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天人合一话养生:佛家养生精要
8072600000019

第19章 德行养生(2)

看人要看心,正如佛陀所说,外表的肮脏容易洗净,内心的肮脏才难于改善。要做个内心纯净的人,扫除心灵的污秽,因为,内心的洁净要比外在的干净更重要。

小知识

金佛

一个屠夫在街上遇到两个修佛的人,说要去西方见佛,劝他也能加入一同去。屠夫说:“我太肮脏了,我不配。请你们把我的真心带去吧。”于是将自己的心掏给他们,二人就带着他的心到了西方。见到佛后,佛指着一个巨大的锅,里面是沸腾的水,问他们敢不敢跳下去,两个人都犹豫,就想不如先把那颗心放进去试试看,于是将屠夫的心扔下去,结果变成一个金佛,两个人一看也跳了进去,结果却出来两个油条。故事告诉人们,带着任何人心、人念都是修不成佛的,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的观念,放下生死,坚定修炼,修的执着无一漏,真正修成一个干干净净的觉者才能功成圆满。

宽以待人助养生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认识和理解其重要性,对养生非常有利。

宽容也叫宽恕。宽容是心理养生调节阀,不致使心态反映过度而失控;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对人和事的理解和谅解;宽容也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一种表现,显示出了气度和胸怀。宽容养生的结果能达到乐观处事,身心健康。

有位青年脾气非常暴躁、易怒,喜欢与人打架,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有一天青年无意中游荡到大德寺,碰巧听到一休禅师正在说法,听完后决定痛改前非,就对一休禅师说:“师父,我以后再也不跟人家打架争吵了,免得人见人厌。就算是别人把唾沫吐到我的脸上,我也会忍耐地拭去,默默地承受。”

一休禅师说:“就让唾沫自干吧,不要去拂拭。”

“那怎么可能?为什么要这样忍受?”

“这不是什么忍受不忍受的问题,你就当是蚊虫之类停在脸上,不值得与它打架或者骂它。唾沫吐到脸上,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侮辱,微笑着接受吧!”一休禅师和气地说。

“如果拳头打过来怎么办?”青年问。

“一样呀,不要太在意。只不过一拳而已。”一休禅师微笑着说。

青年终于忍耐不住,举起拳头向一休禅师的头上打去,并问:“和尚,现在感觉怎么样?”一休禅师非常关切地说:“我的头硬得像石头,没什么感觉,倒是你的手大概打痛了吧!”

青年哑然,无话可说。

佛法云:“故见怨或亲,非理妄加害,思此乃缘生,受之甘如饴。”就是说当怨敌或亲友无理伤害我们的时候,我们应立即想到“这些伤害都是从因缘聚合而生的”,于是欣然承受。

民国初年军阀割据时期,一位高僧受大帅邀请赴素宴。席间,却发现在满桌精致的素肴中,有一盘菜里竟然有一块猪肉,高僧的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来,高僧却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盖起来。一会儿,徒弟又把猪肉翻出来,打算让大帅看到。高僧再度把肉遮盖起来,并且在徒弟的耳畔轻声说:“如果你再把肉翻出来,我就把它吃掉。”徒弟听到后就再也不敢把肉翻出来了。

宴席后高僧辞别了大帅。归寺途中,徒弟不解地问:“师父,刚才那厨子明明知道我们不吃肉的,为什么把猪肉放在素菜中,我当时只是要让大帅知道,处罚他而已。”

高僧说:“每个人都会犯错,无论是‘有心’或‘无心’,如果刚才大帅看见了猪肉,盛怒之下把厨师枪毙或严重惩罚,这都不是我所愿见的,所以我宁愿把肉吃下去。”

徒弟点着头,深深地体悟这个道理。

古人云:“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宽容待人,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人,才堪称领悟了佛的真正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总要遇到一些他人的损害。一些怨敌会无端给我们制造众多殴打、诽谤、侮辱、嘲讽……还有一些亲友,以前也许相处得不错,但到了一定时候,他们也会翻脸不认人,平白无故地闹许多是非,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伤害。类似事件,很多人都有过亲身的体验。

面对他人的伤害,如果以牙还牙、以怨报怨,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因为他人进行伤害行为时,他的心为烦恼所制而不能自主,如果在此时遇到了抵抗,定会如同火上加油,嗔心会更炽盛。大家知道,“沙门四法”的原则是: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不以嗔怒对嗔怒,不以揭短对揭短。如果以怨报怨,就违背了出家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平时修持的功德,也就会在刹那之间毁坏殆尽。最终的结果,于人无益,于已有害,所以这种以怨报怨的行为,是万万不可采取的。

小知识

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是不可避免的。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能显示出一个人的气度和胸襟。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状态。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一个信仰佛教的人,不单只是以拜佛、诵经、参加法会……为修持,日常生活中,学习“忍”更是重要。在面对他人的叱骂、捶打、恼害、嗔呵、侮辱能够安然顺受,不生嗔恨,这不但是为人称许的修养,也是一种智能的展现。所以佛陀说:“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佛陀也在《佛遗教经》中,告诫弟子:“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忍是需要经过一番寒彻骨的养深积厚,而酝酿成的涵养。

佛家讲忍,有三种层次:

1.生忍

生忍,就是为了生存,必须忍受生活中的各种酸甜苦辣、饥渴苦乐。不能忍耐,就不具备生活的条件。

2.法忍

法忍,是对心理上所产生的贪嗔痴我见,能自制,能自我疏通、自我调适,也就是明白因缘,通达事理。

3.无生法忍

无生法忍,是忍而不忍得最高境界,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是个平等美好的世界,能随处随缘的觉悟到无生之理。

所以,忍就是能认清世出世间的真相,而施以因应之道,是一种无上的智能。

佛教经典《百喻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户人家招待客人,父亲叫儿子跑去采买酒菜,谁知儿子去了好久都没回来,眼看着日近中午,马上就要开饭了,还看不见儿子的影子。父亲实在等得不耐烦了,于是自己就上街去看个究竟。

他远远地看到儿子和一个人面对面地站在一个独木桥上,于是上前骂道:“客人早都到了,你怎么还站在这里不回家呢?”儿子说道:“父亲,我买完酒菜刚走到桥中间,这个人走到这里,他不让我过去,我现在也不让他过去,所以我们两个人就耗上了,看看究竟是谁让谁!”父亲一听就淌过河对儿子说道:“好孩子,你先绕道回家把酒菜拿回去给客人吃,让我来跟他对一对,看看谁让谁。”

退让一步,大家都过去了,何必非等他人来让自己。一点儿小亏都不吃的人,将来只能亏越吃越大。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各种矛盾、争执。有的人视“横蛮”为“英勇”,在矛盾和争执中总爱誓死争高低,使小事酿成大祸。有的人则视“忍让”为美德,做到“人善我,我善人;人不善我,我亦善人”。这两种人际关系的善恶,人们一眼即明,但要见之于行动则非易事。它需要矛盾的双方具有理智和道德,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

在现实生活中,忍确是“化干戈为玉帛”的有效方法。从功利上来说,“忍可以免灾”,“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不忍,不可不谨”。古人要求人们能忍则忍,把忍看成是法力无边的法宝,能使人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佛教也极度宣扬忍,使之成为自我牺牲的精神。确实,忍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倘若每个人都忍让些,生活将减少许多矛盾和争斗,社会也变得和平与安宁。忍也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健康,“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面对矛盾和纷争,退避三舍,礼让谦恭,自己会心里舒坦;同时,对方也会因你的宽容大度而受到感动。

小知识

无相颂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有罪,我非自有罪,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布施常得福报

佛家认为,人若不懂得布施,便不会体验到自己的富有;若不懂得奉献感情,便不会享受到天伦之乐;若不为社会服务,拥有再多的权势也没用。只有布施才能让你感到富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快乐。

布施,是帮助人,也是惜福。在给予别人精神和物质的帮助中,为对方提供了一个温暖的空间,也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实现的空间。懂得布施,才能实现心灵的富足,功德境界的提升。

南北朝的南梁高僧法聪,在他的禅室内,坐禅的绳床两旁,各有一只老虎守护着。

一天,晋安王来拜访他,不敢进屋。法聪当即用手按老虎的脑袋,使之着地,又让老虎把眼睛闭上,这才招呼晋安王进屋。晋安王向法聪施礼后说:“境内多虎成灾,能否请禅师帮助解救?”

法聪听后,立即打坐入定。过了一会儿,有17只大老虎来到这里,法聪便给这些老虎讲清道理,告诫老虎,不许再危害百姓。然后,又叫徒弟用旧衣服撕成布条,在每个老虎脖子上,各系一根布条。并要求它们7天以后,还要到这里来。

7天后,晋安王摆下了斋饭,17只老虎都来了。法聪喂了老虎一些斋饭,把老虎脖子上的旧布条解了下来,让它们各自归山。

从此,老虎再也不危害百姓了。

过了几天,有几个强盗,听说晋安王布施给法聪很多财物,晚上便来打劫。刚到禅室附近,遇到老虎拦路,咆哮不已,强盗们都吓得狂奔逃跑而去。

佛家从养生的角度认为,富贵是用恭敬心布施财物得来的果报,而福报大小,完全决定于下面这四个因素:一是布施的东西,二是布施的对象,三是布施的心地,四是布施的时间。意思即是在人们布施时要以善意对人,施人以需要的物品,不以自己的贫穷与富贵为借口阻碍布施的善心。

佛家认为,凡人看见别人做了崇高的事业,从事高尚的行为,自己心理一定要随喜。对于自己所做的功德之事一定要面向给广大人民,要回报给他们。唯此才能功德无量,获得福报。

某市有一个张大娘,早年丧夫,后儿女都不在身边,孤身一人,生活非常清苦。她平日常常烧香拜佛,天天口念《三世因果经》,经常做好事,做善事。

一天,她在外面散步,看到路上躺着一个不省人事的中年妇女,就毫不犹豫地将她送到了医院抢救。

病人脱险后,医生告知病人:“你的命是老大娘救的,这两天她一直守护在你的跟前。”

病人听后,无比感动。后来病人出院时,张大娘还把自己仅有的一点儿积蓄为病人付了医药费。

张大娘为病人付了医药费后,生活上自然就更困难了。她为了生存,就出外挖野菜度日。

一天中午她在地里挖野菜时,挖出了一个铁球样的东西,她不知铜还是铁,就把它卖给了上门收废品的人。

收废品的人又把这个“铁球”卖给了废品站。当时收购人员经检查,就问收废品的人这个球是在哪里收来的?那人一五一十地把向张大娘收购铁球的情况讲了出来。

于是,收购站的领导就派了两个人和收废品的人一起去请张大娘来。张大娘来后,站领导详细问了张大娘挖“球”的地点后,表扬她说:“你老人家为国家挖出了一个很贵重的宝,是汉朝王室的纯金花球,现付给你老人民币8万元予以奖励。”

经常布施的人,是懂得知足惜福的人,珍惜现有的一切,不会轻易地糟蹋或者浪费任何一份资源,也绝对不会以贫穷之心妄图非法。一个懂得知足惜福的人,无时无刻不在布施培福,所以,福报也将源源不断。

一生中有多少福报都是固定的,不知惜福的人挥霍成性,往往青壮之年就把一生该有的福报提前享受了,于是就演变成了“少年得志老来悲”的凄惨下场。佛法告诉我们:纵然只是一滴水,都是前世的善根福德因缘才能拥有的,绝对不能轻易地浪费。懂得惜福,福报才能一辈子享用不完。

小知识

佛教中的布施指的是什么

“布施”是佛教中的一个专有名词,是指用自己的物质和爱心帮助别人。众生需要什么就给什么。布施有以下三种。

1.财施。即以金银、财宝、饮食、衣服等物惠施众生,叫“外财施”;以体力、脑力施舍与人,叫“内财施”;捐巨资修寺造塔,叫“大财施”;捐钱物供养寺僧,叫“小财施”。

2.法施。即向众生传播佛法、布道。

3.无畏施。对疾病者施与医药,对迷路者指明方向,对冤仇者调解道歉,对受灾者解救危难等,都叫“无畏施”。佛教大乘所崇尚的布施,是出于“慈悲”心、不求报酬与果报、不存私心杂念的利他之举。

善心无大小,行善要及时

修行是点滴的功夫,要有耐性,一直保持一颗行善的心。《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上对人们提出警告:“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经、忏悔,晚间纵口业骂詈人,次日依前礼佛忏悔。卒岁率年,以为日课。殊不知,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谓之断相续心,一断永不复续,一忏永不复造。”

修行就是学会文明地生活,文明的生活就是于己于人都有健康向上的意义的生活,或者说是逐渐远离一切过失、远离一切违背生命与自然规律的生活。修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应有的生活修养。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佛经上有这样一则故事:陀山起了大火,许多鹦鹉一起飞舞于陀山大火之上,原来这些鸟儿们是“入水濡羽,飞而洒之”,它们将身上的羽毛沾上水,然后把水洒上陀山,期望能熄灭这场大火。正是这样一种“入水濡羽,飞而洒之”的鸟儿的“善小”之举感动了天神,天神在弹指之间就帮鸟儿们灭了这场山火。鸟儿们对陀山的情怀,虽以“善小”之举,但昭示出人间的大爱。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刘备临终前对儿子刘禅如是说。意思是让刘禅不要轻视小事,小中有大。小水滴不断滴下,力可透石;小火星足以燎原;小小的一句话,足以影响一国之兴衰;小不忍,即足以乱大谋;一丝小小的微笑,给人信心无限;每日一件小小的善行,足以广结善缘;勿以善小而不为,“善小”不是“不足道”的,“善小”也含有“大义”。故《梵网经菩萨戒》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善小与因小见大、见微知著的道理相近也。世人多好大,而少能领悟佛教语“一滴水中看世界”。晶莹的一滴水,有如明镜,足以鉴人,或任人自照。

在这个世界上,善意总是多于恶意的。一所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一种真正以善意的态度可以引起对方善意的反应。仁爱之举,人人都能做到,不分高贵与低微,不分富有与贫贱,重要的是要有一颗随时准备行善的心。