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就业忠告
8053600000019

第19章 忠告九 再学习能力是职场通行证(1)

在今天这个多样化的21世纪,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规模上庞大的竞争,而是各个国家在不停地向着“高、精、尖”的道路上开始迈进,在这条道路上,知识、信息是他们的强大助推器,毫无疑问的是,人才是知识、信息的载体。那么,企业如何想方设法获得人才就显得无比重要。可见,人才是当今企业所急需的,问题是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里,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他们要的不是那种在学校的书本上学了好多东西,但又在工作实践当中不知如何运用的“人才”,也不是那种在工作实践当中不能去吸收、也不会去吸收空有以前旧知识的“人才”,而是那种在社会工作实践当中能快速的吸纳新知识、不断更换自己体内血液的“人才”!因此,每一位应聘者都必须具有再学习能力。

再学习能力不容忽视

再学习能力指的是一个人把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是那种可以不断地在工作当中能够自学的能力,能够把所学的知识用活!在一个人的求职过程当中,企业看中的人选是那种“好学、上进、勇于求知”的应聘者;是那种具有“积极的自学主动性和优秀的知识领悟能力”的应聘者;是那种能通过适当的培训与积极的自我学习不断发掘自身潜力的应聘者;是那种能与公司的工作环境和外部的市场形势共同发展的应聘者,而不是以此职业为跳板的“短线”求职者。在当今这个求职竞争日益激烈的浪潮中,身为一个正在求职路途中的一员,我们就得很清晰地认识到:再学习是我们能够在平凡中脱颖而出的秘密武器,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我们才有可能在胜利的大军当中占有一席之地,否则仅仅依靠以前的旧知识的话,我们也只有与成功失之交臂了。

1.再学习能力是职场通行证

一个人要想出类拔萃,要想做出一番自己引以自豪的事业,首要的前提那就得自己有这样的资本,那么作为一个应聘者,我们的资本在什么地方呢?它就在我们自己的身上,这就是我们的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我们不应该急功近利,也不应该好大喜功,其实我们对任何事,都不应抱有过高的期望,我们应该通过学习能力把学问与经验一点点地灌入自己的脑中,作为将来成功的资本,须知今日职场所需要的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而非绣花枕头。

2.再学习开启职业大门

让咱们先看看下面这则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滥竽充数”寓言吧: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愍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不被淘汰,就得好好地锻炼自己、磨练自己,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也只有这样在现在这个多变的环境当中,我们才能站稳脚跟,有自己的立足之地,在将来的人生当中才能具备抗争与奋斗的资本。通过不断地学习,让自己在求职大军中脱颖而出,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踏入我们想要进入的职业领域。

迈克是一位高中毕业的学生,走上社会以后一直从事体力劳动,装卸工、搬运工、送货员等等这些力气活儿他都做。在业余时间他则总是努力学习营销方面的知识。一天,他参加同学聚会时,得知美国国际集团正在招聘。于是,第二天他就去网吧从网上下载了一份这家公司的招聘启示,虽然招聘的是业务代表,但却明确提出要本科以上学历,而且本科生还必须是名校毕业,条件相当苛刻。

但是迈克并没有退缩,应聘那天,轮到他时,他径直走到应聘席前坐下,那位中年主管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地指着手中的招聘启示问:“我们的要求都清楚了吧?”迈克点了点头说:“清楚了,不过,很遗憾,我不但不是名校毕业生,而且从来没上过大学,我只有高中文凭。”

那位主管看了他半天,才问:“既然如此,那你为什么还敢来应聘?”

迈克自信地说:“我之所以敢来应聘,不但是因为我喜欢这份工作,需要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我认为自己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因为我已经自学了很长时间这方面的知识,而且这份工作的性质决定了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对市场的充分了解、对顾客心理的正确把握、对被屡次拒绝的忍耐力等等,而这些我相信我比那些没有工作经验的名校毕业生更有优势。”

听了迈克的话后,那位主管就一连问了他好几个专业方面的问题,迈克都对答如流,最后主管微笑着收下了他的简历。第三天,迈克就收到了录用通知书。后来,他在这家公司做得相当出色,无论什么任务,他都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试想如果当初迈克没有主动学习营销知识,他又怎么能被成功聘用呢?又怎么能给自己打开营销这份工作的大门呢?

许多人在刚开始离开学校时,总是雄心勃勃抱着很大的希望,准备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可是等到工作一开始,外界的环境就会改变他们以前的雄心与抱负,他们就再也不能安心学习、安心工作了。可是我们要想在职业的道路上有所成就的话,我们就不能忘记“力求上进”,我们要将生命中的每一天、一时、一刻都用在学识与经验的积累上。我们的学识、经验、思想,一样都不能停止进步,如果我们努力去做了,不管遭遇怎样的险恶不幸、阻挠重重,我们都会得到命运的垂青。当然,要想通过学习积累起一生的资本,我们应该从知识与实践两方面着手。

在应聘的过程中,任何一位求职者都会将自己描述为一个具备了很强的再学习能力的人,那么如何证明我们是真正地具备这一重要能力的呢?首先,简历将成为我们的第一线索。我们应当根据所应聘的单位的领域,举出自己通过进修正规学位课程、证书课程或其他类型的培训机会已经初步获得了开拓这一领域或在这一领域中进一步发展的技能。如果我们曾经活跃在该行业的一些组织中,就应该详细说明我们参加了什么类型的活动,是否在组织中担任职务或加入委员会,主动介绍自己在这些组织中参加会议及上网学习的问题。还要对自己应聘的职务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可以使招聘单位的负责人对我们的再学习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其次,简历中除了交待自己的学历文凭之外,还应该体现出在课堂的学习之外,自己还努力寻求学习机会。因为在很多单位看来,获取学位是所有雇员发展目标中预期的一部分,而他们还比较看重文凭上没有记载的学习经历。另外,在面试过程中为了考察、了解求职者是否具备自己所需要的某种发展潜力,招聘单位常常会问一些诸如下面的问题:“描述一个你感兴趣的、但不具备应有技能的机会。这时你怎么应对?”“描述一个你所参与的项目。你在做这个项目时,对什么感兴趣?”“描述你为最圆满地完成了的一个项目或一段工作经历。该项工作的哪些方面归功于你的积极性?”这些问题常常被用来探问大学生求职者,招聘单位借这些问题来评估我们是否充分利用了自己所得到的学习机会。因为大学生缺乏其他求职者所具备的工作经验,所以招聘单位必须找到乐于学习和善于寻找学习机会的大学生求职者,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大提高单位的工作效益。

在应聘的过程中,能够证明自己会成为一名好员工的最好办法,就是平日积极地学习,获得更多的能力,而更为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再学习能力。

目前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学校里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很大,大学里大多只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重新学习基础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参加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培训班。我们大多数应聘者的问题在于,在学校所学的专业和现在的工作毫无关系,只懂得自己直接负责的工作还很不够,特别是如果基础知识薄弱,自己改善工作的能力就会丧失。实际工作本身是最好的老师,这种认识是十分重要的。从工作的变化中能学到多少知识,这关系到我们成长的所有要素。

3.再学习重塑人生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知识就是力量”在于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指的是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未被发觉的巨大功能;另一方面指的是知识能够改善人的心态,重塑人的性格,从而通过学习造就成功的人生。歌德曾经说过:“人不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知识是创新的准备,是竞争力的“内功”,那么学习知识的那种能力和信心就是知识获得的唯一工具。零星的努力,细小的进步,日积月累,可以使我们更为充实,可以使我们更能应付人生。

有的人或许以为利用闲暇的时间来学习得不到多大的成效,其结果与学校的教育所获的成绩相差甚远,因而在空闲时总是白白地浪费时间,无意于学习。这无异于一个人因为自己进款不多,以为即使尽量储蓄也不能致富,所以一有钱就尽数挥霍而不屑储蓄一样。下面让我们看看那些能够利用空闲时间学习而取得与接受良好教育的人同等效果的人吧!

小李出生在煤矿世家,很早就成了煤矿工人。下井时小李还不到十六岁,一米四四的个子,在井下一干就是3年。在矿上干活儿,相信我们大家都知道它的危险与苦累,小李曾亲眼看见一个同事在这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也曾在塌方前的最后一刻逃离出去。当时腿被支撑的柱子压住,怎么也拔不出来,而更大面积的塌方又在眼前,矿井负责人甚至已决定锯腿保人……!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痛苦使很多人离开了矿山,包括和小李同时进来的很多同学,通过各种关系,或者调动,或者想办法弄个劳保。

小李一直留在井下,而且干得很卖力,那时被人称为“矿山小老虎”。说不上对工作多么热爱,在没有别的选择的情况下,努力工作是小李唯一能做的。然而,小李并不甘心自己的一生就这样度过。下矿井时小李初中还没有毕业,爸爸是一个爱学习的人,他说知识在任何时候都有用,就让小李自学。那时他一天要在井下8小时,还要经常加班夺高产或者进行政治学习,常常12个小时不得闲,一天下来人困马乏。即使这样,他也坚持每天读书自学。夏天蚊子多,小李就穿起长袖衣服,戴上帽子、围巾,再把脚放到水盆里。在这样的“重重封锁”下,蚊子倒是不咬了,人却被热得头昏脑涨了……

因为不怕苦、不怕累,工作努力,干了3年采煤工后,小李被送去学了半年的采煤技术,又到中专学地质,后来就考上了大学。4年大学,小李一共修了三个专业,当时校长、班主任知道他选那么多课都很不满,觉得他会耽误专业的学习,不少同学也觉得小李在出风头,而他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希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打一个好基础。而且,那时的他对于学习有一种如饥似渴的热爱。

那时小李的时间总不够用,宿舍晚上10点半熄灯,他就买上一打蜡烛,每天都熬到夜里两三点,早晨5点半就又起来,一直到中午休息十分钟——三个专业,80多门课,他必须抢出比别人多三分之二的时间,否则根本拿不下来。大学结束时小李做了三个毕业设计,参加了三个专业的论文答辩。这一时期的苦学,为他今后在地球科学方面的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大学毕业后父亲希望小李回矿山,继续从事技术工作,这样他又开始了边工作边学习的生活,而“博士”的理想却仍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不仅拿到了博士学位,而且还做过北大、清华两个专业的博士后。

父亲在小李拿到博士学位后跟他说:“这只是科学道路的开始,不能只看学位,要名副其实。”——应该说这也是小李对自己未来的要求。1997年小李与一位德国科学家在藏北海拔5700米的高原上发现了一片黑色的岩石,当时德国科学家认为可能是油页岩。后来小李经过走向追踪,确认其为煤矿。这片煤矿一半在湖里,一半在山上,共有五层,其中一层有5米多厚,对于自古缺煤、一直以牛粪为燃料的西藏来说,这真是一个非常大的喜讯。

这种找矿的快乐是很多人无法理解的,小李他们还曾在藏西北海拔4600米处发现过一片玉矿,开始都以为是石膏,经确认是玉矿后,小李激动得想让全世界都分享他们的幸福。

如果小李现在还在煤矿,即使再能干,充其量一天也只能出30立方煤,而从参与找矿到现在,小李已经为国家发现了3000多万吨煤。他感谢矿山赋予他的吃苦精神和勇敢,同时更感谢知识赋予自己的快乐。

许多像小李一样志在成功的人,在早些时候,薪水很低,工作很苦,但他们利用其闲暇的时间,不断学习以求上进,最后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我们大多数人的缺点,就是幻想在顷刻之间成就大事。然而事情却是慢慢成就的,因此我们应不断地努力读书自修,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宝库,从而渐渐扩大知识范围。只有这样,知识才会越积越多,力量也才会越来越大。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从现在开始,立一个志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身上的“能量”,而不要为自己的惰性找任何借口。学习知识,它会成为我们自己的东西,永远不会消失,知识会转化为智慧。

4.再学习成就自我

为了帮助一个人生存下去,可以给他很多鸡蛋,但是鸡蛋很快会被吃完;也可以给他几只母鸡,每天下蛋,大概可以支撑一两年;还可以帮他建立一个养鸡场,并请人管理,除了自己吃,还可以赚点钱;然而,最好的方式是帮助他学会养鸡的技术和管理本领,成为养鸡专业户,从此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学习能力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

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只是人才的竞争,还将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甚至有人宣称:未来的文盲不是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那些没有学习能力的人,或者说不能持续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