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全知道
8046700000097

第97章 世界古代帝国的兴衰史(16)

1942年3月克利普斯计划破产,国大党准备采取反英行动。同年4月甘地发表文章,对英国提出挑战:“英国撤出印度,把印度留给上帝。”7月。在国大党工作会议上,工作委员会接受甘地的决定。8月7日国大党全印委员会通过“撤离印度”的决议,并向英国殖民当局发出最后通牒,如果英国拒绝成立国民责任政府,国大党就立即发动大规模的群众非暴力斗争。但决议通过后的第3天,殖民当局对国大党进行全面反击,国大党领袖几乎全部被捕。殖民者的镇压激起了印度人民的反抗,暴力斗争席卷全国。到9月中旬,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50个火车站被破坏,通讯联络中断,一些英军补给线被切断,550个邮局被捣毁,150个警察所被袭击。许多政府官员和警察在冲突中丧生。至11月底,印度群众有1028人被杀,3215人受伤,约6万人被捕。斗争虽然失败,但人民自发的暴力行动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土耳其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败国土耳其遭到英、法、意和希腊等国的瓜分。1918年10月,被迫同英、法、意等协约国签订了内容极其苛刻的《摩德洛司停战协定》。为了民族的独立,土耳其人民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民族解放斗争。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由穆斯塔法·凯末尔领导的“护权协会”。

1920年1月,土耳其议会通过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瓜分土耳其的《国民公约》。公约明确指出,当前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的斗争是土耳其取得“生存和基本存在的条件”。《国民公约》成为土耳其挽救民族危亡的独立宣言。3月,以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军队占领伊斯坦布尔,并唆使土耳其苏丹政府解散议会,议会中的凯末尔派于4月毅然同苏丹政府决裂,并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成立了临时政府,而且开始着手组织属于议会完全领导的正规军。在凯末尔的英明领导下,土耳其军队战败了来犯的希腊主力部队。

1922年10月,协约国同土耳其签署了停战文件。同年11月,土耳其国民政府派代表出席了在瑞士洛桑举行的重新调整土耳其关系的国际会议。最终确定了土耳其的主权。随后,协约国军队被迫撤离了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民族解放斗争获得了巨大胜利。

1923年10月在安卡拉举行的国民大会上,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首都定在安卡拉。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并被尊称为“土耳其之父”。

阿富汗的独立

20世纪初期,阿富汗是一个处在英国半殖民统治下的封建国家。俄国十月革命和土耳其、印度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对阿富汗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人民越来越不满现状,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情绪日益增长。“青年阿富汗”党人积极开展争取民族独立的活动,亲英的哈比布拉政府日益不得人心。1919年2月20日,哈比布拉被刺死,他的第三个儿子“青年阿富汗”党人阿马努拉于2月28日正式宣布即位。

阿马努拉政权把争取阿富汗的完全独立放在首位。他在以自己的名义写给英印总督的信中指出:英国政府必须承认阿富汗的“主权完整、行动自由和完全独立”。英国政府不仅不答应这一正当要求,反而在阿富汗边境集结大量军队,准备发动侵略战争。

1919年5月3日,英国侵略军向开伯尔山口的阿富汗边防军发动进攻,随后出动4万英印军队发动侵阿战争。阿马努拉政府决定抵抗侵略,宣布进行圣战,呼吁阿富汗人民和印度穆斯林奋起反抗英国的侵略。战争开始后,居住在边区的阿富汗部族人民在阿富汗军司令部的号召下,发动了在开伯尔战线的联合进攻,阻止了英军,使之无法深入内地。在东南战线上,阿富汗部族义勇军同阿富汗正规军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占领和包围了英军的许多军事要塞。

与此同时。印度掀起抗英怒潮,英国在土耳其、伊朗、阿拉伯诸国都遇到了重重困难。英国无力在阿富汗进行长期战争。阿富汗人民进行的是争取独立、保卫祖国的正义战争。因而得到许多国家的支持,许多伊斯兰教教徒来到阿富汗,帮助阿富汗人民作战。苏俄政府承认阿富汗的独立,并给予阿富汗以外交和道义上的积极支持。但是,在战争中,阿富汗军事和经济上的落后等弱点也暴露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英阿双方于1919年6月3日达成停战协议。1921年,英阿正式签订和约,英国正式承认阿富汗的完全独立,并同阿富汗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阿富汗成为十月革命后第一个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

埃及的独立运动

1918年11月,埃及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柴鲁尔等要求英国殖民当局撤回保护权,让埃及完全独立自主,但遭到了英国当局的拒绝。柴鲁尔等人想要组织代表团去英国谈判,又遭到了当局的拒绝。1919年3月8日,殖民当局逮捕了柴鲁尔等四人并将其流放,这一举动引起了埃及人民反英的浪潮。3月9日,开罗高校学生开始罢课,随后发展到全国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群众上街示威游行,最后爆发了武装起义。面对压力,英国殖民当局一面被迫释放了柴鲁尔等人,一面派重兵镇压起义。4月中旬起义失败。1921年12月,英国殖民当局又逮捕了柴鲁尔,它进一步地激起了人民反英的斗争,1922年2月28日,英国政府被迫发表声明,宣布放弃对埃及的保护,承认埃及独立。

埃塞俄比亚的民族斗争

19世纪70年代后,埃塞俄比亚的地位日益重要,特别是苏伊士运河建成,埃塞俄比亚和索马里兰成了西方列强争夺的目标。

意大利在非洲取得厄立特里亚和索马里兰一部分后,企图吞并埃塞俄比亚。英国支持意大利向埃塞俄比亚进攻,但遭到埃塞俄比亚的痛击后败退。意大利军失败后,支持绍阿公国麦纳利克夺取皇位,来实现其侵略目的。由于约翰四世听从英国的怂恿,进攻苏丹1889年战败身死,孟尼利克继承皇位。

1894年,意大利决定再次入侵埃塞俄比亚,发出最后通牒。出兵占领北部的阿迪、乌格尔和阿迪格拉等地。孟尼利克决定抗击意大利的侵略,这时孟尼利克已拥有一支10000人和40余门大炮的军队。

1895年12月,埃塞俄比亚人民在安巴—阿拉吉战役中打败了意大利的两支军队,接着又攻下了意大利侵略者的马卡尔要塞。1896年3月1日,意大利在阿杜亚遭到决定性的失败,英勇的埃塞俄比亚人民彻底粉碎了意大利的侵略。意军17000人死伤多半,被俘4000人,损失全部大炮和辎重。11月双方签订和约,规定意大利无条件承认埃塞俄比亚独立,放弃其侵占土地,赔款1000万里拉。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被瓜分时期唯一以胜利的民族战争打败外国侵略者,保卫住民族独立的国家,它为非洲人民树立了英勇斗争的光辉榜样。

阿根廷“血腥的一周”

1918年11月,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英国“瓦塞纳冶金厂”2500名工人罢工,要求实行8小时工作制,改善劳动条件和增加20%的工资。1919年1月7日,罢工工人集会,警察向该厂罢工工人开枪,工人纠察队同警察发生武装冲突,当场4名工人死亡,30人受伤。9日,20余万工人走上街头,警察又打死20名工人,各工会组织立即宣布总罢工。工人武装同警察展开了激烈的街垒战。夺取士兵武器,占领兵工厂,捣毁军火库,起义工人几乎控制整个城市。1月15日军队以恢复秩序为名开进首都,会同警察镇压罢工工人。在一周内,工人被杀害2000余人,受伤4000余人,上万人被捕。为控制事态的发展,政府出面同工人谈判。工会同意结束总罢工,政府同意释放全部被关押的工人。并答应瓦塞纳冶金厂工人的要求。虽然罢工工人最后取得了胜利,但是罢工工人在同警察和军队奋战7天里,惨遭血腥镇压。史称“血腥的一周”。

巴西瓦加斯改革运动

1929年爆发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巴西经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社会矛盾也随之而激化。1930年10月,代表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瓦加斯通过发动军事政变,当上了总统。在瓦加斯执政期间,巴西实行了一系列的发展民族经济的政策,主要内容有:保护关税,扶持民族工业。限制外国资本;国家大力兴办主导工业和基础工业。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巴西已经建立起能够基本满足本国需要的轻工业,有了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并开始兴建金属、化学等新工业。

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墨西哥获得独立后。长期处于军阀混战状态中。1846—1848年,美国通过侵略墨西哥的战争,抢走墨西哥的一半领土。严重的内忧外患,使墨西哥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墨西哥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军人独裁者波菲里奥·狄亚士长达34年的统治下,外国资本大量侵入墨西哥。1912年,美国控制了墨西哥矿产的78%,钢铁业的72%,石油开采的58%,全国1/4的土地被赠送给外国及本国的公司和大地主。1910年,全国85%的土地集中在1%的土地所有者手中。农民苦不堪言,大批印第安人沦为债务奴隶。土地问题空前尖锐,激起了印第安农民的暴动。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并于1906年成立“自由工人大同盟”,出版《社会革命报》号召工人为保卫自己利益,为推翻狄亚士政权而斗争。但是由于墨西哥无产阶级的不成熟以及外国移民工人中无政府工团主义思潮的影响,使墨西哥无产阶级没有力量成为革命的领导者。

民族资产阶级和自由地主的代表佛兰西斯科·马德罗与北方逃亡债奴佛兰西斯科·微亚率领的墨美边境齐华华城地区的农民起义军联合推翻了狄亚士政权。1911年11月,马德罗就任墨西哥总统。但他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这使农民们大失所望,革命风烟再起。

1913年2月,前狄亚士政府的反动军人维托利阿诺·卫塔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政变,逮捕了马德罗,夺取政权,自任总统。面对卫塔的政变,革命斗争愈发高涨。工人、农民和资产阶级都参加了反卫塔的斗争,卫塔政权摇摇欲坠。1914年4月美国总统威尔逊于派遣军舰进行武装干涉,激起墨西哥人民在全国各城市都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1915年,微亚和查巴塔领导的农民革命军占领了首都,夺取了政权,卫塔被迫逃亡国外。

1916年12月,以卡沙为首的新政府召开制宪会议,通过了民主派佛兰西斯科,姆希卡起草的宪法。1917年宪法是墨西哥人民反对国内外反动派长期斗争的结果,它是当时一部比较民主的宪法,体现了反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思想。

智利人民阵线的成立

1929年,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使智利政局动荡不安。20世纪30年代后,智利当局加强了与西方法西斯的联系。面对法西斯的威胁,智利共产党、社会党、激进党和劳工联盟等组成人民阵线,并推举激进党人塞尔达为人民阵线的候选人。1938年塞尔达当选为智利总统,同时宣布智利为西半球第一个人民阵线政府。人民阵线政府成立后,宣布要改善劳动者的生活状况,大力发展民族工业,以及对农业进行援助等。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1941年,塞尔达辞职后,人民阵线开始解散。

鲁尔危机

1921年,德国在交付首次战争赔款后,提出延期支付下一年赔款的要求。1922年德国马克急剧贬值,资金大量流往国外,经济恶化到崩溃的地步。1922年12月德国政府要求延期支付全部赔款。英国对此表示支持,而法国强烈反对。1923年1月11日,法国勾结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条约义务为借口,武装占领了德国的鲁尔地区。

法国占领鲁尔后,首先遭到德国政府的反抗,英美两国也持反对态度。德国政府在英美的支持下,采取“消极抵抗”政策,声明停止向法国和比利时赔款,并号召矿山、企业、运输部门的职工抵制占领当局的措施。对那些因参加抵制运动而遭受损失的大资产家,政府将从英美那里得到的援助贷款里给予补偿。这样一来,德国经济陷入混乱。失业者激增,人民生活极端困苦,革命情绪日益高涨。游行、罢工、武装起义时有发生,甚至萨克森和图林根等地成立了工人政府。德国工人阶级的革命行动使德法两国的统治阶级都感到严重的威胁,遂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德国人民的革命运动。

对法国来说,占领鲁尔期间,不但没有捞到好处,反而使本国经济遭受严重损失。鲁尔矿区几乎停产,法国所预计从德国获取的煤炭也大为减少。不仅如此,法国还为维持鲁尔占领军的开支付出了10亿法郎。英国趁此机会向金融市场抛出大量外汇,以迫使法郎贬值。法郎行市不断下跌,法国的财政陷入了困境。在多方国际压力下,法、比不得不在1924年11月从鲁尔撤军。其后,英、美两国利用法国窘境。把德国赔偿问题的主动权抓到手中。鲁尔危机的解决表明,法国开始丧失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

柯立芝繁荣

一战后,美国的经济从1922—1929年,进入了经济繁荣的“黄金时代”。由于繁荣主要经历了柯立芝总统执政时期,史称“柯立芝繁荣”。20世纪20年代经济繁荣突出表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总值达到了创纪录的新水平。到1929年时。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工业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达48,5%。汽车制造业是全国最大的工业部门,1929年的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5/6。电机和电气用具制造业是仅次于汽车制造业的部门,1929年时工厂设备电气化已达70%,总功率达3515万马力。此外,家用电器迅速发展,无线电广播和有线电视普及全国。房屋建筑业是第二大经济支柱,20年代房屋建筑业的年增长率为6,7%。“柯立芝繁荣”得益于一战后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又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20世纪20年代美国盛行泰勒制和福特生产线,生产合理化运动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意义重大,而机器设备的更新也刺激了生产的发展。除此以外,利用分期付款的办法促使消费市场活跃,共和党的自由放任政策也鼓励了美国企业的发展。

英国“红色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