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世界500强企业高管的就业忠告
8053600000020

第20章 忠告九 再学习能力是职场通行证(2)

应聘成功的实质,并不是战胜别人,而在于战胜自己。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去阻止别人的优秀,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就是自己。而改变自己的唯一道路就是学习,通过学习可以改造内在的品性与能力,从而改变外在的处境与地位。“欲胜人者必先自胜。”只有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伟大的胜利者、成功者。一个不认真学习知识和技能,不把功夫放在自己身上的人,早晚是要失败的。只有充分运用我们的学习能力,只有不断运用学习能力,才能持续更新、持续发展,才能在求职路上从对手中脱颖而出。应该说,成功取决于人的学识与经验,而学识与经验,取决于人的再学习能力。

再学习:完善自己的利器

再学习是完善自己的利器,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化的学习社会,现代教育学理论认为,信息时代下学习的特点为:学习是个体建构的过程,个体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人类是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网中的动物”,是对这一理论最好的解释。所以,信息社会的学习是一个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和弥补个人思维缺陷的过程,人人都拥有难以测量的多种潜能,人的求知方法也拥有多种多样的风格,表现为各种不同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必须珍视所有这一切求知的方法,并尽可能地借助他人的力量。同时现代的信息技术为信息化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为自主的探索和合作型的学习。要培养密切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科学的人生态度,要增强心理上对正在变化的环境的适应性。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要注重对前后流程和背景的解读、直觉性理解、创造活动及操作活动来加以掌握,同时要注意克服学习中的机械主义、绝对科学主义和任何的功利主义倾向。

人无完人,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因此,我们都有自己的不足之处和需要向别人、向生活、向社会学习的地方,在他们那里隐藏着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宝藏,我们只有从里面挖掘出来,为自己所用,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不断地壮大自己,才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有所建树,才能实现自己的崇高目标,才能实现自己的真正价值,也因此自己才能感到收获的幸福!通过不断的学习,完善自己、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目标!

张罗是在河南的一个不很富裕的乡村里长大的,上大学是他梦寐以求的,可是现实的残酷粉碎了他的理想。家境的贫寒使他刚上完初二就离开了学校,跟着父亲到了一个建筑队去打工。由于他的年龄较小,老板就给他分了一个很轻松的活儿干着,也就是跑腿之类的,工资当然开得也很低,还好一个月下来还能剩下一百来块钱。他从来不拿这些钱去买吃的、穿的,而是在空闲的时候去书店买些小说、管理类的书籍,一有时间就摊开来看看。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做着,两年过去了。有一天,他闲着没事找了只笔、一张纸在上面画了起来。老板悄无声息地走到他身边看了老半天,这时张罗伸伸双臂正要站起来时碰到了老板的身上,张罗下了一跳,赶忙把写的那张纸给藏了起来。老板笑着说:“为什么要藏起来啊?小张,你写得不错啊,挺好的,我建议你多写几篇,去投到报社去。我认为你很有文学方面的天赋!不妨试试。你应该能找一个更好的工作!”听了老板的话后,把自己以前写的找了几篇投到了一个小报社。过了几天,那个报社主任问他去做编辑愿不愿意。当然了,为了能给家里减轻点儿负担,他就去了。

刚到编辑部的时候,他什么也不懂,但他乐于向别人请教、学习。张罗每天看到一位清洁工都来得很早,把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有一天,她感冒了,仍然坚持过来履行她的职责,张罗问她:“阿姨,主任让你今天休息呢,你怎么又过来了呢?”她说:“这是我的职责!”张罗深受触动,这让他明白:一个人要为自己负责,要为自己的职责负责。在以后的工作当中,他一直记着,一直在努力地学习。近来,张罗被员工推举为做编辑部的主任。

张罗虽然没有伟人般的自豪与成就,但他能从一个初二的学生成长到现在的编辑部主任,那都是他自己不断学习的结果。

张罗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想生存,要想提高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就必须努力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最快捷的速度、最简便的方式、最有效的形式获取准确的知识和信息。提高再学习能力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学习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基本途径,当今时代正处在大发展、大变化、大变革中,知识的生命周期大幅缩短,有效经验的生命周期大幅缩短,逼迫人们要进行有效的学习、积极的学习、主动的学习。如果不积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就会退步,就会落后,就会被时代淘汰。要因“势”而进,因“时”而进,就必须在提高学习能力上下功夫。

再学习是不断地充实我们的大脑、改变我们知识结构行之有效的手段。为此,首要一点是必须树立起做一个学习型员工的信念和目标,唯其如此,才会有学习的驱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热忱向上的精神,这是学习最重要的原动力。没有这种热忱和锐气,就会丧失求学之心、求才之心,就做不到终身学习。每到一个驿站,我们都需要补充电能来面对下一个冲刺,终点就是我们理想的美丽人生。我们在人才高速路上奔跑,我们在寒夜孤灯下苦读,我们在新的课堂里钻研,我们也在汗水和泪水中赢得掌声,这一切就在于我们永不停止的充电行动。

活到老学到老:想学,什么时候都不晚

晋平公同着名音乐家师旷闲谈。晋平公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师旷说:“你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晋平公不高兴地说:“你身为臣子,可取笑君主吗?”师旷连忙说:“臣下怎敢取笑大王?我听人家说,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之日一般阳气充沛;壮年时好学,便像中午的阳光,还很强烈;老年时好学,只像蜡烛照明一样。但是,点亮蜡烛走路比起摸黑瞎闯,哪一种更好呢?”晋平公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提高学习能力,长远之计是保持学习的持久毅力。当今时代,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如果在学习上不能保持恒久的毅力,就会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淘汰。为此必须把读书学习当作生活和工作的第一需要。在思想上,树立终身学习、时时学习的现代学习理念;在行动上,拿出明确的计划、硬性的指标,排除干扰,静心学习;在作风上,力戒形式主义,始终如一地抓好学习,真正把“活到老、学到老”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追求和信念。始终坚持用当今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追踪先进理论和科学技术的动向,注重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才能胜任自己所应聘的工作。

有一个农夫,他从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手中买了一块地。但这时已经是五月下旬了,先前土地的主人在早春时分没有去种庄稼,只种了些蔬菜。那农夫买了地以后,他的左邻右舍都说:“春天早已过去了,来不及再耕作粮食了,只能再种些蔬菜。”但是那位农夫是极具判断力与思考的人,他认为,种晚熟的谷类目前还不算迟。因此,他就按照自己的主意去做,把那块田耕得好好的,播了些晚熟的种子,然后又很细心去照看。最终,他获得了很丰盛的收获,甚至比他的邻居收成还要好。这个例子对于求学也有深刻的启示。

如果我们真有上进的志向、真的渴望造就自己,要决心补救早年的失学,那么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遇到什么人都会对我们有所助益,都会使我们增加一些知识与经验。如果我们遇到了一个印刷匠,他会告诉我们很多印刷的技术;遇见一个泥水匠,他会告诉我们关于建筑的方法;遇见了一个农夫,他会教给我们农业上的种种知识。

大部分人都有过分重视大学教育的心理,而那些不曾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则更是如此。那些因家境困难或身体状况不佳而不能升入大学的人,往往认为错过大学期间的学习是一种无可挽回的损失,认为这是一生都没有办法补救的缺陷。他们甚至认为,不管以后如何自学,都于事无补,无法达到与大学教育同等程度的教育水平,他们以为通过自修得来的学识总是有限。但他们却不知道,世上有许多负有盛名的学者从没有进过什么大学,甚至有许多人连中学的大门都没有跨进过呢!

在打工女皇吴士宏成功的历程中,以她初次到IBM面试那段最为精彩。当时还是个小护士的吴士宏,抱着个半导体学了一年半许国璋英语,就壮起胆子到IBM来应聘。

那是1985年,站在长城饭店的玻璃转门外,吴士宏足足用了5分钟的时间来观察别人怎么从容地步入这扇神奇的大门。

两轮笔试和一次口试,吴士宏都顺利通过了,面试进行得也很顺利。最后,主考官问她:“你会不会打字?”

“会!”吴士宏条件反射般地说。

“那么你一分钟能打多少?”

“您的要求是多少?”

主考官说了一个数字,吴士宏马上承诺说可以。她环顾了四周,发现现场并没有打字机,果然考官说下次再考打字。

实际上,吴士宏从未摸过打字机。面试结束,她飞也似地跑了出去,找亲友借了170元买了一台打字机,没日没夜地敲打了一个星期,双手疲乏得连吃饭都拿不住筷子了,她竟奇迹般地达到了考官所说的那个专业水准。吴士宏的传奇从此开始。

我们处于这样一个信息、知识迅速更新迅速而多样化的时代,这决定了我们是处于一个不断学习的时代,如果想学的话,什么时候都不会晚!就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决心、勇气、意志与耐力了。

案例

中国移动:我们重视再学习能力

2000年4月20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人们的期待中成立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为518亿元人民币,而它是资产规模超过4000亿元。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其中,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纽约上市,而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的运作是由中国移动通信控股的。中国移动(香港)有限公司位置显赫,是我国在境外上市公司中市值最大的公司之一,也是亚洲市值最大的电信运营公司。

作为通信行业的老大,中国移动通信主要经营移动话音、数据、IP电话和多媒体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中国移动通信不但提供基本话音业务,还提供传真、数据、IP电话等多种增值业务。它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等着名服务品牌,用户号码段包括“139”、“138”、“137”、“136”、“135”、“134(0至8号段)”和“159”。

到了2005年底,当网络100%覆盖全国县(市)时,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主要交通干线实现连续覆盖,城市内重点地区基本实现室内覆盖,客户总数超过2.4亿户,与206个国家和地区的266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国际漫游业务,同时,他们还与111个国家和地区的97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国际漫游。在国际短信方面,其通达104个国家和地区的206家运营商,彩信通达16个国家和地区的23家运营商。

连续5年,中国移动通信已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世界500强,最新排名第224位。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和中国企业家协会组织的“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评选中,列中国企业500强综合榜第四位,列服务企业500强第二位。上市公司成为连续三年入榜《福布斯》“全球400家A级最佳大公司”的唯一中国企业。2006年4月,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全球最强势100品牌”第四名。

中国移动通信成绩的取得是与他们培训员工的再学习能力分不开的。中国移动通信非常重视员工的再学习能力,因此,每一次员工在上岗前,中国移动就会对员工实行培训,培养他们的再学习能力。

北京中国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下属公司,是首都唯一专注移动通信发展的通信运营商。其中客服中心每月的人工电话服务次数超过300万,自动语音服务次数超过3000万次,自动渠道客户办理量超过160万。客户群体、客户接触频次在全国呼叫中心中名列前茅。北京移动通信责任有限公司非常重视员工的再学习。

在这家中国移动分公司,员工在上岗前有三个月的培训时间,其中第一个月在合肥进行业务知识培训,再到北京移动进行两个月的上机实训,就是为了培训员工的再学习能力。培训结束时,如果员工的再学习能力得到认可,即可签定就业合同,正式上岗,没有试用期。如果员工在培训中再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或根本没有这种能力,就不能被录用。同时为培训期间的学员提供每月500元的生活补贴,三个月生活补贴在正式上岗的次月一次性发放。

可见,中国移动通信非常重视的员工再学习能力。

就业忠告

中国移动通信的再学习精神,给每一个企业提供了精神榜样。企业在招聘员工的过程中,也会把这种精神渗透进去。在应聘的过程中,能够证明自己会成为一名好员工的最好办法,就是平日积极地学习,获得更多的能力,而更为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再学习能力。

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据统计,全世界一年有80多万种不同的书籍面世。如果我们一天读一本,我们得花2000年才能读完一年所出的这些书,与知识爆炸相伴的是知识老化速度日益加快。你可以借鉴以下方法提高再学习能力:

1.学会学习的能力

2.磨练记忆工具

3.激发我们的学习动机

目前,企业发展的现状与学校里所学知识之间的差距很大,大学里大多只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重新学习基础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参加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培训班。我们大多数应聘者的问题在于,在学校所学的专业和现在的工作毫无关系,只懂得自己直接负责的工作还很不够,特别是如果基础知识薄弱,自己改善工作的能力就会丧失。实际工作本身是最好的老师,这种认识是十分重要的。从工作的变化中能学到多少知识,这关系到我们成长的所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