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险难中的毛泽东
8071600000042

第42章 阴谋炮击天安门(1)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到世界各个角落时,最受刺激和打击的还是美国和台湾国民党蒋介石。他们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在挑起和扩大朝鲜战争,企图武装侵略我国的同时,还以制造国内暗杀事件相配合。于是,他们派遣间谍分子,准备了迫击炮和弹药,阴谋在1950年国庆之时,炮击天安门,杀害我党和国家领导人。我公安侦查人员,奉命迅速侦破了这一历史巨案。

美帝侵略我国的新策略加强间谍活动,实行“新月形”间谍包围圈

1949年10月1日,一道红色的电波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们成为新中国的主人。

全国各族人民沉浸在一片庆祝、欢乐的海洋中。

一心扶蒋反共的美国在华各路人马,却显得十分沮丧、荒乱,有的准备“打道回府”,有的想去台湾……

前美国驻华使馆驻北京武官处上校武官包瑞德,急忙收拾东西,准备撤逃。他昔日盛气凌人、威风凛凛的样子不见了,一副狼狈相。

包瑞德一直对中国人民持有敌对态度。自1940年以来就奉行美国“扶蒋反共、武装进攻、经济封锁”的政策。

1944年11月,赫尔利以罗斯福总统私人代表身份来延安,会见毛泽东。上校武官包瑞德也以美军观察组组长的身份随行到了延安。

他们来的目的很简单,是为执行美国扶蒋反共政策游说的,准确地说,是来“加压”的。

一天,赫尔利和包瑞德来到毛泽东的住处,各自落座后,就谈论起来了。在谈到国际形势时,双方看法比较一致,在谈到国内形势时,双方观点、立场大相径庭。

“我们美国从不承认你们的延安政府,只承认蒋政府。”包瑞德盛气凌人地说。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只需要人民承认,只需要支持和关心人民事业的党和国家承认。”毛泽东义正辞严地说。

包瑞德有些坐不住了,又换个角度说:“蒋先生不是说:只要你们交出军队,你们的政府不就合法化了吗?为什么不交出军队呢?”

毛泽东淡淡地笑了笑,透视了一种蔑视和坚定,然后说:“人民的军队,是人民的,一枝枪、一粒子弹都要保存下来,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

包瑞德感到很灰然,接着说:“那你们要听一听赫尔利的话,派几个人到国民党政府里去作官,好好地听蒋先生的话,矛盾不就解决吗?”

毛泽东告诉他:“这样的官不好做,我们不做。要做,就得放开手脚,直接平等地对话,这就是在民主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反对一党专政。”

包瑞德皮笑肉不笑地说:“这样,美国人不赞成。有国民党政府就行了,还成立什么联合政府?美国人要给蒋先生撑腰的,你们是坚持不下去的。”

毛泽东愤怒了,大手一挥,说:“你们要撑蒋介石的腰,替他们打气,这是你们美国人的事,我不干涉。告诉你:中国绝不是蒋介石的中国,绝不是一小撮独裁者的,中国是中国人民的!总有一天,你们会撑不下去的!”

包瑞德的脸色由白变青,不再说话了。

他灰然地离开了延安窑洞。

几年过去了,历史印证了毛泽东跟他谈话的结论。

此刻的包瑞德,心绪烦乱,思考着自己的过去和现在……

他收拾完东西之后,坐在沙发呆滞一会儿后,抓起电话:

“喂,安东先生吗?”

“是我!”

“我打算明天约你和山口隆一先生、魏智先生到我这里来,临走前咱们聚一聚。”

“好!”李安东答应着。

李安东知道包瑞德约他们的意图,聚餐不是主要内容,一定是有新的行动计划。

李安东是意大利人,原名叫吐尼雷渥(Antonio Ritna)。由于其在“七七事变”前后贩卖军火,勾结日本高级特务日高富明,以记者名义刺探我国情报,供给日军,被美国情报局所注意。

1948年3月的一天,美国驻华武官包瑞德上校亲自到李安东家做客,席间,两个人都谈了世界和中国形势的看法,观点、立场一致。尔后,李安东又给包瑞德写信,表示:“我是一贯反共的,我愿意为美国效劳。”从此,他便成为一名美国的忠实间谍。

李安东自从与包瑞德发生情报关系后,积极为美国效劳。他收罗日本间谍山口隆一当情报员,并指使日籍特务日高富明、法籍特务魏智、意籍特务马迪儒、意籍特务哲立、德籍特务甘纳斯等人,搜集我国军事、政治、经济情报。截至北平解放前夕,李安东先后为包瑞德提供情报150多件。北平和平解放后,李安东在包瑞德指使下,利用商务活动,继续刺探中共负责人、民主党派负责人的履历、地址,以及我国军事、政治、经济情报,为包瑞德提供情报485件。

山口隆一,中国名字叫刘逸,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院。1946年春,经法文图书馆经理魏智介绍,他认识了李安东,从此开始了特务活动联系。不久,又参加了美国战略情报处(简称OSS),先后收集我国军事、政治、经济情报460多件,领取赏金280美元,月薪60美元。

1949年10月的一天,经李安东介绍,山口隆一和包瑞德会面,并约定今后山口隆一为包瑞德提供情报,每两周在李安东家交换情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帝国主义一百多年来对我国的侵略和蒋介石二十多年来的统治彻底结束。

但是,反动派总是不甘心失败的,总想恢复失去的天堂。美帝国主义公开的侵略势力被驱除中国大陆后,便实行侵略中国的新策略,这就是一方面直接指使国民党残余势力在中国大陆进行暗杀、破坏等罪恶活动;另一面勾结国民党的特务及其他对中国抱敌意国家的间谍,加紧对我国进行间谍活动,对中国实行北至朝鲜、西至尼泊尔的“新月形”间谍包围圈。

1950年2月23日,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的大厅里,烟雾腾腾,负责远东事务的美国要人,积极策划对中国的行动。

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白德华,首先讲了他的战略意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们原来的驻华使馆、领事馆全部关闭,断绝了与中共的外交关系;同时,也断绝了我们在中国大陆活动的公开化身份。我们就要发动对朝鲜的战争了,为了战争的顺利进行,必须获得中共对这场战争打算的可靠情报。所以,我们只好建立中国大陆外围情报工作站。”接着说:“这项工作我们早已着手,工作站地点选定、人选、联络方式、联络手段等已经准备就绪。”最后,他得意地说:“我已将工作设想写了报告,前两周递交给了国家战略委员会……”

接着,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司长麦谦特向拨款委员会报告了形势之后,下达了命令:“我们必须在战争爆发前,对中国大陆采取行动。因此,我急需从中国大陆获得可靠的情报,并根据情报来确定我们的政策。”

这些发言的实质,都在要求美国政府给予间谍活动以更大的物资支持。

他们的讨论很快付诸了行动。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务头子杜诺万由美国来到香港,对间谍总负责人杜尔和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说:“对中共的间谍进攻已经全面展开,进行破坏活动的计划已大有进展……要和中共的平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现在的任务是对中共内外夹击,在情报工作上狠狠地打击北京!”

侦查情报工作的重点放在美国间谍身上,这是打击间谍活动的中心环节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公然宣布武装援助南朝鲜李承晚集团,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侵占我国领土台湾。

这场直接威胁我国安全的战争,中国人民绝不能坐视不管。

中国政府对这场战争的态度,是美国急于想知道的,所以,开动了情报机器,四处进行间谍活动。

7月,我国公安部根据有关指示,立即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侦查情报工作会议。

会议由公安部副部长陈龙主持,罗瑞卿部长作报告:“美帝国主义为了配合他们的侵朝战争,加紧了对我国的情报活动,已构建了‘新月形’间谍包围圈。所以,反间谍的侦破工作,就成了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他接着说:“我们工作的重点要放在美国间谍身上;同时,也不放弃打击其他敌对国家的间谍和国民党派遣的特务。我们的工作任务很重,责任重大,但我们已经有了反间谍工作经验,特别有一支坚强的队伍,一定能取得胜利!”

“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打赢这场战斗!”与会同志坚定地表示。

第二天,参加全国公安侦查工作会议的杨奇清副部长,来到了公安部一局侦查科,早已接到通知的曹纯之科长正等候他的到来。

互致问候后,各自落座。杨奇清说:“老曹,你是公安部一局的侦查科长,大敌当前,打响与美国间谍作战的第一枪,破个间谍案,做个示范怎么样?”

曹纯之说:“没问题,我敢打这一仗,只是我们占有的材料太少,又缺人手。”

杨奇清看了一下曹纯之,说:“要什么材料,由你提出,我负责提供;人选吗!也由你提出,我来协调。一句话,满足你要求,为你开展工作提供方便。”

杨奇清回到办公室后,立即拨通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情报处的电话:

“喂,方良科长吗?”“是我,有什么指示,杨部长!”“你把所有国际间谍的材料转给公安部一局侦查科曹纯之那里!”“好!我整理一下,明天就送去。”一大早,华北军区情报处的方良科长,提着公文包来到侦查科。曹纯之接过材料,紧握方良的手,道谢了一番,然后说:“你不仅是来送材料,也是送人来了!”方良迷惑不解,望着曹纯之。“我们侦破间谍组,就缺你老兄这样有丰富经验的人,你看怎么样?”方良表示:“听你的调遣,和你一起干!”过了两天,集中在侦查科的有关外国间谍材料堆了一大摞。侦查科的办公室里,外事翻译于振声、张明英、李军玲昼夜不停地工作,把一份份材料都翻译整理好了。侦查科副科长成润之看完了翻译好的材料,紧锁眉头:“这些材料都是一些外国人的简单履历,有些是专业材料,看不出有什么犯罪的证据,能不能立案?”曹纯之看完后,也有同样的认识。于是,曹纯之拿着翻译好的材料向杨奇清副部长作了汇报,并谈了自己的看法。杨奇清简单地翻了一下材料,说:“老曹,这些材料都是死东西,关键是让它活!”又说:“这些零散的材料不能孤立地看。这是日本投降后,美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日本人的材料。你想,北京有两万多外国人,为什么这四个国籍的外国人材料这么集中呢?我认为,有一条线能把这些材料串联起来,有了这条线,也就找到了证据。”“一条线!”指点了迷津,曹纯之豁然明白了,“对!要找到当时提供材料的人,他肯定知道这些材料的背景。”按照杨奇清副部长的指示,曹纯之找到了驻北京的华北军区情报处马文波处长。马文波处长告诉曹纯之:“提供给你们的材料,是方良做地下工作时搞到的,他能知道一些具体情况。”紧接着说:“方良昨天去了天津,我这就打电话叫回来。”方良奉命到曹纯之这里报到。曹纯之谈了自己的看法,方良表示同意他的意见:“提供这些材料最多的是北京艺专日语教授徐省吾先生。我可以把他找来,跟你详细谈谈,有可能发现这些材料背后的一些新情况。”方良介绍说:“徐省吾教授是个爱国知识分子,东北大连人。侵华日军占领北平后,我与他接上了头。他一直利用教授身份作掩护,为我们提供许多情报。”第二天,徐省吾教授来到了曹纯之办公室。曹纯之带着几分敬意地说:“徐老,今天请你来,是想让你谈谈这些材料的有关背景……”接着将一沓外文材料递给了徐教授。徐教授回忆说:“解放前,在我上班去学校的路上,经过东单萃亨胡同,人们称作‘神密的胡同’。我经常看见有汽车开出开入,大多数是外国人。那里戒备森严,有军警站岗。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向许多人打听,后来燕大的一个教授跟我说,那是美国的特务机关,到那里去的人,许多是长期住北京、天津的德、日、意国籍的有头有脸的人物。”徐教授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日、意战败国的间谍在国民党政府的保护下,肯定会投靠美国人。那个胡同,很可能是美国间谍在华秘密接收战败国间谍的对口机构。所以,我对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进行秘密调查,保存了他们的单项材料。”“你真是个有心人。我完全同意你的分析、判断。经常来往东单萃亨胡同的外国人,首先应当怀疑,他们很可能是一个国际间谍的潜伏组织,他们在中国可能有大的阴谋活动。”曹纯之很钦佩徐教授,站起身握着徐教授的手:“谢谢你提供的这些情况,为我们下一步侦查工作提供了线索,也有了工作思路!”第二天,曹纯之把徐教授讲的情况向杨奇清副部长作了汇报。杨奇清很兴奋,说:“好!我们派人盯住东单萃亨胡同来往的外国人,一定会发现具体情况。”曹纯之制定了行动方案:一方面请北京市的有关部门配合,对那些可疑的外国人,撤走他们现在的佣人,换上我们派去的人,从内部摸清情况;另一方面,对意大利人李安东、哲立,日本人山口隆一,德国人甘纳斯实行“特情深入”,用懂外交的人接近他们。总之,对可疑的外国人实行“立体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掌握情况,加快侦查进程。

在美国战略情报局的一间密室里,一个杀气腾腾的阴谋正在策划之中

9月,朝鲜战场的战火越烧越旺,但战争的局势并未按美国人的意志发展,美军正面进攻处于被动地位。于是,美国的高层人士多次在华盛顿开会,研究对华策略,其中把间谍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前驻华使馆北平武官处上校包瑞德,立即被美国战略情报局召回华盛顿。在美国战略情报局的一间密室里,一个杀气腾腾的阴谋正在策划之中。美国战略情报局头子杜诺万说:“朝鲜战局,对我们不利。我们情报局的工作,不能单纯停留在情报本身上,那样对战局形势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们应当利用在中国大陆的情报,制造影响巨大的暗杀活动,这才对战局有帮助。”

“刺杀中共领导人?”包瑞德心领神会地问。

“对!这就是我们情报局工作的大举动。”杜诺万眯缝着眼睛说。包瑞德有些得意地说:“杜诺万先生,请你放心,我正在考虑在中国大陆进行一次特殊的秘密有效的行动,以创造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战场上不能创造的奇迹!”杜诺万惊诧地动了动身,连连追问:“那是什么行动,创造怎样的奇迹?”包瑞德阴险地笑了笑,说:“用中国的兵法家《孙子兵法》中的策略,就是用在中国的雇佣间谍,炮击天安门!”“炮击天安门,是那么容易的事吗?哪有机会呢?”杜诺万半信半疑。

包瑞德自信地说:“十月一日,是中共第二个国庆日,到时中共领导人都要到天安门上去开会,这是一个集中消灭他们的机会!”

说完,包瑞德的脑海里回荡着他在临从北京撤退之前,与意大利人李安东的一段谈话。

李安东告诉包瑞德:“我们会继续在北京坚持下去。我那里还藏有一门迫击炮,还有炮弹、手榴弹等武器。”

“你准备怎样使用,什么时候使用?”

“我相信会有机会的。”

“什么机会呢?”

“我想等中共政府再次在天安门举行集会时,可以在天安门那地方试一试。”

包瑞德试探地说:“这是冒险行动!”

“只有冒险才有成功的可能。”包瑞德点点头,看看李安东,感到他对美国人的价值,然后摊牌说:“你的计划成功之后,我给你五十万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