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世纪(500年~1500年)装备、作战技能和战术
8070100000019

第19章 指挥与控制(4)

这一战术也曾在1041年修道院山之战中击败过拜占庭人。当时曾经有700名诺曼骑士,协同1300名步兵向数量远为庞大、纵深为两条阵线的敌人发起强攻,拜占庭军第一条阵线溃退了,并将第二条阵线也席卷而去。诺曼人据说曾经替拜占庭人做雇佣军,但他们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足够的报酬,可见他们当时一定非常气恼。

面对长矛西班牙军队中的穆斯林部队刚好相反,他们站在篱笆后面等待着骑士们疯狂的冲击。他们的对策是将大量的步兵布置在骑士们冲锋的路线上,利用箭雨削弱进攻者,随后用轻骑兵将他们包围起来。在1195年的阿拉科斯战役中,阿方索八世麾下的卡斯蒂利亚骑兵突破了穆斯林步兵的第一条战线,但却被第二条战线涌来的更多步兵和侧翼包抄的轻骑兵团团围住。第一站线的剩余力量此时向卡斯蒂利亚步兵推进,并迫使对方溃散,这时战斗的优势完全倒了个,戴盔披甲视野有限的骑士们被四面八方的敌人淹没,基督教军队的骑士们几乎全军覆灭,只有少数人侥幸逃脱。

退却和进攻无论是武器优势、数量优势或简单的冲锋,都不足以统治中世纪的战场。无论当时还是现在,明智地利用双方力量的差异才是决定胜局的关键。匈牙利的马札尔人本质上属于骑射手,但他们还随身携带标枪和套索,加上他们不采用大规模的建制,而是以小规模的松散团体作战,这与早期的匈奴人有几分相像。他们偏好伏击战术、佯攻诈败和反击战术,目的在于打乱敌军阵形,用弓箭成批杀伤敌人,不到决定时刻绝不与敌人近身作战。

这一战术在899年爆发的布伦塔战役中尤其有效。区区5000人的马札尔骑兵被数量3倍于己的伦巴第骑兵连续追击了一个星期。马札尔人渡过河流扎营,表示要和谈,但却在马匹休息好之后突然过河进攻,此时伦巴第人还在休息进食。伦巴第骑兵四散奔逃,大部分都被残忍地追杀而死。

每一支军队都有它的弱点。马札尔人在955年的利岑菲尔德战役中却遭受了失败,当时他们的退路被8000~9000名日耳曼骑兵封锁了。他们被迫进行正面强攻,尽管一小部分侧翼力量逃出了口袋并把对方8个军团的其中之一诱出了包围圈,但大部分部队都被歼灭了。

轮子上的城墙在早期民族主义和太甫绥鲁派狂热教义的鼓动下,波西米亚人掀起了反对匈牙利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吉斯孟德的叛乱。这位皇帝设法征集了装备精良、经验丰富但彼此不够团结的领主部队讨伐那些几乎毫无经验、赤手空拳的老百姓和农民。带领叛军的是济斯加,他曾经在波兰军队中服役,参加抵抗条顿骑士团的战争。他发明了一种完全新式的战斗阵形,从一定程度上说,甚至预见到了今日的军事战术发明:一种无法穿透的,并能从内部发动反击的方阵。

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早就发明了将大车首尾相接形成移动防御工事的方法。济斯加作了一些改进,将大车加上装甲,这样坚守其中的叛军就不会受到对方的攻击,而且还能趁敌人阵形混乱、心浮气躁的时候进攻。大车的两面侧板被加高了,这样就能容一人藏身,大车内部中空,弓箭手就能从内部安全地发射箭矢。大车可以用铁链串联起来,或者用带轮的木板把车之间的空隙封住。大车阵被安置在关键的战场位置上,迫使匈牙利人来进攻。车阵由两个半圆组成,就像一个两端开口的环形,一个开口朝向敌方,另一个开口朝向后方,开口都由柱子和铁链篱笆保护着,必要时随时可以竖起或放下。每辆大车都有一组乘员,其中一半人装备远程武器,如长弓和后来的早期火枪等。另一半人装备长柄的肉搏武器,如连枷、戟和矛等等。当匈牙利人进攻时,弓箭手开始射击,使对方队形散乱,而手持肉搏武器的成员则负责把冲到大车跟前的敌兵快速地解决掉。

大车城堡有效地抵消了骑士们的许多优势。骑士们在大车面前不占上风,高度上他不比对方高多少,使用的长矛在长度上也比不过大车里伸出的武器。大车战术第一次大获成功是在1421年的鲁迪兹之战和库滕堡之战。随着战事进展,大车上开始装备一些小型的火炮,这些令人生畏的大车阵逐渐投入进攻作战中,叛军们常常驾着它们平行地向对手挺进。最后,领主们的部队甚至拒绝进攻这些大车堡垒,他们的确吓坏了,精神上输掉了战争。

但是万事必相克,最终占上风的并不是封建领主们,而是内部蔓延的分裂问题(有一部分叛军希望和谈),他们最终自相残杀起来。在1434年的理番之战中,塔波莱特派被他们从前的盟友折中派诱出了大车城堡。他们前进得太远了,以至于被突然而至的骑兵切断了他们返回大车的退路。在开阔地,他们当然挡不住数量庞大的对手,最终被全部歼灭。

关于武器开发法国在百年战争早期吃尽了英国长弓兵的苦头。我们从法国史料中得知,他们曾经在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和1424年的费尔纳伊战役中有意对长弓兵们进行侧翼包围,当这一招不灵的时候,他们转而利用袭扰战术,以四处出击的步兵打掉英国给养运输队和草料收集分队,取得了帕泰之战(1429年)、瓦蒙特之战(1476年)和克莱门特-布瓦希之战(1430年)的胜利。

在面对低地国家密集的长矛部队时,法国人同样尝试了侧翼保卫的办法,他们调动数量上占优势的弓箭手,甚至把弩炮拉来打破敌方的阵形。“鲁莽”的查理的勃艮第部队直到最后也没有找到对付瑞士“长矛兵+戟兵+火器兵”阵形的办法。在戈兰德森(1476年)、莫拉特(1476年)和南锡(1477年)战役这三次和瑞士的交锋中,法方的损失超过了2万人,外加一些昂贵的军械。

百年战争:费尔纳伊战役(1424年)在历时超过120年的百年战争期间,双方都召集了朋友和盟国相助。英国一方拥有布里多尼人、勃艮第人、加斯科涅人和佛兰德人的支持,威尔士也提供了支援。法国一方也招募了一些布里多尼人、波西米亚人、佛兰芒人、加斯科涅人、热那亚人、日耳曼人和苏格兰人的支持。

一些人出于对领主的效忠而战,一些人为钱而战,一些人参战是为了做一做盟友的样子。大部分战事都属于小规模的冲突和偷袭,基本上就是为了掠夺或攻取某一个具体的城镇碉堡。

1423年,法军以厄尔河畔的伊芙里附近为据点袭扰英国占领的地区。次年,由萨福克伯爵带领的部队夷平了这个据点。城镇虽然陷落了,但守军退到了城堡里,却又很快被四面围困了起来。按照那个时代的规矩,守军同意如果他们在8月15日之前得不到增援的话就出城投降。这个协定为双方省下了不少力气和伤亡,然而这个堡垒是如此重要,法国人开始了庞大的增援行动,增援的部队当中有一个庞大的苏格兰分队,他们作为法国的老盟友来到这里,带兵的将领是苏格兰的道格拉斯伯爵。

道格拉斯的部队抵达了伊芙里西南的诺南库尔,他们还是来晚了。8月14日,英国贝德福德公爵接受了伊芙里守军的投降,并带领大军转移到了伊芙里西北面的艾维若。法国人因此召开了军事会议,但法军方面的将领们近来屡屡败在英国人手里,而且也不愿意为了以一个已经丢失的城镇而打一仗。当然这也有道理。英国人获得了大的胜利,那么法国人只能在零星战场上消磨他们的实力。法兰克-苏格兰联盟(当然这是作者我的杜撰)自从三年前博埃大捷之后就再没有参加过战斗了,而苏格兰人也很想再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