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商场经营管理
8055400000053

第53章 商场产权制度改革(4)

从1987年开始,武汉商场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份制企业的模式开始运作,呈现出崭新的姿态。它以武汉商场为基础,以轻纺工业企业为依托,形成产销结合,批零结合,内外贸结合的新型经营格局。到目前为止,公司总股本为507249万股,其中国家股150928万股,占2975%,法人股151931万股,占3032%,社会公众股202526万股,占3993%,形成了国家、社会法人、个人多元所有的混合型经济。

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拥有多家大型卖场的世纪之交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雄厚实力的武广集团,决定实施新的战略调整,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重创企业组织结构,重建企业经营管理体系,重构企业人力资源,重新整合企业文化,产权明晰,权责明确,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武广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决策、执行、监督层相互配合、协调运转的企业法人组织结构。

①武广集团根据《公司法》组建了董事会办公会议制度,建立了董事会三个非常设的工作委员会:投资决策委员会、财务监督委员会、人力资源委员会。设立了董事会秘书处,负责董事会的日常工作,使董事会更好地发挥决策功能。

②建立以总经理为首的行政管理体系。用改革的方式聘用总经理。完全取消了企业管理岗位的行政级别,充分发挥总经理的执行作用。

③对长期困扰股份制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党委会和总经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企业党委成员与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双向进入”。以此,保证党委、董事会、工会、职代会、总经理职责到位,同时又能协调运转,制定了奖励(激励)政策管理,充分发挥了监视会的监督作用。

(第七节)股份制改革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现状分析

1股份制改革基本情况

国有商业企业股份制试验始于1984年。这一年城市改革步伐加快,国家在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商业、财税、金融、计划等体制,进一步发展城镇多种经济,使城市经济开始出现异常活跃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北京市天桥百货商场在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于当年7月率先组建了全国第一家股份公司——北京市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实行股份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年12月,以股份制形式组建的以国有粮食企业为主体的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体——武汉粮油食品贸易中心宣告成立。此后,在全国迎来了商业企业股份制试验的第一个高潮。

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引起社会上对股份制不同意见的激烈争论。有人提出股份制是“变公有为私有”。试点企业中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成为一些人反对股份制试验的依据,于是1987年全国形成了企业承包、租赁的高潮,而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则进入低潮。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改革中出现的股份制形式,包括国家控股和部门、地区、企业间参股以及个人入股,是社会主义企业财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可以继续试行。”1988年的十三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不是私有化,而是把不够明确的产权变为比较明确的产权,以利于促进企业机制和企业行为的合理化。”从而把商业企业股份制试验再次推向高潮。试点企业数量有了较大的增长,试点工作逐渐朝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上海、福建等省市制定了有关股份制企业的地方性法规。

1989年的政治风波发生后,有人将股份制与私有制等同起来,使股份制姓“资”姓“社”的争论又起,使股份制企业的发展进入第二个低潮。

1990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设以及1991年4月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规划纲要,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方向、任务和措施,再次明确了继续进行股份制试点。1990年12月上海股票交易所的开业使股份制试验又由冷变热。

1992年国家体改委把股份制试点作为该年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同年2、3月份,上海第一百货商店、上海华联商厦、天津劝业场、天津华联商厦准备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同年5月,国务院批准国家体改委,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关于股份制试点工作座谈会情况的报告》,要求各地参照这个报告进行股份制试点的准备工作,并把“坚决试,不求多,务求好,不能乱”作为下一步进行股份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并要求各地参考、借鉴上海、深圳两地制定的《股份有限公司暂行规定》,严格按照基本规范进行股份制试点。

到1999年末,我国共有各种类型的股份制商业企业6820家,股本总额177亿元,营业网点26937个,从业人员719万人。其中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70多家。股份制商业企业虽然大部分是由国有商业企业改建而来,发展时间也不长,但已凸现生机,主要表现在:

(1)经营规模迅速扩大。从近几年批发零售商业的商品销售额看,股份制商业已发展成为仅次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1999年,股份制商业销售总额2355亿元,位居第三,其比重由1998年的6%上升到1995年的66%。从企业经营规模看,股份制商业企业平均销售额5849万元,为商业企业平均水平的66倍。

(2)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从总量上看,无论是资本总额,还是资产总值,股份制经济都名列第三。1999年,股份制商业资本金和资产合计分别占商业总量152%和95%,仅次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从企业平均水平看,1999年末股份制商业企业平均资本金高达6343万元,平均资产高达3293万元,大大高于商业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其他经济类型。

(3)组织化程度高。股份制商业的组织化程度明显高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类型。从每个营业网点从业人员看,1999年股份制经济的从业人员为635人,是商业平均水平的177倍。分别比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营业网点从业人员多483人和368人,明显高于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

(4)赢利能力强。从衡量商业赢利能力的主要指标(营业利润率、资金利润率)看,股份制商业企业明显强于其他经济类型企业。1995年,股份制商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37亿元,占全部商业利润总额的269%,仅次于国有经济;实现商品销售税金68亿元,仅比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低;营业利润率39%,比商业平均营业利润率高29个百分点;资本金利润率209%,比商业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

(5)资产负债率低。从世界工业化国家企业的资金结构看,资产负债率合理范围一般应在45%~60%。从我国商业现状看,1999年、2000年商业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02%、795%,大大高于企业资产负债率合理范围。但股份制商业资产负债情况较好,1999年末为606%。

(6)商品出口能力强。在批发零售商业中,股份制企业数量仅占08%左右,但其商品出口额则占全部商业出口总额的77%,高达3995亿元,仅次于国有经济。从企业平均商品出口额看,股份制经济为8289万元,是全部商业平均水平的95倍,大大高于其他经济类型。

2商品企业股份制改革发展特点

通过对股份制商业企业发展过程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其发展特点主要有:

(1)发展速度快。自第一家股份制商业股份有限公司诞生以来,我国每年新增股份制商业企业都在几十家以上,尤其是党的十四大进一步确定股份制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以后,发展更为迅速,从1990年的1220家猛增到1999年的6820家,平均每年新增720家。同时,增长速度越来越快,1999年增加的企业数比前两年增加企业数之和还多。

(2)主要集中在城市。股份制商业企业主要分布在城市,县及县以下较少。1999年,我国共有城市股份制商业企业6240个,占全部股份制商业企业的88%;县及县以下股份制商业企业580个,仅占12%。从股份制商业企业增长速度看,城市也明显快于县及县以下城镇。1999年,城市股份制商业企业比1995年增加2329家,平均每年增长49%;而县及县以下城镇企业平均每年亏95%。

(3)地区分布不均衡。一是沿海地区多于内地。1999年东部沿海地区有股份制商业企业3068家,占595%;中部内陆地区2062家,占303%;西部边远地区590家,仅占102%。二是股份制商业企业超过500家的5个地区中有4个是东部发达省市:浙江(609家)、上海(549家)、山东(506家)和北京(560家)。三是内地省份商业企业股份制改造也很活跃,以河南、四川最为突出。河南已有459家股份制商业企业,四川有450家股份制商业企业。四是中西部地区的股份制商业企业增长速度大大高于东部地区,所占比重在上升。

(4)国家资本金占主体地位。从资本金结构看,股份制商业企业中国家资本金仍占主体地位,其比重超过一半,1999年为546%,2000年为52%。而其他资本金,如法人资本金、外商资本金和个人资本金之和不到一半。

3股份制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1)在实行股份制时应积极慎重而不应一哄而起,全面开花。只有那些与社会化大生产结合较为紧密的竞争性大企业才能采用这种组织形式,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