝廷的?

1154年,亨利二世继承了英国王位。在他统治时期,英国工商业繁荣,城市迅速发展。亨利二世凭借市民阶级的支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军事上,亨利二世命令骑士交纳免役金(“盾牌钱”),同时通过其他手段使王室领地收入提高,再用这些钱招募建立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常备军。在司法方面,亨利二世扩大了国王法庭的权力,他于1178年组成中央常设法庭,还设立巡回法庭和陪审制度,接受民间诉讼。1188年,亨利二世在英格兰推行什一税。亨利二世的改革,加强了英国王权。

全国土地调查汇编为何被称为《末日审判书》?

英王威廉一世在征服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集中强大的王权。他下令进行的全国土地调查情况的汇编,目的在于了解王田及国王的直接封臣的地产情况,以便收取租税。加强财政管理,并确定封臣的封建义务。1086年,由国王指定的教俗封建主在全境进行广泛的土地调查。把全国划分为7~8个区,每个区包括若干郡,按郡、百户区、村的系统了解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当地地产归属情况,每个庄园的面积、工具和牲畜数量,各类农民人数,以及草地、牧场、森林、鱼塘的面积,该地产的价值等。调查结果汇总整理,编定成册,称《末日审判书》(意指它所记录的情况不容否认,犹如末日审判一样)。这一调查结果一直保存到今天。

英国为何颁布《自由大宪章》?

英王约翰统治时期,在对法国的战争和对教皇的斗争中均告失败。他的专横统治又引起英国贵族诸侯的强烈不满。1215年6月15日,英国贵族胁迫英王约翰签署《自由大宪章》,该文件用拉丁文写成,共63条款。大部分条款维护贵族和教士的权利,主要内容是保障选举教会教职人员的自由;保护贵族、骑士的领地继承权,国王不得违章征收领地继承租;未经“王国大会议”的同意,国王不得向直属附庸征派补助金和盾牌钱;取消国王干预封建主法庭从事司法审判的权力;未经同级贵族的判决,国王不得任意逮捕或监禁自由人或没收他们的财产。此外,少数条款确认城市已享有的权利、保护商业自由、统一度量衡等。国王如违背宪章,由25名贵族组成的委员会有权对国王使用武力。

宪章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障了教俗大封建主的政治、经济和司法大权。宪章中也有部分内容维护骑士和市民的权利。宪章至17世纪止,一直被用来作为资产阶级争取权利的法律依据,并且成为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宪法性文件之一。

英国议会是如何诞生的?

英王约翰死后,亨利三世继位。他对罗马教皇唯命是从,采取亲法的政策,娶法王王后之妹为妻,擢用法国贵族为官,排斥英格兰本土贵族,支持教皇,不顾国内的饥荒,出兵西西里为自己的儿子争夺王权,引起了贵族的不满。1258年,贵族发动兵谏,迫使亨利三世签订《牛津条例》,并成立15人的常设会议和12人的委员会,一切措施须经他们同意。后来亨利三世拒绝承认《牛津条例》,引发了内战。1265年,贵族孟福尔率军击败了国王军队,召开了第一次由贵族、僧侣和市民代表参加的议会。这就是英国议会的开始。

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5世纪,英国农村中的乡绅阶层逐渐崛起,成为议会中的新兴力量。他们支持王权,反对分裂,促进了英国的政治统一。当时伦敦已经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英格兰民族语言——英语也在伦敦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一切都标志着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互动的结果。从权力政治学的角度考察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政治动因,可以发现,中世纪王权在权力政治发展中的演变历程正是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积累过程。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政治动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国家原则对封建原则的消解;二是以王权为代表的世俗权力与教会权力的冲突与斗争。在这两方面作用的互动过程中,王权在国家原则的制约下巩固与发展起来,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创造了决定性的历史条件。

瓦特·泰勒起义是怎么回事?

14世纪的英国,农奴制开始衰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阶级矛盾空前激化。1348年横扫欧洲的黑死病几乎夺走了英国一半人口的生命,经济萧条,统治阶级又发动百年战争,英国农民已经忍无可忍。1381年5月,埃塞克斯郡和肯特郡的农民在起义领袖瓦特·泰勒和约翰·保尔的领导下起义。6月13日,瓦特·泰勒领导的义军占领伦敦,他们捣毁大臣官邸,杀死大主教和财政大臣,冲进监狱,释放囚犯,并两度迫使国王出来谈判。起义者提出废除农奴制。每亩地的租金限定为4便士,确保全国贸易自由,赦免起义者。国王假意应允,部分起义者由于轻信而离开伦敦,但大多数起义者仍在坚持斗争,迫使国王进一步谈判。在斯密茨菲尔德谈判中,起义者还要求没收教会地产分给农民,取消领主权,把领主霸占的土地还给农民,废除劳工法等。在谈判进行时,瓦特·泰勒被刺杀,起义农民因失去领袖,并再次被王国所骗,起义失败。这次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加速了英国农奴制的消亡。

什么是红白玫瑰战争?

1455年,英国贵族兰加斯特家族(以红玫瑰为族徽)与约克家族(以白玫瑰为族徽)为争夺英国王位,展开了一场长达30年的“红白玫瑰战争”。混战的结果是亨利六世逃往苏格兰,约克家族的爱德华加冕为英国国王。爱德华去世后,兰加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与篡位的理查三世在波士沃斯特平原展开了争斗。1485年8月,亨利·都铎击败理查三世,自立为王,称亨利七世。都铎王朝的统治由此开始,红白玫瑰战争结束。1486年,亨利七世与约克家族爱德华四世的女儿伊丽莎白结婚,两个家族的纷争由此结束。

何为英法百年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