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身价:社交的潜规则
8054200000014

第14章 强化背景:你身边的有效资源

关键词:

【务实】如果我们有幸拥有那些先天的关系,那么能利用的就尽量地用,即使有人说你是靠了父辈的庇荫,也总比说你是个扶不起来的刘阿斗强。

【上升与下降】从某种意义上说,娶妻子,不单单是娶了爱情,同时还娶了一个层次,一种文化。

【自主选择权】在所有的人伦关系中,朋友关系是最为松弛也最为开放的一种,它没有上下级之间必须的服从与管制,也没有家族妻儿之间的亲情纠葛。

出身背景对一个人的影响,中国人一句话就给总结了: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就这一句话,不知压得多少出身底层的人喘不过气儿来。

废墨有一篇文章,是说名导加名演员姜文的,他先从出身来历上,把中国当代的导演们分为世族和庶族两类:世族艺员,如大师级导演陈凯歌,如导演大师田壮壮。前者其父为陈怀凯,乃北影资深名导,学问修养皆自成体系,传至陈凯歌,血管里流的皆电影细胞。无怪乎凯歌伟岸身躯,笑傲江湖。后者其父其母皆电影艺术家,将门出虎子,是故,田壮壮扛着中国电影第五代的大旗,有板有眼地走了长长的一大截儿。庶族艺员,如国际导演张艺谋,如“影帝”姜文。他们都仿佛是天外飞来的不明飞行物,不知怎的就坠到了电影的沃土之中,也不知怎的就吸收了这块沃土中的精华,经过一番左冲右突、上下腾挪,竟也立地成佛,修成正果。这在遗传学里,可能是一种变异的现象。这种变异,唯其缺少先天和后天的必要条件,存活率可能较低,而真正生存发展下来的,都有着非同一般的顽强的生命力,日后成长之势,不可限量。

光着脚踏入任何一个圈子,都难免要被人挤兑,以自由开放为名的演艺圈尚且如此,如果在向来壁垒森严的政界,更不能没有一点儿来头。否则,别人三分的努力,你七分的拼搏,都不知能不能弥补这个差距。古代有个笑话,说一个人在自己的帖子也就是名片上,写了这样一句话:当朝宰相家兄女婿乡邻。

如果一个人家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人才辈出,那么他总是受人尊敬的,即使在今天,这种现象依然存在。《我的非正常生活》的作者洪晃,是国学大师章士钊的外孙女,名媛章含之的女儿,中国前外交部长乔冠华是她的继父,着名导演陈凯歌是她的前夫。这么一连串名人的光辉照耀之下,洪晃想不着名都不成,于是,同样一句话,由洪晃说,味道就不一样,她的嬉笑怒骂,都有人追捧。

在2007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中国泰富集团董事局主席荣智健,以272.2亿人民币的资产名列第九。在中国,没有哪个家族像荣氏家族这样荣耀,在荣氏家族历史上有无数耀眼的名字:中国纺织大王及面粉大王荣德生、中国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巴西环球公司总裁荣智宽、德国尤尼可公司总经理荣智美。无论是政界的资本还是商界的资本,一时都无人可比,所以1978年后荣智健到香港做生意,一出手就站在制高点上,就连李嘉诚、郭鹤年、郑裕彤等商界巨子,也以与其合作为荣。

虽然我们正处于一个提倡“个人奋斗”的年代,但出身背景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否认。世人是习惯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耗子的就是好猫,如果我们有幸拥有那些先天的关系,那么能利用的就尽量地用,即使有人说你是靠了父辈的庇荫,也总比说你是个扶不起来的刘阿斗强。如果你出身寒门,没有那些有价值的背景关系,那么你的另一条畅达的出路是娶一个好妻子或者嫁一个好丈夫。当然,这一条也是需要缘分的,做不到这一点也不必着急,身边的资源在于我们的培养和发现。

多年前我看过一篇小说,作者记不太清了,对其中一个细节却印象颇深。说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个乡下的年青人,逃荒来到大上海。凭着自己的胆识,他在被称为“冒险家乐园”的上海滩闯出了名堂,成了身家百万的资产阶级。有钱了,并不等于就改了泥腿子的本色,好在这位青年是个有主意的人,他适时地娶了一位末落贵族小姐为妻。于是,他们家也用上了刀叉,也学会了在打蜡的地板上跳华尔兹。夫妻携手出席上海上流社会的宴会,正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从某种意义上说,娶妻子,不单单是娶了爱情,同时还娶了一个层次,一种文化。

在当今的名人里,潘石屹和他的妻子张欣,两人就是一对绝配。

1963年11月,甘肃天水麦积山附近贫困的村子里一个生命悄然诞生。金秋十月本是收获的季节,但那时只有无尽的贫穷、无尽的干旱、无尽的饥饿。

也许正是童年的磨难,培养了潘石屹对成功的执着追求。1979年高考的前八天,潘石屹被一辆卡车撞断了肩胛骨。知道自己没考好,他立即偷偷在另外一个县以“石屹”这个名字报考中专,并以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兰州培黎石油学校。

这是潘石屹早年的背景,也说明了他从来都是一个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的人。

潘石屹的事业,是从海南开始的。他和几个意气相投的朋友,合伙成立了一个“海南农业高技术投资联合开发总公司”,这个名字有点古怪的企业,就是后来万通的雏形。通过炒地产,他们获得了第一桶金。

后来潘石屹离开了万通,开始注册自己的公司。就在这时,潘石屹认识了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张欣。张欣1965年出生于北京,14岁随母亲移居香港。成年后,张欣在一家小公司做了一个小白领,后来听从朋友的建议去了英国,在剑桥大学取得了经济学硕士学位,然后就职华尔街的高盛投资银行。一晃八年。张欣那时在华尔街每年挣一二十万美金,生活相当惬意,直到1995年底返回中国,与潘石屹共创了他们自己的房地产公司——SOHO中国。

SOHO是英文SmallOfficeHomeOffice四个单词首字母的缩写,意为“小型办公,家庭办公”。十年前由潘石屹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在追求资源最大化利用的今天,SOHO提高了每一平方米房子的使用效率,让人们自行组合,工作生活更方便。

潘石屹没有出国留学的海归背景,长期自称“土鳖”,是靠摸索和经验制胜的非理想主义者,而非海归一派的理想主义。但是,潘家的土鳖和海归,彼此却配合得非常好。潘石屹说他们的分工是这样的:“她负责规划、设计、工程,我负责市场推广和钱。我比较喜欢跟媒体见面,她不喜欢跟媒体见面。”

潘石屹和他的太太张欣,以中国开发商的明星夫妻和前卫形象着称。在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夫妇两人的SOHO中国公司用一个个独特的建筑作品向人们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艺术品质和商业天赋,总是以不断的“创新”精神为人们制造新的轰动和概念,从而在房地产界掀起波澜。

夫妻两人联手经过十年的努力,SOHO中国已经成为中国最有实力的房地产公司之一。

我们所寻找的人生伴侣,最好是能与自己形成互补的那一种。而在事实上,当两个人携起手来,共同打造了一份事业的时候,会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更为牢固。

在美国政坛上,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夫人爱琳娜对于丈夫走向成功所提供的帮助,尤其引人注目,值得称道。1905年她与罗斯福结婚,在1921年丈夫发病致残之后,她对政治活动日渐积极,凡是罗斯福耳目未能顾及到的地方,都有赖于这位贤惠、能干的夫人照顾。

例如,罗斯福竞选总统成功后,将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大政方针,对许多细节则无法顾及。爱琳娜却关怀每一个国民,如当她乘飞机旅行的时候,经常会和别的乘客谈话,嘘寒问暖,平易近人。

又如,罗斯福没有时间顾及各种团体和组织,爱琳娜则对团体事业十分热心。她为此所作的种种努力,大大增加了罗斯福总统的威望,并给他添上了更加开明和进步的色彩。

对当时的美国人来说,爱琳娜的名字就代表了经济复苏、保障劳工权利、解放黑人、提高妇女地位、宗教自由、教育青年、照顾贫困老弱等项光荣的事业。《纽约时报》曾写道:“她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力量,他们夫妇合作无间,形成一个政治单位,这是美国历史上空前的事情,许多老派人士也许会批评这种作风,但许多别的人会欢迎罗斯福夫人的出现。”

伴侣的地位,本来就相当于你的“另一半”,他或她的表现,将直接体现着你的身份。西方有句话,“夫妻两个人对未来的追求与生活的水准,总是向比较低级的那个人靠拢”。为了不让自己的未来滑坡,我们不得不重视伴侣的价值。

在所有的人伦关系中,朋友关系是最为松弛也最为开放的一种,它没有上下级之间必须的服从与管制,也没有家族妻儿之间的亲情纠葛。我们既可以选择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也可以随时选择去留。如果说家庭背景和夫妻关系中,有许多先天因素不在我们掌控之内,朋友关系则会留给我们极大的经营空间。

兴趣和爱好差不多的人最谈的来,交这种朋友也省心省力,可从“拍档”的角度讲,最佳的朋友关系应该以合作为先。一个优秀的合作结构,不仅能够为合作伙伴的能力发挥创造良好的条件,还会产生彼此都不拥有的一种新的力量。最成功的合作事业是由才能和背景不相同而又能相互配合的人合作创造出来的。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和戴维·费罗的合作就是如此。

早在求学期间,杨致远和费罗就在斯坦福大学搭档做过研究作业。杨致远回忆说:“多亏费罗,作业几乎是他独自完成,我根本没做什么事。所以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以后要多跟这家伙合作。”当然自此之后,杨致远就“常和这家伙合作”。很快地,两人成了合作无间的最佳拍档。杨致远和费罗可以说是互补型人才。杨致远喜欢交际、思考,社会活动能力极强,在团体中常是领导者,而费罗则知识渊博、工作扎实,非常内敛。若以科技智囊形容杨致远,那么费罗可称作科技天才。

朋友是一个人除家族、夫妻之外的第三层身份背景,朋友之间相互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相互提携的过程。人的一生如果结交了好的朋友,就可以患难与共,相互砥砺,不仅可以成为情感的慰藉,也可以成为事业成功的基石。

当今社会上有“做人要学曾国藩”之说,曾国藩的处世经可以说是他广交朋友的处世经。1864年7月20日,曾国藩在写给他的次子曾纪鸿的信中说:选择朋友是人生第一要事,必须选择志趣远大的人。

曾国藩的立功、立言、立德三并不朽也可说是在朋友的相互抵砺和影响下取得的,因此,他深刻地领会到了人生择友的重要性。所以他无论是在生活、为学还是在事业上都时时注意广交益友。这一点在他京城的十三年生活中,就有充分体现。他当时经常往来的朋友有:

刘传莹,湖北汉阳人,专攻古文经学,精通考据。曾国藩通过与刘传莹的交往,大大弥补了自己古文字上的不足。1846年,曾国藩在城南报国寺养病,于是便向他请教古文经学与考据。刘传莹也正因为自己只在古文经学方面有造诣,遂向曾国藩请教理学。于是,二人互相切磋,取长补短,成为至友。

何绍基,字子贞,精通书法,擅长吟咏。曾国藩与其交往中,觉得何绍基所长,正是自己的不足。从此以后,他非常重视写作和赋诗。

另外,他还经常与吴廷栋、何桂珍等人讨论理学,向邵懿辰请教今文经学。

这些朋友,在京城都颇有名气。同他们的交往不仅增长了学识,也大大提高了曾国藩在京城的个人声望。他在家书中称自己“昔在京颇着清望”。

曾国藩所交益友,对他的人生及事业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有给他出谋划策者,有赏识提拔者、有危难之时,两肋插刀者。从各个角度烘托着他的事业。

在中国近代史上,另一个以朋友之力成就了名声事业的人物,是曾任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独霸南方半壁江山的孙传芳。

孙传芳在众多的北洋系将领之中是一个佼佼者,他不仅长于军事角逐,而且也善于运用政治权术。

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同学之中,孙传芳也头角峥嵘。他的同学论及北方人为将者,认为只有二人最有出息,“沉潜莫如阎(锡山),机智莫如孙(传芳),北人之二雄也”。其中,孙传芳的才气卓着,被很多人公认。

江南很多学界名流对孙传芳都有好感,张君励、丁文江等甚至表示愿意追随他。还有一些学者把他看做“可造之材”。因此,在他的周围“曾有着类似智囊团的小组织”。当时,经常在他幕下出谋划策的人有蒋百里、陈陶遗、丁文江、陈仪、刘厚生等。孙传芳要做什么事,也多提出来和他们进行商量。

孙传芳延揽的文人学士和专门经验的人才在当时差不多都是一流的,从“文”的角度上看,章炳麟是学界泰斗;从“武”的角度上看,蒋方震是举国难觅的大军事家;从“专”的角度上看,丁文江学有专长,是国内着名的地质学家。

孙传芳既有人才辅佐,又和当地的绅商广交朋友。

在绅商中,和孙往来关系最密的是张謇。

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张謇中过状元,入民国后,张謇出任农商总长,全国水利总裁。1915年,袁世凯封张謇为“嵩山四友”,享受最高礼遇。晚年张謇回到家乡南通经营实业,开办大生纱厂、面粉厂、轮船公司、缫纱厂、机器厂及通海牧垦公司,成为江南巨绅富商。张謇一面经营实业,一面进行政治活动。

孙传芳和张謇结识较晚,但是,关系发展得较快。

孙传芳任闽浙巡间使后,宣布治浙方针,“全省预算决算概准十二年成案,不更增加人民负担,实行军民分治,浙军与中央军一视同仁,免除苛捐杂税”。同时,宣称浙江是他的第二故乡,赢得浙人拥戴。张謇见孙传芳如此尊重地方权益,和他的关系更加密切,经常与他书信往还。

孙传芳的朋友和幕僚,各类人才都有,不折不扣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在当年的乱世里,便隐隐捧出了他的领袖风范。

身价链接:

犹太人认为在择偶时要看重对方的家庭背景,而不要太看重相貌。因为犹太人把知识当做财富,所以他们认为对方的家庭是学者家庭为最佳。

怎么去选择理想的家庭呢?犹太人有这样的看法:

第一,为了能和学者的女儿结婚,一个人可以卖掉自己所有的家产。

第二,如果不能娶到学者的女儿,就娶一个大人物的女儿为妻。

第三,如果娶不到大人物的女儿,就娶一个犹太领袖的女儿为妻。

第四,如果娶不到犹太领袖的女儿,就娶一个慈善家的女儿为妻。

最后,如果娶不到慈善家的女儿,那么就娶一名教师的女儿为妻。

但是,绝对不能和整天无所事事的人家的女儿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